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位听说只是化形不久,跟脚一般,修为浅薄,还比不上殿内大多数道友,他说的话,你们也能信?”
倒是通天,没有说话,只是把身上的剑气放出,一派孤傲之色。
摆明了,谁说什么我都不听,有本事,就来抢。
女娲皱起眉头,不太高兴的看了杨林一眼,轻言细语道:“大家稍安勿躁,此六座本是我等自行占据,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不如等鸿均老师说话,否则,搅了讲道,对各位道友也不太好……”
这话才是正经。
女娲这话一出,大家都给她个面子,声浪小了许多。
再回头想一想。
对啊。
自己这些人抢来抢去的,实在是太不合适。
大家是来听道修炼,突破瓶颈的,又哪里是来抢座位的。
再说,那木道人的确是修为浅薄,根基不厚,自己这些人都没看出座位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他偏偏就能看出?
被老子、原始、女娲几人这么一说,众人全都醒过神来。
看向杨林的目光就有些迟疑。
“不会是骗人的吧?”
“木道人,你先前所说,圣位之言,可有凭证。”
“如果信口雌黄,哄骗各位道友,须知,这么多人你得罪不起。”
杨林看了一眼几个凶神恶煞的妖怪,嗤笑一声,“信不信由得你们。别人说话你们就听,我说话你们就来怀疑,那好,就当是假的。既然如此,你们还争个什么劲,坐哪里不是坐?听不清圣人讲道吗?”
“呃……”
所有人都哑火了。
包括红云、鲲鹏以及准提,全都不知道怎么说。
要说这圣位之说是真的,那么,盯着一个座位来抢,就有些失了智,非得把所有人都拉下蒲团来,大家全都开抢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若是假的。
那抢座位就没意思。
蒲团上又没有写了哪一位的名字,人家都坐上去了,死皮赖脸的要赶将下来,就有些没道理。
就连准提,此时也没了办法。
他倒感应得到,坐上蒲团真的有好处,至少,那气运作不得假,而且,殿堂之中空荡荡的,只摆了六个座位,就很可疑。
但怀疑也只是怀疑,人家不让,他又不敢挑衅鸿均圣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了。
只是如鲲鹏等人一样,站在一旁死死的盯着杨林鼓着气。
“轰隆隆……”
正在这时,紫霄宫大殿殿门突然就关上,大殿一震,像是突破了时空,切割了混沌通道,众人眼前光影变换,完全失去了时间和空间的感应,头脑也微微发晕。
等到心底再次清明,定睛一看,高台之上,已经多出一个人影。
人影看不清面貌,身着灰色道袍,似乎亘古以来一直坐在那里,气息如高天般宽广无垠,只是看着,就让人打心眼里升出自身乃是蝼蚁般的弱小感。
看得稍久,还有一种元神将要溃散,肉身将要崩裂的危机感。
所有人都把呼吸放轻,视线回缩,再不敢多看。
乖巧得像是第一次上课的小学生。
第684章 三千大道,不落人后
“讲道开始。”
高台之上端坐蒲团的当然就是鸿均圣人。
杨林不知道,这位到底是修的什么功法,他只知道,自己与对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
如果说,对于三清女娲等人,他还能看明白,对方十分厉害,如同小溪看见大河。
那么,等到看到鸿均,他忽然就不知道怎么判断了。
那不是大河与海洋,甚至不是天空大地。
而是一种莫可言说,无法形容的宏大。
就如一个生下来就没有见过光明的瞎子,数十年之后,有一天突然睁开眼睛看了世界。
世界如此分明和鲜艳,他完全不明白怎么用言语来形容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一切。
“朝闻道,夕死可焉。”
杨林心中突然蹦出一个字来,视线飘忽看向坐在第一个蒲团之上的老子。
这位说过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的确是十分精辟,就如此方世界的天道,也如此时的鸿均,以及耳中心中眼中,接触到的“讲道”。
对,鸿均讲道,并不是用讲的。
他只是坐在那里,嘴唇似动非动,讲出来的,一个字都听不懂。
没有声波和光影的真实,也没有义理和思辩的领悟,甚至,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开讲,但是,所有修士的内心之中,却真真切切的感应到了“道”。
道,原来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演出来的。
以杨林贫乏至极的表达能力,他觉得,这应该是一种“信息素”的传播,人家“讲”了,你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开场,杨林心灵之中,就恍惚看到了天地未开,清浊未分之际,混沌之中各种能量的演化,再接着,天地分开,万物形成,生灵出现。
种种感悟映入心灵,往日里自行摸索的,演武令推演学习到的所有知识,似乎都能从这能量演化,开天辟地的洪流般知识中得到印证……
地,水,火,风。
五行,阴阳,血,制器,炼丹,符纸,傀儡,分身……
无穷无尽,包罗万象。
只要你会,你就能听懂,不会,所有的信息,就是杂乱的干扰,领会有限。
‘天道无情,天道至公,原来如此,鸿均讲道讲的并不是具体功法,也不是什么高深秘诀。
而是对此方天地,方方面面规则的理解,三千大道,八百旁门,他一股脑全都讲了。这才叫做有教无类,就算是一根草,一条虫,来了紫霄宫,也能找到自己的道……’
‘这样一来,真真正正的是强者恒强,越是天赋高深,跟脚深厚的修士,在讲道过程之中所获越多,也更是拉开了与天下众修的差距。
难怪,最后有人成圣,有人寸步不前,到了一定境界,就再也走不下去了。因为,这是潜力的差距,也是悟性的高低,甚至,是福缘的区别。’
‘幸好,我凭着死不要脸的功夫,强行夺得一个座位,谁说这座位没用,那真是瞎了心。’
杨林发现,自己往往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头脑发炸一团乱麻的时刻,从屁股之上,就有一股清流渡入脑海,扩散到全身,仿佛吃了十全大补药一般,立即就精神健旺十倍,精神无比专注,把那些不理解的,导致自身元神疲惫的知识,一一剖析清楚,化为自身能够领会到的知识,直接消化吸收。
‘我其实并没有说错,这座位虽然不是圣位,但却比直接分派圣位也差不到哪去了。站在远处听如果只能学懂一成,那么,坐在蒲团之上,就能得到九成……’
杨林睁开双目,看向大殿之中,或站或坐远离蒲团的那些修士,尤其是看着红云……
见到这些人或如痴如醉,或眉头紧皱,心乱如麻的表情,眼中就透出一丝莫名怜悯之意来。
你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东西。
……
岁月匆匆而过。
杨林本以为自己达到大罗金仙境界之后,需要一个量劫的时间来弥补与三清、接引准提他们的差距,这是无法取巧的。
但是,当他坐到蒲团上,听着那听不到声音的“讲道”,修为不知不觉的,就飞速提升。
从大罗金仙前期到大罗金仙中期,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分界,而是对于天地规则的认知与理解。
你理解本身道途的深与浅,到底达到如何深刻的地步,完全没有一个量化标准。
比如,杨林专研五行和阴阳,不偏不倚,到底领悟到了哪一阶哪一级,他心里就没有个底,有时觉得懂了,有时又觉得没懂。
进步与否,只能跟自己比,与别人那是比不着。
七百年时光,就如指间流逝的沙,一下就溜走了,杨林感觉到自己比起以前强大十倍以上的时候,他发现,有些人的领悟速度慢了下来。
大殿之中三分之二的修士,全都面露痛苦之色,真正若有所思,一直学有所得的,已经变成了少数。
他敏锐的感觉到,鸿均讲道内容,越来越细,越来越贴合天地规则演化,连自己在蒲团的帮助之下,也已经有了三成内容,从心灵深处悄悄滑过。
换句话说,就是有三成知识,已经听不懂了。
‘跳跃式的难度进阶吗?是大罗金仙中期知识,还是后期境界的知识,抑或是圆满?’
杨林判断不出,他只是如饥似渴的听道,心念如一,不急不躁。
偶尔还会取出一片洁白花瓣扔进嘴里。
他知道自家那具木身无数亿年的心血结晶,有着莫可名状的伟力,用在什么时候都不太合适,最好就是用在听道之中。
也只有这个时候,强行推高悟性的上限,甚至超过三清的悟性,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想明白听到的“道音”,才可以有着一丝弯道超车的可能。
这不是作弊,而是演武令给予的馈赠,也是自己的先天底牌。
本来,杨林一直想不明白,演武令为何送自己附身到一具老树身上,这时才明白,一饮一啄,自有前因,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轻松松得到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
-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本书分五大阶段--隋朝兴亡、唐朝兴盛、极盛转衰、由衰而亡以及五代十国--叙述了此间380 年的治乱演变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