也许李承乾抑或是长孙无忌有无数的办法叫李恪无法拖延婚期,逼得李恪外放,但这已经是李恪最后一条路,他已别无选择。
要李恪看着阿史那云嫁于旁人,李恪万万做不到。
就当李恪开口,准备应下的时候,此时原本安静地待在一旁的阿史那云竟突然开口了:“启禀陛下,阿云不愿嫁。”
阿史那云之言一出,李世民一下子都愣住了,就连大殿之中的李恪也被惊住了。
李恪想了许多种可能,但他唯一没有想到的竟是阿史那云不愿嫁他。
李恪觉得惊讶倒不是李恪自诩多高,而是眼下突厥乃大唐之臣,李恪没想到阿史那云竟会这么说。
“哦?莫非是我儿不肖,你竟看不上楚王?”李世民听了阿史那云的话,倒是没有动怒,只是低头看着阿史那云问道。
李世民乃天下之主,坐有海内,而阿史那云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女,李世民倒还不至气量狭窄到因为阿史那云的一句话而迁怒与她。
而阿史那云的胆子倒是也极大,若是旁人听了李世民的话,兴许已经心中生畏,忙着解释了,可阿史那云却道:“楚王乃人中龙凤,阿云岂敢轻视,只是当初在北地时阿爹便曾有意将阿云许给楚王,封楚王为叶护,可楚王曾当面有言,他此生为大唐皇子,宁死不娶突厥女,而阿云也曾对着长生天立誓,此生也绝不嫁楚王。”
李世民听了阿史那云的话,顿时哑然,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说了。
当初大唐与突厥为敌,颉利欲嫁阿史那云于李恪,自然是为了拉拢李恪,使其与大唐为敌,而李恪严词回绝,自也是对他,对大唐忠心耿耿,毋庸置疑。
可李世民虽非突厥人,但他也知道,突厥人最信长生天,阿史那云既已对长生天立誓,便也不会轻易更改,着实叫李世民有些为难。
就在李世民一时间被阿史那云的话说的有些愣住的时候,阿史那云竟又接着道:“况且楚王的名声近来阿云也曾在长安坊里有所耳闻,依阿云看来,楚王与之前的汉王并无不同,阿云若是嫁于楚王,与嫁于汉王又有何差别。”
突厥女子敢爱敢恨,说话也不比中原女子那般维诺,当着李世民的面,阿史那云竟就这样说起了李恪,李恪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当着李世民的面,被阿史那云给恨恨地嫌弃了一番。
可眼下大殿之中,不管是李恪还是李世民,对阿史那云的话都无从反驳。
李恪在大唐民间声望固然极高,可他的风流韵事也流传地甚广。
“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李恪虽然年少,但他的风流好色之名可传的比李元昌还要广地多,阿史那云有所耳闻,也不奇怪。
千古一帝,倒也不会降罪小儿之言。
李世民看着昂着头,在他面前力争的阿史那云,心中非但没有生怒,对这个生性直率的少女反倒生出一丝喜爱。
李世民笑着问道:“朕欲使宗室子弟娶你,难不成在我大唐宗室之中,便没有叫你情投意合之人?”
阿史那云似是想了想,突然跪地道:“阿爹曾有言,天下众多英豪,能叫阿爹拜服,堪称为雄者唯陛下一人而已,阿云愿拜陛下为父,执晚辈之礼,还望陛下应允。”
第198章 苦心
阿史那云的话说的突然,全然出乎李世民和李恪两人的意料,但却给李世民看到了一条全然不同的路。
要想收拢突厥人心,方法很多,何止联姻一条路?李世民若收阿史那云为义女也是一样。
如今突厥已灭,突厥部众入大唐称臣,突厥人与汉人本已无国界之分,若是李世民再收阿史那云为义女,岂不也是告诉突厥人,在他李世民的眼中,突厥人同汉人一般,皆为大唐子民,爱之如一?
阿史那云的话刚入耳,李世民便动了心,一面命李恪和阿史那云先行回府,一面招省中内侍之臣入立政殿商讨此事,草拟圣旨。
当李恪奉李世民之命自立政殿出来,仿佛还陷在梦中一般。
李恪站在立政殿的台阶之下,远望着天边五彩斑斓的云霞,淡金色的晚阳映照地身后的立政殿显得金碧辉煌,他还有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
阿史那云不愿嫁李元昌那是自然,她若是闹着脾气不愿嫁自己便也罢了,可她怎的就请命认了李世民为义父,成了他的妹子?
李世民诏他入宫,原本是要为他定下婚事,可待他自宫中再出时,他却平白多了一个义妹。
“方才在父皇跟前,你为何这样说?”出了立政殿,李恪和阿史那云一同走在出宫的路上,李恪想了许久,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对身旁的阿史那云问道。
阿史那云回道:“我不是已同陛下讲明了吗?我不愿嫁你,更不愿嫁李元昌。”
“可你须知我与李元昌不同,我不是那样的人。”李恪闻言,急道。
阿史那云对李恪的性子自然知道地清楚,李恪若是好色之人,那他在突厥时早就被颉利钻了空子了,又岂会有今日这般声望。
可阿史那云总归不便同李恪讲明一切,她也答应了王玄策,绝不将此事告知李恪知晓。
阿史那云没有回李恪的话,反倒问道:“难不成我若不这么说,你今日便会心甘情愿地娶我吗?”
李恪听了阿史那云的话,顿时哑然。
凭心而论,方才在大殿之中,李恪确实想过该如何将此事延后,又不使李世民生疑。
阿史那云的话确实问住了他。
李恪一边走着,憋了半晌,才又问道:“你是为了我才如此请命的吗?”
李恪说着,眼中也闪过一丝期待,希望能从阿史那云的口中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不过今日的李恪却注定要失望了,阿史那云摇了摇头道:“此事与你无关,阿爹身子不适,他每日最为担心的便是大唐对突厥的态度,我若拜了陛下为义父,大唐与突厥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更近些,我这么做是为了阿爹。”
李恪听着阿史那云的话,只得点了点头。
阿史那云的话自有她的道理,如今颉利染病,能否活过来年都是未知,天下诸事,最叫他放心不下的除了他的一双子女,便是突厥的百姓了,若说阿史那云这么做是为了叫颉利安心,倒也说的通。
李恪不是阿史那云肚子里的蛔虫,自然不知阿史那云心中所想,也不知阿史那云的苦心,更不知阿史那云的话是谁教她的,但他知道,无论阿史那云怎么否认,她这么做终究是有为他思量的成分。
李恪道:“无论你怎么说,你总归是助我解了当下困厄,我还是需当面谢过你。”
阿史那云看了眼李恪,开口道:“谢我便不必了,只是将来你若有得偿所愿的一日,莫要忘了你曾答应过我的便是。”
若我主政朝堂,大唐与突厥,必当亲如兄弟,和同一家。
四年前,在金山脚下的猎场外,李恪便曾这样同阿史那云说过,如今时隔四年,阿史那云再次提起,李恪又怎会忘却。
李恪不傻,他透过阿史那云故作冷淡的眼神,依旧能看到眼前的突厥少女那颗炽热的心,只是眼下,确实还不是他任性妄为的时候。
李恪忽然低头看着阿史那云,眼中闪烁着星光,对阿史那云道:“我说过的这句话自不会忘,我说过的每句话也都不会忘,你且等我,待我壮志得酬的一日,必定给你一个交代。”
……
李世民将收阿史那云为义女之事虽未彻底敲定,但已变数不大,此时的东宫中李承乾已是雷霆大怒。
“我同你说过,此事急不得,你只管等本宫安排便是,你急着入宫请命作甚,现在可好,父皇动怒,看你眼下又该如何?”自立政殿中出来,李元昌并未回府,而是绕了些路,直往东宫而去,李承乾从李元昌口中得知了消息,当即怒道。
李元昌与李承乾年纪相仿,论辈分,李元昌还是李承乾的叔父,但面对李承乾的呵斥,李元昌却只能生生受着。
此事确是因李元昌而起,若是李元昌急于求成,背着李承乾进宫,李恪岂会这般容易地抓住机会,化解危局。
李元昌见李承乾说完,这才道:“此事虽是我之过,但采荇堂之事我确是为人所冤,还望太子看在你我往日情分之上,替我求情。”
李承乾看了眼一旁的李元昌,问道:“你真当父皇糊涂,便半点看不出此事的蹊跷吗?”
李元昌闻言,不解地问道:“太子何意?”
李承乾道:“父皇何等睿智,岂会看不出此事的端倪,只是你往日仗着皇祖父的宠爱,行事向来放肆,父皇故作不明,有意借此事敲打于你而已。采荇堂之事父皇当不会要了你的性命,但是吃些苦头你还是逃不掉的。”
李元昌以往仗着李渊对他的偏爱,在长安城中行事颇为张狂,李世民早有不满。今日采荇堂之事李世民自然看出了不寻常,只是李世民欲借此事好生敲打一番李元昌,故而从未深究此事真伪。
李元昌咬牙道:“那些陷害我之人必是李恪所遣,待此事风头过后,我必不饶了他们。”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民国当医生 (三关风月) 潇湘vip2022-03-04完结抗战 群像外科医生江来未曾料到自己会回到波澜壮阔的年代。可他拿不了枪杆子,只能拿起...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