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叶珣之前就曾下达过提高士兵、尤其是伤残和阵亡士兵家属待遇的命令,所以尽管叶珣是第一次到沈阳大营,却早已赢得了士兵们的真心拥戴。
  刚在城里开完会,各城的将领也都被叶珣带了过来。
  在众将的簇拥下,叶珣大步来到位于士兵最前方的检阅台。
  看着下面无数双崇敬的眼神,叶珣提气扬声,道:“本公话不多,不会占用弟兄们太多时间,第一,改每日两餐为三餐,第二,军饷以铁岭军为准,有敢克扣你们军饷的,可以直接来找我,第三,即日起,每日三操,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这就是我要说的,好了,解散!”
  当叶珣说完头两条的时候,场中士兵们已经是欢声雷动,叶珣在铁岭补齐士兵的欠饷,以及将饷银提高一倍的事,在辽东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听叶珣宣布所有士兵跟铁岭卫士兵军饷一样的时候,怎能不激动?更别说每天还能吃三顿饭了。
  欢呼过后,士兵们开始三三两两的散去。
  叶珣见状,不由“哈哈!”大笑,转头对贺世贤道:“老贺啊!你这馅漏的也太快了吧?”
  贺世贤老脸一红,挠了挠脑袋道:“这帮兔崽子,太不给老子涨脸了,明天非得好好操练他们不可。”
  “好了,诸位将军都在,借你地方跟各位唠唠,老子最烦的就是文官,有他们在,说话都别扭。”
  听了叶珣的话,众将不由轰然大笑,绷紧的神经也不由放松了些,要知道叶珣那七杀令,可基本都是冲着军队来的。
  来到贺世贤的中军大帐,叶珣刚坐好,窦承武就上前抱拳道:“末将刚刚多有得罪,还望公公海涵。”
  “你要这么说,我就瞧不起你了,你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军人,心里有疑问当然要问,而且问的切中实际。”
  叶珣说到这环视众将一眼,祁秉忠和阿勒坦都不在,在坐的也都是汉人将领,遂继续道:“诸位都不是外人,有些话我也不妨直说,谁都知道,自古以来,不论是女真还是蒙古,皆有亡我汉人之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萨尔浒一战,我军精锐尽失,若这个时候我们还四面树敌,诸位将军细想一下,辽东还有希望保住吗?”
  “如今朝中党争不断,陛下虽有图治之心,无奈处处受文官掣肘,而我等世受皇恩,若再不能为陛下分忧,还有何面目自称大明之臣?”
  “军人的价值体现在战场上,我希望各位回去之后,加强训练,争取早日练出一支强军,然后我们携手平建州、踏草原,扬我大明国威于万里之外。”
  真他娘的费劲,原来思想教育这么难啊!
  叶珣这番话把在场的众将说的血脉沸腾,恨不能马上就同敌人大杀一场。
  其实大道理谁都懂,但得分谁说、分在什么场合说。
  大明的武将已经被文官压制的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但碍于各种制度,却不得不向文官低头,心中早就期盼有个能为他们出头的大人物出现。
  叶珣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而是来自皇帝身边的内侍,他的话很大程度就代表了皇帝的态度,也就是说,皇帝心里是向着他们这些武将的。
  “公公,下命令吧!这次由您领军,咱们带兵直捣老奴的老巢,这次定要将建奴斩尽杀绝。”
  这番话几乎是众将一口同声地吼出来的,可见他们的心情是何等激动。
  “不急,上兵伐谋,老奴虽然两次栽在我手下,但他的军队并没有太大损失,如果我们现在发动强攻的话,即便取胜,也是惨胜,那这仗打的还有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强兵、富民,只有让我们的府库充裕了,再无任何后顾之忧时,才是一举荡平建州之时。”
  这时广宁总兵李光荣插嘴道:“公公,我军驻地紧邻蒙古部族,而且这些部族对我大明还算恭敬,若按公公以战练兵的策略,我军该去何处寻找敌人?总不能对这些蒙古部族下手吧?”
  叶珣微微一笑,道:“我之前说了,杀良冒功的事是绝不能做的,就是蒙古人也不行,不过附近的蒙古人友好,不代表其他蒙古部族也都是我大明的好朋友吧?”
  叶珣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光荣那还不明白,当即点头答应。
  见众将都不说话了,叶珣环视众将一眼,沉声道:“还是那句话,即日起停止一切大规模军事调动,以我的手令为准,不论对那方作战,均以小规模的袭扰为主,并要轮番上阵,以达到练兵的目的。”
  随着叶珣的话音,众将再次齐声道:“谨遵公公将令。”
  看着众将恭谨的表情,叶珣心道:“对不住了袁大人,来了就好好做你的光杆司令吧!”
  

第138章 反间
  窦承武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随着叶珣借粮给科尔沁部的消息传出后,距离辽东近些的蒙古各部也都闻风而动,开始纷纷涌向沈阳找粮食。
  叶珣还是在铁岭那套打法,对来借粮的蒙古部族来者不拒,但条件也同样苛刻,要么是建州女真的人头,要么就留在沈阳打工,想要把粮食糊弄走?门都没有!
  想闹事的蒙古部族不是没有,由阿勒坦亲自带队,对那些不服从管教,甚至是一些打家劫舍的个别蒙古人,直接砍了脑袋。
  待沈阳城头挂起一串蒙古人的人头后,那些企图不劳而获的蒙古部族们,终于消停下去,老老实实地服从沈阳官府的安排,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春耕已经开始,什么加固城墙、修整街道等等,需要劳力的地方多了。
  胡久成采购的粮食已经陆续运到,而且万历的一百万两银子也已经在路上,所以叶珣现在虽不敢说财大气粗,但短时间内是不缺钱粮了。
  但叶珣当然不能等着坐吃山空,随着军队的增加,未来的军费开支也将是一笔天文数字,所以必须未雨绸缪才行。
  好在很多来借粮的蒙古部族还算懂事,都没有空着手来,各种毛皮草药什么的,都没少往叶珣这划拉,将来这些东西运去京城,也会换来一笔不小的收入,而这也未尝不是一条来钱道。
  不知怎么,叶珣脑袋又冒出王登库的身影,记得后来是满清八大皇商的,现在才弄倒一家,还有七家呢,这些汉奸的家财可是不弄白不弄。
  可剩下这七家都在山西,已经出了辽东的管辖范围,想要抄他们家怕是不行了,不然只会便宜了其他贪官。
  看来这事得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去才行,嗯!可以问问胡久成,这家伙对山西那边应该知道的不少。
  叶珣正琢磨怎么算计那些资助建州的汉奸们,忽有侍卫来报,府衙外来了个李姓的中年人,说是有重要事情必须要当面向叶公公禀报。
  姓李的?
  听到这个姓氏,叶珣的心没来由地加速跳了一下,他把李成梁的后人祸害的不轻,所以听到来找他的人姓李,心里难免有点小小的波动。
  让侍卫把来人带进来,却见是个下人模样的人,身上也看不出有功夫的样子。
  来人进来后,就直接给叶珣跪下了,边磕头边道:“小人李二,参见叶公公。”
  “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每天来找叶珣的人多了,他根本没时间挨个接见,今天是这个人命好,恰巧叶珣有时间。
  李二左右看了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叶珣皱了皱眉头,道:“有什么话直说无妨,这些都是本公的兄弟,不会把你的话传出去的。”
  李二咬了咬牙,低声道:“公公恕罪,小人是奉李永芳将军的命令前来拜见公公的。”
  李永芳?
  听到这个名字,叶珣不由吓了一跳,后金建国之初有两大汉奸,一个是李永芳,另一个是佟养性,不过后来一查,佟养性的先祖并非汉人,而是纯正的女真人,所以给他扣上汉奸的帽子就有点不合适了。
  李永芳派人来找自己干什么?莫非他想投降?历史上这家伙好像还用这招忽悠过王化贞吧?
  无数个疑问涌上叶珣心头,而这件事也确实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挥手命左右退下,沉声道:“李永芳要你来干什么?”
  “我家将军深知罪孽深重,所以欲献抚顺关,将功补过,还望公公成全……”
  接着李二把李永芳的心思完完全全地向叶珣说了一遍,随即又奉上李永芳的亲笔信。
  叶珣接过信却没有立刻就看,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李永芳的字,所以看也是白看。
  命李二站起身来,叶珣坐在椅子上,却久久没有说话,严格来说,李永芳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够阴损,可以说是反间计的一种,只是这种计策用在熊廷弼身上或许管用,但用在叶珣这样一个披着太监外衣的人身上,可就有点不合适了,更何况叶珣刚刚打败了努尔哈赤的进犯,即便朝中那些没脑子的御史们胡乱攀咬,万历也肯定不会相信的。
  不过叶珣却觉得这未尝不是一次机会,一次迷惑皇太极的机会。
  其实不单是抚顺关,在李成梁时代,宽甸等六处土堡,就被李成梁主动让给了努尔哈赤,后世有人说李成梁这么做是为了减少伤亡,也不知道给出这个解释的这位砖家是怎么想的,国土再辽阔,可有一处是多余的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