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事后朝廷有人追究刘将军,我家公公才特此命小人提前通知将军的。”
刘渠是彻底傻了,他很清楚,叶珣手下人说的客气,但如果自己不答应的话,三万铁骑瞬间就将踏平山海关,自己那些手下欺负欺负老百姓还行,对阵连女真鞑子都要退避三舍的辽东铁骑?
想想这个后果,刘渠的一个紧地晃脑袋,可就如这个陌生人说的,如果自己就这么放辽东军过去,事后朝廷肯定会追究的。
以皇帝和朝臣们对叶珣的恨,自己无疑就是那只最合适的替罪羊,杀头都是轻的,最有可能的下场就是抄家灭族。
不知不觉间,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陌生人也不逼迫他,却还是不动声色地向傅圆使了个眼色。
刘渠不知道,早在叶珣返回辽东的时候,傅圆就已经投靠了叶珣,不是被收买,而是真心实意的投靠,因为他的家就在沈阳。
“将军,叶公公给您开出两个条件,一是隐姓埋名去江南,如果将军肯答应,叶公公还会奉上一笔银两,另一个条件就是加入辽东军,只是将军从前那套做派,怕是在辽东军中就行不通了。”
听了傅圆的话,刘渠脑袋终于反应过来,看着傅圆苦笑道:“叶公公还真是对我不薄啊!看来我真的已经无路可走了,好吧!请转告叶公公,我愿意去江南。”
傅圆一伸大拇指,赞道:“刘将军明智,那就先委屈将军再等一天,待我军过关之后,再派人送将军离开。”
事以至此,傅圆也没有再装下去的必要了。
看着傅圆精神振奋的模样,刘渠都有点怀疑,叶珣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辽东军民、甚至是自己的幕僚都对他如此忠心?
隐藏在山海关的辽东暗探当然不止傅圆一个,待刘渠交出兵符印信后,整座关城顿时动了起来。
通往京城方向的官道被完全封死,以防止消息提前走漏,各处站岗值哨的士兵全部换上由辽东暗探率领的士兵,只待辽东大军一到,就打开城门。
傅圆发布命令的时候,并没有背着刘渠,而直到此刻,刘渠才明白,敢情他早就被手下架空了,不由暗自庆幸刚才的选择,如果还妄想替朝廷尽忠,估计这会已经被人干掉了。
天刚蒙蒙亮,地面就突然震动起来,有经验的兵将都知道,只有大队骑兵奔驰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效果。
站在关墙上向远处望去,只见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一片火红,在飞速地向这边移动着。
明军尚红,三万铁骑聚集在一起奔驰,真如一股红色巨浪,那股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气势,仿佛能压倒一切,看得人心动神摇。
还好这是自己一方人马,不然关墙上的士兵保管弃关而逃,这样的军队,谁能抵挡啊?
大军离着还有段距离,关墙上的明军士兵就忍不住欢呼起来。
刘渠也来到了城墙上,看着奔驰而来的辽东铁骑,他突然有些后悔了,自己为什么不选择加入辽东军?
叶珣是太监,将来总有人要继承这一切,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帅才,但要想在辽东军中找一立足之地,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在刘渠的胡思乱想中,大军已经到了城下,城门早已打开,所以大军并未做丝毫停留,减缓速度后,鱼贯进入城门,然后在城中骑士的引领下,从另一侧城门飞奔而出。
三万大军要在永平同叶珣汇合,所以叶珣给他们定了严格的行军时间。
一出山海关,大军再次整队,然后如泄了闸的洪水一般,向着大明京城方向扑去……
第308章 反应
大军一过山海关,就无法再隐藏行迹,无数道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城。
而这种事情也是根本瞒不住的,一时间各种流言充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辽东军杀过来了、叶珣造反啦、叶珣已经投降的女真,带着鞑子杀进关来了……
不管叶珣从前的名声多好,可在这个时候,却再没有一个说他好的了,再加上京城还流传着叶珣联合蒙古,谋害了代王,并要引蒙古大军入中原的传言。
叶珣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大明京城承平已久,京营军队早已多年未见过血腥,消息传来,一夜之间就出现了无数逃兵,再加上三大营本就没多少人马,以至于像张维贤这样的带兵将领,竟然找不到兵了。
老头也快气疯了,虽然他也不愿意相信叶珣会造反,但数万辽东铁骑杀奔京城的消息却是千真万确。
老爷子当然不敢向皇帝禀报说军中无人,只能一面派人去质问叶珣,一面联络几大世家临时招募士兵,以便于先把眼前的局面应付过去。
不过骂叶珣的人虽多,毕竟谁也不愿意真打起来,慌乱之中,众人不由都想起那份一直都在替辽东说话的大明早报来。
并没有让众人失望,辽东大军杀向京城的第二天早上,京城大街小巷就出现一份免费报纸。
今天的报纸没有往日那么多花哨,只有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内容,就是叶珣没有造反。
报纸上写的很清楚,新皇大婚在即,这时候草原和建州却在蠢蠢欲动,此乃对新皇、对我大明王朝的严重挑衅,作为辽东镇守大太监,叶珣当然不能任由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亲提五万辽东虎狼之师前来护驾。
叶珣是来护驾的?
看了这份报纸,京城百姓不由半信半疑,虽然都感觉出这份报纸扯犊子的成分居多,却还是选择相信的人居多,因为稍微明白些事理人在反应过来后,都想到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叶珣一个太监,他造反干什么?
随着这份报纸的出现,京城的局面忽然平静下去,米价也应声回落,百姓们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还有很多逃走的军户主动回军营了。
百姓们相信叶珣没有造反之意,可朱由校和魏忠贤不信啊!这段时间这哥俩没干别的,天天就研究着怎么弄死叶珣了。
现在好,终于把叶珣逼急了,带领大军找他们算账来了。
明明只有三万辽东军,可传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十万、三十万。
“啪……”
御书房的地面上,已经不知被朱由校摔碎多少精美玉器,可仍无法发泄出心中的怒气。
“反了、反了,这个狗奴才,竟然真的敢造反,朕要杀了他,朕要诛他九族……”
朱由校一边怒骂,一边负手在书案后转着圈,书案旁站着的是魏忠贤,下面站着英国公张维贤,内阁刘一璟、韩旷、倪文焕、崔呈秀、周嘉谟、孙如游、李待问等各部文武重臣。
崔呈秀是新任宣大总督,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原本是要去大同上任的,没等出京,就收到辽东军进关的消息,吓得他再不敢出京半步。
原来的辽东经略袁应泰本已被提拔为兵部尚书,但老头太倔,总是替叶珣、替辽东说话,如今已经被关进东厂诏狱了。
倪文焕是魏忠贤提拔进内阁的,虽然排在刘一璟和韩旷之后,但事事都要插手,俨然已是一副内阁首辅的姿态了。
也正因为如此,出了这件大事后,以刘一璟为首的东林党人集体哑了火,没有一个开口替朱由校出主意的。
崔呈秀的主意和魏忠贤差不多,就是速招各地驻军进京勤王。
但谁都知道这个主意实在不怎么高明,先不说各地驻军得多长时间能到,再有谁都知道大明军队目前已经跟垃圾差不多,根本不可能是如狼似虎的辽东军对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叶珣并没有打出什么勤王清君侧的旗号,你要讨伐叶珣,也总得有借口吧!人家可是说要给新皇婚礼做安保的。
“都哑巴啦!平时不是都挺能说的吗?”
朱由校还属于换声期,这一嗓子喊出来,尖锐刺耳,很有点太监的潜质。
张维贤暗暗叹了口气,心说要不是你们把叶小子逼的这么紧,事情何至于会到今天这种局面。
闪身出班奏道:“陛下勿惊,老臣已经派人去质问叶珣,并严令他把军队撤回去。”
朱由校一直等着谁给他出个好主意,现在终于有人说话了,但这番话却让他十分不满意。
冷冷道:“叶贼能有今天,皆是你等纵容的结果,如今他的大军已经进关,你若一句话就能让他回去,那朕可真得好好谢谢你了。”
张维贤不由一愣,心说你怎么好赖不知、逮谁咬谁?老子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你吗?
位于御书案旁的魏忠贤忽然有种无力感,他终于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苍白的。
作为皇帝的头号狗腿子,这时候是必须要有所表示的。
干咳一声,道:“陛下,奴才觉得英国公此乃老成谋国之举,只是奴才觉得还应派一个重臣去见叶珣,这样才能显示出陛下的重视。”
听了魏忠贤的话,他的两大爪牙都吓了一跳,他们都是魏忠贤提拔起来的,这种情况下,魏忠贤肯定会派自己人去找叶珣的,可这老哥俩除了溜须拍马,屁本事没有,让他们去见叶珣,还不如给他们两刀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起点VIP2022-05-06完结我万历皇帝,千古第一仁君。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穿越 腹黑...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云开月圆) 起点VIP2022-03-31完结历史系学生丁辰穿越到后汉三国时代的宛城,眼看曹军就要大败,曹昂即将被杀。怎么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