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入库:04.13
张静一一时失语。
须知往往一个谎言,就需得无数个谎言去掩盖。
天启皇帝大抵看出了点什么,便道:“他男人死了?”
这可不敢胡说的。
张静一连忙摇头道:“尚在人世。”
天启皇帝便皱眉起来:“莫非是遇到了负心的男子?”
张静一:“……”
见张静一不回话,这显然不是张静一的风格,尤其是张静一失措的样子,天启皇帝便明白了,朕还真猜对了。
天启皇帝顿时露出了怒容:“有了身孕,竟做这等事,这腹中之子的爹,真是禽兽不如,此等禽兽,当千刀万剐。”
张静一:“……”
请问他该怎么说?
张素华只凝视了天启皇帝一眼,随即微微缳首,恢复了镇定。
天启皇帝却是怒不可遏,口里还是喋喋不休的骂。
这是可以理解的,朕还没有孩子呢,可那杀千刀的畜生呢?竟将有身孕的女子拒之门外。
一念至此,天启皇帝又生出了同情之心,忍不住地对张素华道:“好好将养,无碍的,不过是少了一个男子依靠而已,你的父兄,都是有本事的人,将来孩子不愁没人抚养。至于那负心的畜生……”
他本想说朕定要治罪,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干涉太多,毕竟是张家家事,还是张家父子去解决更为妥当。
于是默了默,才接着道:“好好养胎。”
张素华便行了礼,她心有些慌,便躲回了厢房。
天启皇帝凝视张素华的背影,却发现……这妇人……更有几分味道了。
天启皇帝收回了目光,随张静一至厅中落座,随即眉一扬:“百户所短短两个月,就有如此绩效,这令朕真没有想到,倘若边镇和京营都能如此,朕还愁大事不平吗?来,你来和朕好好说说看……”
显然,一个机会摆在了张静一的面前。
天启皇帝现在开始真正摆出了认真的态度,向张静一问策了。
甚至可以说,张静一的表明出来的任何态度,都有影响整个国家大政的可能。
此时,魏忠贤给他端了茶盏来,天启皇帝一面喝,一面抬眼凝视张静一,等待张静一回答。
张静一深吸一口气,随即回答:“军过大事,不敢妄议。”
“你不必谦虚。”
张静一摇头道:“卑下所言,句句发自肺腑。”
本是端坐的天启皇帝,不禁奇怪起来:“莫非是卿心有疑虑?”
张静一道:“陛下的信重,令卑下感激涕零,只是在卑下看来,军国大事,一言而决万民之本,这是天大的事,卑下对此,尝怀敬畏之心,所以才谨言慎行,不敢夸夸其谈。在卑下看来,卑下对这天下,所知的并不多,也见的……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怎么敢随意提什么建言呢?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卑下其实也在学,在听,在看,现在想做的,就是先将自家的屋子扫一扫。”
天启皇帝听了这番话,心头竟有几分震撼。
他是极聪明的人,当政七年,虽被朝野骂个狗血淋头,就怕被人指着鼻子骂他无道昏君了。
可事实上,天启皇帝虽一直居于深宫,对这天下却是极有见识的。
他本是想听一听张静一的高见,当然,他虽听张静一的高见,却也有自己的想法。
可现在,张静一这番话,却让他大喜:“这才是真正的见识啊,对国家大事有敬畏之心,这才是栋梁之臣应有的见识。”
随后,天启皇帝道:“朕自登基以来,所见的大臣,一个个好像满腹韬略,朕询问他们国家大计,他们总是能侃侃而谈,有的全然没有道理,可有的……听上去很有道理,可终究还是书生之见!朕见他们苦口婆心说爱民,可怎么爱民呢?无非还是怎么实行仁政那一套,却都是空谈,没几个真正实际的,朕便不理他们,他们于是勃然大怒,便腹诽朕亲小人,远贤臣!”
“朕一直都在想,这些平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那几本书的人,怎么考中了一个进士,在翰林里当了几年清贵的人,张口闭口就是谋国之言,倒像是,这天底下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朕对此匪夷所思,今日听张卿之言,算是明白了,这些人的问题就出在此,他们对于国家大政,全无敬畏之心,真以为凭借半部论语,空谈几句,就可以大治天下。”
张静一:“……”
天启皇帝则是越说越激动:“张卿说的不错,先要扫自己的屋子,积攒了经验,长了见识,了解了更多的实情,才可以慢慢结合自己的心中所想,眼中所见慢慢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似有的人,人人都将自己当做诸葛亮了,须知我大明天下,从不缺这些自诩为诸葛孔明的人,缺的恰恰是张卿这样的人。”
张静一便咳嗽道:“其实卑下从前的时候,也是夸夸其谈,觉得自己懂很多道理,可见识的越多,反而越是心怯了。”
这是实话,他是两世为人,好像啥都懂,而他所懂的,可能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可是,怎么样才可以将这天下慢慢步入这方向和趋势呢?
说难听一点,没有实际的治理和管理经验,提出再高大上的口号,再先进的体系,也不过是第二个王莽而已!噢,对了,崇祯皇帝也很擅长这个。
……
第八十四章:恩赐
天启皇帝很高兴。
他厌倦了那些侃侃而谈,觉得张静一这席话很对他的胃口,与他心意相通。
所以他方才激动得站起来,随后又落座,正色道:“当今朝廷,钱粮是问题,各卫松懈也是问题,屡屡的民变更是问题。可真正令朕头痛的,是吵闹。”
他恨不得将自己心中所想的事如倒豆子一般,统统抖出来,想来是憋屈得太久了。
“吵闹的根本又是什么呢?争权夺利而已。”天启皇帝咬牙地继续道:“所以百官们每日侃侃而谈,这个说仁义,那个说道德,终究不就是为了权柄吗?朕派人去守辽东,还是吵闹不休,每一个都在抒发己见,边将如此,巡抚也如此,还是在争。倒仿佛被治理的万民不重要,建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觉得自己的法子最聪明,巴不得将这征讨大权统统揽在自己的手上!”
“朕一再下旨,休要吵、休要吵,干好自己的应分的事,你是巡抚,你便做巡抚的事,你是总兵,你便做总兵的事。可不成啊,这个说要筑城,巩固广宁防线。那个说要出击,倘使对方吃了败仗,他们才不会为难。不会想到,贼势又大了几分,反而心中窃喜,赶忙着上书,恨不得借同僚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哎……他日倘使神器更易,只怕坏就坏在这满朝的诸葛亮上头。”天启皇帝显得很沮丧。
他有些力不从心,这是实在话,有些个人,他们吵起来,你下旨申饬他别吵,烦死了。
可他们依旧还吵,于是你罚俸,他们吵得更厉害。
你恼了,直接下了杀手锏,厂卫出手,可死到临头,照旧如此。
“你有这般的想法,便算是真正晓得做事的难处了,知易行难,便是这个道理。”天启皇帝鼓励张静一道:“所以以后不要随便在外头听了什么大道理,便觉得自己醐醍灌顶,办成事才要紧。你这百户所,就办的很好,远远超出了朕的预料……魏伴伴……这一次演习,你怎么看?”
魏忠贤一直保持着微笑,而心在淌血。
咱怎么看,咱看他娘的。
可这时候,魏忠贤却也只能违心地道:“张百户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为陛下所用,奴婢很欣慰。”
天启皇帝显得很满意,笑道:“要不,下次再来一次演习?”
“不……不必啦。”魏忠贤忙摇头:“演习不能频繁,频繁的话,就太过了,凡事都不可太过。”
天启皇帝又笑了笑道:“你有这样的心思很好,朕希望厂卫和睦,也希望你们能和睦,都是自己人,不可伤了义气。”
张静一和魏忠贤都道:“我们是朋友。”
天启皇帝眼底掠过了一丝什么,却脸上诚恳地道:“如此甚好,张静一啊,朕来了这,你也不好好的招呼一下……”
张静一道:“卑下这里只有粗茶淡饭。”
说着便站了起来,他是不敢让张素华来招呼的,便将那小丫头召来,手忙脚乱地让她去重新烧一壶茶。
等这小丫头送了茶来。
天启皇帝便抬眼看着这干瘦的丫头,丫头头上还是黄发,枯黄枯黄的,面容凹陷下去,生的不甚好看。
不过张静一记得,当初第一次见这女娃儿,可比现在可怖多了。
天启皇帝便端了茶,喝了一口,叹道:“还是魏公公斟的茶香。”
丫头举足无措。
天启皇帝倒是笑吟吟地问她:“你是哪里人?”
丫头迷茫的摇头。
“你是怎么来张家的?”
“俺娘将俺卖来的。”
天启皇帝便道:“作价几何?”
“五斗米。”丫头想了想回答。
天启皇帝便叹了口气:“这倒便宜了张家,五斗米……你爹娘便卖了你?”
“我爹已饿死了,弟弟也饿死了,我娘带我来投奔京城里的亲戚……后来亲戚也不理,我娘说要将自己卖去……卖去什么地方,她舍不得我去,想让我在好人家里做个奴婢也好……便先卖我。”
相似小说推荐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