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长,张居正和申时行就被带到了湖边,看到皇帝正躺在摇椅上吹着和煦的风,十分享受。
两人来到皇帝的面前恭敬的行礼道:“参见陛下。”
朱翊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免礼。”
等到张居正两人站直身子,朱翊钧这才说道:“陈矩,搬两把椅子过来。”同时对两人说道:“两位爱卿,坐下说。”
“谢陛下。”张居正两人答应了一声,这才坐了下来。
等到他们坐下,朱翊钧想了想,这才说道:“宫殿里实在是太沉闷了,朕在那里看了一上午的奏疏,心里有些憋闷,这才让两位爱卿到这里来。”
申时行这个时候在旁边说道:““陛下要保重龙体。”
“朕还年轻,没什么大事。”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倒是两位爱卿,还要好好照顾自己。朕还离不开两位爱卿,大明的江山社稷也离不开两位爱卿。”
张居正两人连忙恭敬的说道:“谢陛下!”
实际上,张居正两人对皇帝的话颇不以为然。
年轻可不是什么资本,皇帝年纪轻轻就没了的也不是什么太让人稀奇的事。
就不说别人,单单说你父亲,当年先皇是怎么没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先皇的年纪也不大,可是就那么没了。
现在朝廷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大明中兴也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谁都可以有事,但皇帝不能有事。
这个时候,朱翊钧目光看向张居正,笑着说道:“先生今天的气色看起来可比前几天好不少。”
“这还要多谢陛下,”张居正笑着说道:“这些日子宫里的太医经常过去帮臣调理,又送了一些丹药过去,臣吃了之后就好多了。”
“如此最好不过了。”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
扯了几句闲话,朱翊钧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看着两人笑着问道:“不知两位爱卿今天过来,可是有什么大事吗?”
“回陛下,关于废奴的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张居正想了想说道:“现在就可以实施了,主持这件事的人我们也已经定好了。”
“定了谁?”朱翊钧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个人叫沈一贯,”张居正想了想说道:“是浙江人,隆庆二年进士,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闻言,朱翊钧略微有些发愣。
倒不是因为这个名字不熟悉,而是这個名字自己太熟悉了。这个人如果放在当今的朝堂上,的确没那么大名气。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翰林院,也做到比较高的位置上了,但也就仅此而已。
沈一贯怎么走通张居正的路子,自己不知道,这个人出名也不是因为这些。
沈一贯之所以被自己记住,是因为他是浙党的创始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的权力大为衰弱,臣子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万历中后期,朝堂上开始出现党争的情况,大家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就开始抱团。
沈一贯是一个浙江人,他纠集了在京城的所有浙江籍的官员组成了浙党。
随后其他地方的人也是有样学样有,山东人组成了齐党,陕西人组成了秦党;其中还有大名鼎鼎的江南人士组成的东林党。
然后大家开始你争我夺的开启了大明万历年间一直到大明末年的党争。
沈一贯这个人能力是有的,现在用他也没什么大不了。
至于党争,朱翊钧没放在心上。自己还有很多年好活,想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建立这样的乡党简直不可能,自己不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朱翊钧说道:“先生觉得合适那就合适,这件事就按先生说的办吧。”
一边的申时行听了这话,看向张居正的时候脸上充满了羡慕之色。
读书的时候就有一句俗话叫做“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你学了什么东西,自然要报效国家、报效帝王。可是当了官之后才明白,能得到一个赏识你的上司都不容易,何况得到皇帝的赏识?
张居正这已经不是得到皇帝的赏识了,当今陛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说什么听什么的地步。
张居正想了想说道:“既然陛下如此说,那这件事交给他来做吧。具体怎么做,臣回去和他商量一下,再上报陛下。”
“不用了,先生看着办吧。”朱翊钧笑着摆了摆手,脸上充满了信任,随意的说道:“朕相信先生。”
第九六一章 召所有藩王进京
“是,陛下。”张居正躬身答应道。
看皇帝的态度也知道了,皇帝对这件事具体怎么操办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也不知道皇帝对什么感兴趣,但是皇帝对这件事不感兴趣是一定的。
申时行心里转了转,大概就能猜到一些了,现在的皇帝对事情怎么做、谁去做已经不感兴趣了,只要把事做好就可以。如果做不好的话,皇帝才会感兴趣。
说白了,就是皇帝没有什么敌人,有些无敌寂寞的感觉。皇帝也不觉得有什么人敢在这个时候反对或是反抗自己,要做的事一定能做成,没有人敢阻拦。
皇帝更霸气了,这对一些强硬的臣子来说是一件不太能接受的事,可是对于申时行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申时行本身性格就不是那种强势的人,属于老好人的性格,和谁都能好好宁,总是慈眉善目笑眯眯的。
如果内阁大学士不强,皇帝也不强势,事情反而会有麻烦。当家做主,总要有一个强硬旳人当顶梁柱才行。
于是申时行颔首,乖乖地站在了一边。
张居正也能猜到一些,他对皇帝更了解。他看着自己的皇帝学生这些年怎么成长起来的,心里反而更欣慰了。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
一个人拿着一份密奏送到了陈矩的面前。
陈矩接过密奏,确认没人打开过盒子,这才不慌不忙的打开盒子,拿出密奏揭开火漆扫了一眼,连忙送到皇帝面前说道:“陛下,倭国送来的密奏。”
朱翊钧接过密奏翻看了一眼,脸色变得有些古怪,随手将这份密奏帝给了张居正,“先生看看。”
张居正也不觉得意外,接过密奏看了一眼,脸色立马变得凝重了起来。
。。这是王用汲上的一份密奏,上面写的很清楚,是和倭国谈判的结果,倭国已经把大明提出的条件答应下来了。
张居正心里也就有了谱,迟疑了片刻说道:“陛下,臣觉得此事应该到此为止,接下来就是安稳安稳了。”
“朕想封一些人过去。”朱翊钧想了想说道:“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闻言,张居正陷入了沉默。
皇帝想要封一些人过去,自然不可能随便什么人都封过去,肯定是皇家宗室。
这么多年了,朝廷一直在削藩,藩王已经被削到没有实际权力的地步了。
如果这个时候把人放过去,恐怕要给一些实际性的权力。
在这方面,张居正心里有数,甚至也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干。
如果单纯是从权力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个弊大于利的事。可是刚打下一块地方,过去的人也不多,想要移民恐怕也比较困难。
想要把这个地方永久的纳到自己手里来,那就需要融合、需要人,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把一个人分封过去统治,如果能让他在当地繁衍生息就最好了。
比较有能力的就是大明的那些宗室。把他们放过去的话,肯定能很快就把一座岛分了。加上朝廷的支持,那里应该很快就能变成大明的地盘。
不要小看这些宗室,他们人口众多,而且基本都受过完整的教育,即便其中有一些人不堪重用,可也是有人才的。
大才什么的可能不行,大事做不了,但是放在一个地方统治自己家的一片土地肯定没问题。
再说了,有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造反,直接灭了就是了。
想到这里,张居正迟疑了片刻说道:“臣觉得可以。”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那就这么办吧,回头把所有的藩王都召见进京,朕准备和他们好好的商量一下。”
此话一出,旁边的申时行有些吃惊。
要知道,朝廷已经多久没有做这么大的动作了?
当皇帝的把所有的藩王都召见进京,这可真是大手笔。不过想想当今陛下,也的确可以干这么大的事。大明现在的国力之雄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申时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神情变得古怪了起来。
朱翊钧笑着问道:“爱卿有什么想法?”
申时行没想到皇帝在这个时候居然关注到了自己,连忙站起身子说道:“回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商量。”
“另外,臣想起了一件事,京城的另一座兵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了,前些日子在造第一批生产的枪械和火炮,马上就要能使用了。”
朱翊钧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说道:“这是好事啊!”
朱翊钧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
一旦这些武器生产完成,自己就可以给大明的军队全面换装了,所有的军队全都能使用新式的武器——纸壳枪弹的后装枪。
当然了,都是地方的常备作战部队。守卫部队还是没有这么好的装备。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亮剑当战狼 (寂寞剑客) 起点VIP2022-05-17完结特种兵王野,一觉睡醒来到了亮剑世界。从此,晋西北铁三角之一的李云龙麾下又多一员猛将,...
-
大秦祖师爷 (大秦二师兄) 番茄vip2022-04-08完结历史脑洞历史系统穿越大秦世间皆有留恋。宗武的世界里,从秦开始。所以我无敌了?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