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跑到太后那告状,有什么好处?反而让皇帝不高兴。
而且这个钱进到太后的兜里,更难往外拿。
最近太后开始提潞王的婚事,想到这件事,张居正就一个头两个大。
在皇帝大婚的事情上,自己可以让太后节俭一些,皇帝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你换成王爷,这事就不好办了。
这事有过无数次的先例,对于这种马上就要离开自己身边的王爷,太后是觉得给多少都不够。给钱、给地、给珠宝,那都是不遗余力,能给什么给什么。
这事也没有什么道理好讲,根本就讲不通,哪怕是皇帝去讲都没有用。
在太后看来,你们都是我的儿子,你继承了皇位,这天下都是你的。现在你弟弟马上就要离我而去了,这一去,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面,你拿出一点东西怎么了?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就很重要嘛?
无非就是一些钱财而已,你是皇帝,九牛一毛的事情,你连这都舍不得吗?
正常情况下,皇帝只能认怂。
因为这个事顶太后,那你就是不孝;真的不给弟弟,那就是对弟弟严苛。你在民间风评都不会好,大家觉得你这个皇帝对弟弟都不好,你还能对谁好?
何况在这个时代,兄弟分家,大家还是希望长房多给弟弟一些东西。
朱翊钧很想把这件事情交给张居正办,所以现在就想鼓动张居正去把内库的钥匙要回来。
如果要回内库的钥匙,分给他一点钱也没问题。这个钱让张居正拿去花,基本都会花在百姓的身上。
无论是修桥补路、筑河修堤,还是给戚继光打造军械,朱翊钧都舍得,总好过拿去给潞王到河南乱来的好。
这个钱要是能拿回来,那就让潞王离开京城。
如果拿不回来,朱翊钧是打定主意了,反正不让潞王走。
原本的历史上潞王结个婚花了大概一百万两,这还不算修王府之类的开销。这次为了省这笔钱,怎么也要把他留在京城。
张居正也很无奈,看着朱翊钧说道:“陛下,这件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可是百姓嗷嗷待哺,实在是等不得了。”
朱翊钧撇嘴。
要是没我这笔钱,你就不办事了?
再说了,我这笔钱都是有用处的,而且是大用,怎么能给你?
不过张居正是真缺钱,给他一点倒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只不过这钱自己不能出,那就只能想办法了。
看了一眼张居正,朱翊钧沉着脸说道:“先生,朕听说山东的百姓日子过得很苦啊,朕以前都没想到。现在山东有两位藩王,是不是他们盘剥过甚?”
“如果有这样的事,先生一定不要隐瞒,及时告诉朕。朕会想办法,即便会有损天家的颜面,也不能让百姓受苦。”
朱翊钧说的大义凛然,就差拍胸脯表示自己正直勇敢了。
张居正诧异的看了一眼朱翊钧,没想到陛下的思维跳转的这么快。
刚刚两人还在琢磨皇宫大权,看看能不能从太后那里把内库的钥匙拿回来。
结果发现难度有点大,自己还得想办法,皇帝居然转向了?
这是什么情况?
说起来内库里是有钱,可是朱翊钧也不太看得上。皇宫里面的收入不多,每年还要供着皇宫的开销,自己的小金库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为了自己的小金库,朱翊钧果断的把张居正的目标转移了。
张居正想了想,瞬间就明白了。什么山东的两位藩王?
这一次山东两位藩王可是非常配合,在清查土地上根本就没有惹一点麻烦。
他们不但带头清查,还很积极,这个时候怎么说他们盘剥过度?
尤其是鲁王,这些年的风评非常好,甚至把王府里湖边的地都分给了贫苦的百姓去种,简直就是大善人一个。这样的王爷去哪找?
德王虽然不如鲁王,也没干过什么坏事。
至于说兼并土地不交税这种事情,这在王爷这里都不算什么事。天下人都这么干,何况是大明的王爷?
那皇帝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是意有所指啊。张居正为官多年,自然琢磨出这里面的滋味来了。
山东现在谁不听话、谁乱跳、谁有钱?
答案只有一个,孔家。


第二三四章 人都是立体的
陛下这是要对孔家动手!
家大业大的孔家让陛下不爽了,而且陛下也盯上了孔家的钱,孔家的钱多啊!
张居正有些迟疑,他当然不是想着怎么帮孔家逃过这一劫,而是在想该怎么做才能不动声息、才能榨出更多的钱来。
他怕皇帝太年轻,操办不好这件事情。
“两位王爷的德行,臣还是知道的。”张居正缓缓的说道:“这次清查土地,两位王爷都很配合,这些年也并无恶行。臣觉得山东的事情与两位王爷关系不大。”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居正说道:“原来如此,那是朕没有让人查明白。至于爱卿说的朝堂上的事情,朕再想想办法吧。先生也想想办法,咱们师徒同心,终归会有办法的。”
张居正把两位王爷摘出去了,觉得这是应有之意。
朱翊钧不置可否。他缺钱了,让两位王爷拿出点钱来,也不觉得有什么。
听了皇帝的话,张居正也明白了。
自己学生提的了一个建议:我小金库的钱你就不要打主意了,咱们一起去别的地方搞一把吧。朕觉得山东的孔家就很合适,你要是也觉得合适,咱们俩配合一把,搞一笔大钱。到时候咱们一分,你有钱了,我也有钱了。
张居正有些不满,觉得朱翊钧不应该分这个钱。
你已经有养颜丹的小金库的钱了,这一次我来找你就是为了要你小金库的钱。
你小金库的钱不出,从别的地方弥补我也行,我不说什么。但是你不能从这个钱里再分一把,这就不太合适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还是先把钱弄出来再说。
张居正说道:“臣马上回内阁去查一查,想办法开源。朝廷现在虽然比较艰难,但是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肯定能够度过难关。”
皇帝你说的对,咱们俩一起干一把,让衍圣公多拿些银子出来。
“好好好!”朱翊钧面露喜色,点头说道:“大明有先生,当真是国之幸事、朕之幸事!来人;把新近送来宫里的贡品给先生送一些去。”
陈矩从一边走了出来,躬着身子说道:“是,陛下。”
张居正看了一眼自家皇帝学生,眼中露出了一抹欣慰,也露出了一抹无奈。
学生长大了啊!这份聪明才智和手腕,当真了不起。
欣慰之中也带着一抹复杂,不过更多的是欣慰。自己学生有这样的手腕才能和他们缠斗,才能把改革大业继续下去。
张居正一辈子没有培养接班人,不代表他没有这种想法。
高拱培养了张四维,徐阶培养了张居正,严嵩培养了严世蕃。
要么是儿子,要么就是师徒。
张居正也培养了,只不过他培养的学生在皇宫里。
对于张居正来说,这天下推行改革的人有好下场的可不多。以他的才学和智慧,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件事情。
可是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因为他有自信。
他的自信来源于哪?
来源于万历皇帝,这个从小在他身边长大、受他教育的皇帝。
张居正觉得等到自己没了以后,这位小皇帝也能继承他的理念。
可事实却恰好相反,万历皇帝没有能进一步推行张居正的改革。
如果万历皇帝继续推行新政,干几年甚至可以搞摊丁入亩了。张居正给他留下的底子实在是太好了,军方有人,文官也有人,朝廷也有钱,兵力也很强盛。
只可惜张居正最宠爱的这位学生背叛了他,闹了一个众叛亲离、党争横行。
三大征更是把国家的家底打了一空。
萨尔浒之战,把大明打了一个元气大伤。
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皇帝,张居正反而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后继有人。
那种单纯的仁义、傻乎乎的皇帝,不符合张居正的期待。眼前这种小狐狸一样的皇帝,才符合他的期待。
现在张居正只是想看看小皇帝的大局,如果眼界也开阔,有吞吐天下的胸襟和气魄,这必然就是中兴圣君。
朱翊钧把张居正送走之后,松了一口气。
无论是山东的事情,还是自己接下来要弄个小金库,对于朱翊钧来说都非常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有失。
摆平了张居正,能轻松些了。
果然,自己没有看错,这位老师光明正大的事情能干,暗底下干点见不得人的勾当也能行。
果然,人都是立体的,大丈夫能屈能伸。
驿站。
孔尚贤有些厌烦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只是推开门向外看了一眼,院子里面的人瞬间就看了过来。
还有人笑着迎了上来,说道:“衍圣公,有什么吩咐吗?”
这人笑得很灿烂,可是怎么看怎么虚假。
孔尚贤当然明白这些是什么人,自从他住进这里来,就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
这里的人看起来都很热情,可眼中却没有什么热情的光芒。关键是无论自己走到哪里,这些人都会跟着自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