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其实万历这次是真的冤枉叶珣了,因为这件事根本就是程瑜一手策划的,等事情了结后,程瑜才对叶珣说起。
  原本正担心如何应对这几个人的叶珣,听了程瑜的禀报后,不由哈哈大笑,老天待他真是不薄,竟能把这样一个歪才送到自己身边,这次若没有程瑜的鬼主意,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过叶珣和程瑜都知道,这种事只能做一回,还是得尽快改变朝臣对叶珣的看法,不然以后随时都可能面对来自朝廷的刀锋剑雨了。
  而要想让朝中大臣改变对叶珣的看法,唯有在努尔哈赤身上想主意了。
  安费古扬回去已经好几天了,却还没有收到任何赫图阿拉方面的情报,不过曹文诏却向叶珣禀报,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镶红旗女真军队进入朝鲜了。
  镶红旗的旗主是舒尔哈齐,三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应该是一次试探性的行动。
  不过不管多少军队,总之是够朝鲜闹腾一阵了……
  

第175章 低头
  努尔哈赤这次居然没有吐血,出现这种情况,与其说是老奴的命硬,不如说是几十年的铁血生涯,已经将他的神经练的坚如钢铁。
  努尔哈赤很清楚,叶珣此举不过是羞辱他,并无多少谈判的诚意。
  要说努尔哈赤是怕叶珣吗?显然不是,他还没怕过任何人。
  叶珣的最厉害之处,不是他的盖世神功,更不是他在军事上的指挥才能,而是叶珣的心机。
  除了这次对宽甸六堡的偷袭,叶珣还没有一次主动对建州发起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叶珣的高明之处。
  扬长避短,叶珣显然知道在正面战场,明军已经无法战胜女真军队,所以改为以袭扰和封锁为主的战略,而其中又以封锁是最为要命的。
  女真出自白山黑水,地理上的劣势,让他们几乎什么都缺,尤其对一个新兴的国家来说,经济上的封锁,简直比军事打击还要命。
  所以别看建州目前仍很强大,军队也没有多大损失,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明眼人都知道,建州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怎么办?若答应叶珣的无理要求,损失银钱不说,势必让建州在各族面前威信尽失,而这种靠铁血建立起来的威信再想恢复,可就难了。
  如果不答应的话,叶珣就可更加肆无忌惮地蚕食建州了。
  努尔哈赤这次没有召集众臣商议,而是把自己关在书房中,整整思考了一天,直到天色渐暗,才命人把皇太极找了过来。
  此时皇太极的伤势已经好了六七分,知子莫若父,而皇太极这个当儿子的,也同样很了解自己的老爹。
  安费古扬已经把叶珣的无理要求告诉皇太极,而这种事又是根本瞒不住的,所以朝堂上下已经吵翻了天。
  若是换做以往,皇太极知道,老爹肯定会召集诸旗主贝勒们商议出兵攻打明朝的事,但这次老爹的反应竟是这样,这就说明老爹准备妥协了。
  书房的灯光不是很亮,上了年纪,尤其是吐过两次血后,努尔哈赤有点怕光。
  侍候的人也都被赶了出去,只有爷俩在静静地交谈着。
  “父汗可是想好了?”
  努尔哈赤没有对这个最聪明的儿子隐瞒,点点头,沉声道:“据说各地的逃奴日渐增多,之前通过战争获得的各种物资,也出现短缺的状况,时不我待啊!”
  “父汗既然决定了,儿臣一定全力支持,不过儿臣还有个想法。”
  “说!”
  “叶珣一心在算计我们,我们何不越过他,直接向大明皇帝纳表称臣,以儿臣对大明朝廷的了解,那都是一群好大喜功,偏又没什么本事的货色,只要我们把姿态放低,假装承认错误,再给些补偿,一定会让那些自命天朝上国的大明臣子们沾沾自喜,说不准还会因此调回阉贼。”
  听了皇太极的话,努尔哈赤不由眼前一亮,面前仿佛突然多了一扇被打开的门。
  年轻时他也是大明的臣子,又怎会不了解明朝那些大臣?
  自降尊号,纳表称臣,赔偿损失,为了两家百姓的幸福,希望永为兄弟之帮,从此不再有战争……
  一转念间,一道忽悠大明君臣的奏章就已经在努尔哈赤脑中成型了。
  他很清楚,一旦这个东西送到大明京城,一定会被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大明臣子奉为至宝的。
  点点头,一脸欣慰地道:“很不错,这件事就由你来操作吧!记得声势一定要大,姿态一定要低。”
  “儿臣明白,儿臣这就去办,儿臣只是担心各部的旗主贝勒们,他们会不会反对父汗的决策?”
  听了儿子的话,努尔哈赤眼中闪过一道厉色,叶珣已经把他欺负的够狠了,现在正是要找地方泄火的时候,若是谁在这个时候嘚瑟出来,他是不会介意杀人的,不管是谁。
  可以说努尔哈赤爷俩真的很了解大明的那些臣子,儒家思想到了他们这里完全走了样,对自己人可以苛刻,对敌人那是必须要大方地,不然怎么能显示我天朝广阔的胸襟。
  于是在皇太极的操作下,一篇后来被女真人称为极尽屈辱的奏章就写成了。
  努尔哈赤之前的称号是覆驭列国英明汗,在给大明皇帝的奏章中,努尔哈赤主动撤去称号,并恭请大明皇帝陛下重新赐号。
  另外对于大明在萨尔浒之战中的损失,建州方面还会支付两百万两银子的战争赔偿。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我错啦,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了我吧,以后咱们哥俩好,再也不打架啦……
  一通之乎者也后,奏章写成了,努尔哈赤看过之后很满意,然后命人直接送去大明京城,把叶珣给越过去了。
  叶珣还不知道努尔哈赤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条件已经开出去了,不管你努尔哈赤答不答应,我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这几天叶珣一直在琢磨一件事,就是打算建立一所军校,然后将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分配到辽东各军,这样他就可以更好地掌控辽东军队了。
  只是这件事也是有很大风险的,辽东将出一门,从此只知叶公公而不知朝廷,皇帝会怎么想?
  哪怕叶珣立再多的功劳,怕是也不会被皇帝所容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叶珣试探性地给万历写了份奏折,他在奏折中建议万历,在辽东成立皇家讲武堂,校长当然是万历皇帝了,他不过是代皇帝监管而已,这样所有培养出来的将领,都会以天子门生的身份进入各军,进而更好地宣扬我皇的文治武功。
  得说叶珣还是比较了解万历的,这一个大大的马屁拍上去,万历即便不同意这件事,却也不会责怪叶珣的。
  叶珣的奏折是和努尔哈赤的奏章先后送往京城的,没有什么事是一天能完成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珣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练兵和城池的建设上。
  练兵的目的不用说,城池建设同样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随着辽东局势的日益稳固,之前许多逃走的百姓纷纷返回家园,还有不少是从建州那边冒死逃回来的。
  人口多了,生活空间也势必要增加,同时还要重新划分土地,而城池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百姓,一旦有战事来临,百姓们可以第一时间躲进城里。
  重新修建的城墙都预留了很多炮位,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因为没有那么多火炮,却不知叶珣根本就是为今后的新式火炮做准备的。
  忙忙碌碌中,京城的回信还没到,朝鲜的朴鼎吉却再次风风火火地找上门来……
  

第176章 隐忧
  朴鼎吉不来不行了,因为朝鲜招灾了,这个灾可以说是兵灾,也可以理解成虫灾。
  这三千多女真军队,进入朝鲜后,就如同过境蝗虫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前几次女真入侵,目的并不完全是抢掠,而是逼朝鲜国王投降,这次却不一样,就没有这些女真人不划拉的,所有东西包括人在内,统统打包带走了。
  此刻朝鲜境内可谓是哀鸿一片,光海君和朴鼎吉当然知道问题出在那,再去告叶珣?想想还是算了,如果再惹恼那个死太监,下次来的说不定就不是三千女真军队了。
  光海君同朴鼎吉等人一商量,干脆还是来求叶珣吧!县官不如现管。
  这次朴鼎吉没有再空手来,不过光海君显然也不是什么大方的主,竟只命朴鼎吉送来五千两银子。
  看到礼单,叶珣不由气乐了,这帮家伙够抠的,你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于是朴鼎吉就只能在叶珣的会客厅喝凉水,而叶公公却忙的找不到人了。
  朴鼎吉等了一上午不见人影后,一打听才知道,爱民如子的叶公公去参加张姑婆表弟外甥姑爷儿子的满月庆典了。
  这关系把朴鼎吉都绕蒙了,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个所谓的庆典跟叶珣有什么关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朴鼎吉是敢怒不敢言,既然上午见不到人,那就下午来吧!
  下午叶珣府的侍卫告诉朴鼎吉,急公好义的叶公公,又去帮陈寡妇家挑水了,听说陈寡妇菜烧的不错,叶公公恐怕得吃了饭才能回来,至于说陈寡妇家住那,那就属叶公公的个人隐私了,没人敢打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