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子夺唐 (江谨言)


  孙思邈如实回道:“短则三载,长则五载,若是杜相能从老道之言,随老道往南梦溪修道,兴许能过花甲之年。”
  杜如晦听着孙思邈的话,仿佛只听到了孙思邈前半句一般,在口中念道:“三载,构儿已然娶妻,三载的时间也够杜某抱上长孙的了。”
  杜如晦口中的构儿便是杜如晦长子杜构,杜构于贞观四年初娶妻,杜如晦口中的长孙自然就是杜构之子。
  李恪听了杜如晦的话,哪里还不知道他的意思,可短短三年的时间,李恪和他的楚王党当真能够成长到足够在朝堂之上应付长孙无忌的地步吗?
  李恪的心里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杜如晦行事方正,不比房玄龄那般圆滑,杜如晦若活着,长孙无忌多少会有些忌惮,可若是只有三年的时间,李恪费了如此多的心力,救下杜如晦的意义又何在?
  李恪顿了顿,对杜如晦道:“杜相乃国之柱石,杜相放心。本王稍后便当上书父皇,请父皇暂停杜相之职,挂闲职已在府内调养,待身子大好了再行理政。”
  杜如晦哪里是希望李恪这么替他说话,若是杜如晦想要任闲官,他早就同李世民提及了,又怎会等到今日。
  杜如晦听了李恪的话,当即道:“殿下救命之恩,臣铭记于心,但殿下的好意臣只能心领了。”
  李恪问道:“杜相这是何意?”
  杜如晦回道:“陛下登基四载,突厥方平,西北未定,天下百废待兴,臣身为陛下臂膀,岂能此时在府内偷闲。”
  李恪听到杜如晦的话,哪还不明白杜如晦的意思。
  李恪当即对杜如晦道:“天下事,能管的,能做的大有人在,何必事事劳烦杜相费心,想必父皇也不愿看着杜相为国操劳,疾患加重吧。”
  杜如晦道:“臣的身子是臣自己的,殿下救了臣,臣自然念殿的恩德,其他的事情,殿下便不便不插手了吧。”
  在杜如晦看来,李恪所图不小,李恪救他,无非就是为了施恩与他,如今他既然已经了认了李恪的人情,李恪自然就没有在多操闲心的必要了。
  不过杜如晦又哪里知道李恪的想法,李恪是救了杜如晦不错,但他却不是为了杜如晦的人情,而是希望杜如晦活着能够助他制衡长孙无忌。
  于公,杜如晦乃是贤相,自己愿以身报国,李恪也懒得夹在其中做那恶人。可于私,李恪却绝不希望杜如晦死地这般早,至少在李恪能有能力与长孙无忌一较高下之前,杜如晦绝不能死。
  李恪拍了拍自己的衣袍,起身对杜如晦道:“本王行事,但凭喜好,但看本心,与旁人无干,杜相感念本王恩德与否,本王不在乎,不过你的命是本王救的,本王便不准你死,有些话,本王说定了。”
  李恪之言方落,杜如晦一下子愣住了。
  杜如晦问道:“殿下之言何意?”
  李恪淡淡一笑,回道:“此事是本王自愿所为,非是为了杜相,所以杜相不必记本王的恩,更不必承本王的情,所以本王做什么杜相也不必管。”
  李恪说完,竟丢下了杜如晦,带着王府一众兀自离去了。
  杜如晦看着李恪飘然离去的身影,脑中竟一下子乱掉了。
  他自诩识人擅断,可他却看不懂眼前的这个少年,他明明野心不小,有志于帝位,可偏偏他对自己这个当朝宰相又未表现的太过热络,甚至连送上门的人情都不予理会。
  原来误会了半晌,竟只是他杜如晦自己在自作多情?李恪从来都未想过要拉拢于他?
  不过无论杜如晦本人如何,杜如晦的正妻杜氏却承了李恪的情。
  “殿下留步,殿下留步。”
  就在李恪离开内室,准备出门的时候,杜氏便借口相送追上了李恪。
  “杜夫人。”李恪见杜氏追了上来,对杜氏道。
  杜氏走到李恪的身旁,对李恪道:“克明的性子实在太倔了些,陛下那边便有劳殿下说项了。”
  杜氏为人妻,倒也不在乎那般多的富贵,只盼杜如晦身体康健,如此而已。
  李恪自也知道杜氏的意思,对杜氏道:“夫人之意本王清楚,夫人但可放心,为了杜相安危,本王必会与父皇言明此事。”
  

第148章 长孙心忧
  “殿下方才为何这么做?”李恪刚出了杜府的大门,王玄策便对李恪问道。
  李恪看了眼王玄策,反问道:“先生指的是什么?”
  王玄策道:“殿下方才明明有机会拉拢杜相,为何却要刻意疏远?”
  在王玄策看来,李恪不惜以亲王之尊,入深山为杜如晦请医,为的不就是借此机会施恩于杜如晦,拉拢杜如晦,作为朝堂之上的助力吗?
  可就在杜如晦答应承了李恪的情后,李恪反倒口风一转,便离开了杜府。
  李恪闻言,摇了摇头,叹道:“杜相官拜尚书右仆射,拉拢了他,便是拉拢了半个尚书省,先生以为本王不想吗?”
  尚书省首官原为尚书令,但皇帝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尚书令,故而此后无人敢再任此官,原本作为尚书令佐贰官的尚书左右仆射便成了尚书省首官,因掌六部大权,更有左右相之称。
  杜如晦已帝王潜邸功臣官拜右仆射,掌天下官员栓选之权,更在吏部天官之上,这样的权力李恪不想要,那是不可能的,但此时的李恪又如何敢去伸手?
  王玄策乃聪慧之人,听了李恪的话,顿时便知道了李恪的顾虑,对李恪道:“殿下是担心陛下那边不悦?”
  李恪点了点头道:“杜如晦位高权重,乃父皇的从龙之臣,真正的左膀右臂,这样的人岂是本王能去拉拢,又岂是本王能够拉拢地动的。”
  杜如晦已位极人臣,无论是官,还是爵,都已经到了臣子的巅峰,李恪又能再给他什么,他能拿什么去吸引杜如晦,叫杜如晦助自己夺嫡。
  而且杜如晦不同于王玄策,不同于岑文本,甚至不同于温彦博。
  李恪可以收王玄策为门下司马,拜岑文本为师,与温彦博走的极近,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些没有触及李世民的底线,可若是李恪敢去拉拢杜如晦,那李恪便触碰到了李世民的底线。李世民绝不会纵容他。
  李恪年少,他的楚王党还能弱小,离开了李世民的庇护,李恪在朝堂之上尚不具备自保的能力。
  所以李恪与其白费力气,拉拢杜如晦,反倒不如直接告诉杜如晦,他不惜入深山救杜如晦不是为了杜如晦的性命,而是为了李世民。
  王玄策拱手道:“殿下之言甚是,殿下面对杜相,尚能思虑周全,下官佩服。”
  李恪看着王玄策,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道:“本王也是无奈之举啊,方才杜府之中必有父皇的眼线,本王擅动不得。”
  李恪乃李世民爱子,李世民疼爱李恪这自不必言,但李恪生在皇室,面临着的又是权位之争,父子之情在帝王之权的面前也显得苍白而无力,李恪行事,也只能是如履薄冰。
  王玄策看着李恪的样子,安慰道:“殿下宽心,今日之举虽有意疏远了杜相,但殿下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杜夫人,和与杜相交好的房相等人还是承了殿下的情的。”
  方才李恪离府前,杜夫人专程相送,自然是感激李恪救了杜如晦,也感激李恪愿上书皇帝,命杜如晦赋闲养病。
  李恪闻言,笑道:“只可惜杜相非是惧内之人,若是杜相如房相一般惧内,本王今日一行倒是满载而归了。”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向惧内,在府内一向都是房玄龄之妻房卢氏说了算,故而李恪有此玩笑。
  ……
  李恪正自蔡国公府往自家府上而去,与此同时,司空长孙无忌也得到了李恪回京的消息。
  长安城北,永兴坊临近宫城延喜门,乃权贵云集之所,长孙无忌的齐国公府亦在此处。
  自打李恪安然回了长安,长顺无忌便没有一日心里舒坦过,每当长孙无忌想起李恪的那副模样,心中便难免愤懑。
  前些日子李恪开府建衙,长孙无忌本想着借此机会在李恪的楚王大肆安插人手,用作耳目,刺探李恪府上的消息,可李恪却早有防备,非但没有要东市送来的女婢,甚至就连宫中遴选派去的宫婢都被李恪打发去了外院,无甚用处。
  如此一来,长孙无忌便越发地不安了。
  面对这样一个少年,长孙无忌竟生出了一种极大的危机感,这是曾经的太子李建成都不曾给过长孙无忌的。
  李恪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手段,长孙无忌甚至不敢想象,待将来李恪长成,将会给他造成多大的麻烦,长孙无忌绝不会看着李恪渐渐坐大。
  于是,长孙无忌得知李恪带着孙思邈救醒了杜如晦的第一时间,便命人传来了他的心腹褚亮。
  “杜如晦府上的事情,你想必已经知道了。”褚亮方一入门,长孙无忌便开门见山地对褚亮道。
  褚亮回道:“司空大人指的可是楚王携孙思邈救醒杜相之事?”
  长孙无忌道:“不错,此番李恪入终南,没想到他竟真的请回了孙思邈,还救醒了杜如晦,若日后杜如晦也为李恪助力,恐怕李恪在朝中的势力必将大涨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