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回头准备份礼物给魏忠贤送去,告诉他再耍什么手段,别怪我不客气。”
  孙洞点头答应,然后转身挤入人群,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中。
  叶珣所说的礼物自然是柴国柱的人头,在魏忠贤没有完成对大明官场的清洗之前,他是不会动魏忠贤的,但也不能容他太放肆,必要的警告还是要有的。
  在人少的地方,叶珣和程瑜重新上马,袁应泰还不知道柴国柱被抓的事,已经派人来通知叶珣去柴府饮宴了。
  柴国柱已经招供了埋炸药的地点,叶珣怎么会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干脆派人去通知袁应泰,说自己有急事找他谈,请他立刻回府。
  所以叶珣一行现在是要去袁应泰在辽阳的府邸。
  很多时候,你越担心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就在叶珣准备与袁应泰推心置腹地谈一谈的时候,辽东各城的文武官员,几乎都接到了吏部或是兵部的调令。
  从前女真肆虐的时候,想从辽东调走,那跟天方夜谭差不多,许多被任命到辽东的官员也是找各种理由不来。
  现在可好了,朝廷不但将辽东的官员调走,而且去的都是江南富庶之地。
  要知道这些地方在从前都是得花大笔银两都不一定能去上的地方,现在朝廷也不知抽了什么疯,直接将这些地方都给了辽东的官员。
  如此一来,谁还愿意留在辽东这苦寒之地?
  一时间辽东各地除了叶珣的嫡系,几乎都开始打点行囊,然后以最快速度赶往江南,生怕去晚了位置被别人抢走。
  不仅如此,永平总兵刘渠奉命率一万人马进驻山海关,彻底封死了这条进出辽东的重要通道。
  袁应泰是在从柴国柱府上返回的时候,被经略司的手下拦住后,收到这条消息的。
  袁应泰的新官职是兵部尚书,取代接替张鹤鸣任兵部尚书的田吉。
  从地方大员,直接被提拔到兵部尚书,级别上似乎并没多大变化,权力可就不一样了,兵部可是管着全国军队的,单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朝廷的良苦用心。
  袁应泰命人把轿子在路边停下,然后拿着这纸调令,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第247章 交权
  任何朝代,官员上任或是卸任,都有严格的交接制度,明朝当然也不例外。
  可这个必须的程序现如今在辽东,却被有意地省略了,因为吏部的调令中写的明白,无需等人来接班,拿着吏部的调令自行去新岗位报到即可。
  袁应泰临时府邸,书房。
  袁应泰并没有瞒叶珣,也没有瞒的必要,不用到沈阳,就会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叶珣,现在就看叶珣如何接招了。
  听了袁应泰的话后,叶珣沉默片刻,忽地一笑道:“袁大人打算什么时候走?”
  袁应泰叹了口气,说实话,他很不赞同朝廷的这个决定,将辽东的官员全部抽调走,这是要干什么?放弃辽东吗?
  虽然叶珣也是大明臣子,可朝廷此举,无疑是在逼着叶珣在自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历经女真残害的辽东军民,本就对朝廷一肚子怨气,而对叶珣却是感恩戴德,现在朝廷突然来这么一手,等于是将辽东军民彻底推到叶珣身边了。
  若国土是被女真人夺去的,还可说是战事不利,而若是像这样将国土交到一个非朱姓的外人手上,说难听点,这是在放弃祖宗的基业,朱由校死后,那有面目去见朱氏列祖列宗?
  “朝廷的调令很急,两天后老夫就出发,不过叶公公也无需太担心,老夫一定会上奏给陛下,让陛下受回成命的,而且老夫也相信,朝中那些有识之士,也绝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管的。”
  袁应泰的这番话叶珣倒是相信,朱由校登基时间太短,还谈不上彻底掌控朝廷,如果叶珣猜的没错,这件事一定是那几个东林党人与朱由校秘密进行的,不然朝中那些喷子们,早就喷的朱由校他们狗血淋头了。
  现在属于官员的正常调动,若不是有心去查的话,根本不会有人知道整个辽东的官员都被调走了。
  这一招够阴损,也确实打中了叶珣的要害,但叶珣不打算留人,都说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人了,与其留着捣乱扯后腿,还不如让他们趁早滚蛋。
  笑着摆了摆手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是不能强求的,别在到时候没解决什么问题,再把自己搭进去,这样也好,我省事了。”
  “其实我是很不希望袁大人走的,如果有一天袁大人不愿意在京城待了,辽东的大门随时都会为袁大人敞开的。”
  袁应泰此刻可说是感慨良多,他与叶珣共事的时间不长,但对叶珣的胸襟和能力,却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是真的不想离开辽东,可君命难违,他只能违心地选择从命。
  叶珣并没有在袁应泰府上吃饭,而是直接来到辽阳大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掌控军队都是第一要务。
  辽阳大营还有五千人马,军官也都是叶珣提拔起来的,忠诚方面绝对没问题。
  在路上的时候,叶珣就把事情经过对程瑜说了一遍,然后两人就同时想到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军队。
  辽东的军队确实都拥护叶珣,但将领毕竟大都是之前朝廷任命的武将,这些人离开没问题,可如果要把军队也带走,那可就绝对不行了。
  在与程瑜商量了一番后,叶珣连下数道命令给各地驻军将领,意思就一个,就是谁想走都可以,但不得带一兵一卒,不然就是他叶珣的敌人。
  单做这些肯定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在各军中散步一些传言,比如朝廷打算放弃辽东,而叶公公却坚持要保护辽东军民,为了不让叶公公有能力抵抗女真军队,朝廷准备调走辽东军队,并将所有军属也都迁走等等。
  故土难离,之前叶珣在的时候,每户人家又都分了不少田地,而且因为叶珣的存在,辽东百姓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安稳,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背井离乡的去陌生地方生活?
  传言这东西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随着知道人数的增加而走样,而且还越走越邪乎。
  做完这些,叶珣和程瑜的眼睛又同时盯在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广宁。
  任何进出辽东的军队,除了山海关这个必经之路,广宁也是必须要经过的,所以叶珣必须把这个地方牢牢控制在手。
  广宁总兵李光荣也是朝廷任命的,而且在叶珣从草原回来经过他那里的时候,还曾问叶珣会不会做王振,应该说这个人还是忠于朝廷的。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个地方的守将就必须换上叶珣的嫡系,不仅如此,在换将的过程中,恐怕一场流血冲突怕是避免不了了。
  时间紧迫,叶珣立刻命曹变蛟和张起集合人马,他要亲自去拿下李光荣。
  人马集合好了,还没等出营,营外就来了一支人马,这支人马只有几百人,而为首之人赫然就是李光荣。
  听说是李光荣来了,程瑜不由笑道:“公公多虑了。”
  叶珣点点头,道:“但愿如此。”
  说罢径直向帐外走去,李光荣亲自到此,应该是表明态度的,所以叶珣要亲自去迎,而这也是他叶珣的态度。
  李光荣远远望见叶珣出来,连忙甩凳下马,然后单膝跪下向叶珣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叶珣抢步上前,亲手拉起李光荣,笑道:“李总兵莫非能掐会算,知道我要去找将军?”
  李光荣苦笑着道:“末将怕等叶公公去的时候,就无法解释的清了。”
  李光荣也接到了兵部的调令,同样也是南方富庶之地,李光荣是个老兵油子了,他那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朝廷此举显然是冲着叶珣来的。
  若换做一般人,恐怕会兴高采烈地去赴任了,但李光荣没有,因为他是辽东人,这里有他的父老乡亲,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根本不想去什么富庶之地。
  另一方面,李光荣也是个有抱负的武将,武将的价值体现在战场上,而不是去南方养尊处优,所以他毅然撕了朝廷的调令,带着自己的亲兵来找叶珣表明心迹了。
  跟着叶珣来到中军大帐,还没等叶珣说话,李光荣就从怀中掏出兵符印信递了过去。
  “公公,末将请求去宽甸曹将军麾下听命,请公公恩准。”
  广宁因为要防备蒙古,所以驻有两万军队,有了这个兵符,就可以调动广宁驻军,李光荣这么做,显然是要交权了……
  

第248章 站队
  可以说此次辽东官员的大调动,结果有些超乎叶珣的预料。
  文官几乎都走光了,武将只走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将领,这其中就包括开原总兵马林。
  除了走这几个武将的亲兵,几乎没有士兵跟着他们走,故土难离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他们因为叶珣的再次返回,而看到了希望,一个能固守田园安居乐业的希望。
  文官没有走的人也让叶珣很意外,他就是辽东的巡案御史张铨。
  叶珣也没弄明白张铨为什么会留下来,不过既然留下,叶珣就不会亏待他,辽东经略走了,今后也不会再有这个官职,所以叶珣直接任命张铨为辽东巡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