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B超仪,新仪器。”江来给B超仪接线,通电,“之后应该不会带回上海,所以,窦院长,你最好安排一个人跟着我学一学,以后检查什么的会方便许多。”
“哎……好嘞。”窦院长看着这么一台大家伙,心里直呼,有钱啊!
这一台,看着就不便宜!
“它和X光机的原理不同,所以检查的疾病也可以不同。”江来解释着,“和X光机配合,能更好的看病。”
“哎!”白得一台机器,院长很开心。
至于跟在窦院长身后的外科医生们,则是好奇的打量着。
不多时,一名护士送了两套白大褂过来。
“江医生,这是为您和谢尔医生准备的白大褂,咱们毕竟在医院……”
“嗯。”江来与谢尔也没有拒绝,接过了也就换了白大褂,而后继续讲解超声仪的使用。
再接着,便是找了一名怀孕的护士来做了实验。
“嘶……真能看到啊!”
“是一个小孩子的轮廓!”
“有了这机器,那以后看一个人怀不怀孕不是很简单了?”
……
等刘远把先生接到医院,已经是下午的事了。青霉素的效果拔群,先生今日的状态,比昨天好了不少。
而江来便带着谢尔,正式开始为先生看病。
X片、腹部B超、双下肢B超、颈部B超、血象、尿检、粪检……
一套下来,即便是这个时代的机器不如后世,也能看出先生这身体底子着实是不好。
“江,你的这位先生,这肺部感染面积也太大了,而且还有结节……恶性良性不知……”谢尔皱着眉,看着病史,“腹腔有积液,脾大,腿也肿……照你的说法,肝脏有硬化征象,意味着肝脏功能很不好……就别说神经系统方面了,光是这些,要治起来也太麻烦了。”
江来皱着眉,血细胞计数出来,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都偏低,白细胞老高,最重要的,若是肺部的几个结节是偏恶性的,就很麻烦。
尿液里,检测到了蛋白。
总之,一堆跨科的毛病。
先生今年也是快60岁了,身体机能下降是在意料之中,但这个情况,却实在是不好说,病因……几乎无法去除,只能做维持治疗。
“江医生,怎么样?”刘远作为此事的负责人,当然也关心。
“去根很难,毛病不是一个方面的,只能延缓进程。”江来解释着,“不过,首先要控制的还是感染问题,首日足量抗生素下去,先生今天的状态就轻松多了。”
“江,那可是新药。”谢尔无奈,他们这次带过来,也不算多。
在他的印象里,这边的抗炎药还多是磺胺,哪怕有通用公司的渠道。
“还得解痉、舒缓平滑肌。”江来思考了一下这个时代的药,而后摇头。
检查仪器相当于医生的枪,而药品则是相当于子弹。
要有明确的目标,子弹才能发挥效用。
可现在,子弹种类真的是太少了。
“补充蛋白……利尿、补血……”江来叹气,肝硬化啊……预后很差的一个毛病,后世就没法治,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病因,要么乙肝,要么肝癌,要么酒精……
就B超上来说,肝癌可以排除,但若是乙肝……这边也没法做PCR,更别说做DNA定量了,最重要的是,没有抗病毒药。
而酒精,好吧,男人多多少少都是要喝点儿酒的,不论哪个时代。
按照先生的说法,还达不到酗酒的程度……只是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度,也的确不同。
“能让先生好受些,就可以了。”刘远也清楚,先生的病并不是一两天就这样的,拖得这么久,底子都坏了,加上年纪也大了,的确是没有过大的期望的。
“我想一想治疗方案,不急。”江来摇头。
虽然难治,但到底是有延缓的手段的,最重要的是,先生身体目前最主要的矛盾,是感染。
第57章 会越来越好
到重庆这件事,江来没想过要瞒鬼子,毕竟之后还打算回上海。当然,也没想过要瞒其他势力的人。他这身份,也瞒不了别人。
所以,当他进入人民医院之后,关于他的消息,不约而同的到了不少人的桌上。
“长官,江来在上海身份显赫,而且和鬼子侨商关系不错,去年一年,和鬼子侨商们合作了不少项目,可他爹……”
一间有些昏暗的办公室内,一名年轻人对着首位上的中年人开口。
“他爹如今办的厂子,也撑起了前线不少资源。”中年人接话,“你的意思是,他本身就应该心向党国。”
“是,他哥江继开如今也已经是执掌一旅,建功颇多,他如此大张旗鼓的回来,之后是否还要回上海……如果回去,若能吸纳进来,对咱们JT也有不少助力。”
中年人沉思着,手指敲击着桌面。
实际上,他很清楚,他不是不想吸纳江来进JT,而是江云廷和江继开根本不同意。
只不过,国家到了如今这个形势,前线死了那么多人……还有高层叛变,上海那头,元夕也确实需要助手。
而他现在是有直接接触江来的机会,若能说服,对抗日事业也是有好处的。
“他为什么去人民医院?”
“他带了一台刚从米国购买的机器回来,说是要和人民医院开设合作项目,应当是为了实验机器,听说……那个机器能看到人肚子里的东西,怀孕的女人肚子里的孩子都能看见。”
中年人一惊,“看到肚子里的孩子?”
“是……”年轻人也有些不敢相信,“但后来,我经过和上海那边的情报对比,的确是这么描述的。”
“看起来,他这次回来,是为了他爹和家里人了。”中年男子闭上眼睛,往椅背上一靠,“去安排,我要见他一次。”
“是,长官。”
……
江来定下了初步的治疗方案,而后便打算请林衍过来看一看,就目前来说,他西药治疗手段暂缺,需要通过老祖宗的法子来看看。
“中医?”谢尔微微皱眉,他是在同仁新大楼还未启用前就回了米国,所以并不清楚同仁中医馆的运作情况如何,但想来,应该也是不算太差的。
“嗯,病人的肝硬化我觉得不算太晚,至少从病程上来说,是这样的。”江来点头,“等抗感染后,可以进行中医治疗,而且,有先例。”
“先例?”谢尔瞪大眼睛,在他的印象里,这类的病必须要利尿,补蛋白。
“去年一整年,有十例左右的肝硬化患者,在中医馆的帮忙下,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之后,并且有所好转,有的人疗效不错,有的人疗效轻一些。”
谢尔微微沉默,他现在明白,江来非要在同仁加入中医馆的原因是什么了,作为治疗的另一个手段啊。
既然这样,他也就更放心了一些。
“说起来,你制作的那些中药制剂……”谢尔想起,罗宾森教授他们带回米国的汉方制剂,确确实实引发了一波热潮,“什么柴胡颗粒,有比较多的人购买,据说治疗感冒的效果不错,在米利坚,卖的还挺火的。”
江来笑笑,他让中药厂生产的方子,都是经过后世检验的,为的就是打开国外的市场。
如果说,最为流行的病是什么,那一定是感冒伤寒之类的,再多一些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挺火的。”
中药厂每年的订单不会说假话。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如今各国都有从厂子里拿中成药。其中,还是日本最多,法国其次,米国再次之。
中药厂所得扣除成本,明面上,都被江来拿去发展医疗与民生。实际上,有不少是变成了物资,通过各国的轮船通往后方。
只不过,一人之力,终究不算多。
“这件事上,是我过于较真了。”谢尔反思了自己,一开始江来要在同仁建中医馆的时候,他其实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但后来证明,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能治病。
甚至有一些病,还需要依仗中医。
“不理解的人很多,没事。”江来摆摆手,而后看向窦院长,“窦院长,不知重庆这边,有没有中医老大夫?”
“啊……这有的!”窦永明反应过来,中医?!
他们学西医的,不应当和中医是对立的吗?不过,眼前这一位,倒的确是中西医并举的,断指再植那会儿,就提倡中医治疗与康复。
“那劳烦您,帮忙找一位。”江来开口,“您最信得过的。”
“好。”窦永明应下。
他也是在病人住院之后才知道病人的身份,这位病人,的确是再谨慎都不为过。
“江医生,盘尼西林……以后能不能每次分我们医院一些?”窦院长想了一会儿,开口。
他们医院,到底是重庆这边的大医院,可在药物上,根本不如上海的各大医院,特别是,他们这儿还有这么些达官贵要。
作为院长,他生存也很难。
江来微愣,倒是没有想到这位院长竟然还有这样的请求。
他每次到货的盘尼西林,除去上海各大医院的留用,剩下的,也都是给自家老父亲分配的,但自家老父亲……估计都是给了军队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隋唐五代史 (史仲文) 本书分五大阶段--隋朝兴亡、唐朝兴盛、极盛转衰、由衰而亡以及五代十国--叙述了此间380 年的治乱演变之迹,...
-
大荒武帝 (人生无痕) 纵横小说网非V2022-01-29完结当离开原本的生活轨迹进入了一种新的生活时,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迷茫?痛苦?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