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叶珣笑着摆了摆手,随即有侍卫捧着一个包裹走了过来。
  “我知道阁老不喜好这些东西,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阁老不要推辞。”
  方从哲为官数十年,有点家底却都让儿子祸害了,虽然朝廷也给了一笔退休金,但对他那一大家子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看着叶珣命人把包裹放在自己的马车里,方从哲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没有拒绝。
  转头对叶珣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可是还想回辽东?”
  “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阁老,我确实想回辽东,那里虽然清苦了些,却没有这么累,只是陛下刚登基,朝中难免会有些宵小蠢蠢欲动,我必须保证陛下绝对安稳了,才能离开。”
  一些潜在的意思,叶珣自然不能对方从哲说。
  方从哲摇了摇头,道:“有些人整天喊着忠君爱国,脑子里想的却是争权夺利,唯有你才是真正的忠君啊!”
  “阁老错了,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忠于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只要是对天下百姓有利,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
  “腾!”
  叶珣的话音刚落,方从哲就猛地站起身,一脸怒意地看着叶珣,道:“你、你这是大逆不道,你、我……”
  叶珣静静地看着将要暴走的方从哲,片刻后才道:“阁老难道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如果放在年轻的时候,方从哲肯定要因为叶珣这句话跟叶珣决斗的,但现在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喘了一会粗气后,最终还是坐了下来,苦笑道:“有时候老夫真怀疑你的胆子是什么做的?什么事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说,你要不是内宫中人,老夫早就去陛下那告发你了。”
  叶珣笑了笑,却不想就这个话题进行下去了,道:“阁老觉得东林党人如何?”
  方从哲显然也不愿意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太敏感。
  听叶珣提到东林党,不由撇了撇嘴,道:“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已。”
  “老夫执掌内阁多年,深知朝廷税收在年年萎缩,耕地也在大面积减少,何解?非是我大明没钱,而是钱都进了个人腰包,就拿矿税来说,各地的矿监虽有盘剥,却也是朝廷的一笔收入,东林党人上台之后,想的不是如何治理矿监,而是要取消矿税,因为这些矿主和东林党人都有着密切关系。”
  “还有就是江南名存实亡的海禁,反对开海通商最欢的就是江南的官员,可他们那家不在暗地里经营着海运?”
  方从哲越说越激动,最后气呼呼道:“不管了,老夫是没精力再管这些了。”
  叶珣知道方从哲说的都是实情,甚至万历活着的时候也知道这些事,但就如同京营一样,税收和禁海,何尝不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但现在叶珣却打算碰了,不过他当然不会明目张胆地去搞这些东西,他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去渗透,待时机成熟时在一起解决。
  老方喝口酒润了润嗓子,看着叶珣忽道:“你小子是不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了?老夫可警告你,有些事情是千万碰不得的。”
  叶珣又笑了,这老方头真是人老成精,自己想什么都能被他猜出来。
  就在叶珣为方从哲送行的时候,乾清宫中也在开着一场高级别的会议。
  除了朱常洛这个皇帝,还有内阁大学士刘一璟、韩旷,吏部尚书周嘉谟,以及先是侍郎,第二天就火箭般提升到尚书的礼部侍郎孙如游,最后一位也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李待问,不过李待问却不是东林党人。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朝廷没钱了。
  万历时期除了辽东,九边重镇已经拖欠了大笔军饷,朱常洛登基后,除了增补官员,还给九边军镇拨付了大笔银两以安军心。
  这几样原本都是好事,可好事做完了,朱常洛却惊讶地发现,国库已经空空如也,都快能跑老鼠了。
  这么庞大的帝国要维持运转,没有钱怎么行?就在今天早朝的时候,督察院的巡城御史左光斗还建议皇帝取消各地的榷税和矿税。
  左光斗也是东林党人,而且他的奏报也是有事实依据的,各地矿监和税监都是太监,这些人对银子有种天生的喜好,朝廷要征一文钱的税,到了他们那里,就可能变成十文或是更多。
  所以朱常洛在没登基的时候,就曾想过取消各地的税监,可在发现国库没钱后,朱常洛却又犹豫起来……
  

第217章 人选
  努尔哈赤死了,皇太极为了积蓄实力,主动向大明纳表称臣,而且还主动去除了汗号,以为大明新皇贺。
  上一次努尔哈赤玩这套把戏是为了拖延时间,这回却是真的了,因为皇太极更需要时间。
  没了建奴的威胁,大明其他地方的各种问题也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这个时候的东林党还谈不上祸国殃民,对朝政也比较上心。
  而且在朱常洛的大力支持下,东林党几乎在朝堂上已经是一家独大,其他什么浙党、楚党之流,都已偃旗息鼓,至于说阉党,则更是八字没一撇呢。
  叶珣想的话,或许能提前弄个阉党出来,可他根本没那兴趣。
  户部尚书李待问率先介绍了一下国库目前的情况,最后道:“天气越来越冷,漕运眼看就行不通了,单是官员们的碳火银就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还不算各地驻军的饷银,所以短时间内若不能有大笔进项的话,这个年恐怕都不好过。”
  其实谁都知道,朝廷之所以这么缺钱,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新皇登基以及老皇帝下葬的各种费用,但这两样都是必须得花的,而且事涉皇家,谁会去挑这个盖子?
  朱常洛当皇帝的热乎劲还没过,虽然比较勤政,但毕竟经验在那呢,遇到这么大的事,顿时就没主意了。
  看着下面这些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道:“各位爱卿有什么好办法,不妨都说说,就是说错,朕也绝不怪罪。”
  大学士刘一璟出班奏道:“税收一道,不外乎开源截流,在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不妨让各地将明岁的税收提前缴纳上来,以解燃眉之急。”
  听了刘一璟的话,李待问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不过却很明智地没有开口,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不是他执掌户部,根本就不会被叫来。
  韩旷摇了摇头,道:“年关将至,这个时候提前收税,跟加税有何区别?搞不好是要出乱子的,臣以为不妨找一些商户借贷,待挺过了年关,来年的税收上来,再还给他们就是。”
  李待问终于听不下去了,还内阁大学士呢,出的都是什么狗屁主意?堂堂大明朝廷竟要向民间借贷,传出去也不怕被人家笑掉大牙?
  猛地站起身,大声道:“陛下不可,向民间借贷,将置朝廷何地?置陛下颜面于何地?”
  “税收一道,富则加之,穷则减之,去岁江南江北多有受灾之地,百姓已经不堪重负,绝不能再加税,倒是那些富得流油的富商们还可以考虑。”
  李待问的话一出口,所有人都不吭声了,因为在座的官员们,谁家在江南没有几处买卖?你要向江南的商人收税,不就等于是在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吗?
  倒是朱常洛听了李待问的话后来了兴致,问道:“李爱卿可否说的再详细些?”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别说一国之主了,正应了那句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感受着同僚们排斥的眼神,李待问也豁出去了,不怀好意地笑道:“陛下,我想我们都找错人了,满朝皆知陛下身边就有一个理财高人,陛下何不找他商量一下。”
  听了李待问的话,除了朱常洛,在坐的朝廷高管们,心里都不由“咯噔。”一下,顿时想起,怎么把那个祖宗给忘了?若是让这家伙去了江南,还不得刮江南一层皮回来啊!
  周嘉谟率先道:“李尚书此言差矣,如今陛下励精图治,正要取消各地税监,怎能再派宫监出京?”
  直到周嘉谟说完,朱常洛才反应过来,敢情这些人说的是叶珣啊!可不是吗,我怎么把他忘了,早就听说这小子划拉银子很有一套。
  想到这,顿时就失去了和这些人继续扯下去的心思,东林党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跟帝国大业比起来,却根本不值一提了。
  当即道:“来人,传叶珣来见朕。”
  皇帝发话了,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脸色却都阴沉下来。
  故事时时发生,地点各有不同。
  此刻坤宁宫内也有两个女人聚在一起轻声交谈着,这两人一个是郑贵妃,另一个身材火辣的半老徐娘,自然就是朱由校的奶妈客氏了。
  “贵妃娘娘,欲成大事,就要有决断,你这般犹犹豫豫,还让我怎么帮你?”
  听了客氏的话,郑贵妃苦笑道:“不是我心软,实在是叶珣小贼时常陪伴在那个人左右,我、我无法前去啊!”
  郑贵妃虽没有说她害怕叶珣,但表情却已经将她出卖了。
  客氏冷冷一笑,道:“别急,那小贼很快就会离京,到时你再将人送过去。”
  郑贵妃一愣,随即喜道:“你怎么知道他会离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