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了不起的思维。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韦皋,字城武。京兆府万年县人。”
【韦皋,字城武。统帅91,武力89,智力90,政务67,魅力80。特技:麒麟儿。】
不愧是历史上被誉为“诸葛亮转世”的逸才。
“城武,你今年多大了?”杨错又问。
“九岁了。”
“你看这样好吗?你给我做书童,我这里有个书童只比你小一岁。”
“多谢足下的看重,但我家有母亲,必须征求她的同意。”
“这没有关系,你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明天……后天登门拜访。”
“就在泾水。”
“那好,我后天来道观找你。”
“嗯。”
这一晚上,杨错又和韦皋聊了很多事,从天文到地理,无所不包。杨错非常惊讶于韦皋的博学多才,韦皋也吃惊杨错的无所不知。
两人便如同好友了。
次日上午,杨错回到杨园。
和政郡主问起鱼朝恩:“今日一早,便听鱼朝恩前来告辞,说去东宫侍奉太子,还说你同意了。我见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说谎,便自作主张同意了。”
杨错笑道:“这件事是我同意的。昨天我想回家告诉你,没想到等我下山,天都黑了。路上积雪,我不敢再走,所以等到现在。”
“我猜到了,所以早早的睡了。”
夫妻俩相视一笑。
杨错坐在榻上,整个人靠在后面的椅背上,翠画过来为他揉肩。
整个身体逐渐得到了放松。
片刻后,杨错道:“我打算再收一个书童,你觉得可以吗?”
“我想你已经有合适人选了,是谁?哪家的孩子?还是说,你又从荒山野岭发现了奇才?”
“是在山下留宿的道观里,发现了这个人。”
“哦?道童?”
“是的。名字叫韦皋,今年九岁,京兆府人氏。”
“韦氏?难道是出身韦氏大族?”
“应该不是吧。他家境贫困,一点都不像是出身世家大族。”
“哦,也许是我的思维定式误会了吧。”
“你觉得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高崇文也是出身寒微,但是处理事情十分妥帖。想来你新找的人也不错。”
杨错把自己昨晚上遇到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和政郡主。
和政郡主听罢,点了点头。认为杨错的眼光不错,韦皋这小子是个机灵鬼。
第91章 吃鸭
=====================
或许是因为太累了,杨错在家卧了一天。
次日,看天气有些寒冷,他便在书房里生了炭火,卧在榻上,翠画捶背,另一个丫鬟捏腿,十分惬意地看着书。
和政郡主在一旁做着女红。
日子别提多舒坦。
尤其是听了李泌的话,杨错反而觉得多享受一刻是一刻。
忽然,高崇文从外面进来:“主公,客厅里有位道长在等你。”
“道长?李泌来了?他不是要闭关修炼一段时间?”杨错起初疑惑了一下,实在想不起有啥事。
和政郡主提醒道:“你不是要去收书童吗?或许那件事与他有关。”
“知道了。”杨错这才起身,直奔客厅。
到了客厅,就见手持拂尘的李泌,端坐在椅子上,细品杨园仆人奉的茶。
李泌放下茶碗,站起身来:“中郎将,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杨错拍着脑门道:“我没忘,只是单纯觉得外面太冷,能不能缓一缓。”
“其实你只是单纯的,自己忘了吧。”李泌毫不客气的戳穿。
“欸,别说出来嘛。”杨错尴尬的笑了笑。
“走吧。我直接带你去韦皋的家见他。”
“请在前带路。”
两人并肩而行,离开了杨园。
杨错为了能让高崇文和韦皋有机会沟通感情,也专门把他带上了。
丰新村,便是韦皋的住处。这小村子依山傍水,极具典型的古代村庄风格。
沿着羊肠小道,杨错、李泌和高崇文一行人来到了一大片芦苇荡。
芦苇荡里鸭子的叫声此起彼伏,还有个少年活跃的身影。
那少年穿着粗布麻衣,正在忙活,捡拾鸭蛋,清扫鸭粪,那手脚麻利的程度,不亚于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
杨错和李泌对视一眼,李泌道:“韦皋家是韦氏家族,但是因为父亲早亡,他母亲和他被赶了出来,只能在这里暂且栖身。”
“哦,咱们要不要过去呢?”杨错犹豫不决。
他怕伤了韦皋的自尊。
李泌却道:“不要紧,我们既然来了,应该去。”
杨错注视了他一眼,越发明白前日的偶遇,是他有意安排。
这时,远处传来韦皋的喊声:“郡马爷、道长,你们来了。”同他们挥手。
李泌笑道:“去吧,反正都已经被发现了。”
杨错这才带着高崇文,上前道:“寒意还没退,你们就在忙活这些。”
“春季正是产蛋的高峰期,因此,搞好这两个时期尤其是春天产蛋鸭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韦皋眼里并没有什么自卑的颜色,热情请大家进去,拿了几颗鸭蛋出来,煨着给大家吃。
杨错把带来的礼物送给韦皋,又问:“你的母亲呢?”
韦皋道:“早知道郡马爷和道长要来,所以我娘去下鱼笼子了。这下好了,你们来得刚好,那些小鱼小虾,正是肥美的时候。待会儿我娘做出来的,更是香喷喷的。”
“早知道我和先生来?”杨错说这话时,却看向李泌。
李泌尴尬的笑了一声,道:“既然是人才,自然要多加关注嘛。”
众人一起到了韦皋家的院子里,围桌而坐。
杨错向韦皋介绍道:“这是我的书童高崇文,你以后的同伴。”
高崇文主动上前:“在下高崇文。”
“韦皋,字城武。”韦皋还礼。
杨错左右看了眼,笑道:“看样子你很忙啊,不如让我们来帮帮你。”
“帮我?”
“是呀,你教我们怎样养鸭子。”
“那可太难了,短时间内学不会。再说,郡马爷身份尊贵,没必要……”韦皋无意中瞥见李泌在摇头,赶紧闭了嘴。
杨错扭头瞅了眼李泌,笑道:“我刚看你在给鸭子坐窝,我们就帮这个吧。”
“好!”韦皋点头。
于是,几人一起在芦苇荡里面忙活。顶着寒风,搭建鸭棚。
不久之后,韦皋他娘回来了,看着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小伙子,一个穿着浅蓝色道袍的道士,以及一个小男孩,如今衣服上变得脏兮兮的,还跟着自己儿子在搭鸭棚,吓得不轻。
半晌之后,韦皋他娘才弄清楚状况。杀了一只鸭,把什么小鱼小虾,家所有,都整治了起来。
满满一大桌,鱼虾蟹,丰盛至极。那螃蟹,随便拿一只出来也有半斤重,比后世那些不知道好吃到哪里去了。
席间,杨错道:“大嫂,你们家如此多的鸭子,又紧邻着这芦苇荡,按理来说,家境不该如此……”
“哈哈哈,郡马爷有所不知,这么多鸭子,并不能卖出好价钱。反而是这么广的芦苇荡,让官府征收了不少税。一年到头,果腹而已。再加上今年年初,市面上忽然出现大量的恶钱,以至于血本无归。”
韦皋他娘侃侃而谈,这百十只鸭,也卖不了什么好价钱。好在韦皋从小懂事,在道观里做了个打杂的道童,往家里送来了几个钱。
恶钱是什么?就是民间私下自制的劣币。
唐代货币叫开元通宝是铜钱,这谁都只知道。但铜钱主要成分是铜,这种材料在唐代成了稀有东西。
因为禁止民间私自开铜矿,官营铜矿长期供不应求,导致铜材料稀缺。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缺少,币值不断上升。
如此巨大的暴利面前,百姓无不趋之若鹜。更可怕的是百姓乐于用恶钱,因为恶钱保障了货币流通不足的问题。
因此朝廷屡禁不止,最后只能拿出大量的钱帛换钱,以此维持物价平衡。
但是今年,右相杨国忠却没有选择这样做,导致市面上恶钱横行。
杨错就吃了暗亏。
李泌意有所指的说道:“朝廷者,国家之根本也。如今朝廷奸臣当道,致使政令不畅,天下流弊丛生,即便是没了安禄山,也会有其他人心生不臣之心。”
杨错选择不吭声。
渐渐地,虾壳蟹壳已经摆满了桌子。
韦皋他娘抱歉道:“只能让大家吃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对了,我那只鸭子应该是烤好了。”
说着,她去拿着夹火钳去提可一只鸭子来,只见那鸭子烤得金黄,外酥里嫩,芬香扑鼻。
杨错半饱的肚子,竟然也直接抗议起来。
韦皋他娘拿着小刀把这烤鸭先把肉一片片的割下来,整齐的排列在碟子上。
除了李泌,其他人拿起来一吃,都惊讶了。
“这鸭子,怎么如此香酥?完全没有那种臭味,不错不错。”高崇文赞不绝口。
这一句话,提醒了杨错。
他在吃了之后,忽然想到了自己所在的时代有道名菜。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云开月圆) 起点VIP2022-03-31完结历史系学生丁辰穿越到后汉三国时代的宛城,眼看曹军就要大败,曹昂即将被杀。怎么办?在线...
-
我在亮剑当战狼 (寂寞剑客) 起点VIP2022-05-17完结特种兵王野,一觉睡醒来到了亮剑世界。从此,晋西北铁三角之一的李云龙麾下又多一员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