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神秘的董事先生?”汉特看向林衍,站起身,笑着伸出手,走近时,他似乎闻到了一股若有若无的草药味道。
林衍身后的男子随即在林衍耳边翻译着。
“只是代理人。”林衍于是也点头,笑着与这人握手,看得出来,这群人是以此人为首的,接下去……只要能说服这个人,那么事儿就算是成了。
“代理?”汉特听着年轻人的翻译,眉头皱起,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没有料到,这位董事先生竟然如此的高傲,连董事会都没有亲自过来。
“董事先生因故不能来,也让在下对诸位传达歉意。”林衍笑笑。
汉特见此,笑着点头,“那么阁下如何称呼?”
“林衍,华夏中医大夫。”
在场众人在听着翻译之后,都皱起了眉头,他们不明白,那位董事先生为什么会找这样一位代理出现在同仁医院的董事会上。
只有伯恩,愣了愣。因为他见过林衍,也因为林衍,同仁昨天还爆发了争吵。
突然的,他就想到了江来……他心里甚至有一个荒诞的想法,他觉得荒诞,但是又觉得不是不可能。
“那么,林先生请坐。”汉特指了指自己旁边的位置。原本,这位神秘的董事先生占有的股份比在场任何人都大,该坐首位的。
他原想着,如果这位董事先生开场就要坐主位,他该是让还是不让?
结果……现在倒是完全不用担心了。
“多谢。”林衍倒是不在意坐什么位置,施施然的坐了。
“好了,既然最后一位先生也到齐了。那么,我们一年一度的董事会也就开始吧。”
汉特严肃的开口,他们这群人的股份虽然单独都不如这位神秘董事,但是加在一起,那也是不少的,“伯恩教授,作为同仁的院长,请您先说吧。”
伯恩点头,“好的,既然如此,我就给诸位先生看看我列的发展计划。”
说着,伯恩把早就准备好的资料给一份份的发了下去。
“如今,因为江来江医生,同仁在上海的名声很大,而江医生最先创造的断肢再植相关的技术,不仅仅是上海独一份,更是世界第一。”
“断肢再植的相关条件也很苛刻,所需时间要求极高,是一种紧急病症。”
“我们愿意将技术分享出去。为此,会在一周后在浦江饭店举行医学研讨会,届时诸位董事先生如果愿意到场,那是再好不过。”
“当然,我们的分享是有条件的,具体条件,会由江来江医生在研讨会那天细说。我相信,等到那天以后,同仁会成为上海最知名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医院之一!不会比圣玛利亚与中山、仁济等医院差。”
“同时,关于同仁的两幢新大楼,一栋,会成为急诊救护中心大楼,以断肢再植为主打,辅以治疗其他急性病人,以此将急症病人与普通可择期预约的病人区分开来,提高治疗的效率。”
“另一栋,会成为同仁的新外科大楼。”
“而旧大楼,将会成为内科大楼。”
“并且,我们计划新招录各科医师、护士若干,同仁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医师、护士的业务水平会有一个大幅的提高,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侨民,也能更好的为诸位先生服务。”
“而按照财务部门的预估,大约在三年以后,医院就可以开始完全盈利。”
……
林衍听着翻译的话,倒是越发感慨了,江来给他的计划,与伯恩的相似,却又不同。
除了包含中医的部分内容,还有一个对赌计划。
第54章 卜舫济校长如今也是衣华服
“至于教学方面,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教学规模也会有所提升。”
“当然,教学质量方面,也同样会接受学校的监督。”
……
伯恩一席话,洋洋洒洒的说了十多分钟,除了新大楼的用途,还包含了教学方面的规划,更多的,是关于断肢再植相关的安排以及技术展开,因为江来的原因,这的确是同仁目前最大的特色了。
一个享誉世界的特色科室,将会带来怎么样的荣誉与收益,那是众人都期待的。
“不错。”汉特觉得,作为医院的院长以及学院教授,伯恩是足够优秀的。毕竟……同仁本就不算大医院。
“我觉得伯恩的规划很详细。”
“三年以后完全盈利,可行。”
其他人也对此表示赞同。
要知道,这个时代,有医保,却执行的很是粗糙。
大部分能上得了医院的人,多数都有些积蓄,医院的收费,可是并不低。
“林先生觉得如何?”汉特将目光转向林衍。
林衍则是在翻译的帮助下听完了伯恩的所有规划,随后点点头,“我觉得很好,但是我这里也有一份规划,大家也看看吧。”
说着,林衍也开始给大家分发资料,英文为主,中文备注的一份规划。
“这是董事先生花了很久的时间列的医院发展规划,我来给诸位做介绍吧。”林衍随即站起身,用中文做着介绍,翻译员则是做着同声翻译。
众人惊讶了一番,但还是认真的看了起来。
“关于新大楼的规划,董事先生认为其中一栋是可以作为急诊救护中心,而急诊救护中心,则包含了急诊诊室、急诊治疗室、急诊手术室、急诊药方与急诊救护中心病房,另设运动康复科与中医康复科,还有示教室与训练室。”
“如此一来,急症病人可以在急诊救护中心完成所有的治疗与后续康复以及功能锻炼等。”
“另一栋大楼可作为外科门诊大楼以及外科部分病房,外科将分为骨科、普通外科,包含各科诊室、手术室、外科治疗室……”
“同时在外科大楼里划出一部分场地,以外包的形式增设中医馆一座,自负盈亏。”
“旧大楼,依旧作为内科大楼,包含内科门诊与内科病房以及药房。”
……
半个小时后,林衍讲完了规划的部分,接着又道,“关于教学方面,董事先生这边会建议与其他医院进行联合培养,具体培养形式,可以再详细讨论。当然,规模上以及质量上,肯定是会符合学院的规定。”
在座的董事,包括伯恩,都是皱起了眉头。
董事们虽然认可其中很多部分,但是对于增设中医馆的部分却是耿耿于怀。而伯恩,是突然觉得……这位神秘董事,该不会是帮江来站台来的吧?
虽说中医馆的增设是自负盈亏。也就是说,租一部分场地而已,但若是同意,一家现代化的西医医院里,增设中医馆……
这就等同于是认同了华夏的中医,这个举动带来的影响,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说完的。
“既然是董事先生的提议……”汉特本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要怎么说。
说起来,这位董事的规划提议,其实比伯恩的要详细许多,特别是对于急诊救护中心与外科大楼部分的,还整理了一套诊疗流程,以方便患者就诊。
只是,增设中医馆……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同意。
“我知道诸位先生如今不说话,是顾虑中医馆的事情。”林衍见众人没有什么声音,便继续道,“但是,我只想告诉诸位,中医,是无法被取缔的。我华夏四万万百姓,数千年来行的便是中医,哪怕西医再推广,中医始终是有受众的。”
“同仁虽是教会医院,资诸位董事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商人,医院资金方面,靠的多是上边的拨款以及各界的捐助,不算充裕。
但是,外包形式开一座中医馆,让它用交租子的形式,不是能更快的缩短医院的盈利周期吗?”
“同时,中医馆的病人若真是需要手术或者西医治疗的,也能向其他科室引流。”
“我觉得,对于同仁来说,这是百利的事情,若说弊处,也就是些舆论而已。”
“但是,现在的同仁……惧怕舆论吗?”
林衍的又一席话,在翻译员的翻一下清晰的传达到了在场这群人耳中,便是翻译员自己,也觉得这事儿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随后,翻译员开了口,“抱歉打扰诸位先生,我是一个华夏人,虽然只是一名翻译员,但就我来说,如果我自己生病了,我可能会优先选择……我华夏的中医。”
翻译员的话,开始让董事们议论起来。
“似乎有些道理?”
“可那是华夏的中医啊!”
“这和我们传教的意义不符吧?”
“我们传教的意义?”
“传教的意义?”
作为教会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接受注资,股份已经相当散乱。
“虽然林先生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作为学院的代表,不会同意。”一名男子站了起来,“我圣约翰书院自创校起,便推崇科学与自由,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学科,更应该尊崇科学。”
“巴顿先生说的是。”
“我也赞同。”
“不错……”
林衍点点头,这位,就是他要攻克的第二目标,圣约翰学院的医学院代表,巴顿。
随后他又施施然的道,“想来,很多先生对中医是有疑问的,但我身为华夏人,是从未有疑问。要知道,便是我华夏历朝历代的皇帝,权贵又或者是百姓,病了寻的都是我中医。”
相似小说推荐
-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本书分五大阶段--隋朝兴亡、唐朝兴盛、极盛转衰、由衰而亡以及五代十国--叙述了此间380 年的治乱演变之迹,...
-
大荒武帝 (人生无痕) 纵横小说网非V2022-01-29完结当离开原本的生活轨迹进入了一种新的生活时,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迷茫?痛苦?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