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等到了开考的这一日前夜,管邵宁睡了一个好觉,早早起来的时候,这边文吏们已预备好了考篮,笔墨纸砚,都备齐了。
管邵宁则是四处张望,眼中有着期盼,口里道:“不知张百户在不在?”
一个文史便道:“张百户还没来当值,现在天色还早着呢,只怕没这么早来。时候不早,管举人快上路吧。”
管邵宁想了想,却是摇摇头道:“有些话想说,再等等看。”
于是又等了很久,却依旧不见张静一的身影。
管邵宁露出失望之色,却下一刻便又振奋起精神,朝大家行礼道:“诸位,这些日子惊扰了。”
众人都说哪里的话,又祝他能够金榜题名。
管邵宁点头,这一些日子下来,他整个人显得稳健了很多,到了县衙门口,看着清冷的长街,此时不过卯时,天色未亮,长街上,一片死寂,只有偶尔几户人家孤灯冉冉。
在这里,县里给他准备了马车,管邵宁便钻进车子里去。
马车一路赶到了贡院,等他下了马车,这贡院外头已来了不少人,都是来考试的,或者是来送人考试的人。
贡院的门还未打开,所以考生们都只能在外头等。
管邵宁在人群之中,低垂着头,显得闷闷不乐的样子。
考生们大多是三五成群,呼朋唤友,只有管邵宁在一处角落里,孑身一人,像一座孤独的石雕。
自然,也有人似乎认出了他,没有人上前跟他打招呼,只是远远的和人细语,随即露出窃笑。
管邵宁对此充耳不闻……只愣愣的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那初露出来的晨阳方向,竟是有人骑马而来。
在京城,读书人都是坐轿,最差也是坐车,没有读书人骑马的。
这骑马的人后头似乎还有一个马队,七八个人小心翼翼的护卫着这人。
马上的人到了贡院外头,却开始张望。
管邵宁也错愕的抬头起来。
猛地,他身躯一震。
闷闷不乐的管邵宁,一下子欣喜起来,他疾步冲到那骑马的人面前:“张百户。”
一声张百户,就犹如瘟神一般,立即让附近的读书人连退三四步,直接以马上的人和管邵宁为圆心,形成了一圈人墙。
别看私下里,大家骂起张静一骂得很痛快,可当着张静一的面,不害怕的人却是不多。
这就是锦衣卫。
张静一下马,就道:“起来的迟了,所以没来得及送你,有一句话想告诉你,是想让你好好考,一定要扬眉吐气。”
管邵宁听到这里,已是眼眶红了,他深深地看了张静一一眼,能看得出张静一的真诚。
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辈子没几个人对他真正有多好过,毕竟管邵宁的相貌和家世都摆在这里,谁会在意一个蝼蚁呢?
而张静一第一次见他,不只是给他提供帮助,还给了管邵宁一种……真诚的感觉。
当然,他并不知道的是,张静一对他的真诚,是因为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也是对这个在建奴入关之后,为了留发,而被灭门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敬意。
后来的相处,管邵宁的敦厚,也让张静一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人。
管邵宁听了张静一的话,一时百感交集,随即,他又精神奕奕起来,相比于来时的郁郁不乐,此刻就像读了一层金,整个人焕发出光彩。
他定了定神,当着众读书人的面,却是突然拜下,而后朝张静一郑重其事的行了个礼:“恩师教诲,学生没齿难忘。”
一旁……许多人吸着冷气。
还真是……
果然传言非虚,这个管邵宁,竟真拜入了不学无术的张静一门下了。
真够厚颜无耻啊,此人八成是知道自己考不上,要为自己谋一条出路了。如若不然,堂堂举人,会去拜张静一这样的武夫为师?
这里有着多少双带着鄙视的目光盯着他们。
可管邵宁不管这么多,他甚至觉得很畅快。
真以为我每日在县里读书,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吗?
你们不都说我管邵宁拜入了张静一的门下吗?今日……我管邵宁还偏就做张百户的门下走狗。
我时运不济的时候,你们这些口称仁义的人,谁提供过帮助?
我困窘落魄的时候,你们这些张口便是天下苍生的人,又何曾多看我一眼。
没有张百户,我只怕现在还困于京师,为三餐奔走。
若不是他让我好好读书,我管邵宁,这些日子又怎么能好好温习?
他就是我的恩师,怎么样?
管邵宁此时无视了许多人的鄙夷目光,只看着张静一,无比认真地道:“恩师请放心,学生一定竭尽全力,绝不辱没师门!”
这一番话,铿锵有力,坦坦荡荡,丝毫没有对流言蜚语的疑虑。


第一百五十一章:神作
管邵宁径自站了起来,并没有等张静一的回应。
没什么好回应的,我干了就我干了。
张静一只知道管邵宁很轴,但是没想到他竟轴到了这个地步。
此时,贡院的门开了。
管邵宁再无疑虑,提着考蓝,疾步进入贡院。
其他的读书人都轻蔑地看着这个丑陋的年轻人,鄙视之意很明显。
不过好在拜张静一为师最大的好处便是,就算别人看他不顺眼,但是他们也不敢打他。
因而,管邵宁在经过了搜身,检查考蓝,并且确认身份之后,便顺利地进入了贡院。
大明的会试规矩很森严,即便是进入贡院,也需先去明伦堂里拜见考官。
这一方面,是考官确认一下考生,另一方面,一般人们将考官称之为宗师,于礼法而言,需要去向考官行礼。
今次恩科的主考官乃是刘鸿训,刘鸿训乃是礼部尚书,不过这里头却很有一些名堂。
因为从嘉靖之后,大明就开始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一般负责主持会试的大臣,往往都是内阁大学士,一方面是大学士威望高,显出对科举的重视,另外一方面,也往往能够教人心悦诚服。
不过刘鸿训现在虽有机会进入内阁,可实际上,他并不是内阁大学士。
这其实也是前些日子选考官的时候折中的结果。
魏忠贤当然希望让内阁大学士来主考,毕竟这内阁大学士大多都是他的同乡,是自己人。
而在廷推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许多有资格参与廷推的清流并不认可魏忠贤的党羽,所以竭力推出孙承宗。
毕竟孙承宗是帝师,也是内阁大学士,让孙承宗来主持,最好不过。
可魏忠贤也不傻,知道这些人故意推孙承宗,其实就是把孙承宗推出来与他打擂台,打击他的威信,于是乎,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百官廷推的人选,宫里否了,或者准确的说,魏忠贤否了。
而魏忠贤属意的人选,只要是魏忠贤的党羽,大家便死也不推,颇有几分非暴力不合作的风范。
反正大家想好了,我也不得罪你魏忠贤,可你让我廷推,那我偏不推魏党。
闹了好一阵子,似乎大家都累了。
索性所有人选全部否决,于是礼部尚书刘鸿训便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
刘鸿训不是魏忠贤的人,一直秉持中立的态度,不过当初他和东林党也没有太多的交集,最重要的是他是礼部尚书,若是阁臣不来主持恩科,那么舍礼部尚书其谁?
刘鸿训受命之后,倒是对这一场恩科很期待,立即布置科举的事宜,这一次,他倒是想从考生中挑选一些好苗子。
尤其是那刘若宰等为首的江南士子,他早闻名已久,将来这些人也算自己半个弟子了,或许可以提携一二。
此时,考生们一个个鱼贯而入,执弟子礼,而每一个人进来,刘鸿训便要翻出该人的浮票出来,进行确认。
所谓的浮票,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准考证。
到了管邵宁进入明伦堂的时候,上交了自己的浮票,刘鸿训便低头一看。
这浮漂上写着,管邵宁、籍贯:南直隶安庆府。又描述着:身中,面黑,无须等等身体的特征。
刘鸿训觉得管邵宁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他继续低头看,只见师承:无。
一般情况之下,考生都有自己的师承,某种程度来说,师承具有保人的作用。
这就好像,如果朝廷要诛你九族了,说不定你的老师也要跟着遭殃,可朝廷是讲理的,并不是你说谁是你的恩师谁就是你的恩师。
所以在杀你全家和你老师的时候,还是会翻一下资料,尤其是考试时的资料。
刘鸿训顿时想起管邵宁是谁了,不就是前些日子,勾结了厂卫的那个读书人吗?
刘鸿训顿时脸就拉了下来,他虽然没有得罪阉党,可并不代表他喜欢管邵宁这样的人。
这定然是管邵宁知道自己考不中进士,所以未雨绸缪,先攀附那张百户了。
这样的人……实在令人厌恶。
于是刘鸿训冷着脸,没好气地道:“尔竟无师承?”
管邵宁则道:“从前没有,不过现在有了。”
“现在有了?”刘鸿训诧异道:“是谁?”
管邵宁想也不想就道:“北直隶顺天府新城县军户张静一。”
刘鸿训听到这里,几乎要窒息了,当然,他的心里对管邵宁就更是厌恶了,只是今日开恩科,虽然心里生厌,面上却也不好作出什么,只是冷笑道:“噢,来人,记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