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瑞自己来说,这饭菜不差,早饭能吃这个就很好了。可是即便清廉如海瑞,也不可能要求皇帝这么吃饭。
皇帝只要不乱花钱,正常的开销在海瑞看来也很正常。可是他没想到皇帝吃的居然是这样的东西。
“广厦万千,夜眠仅需三尺;家财万贯,一日仅需三餐。”朱翊钧笑了笑说道:“这样的早餐有多少人能吃得上?朕觉得很好,爱卿也吃吧。”
一边的陈矩适时说道:“海大人,快吃吧,不吃一会就凉了。宫里面的伙食有规矩,上下人等每日伙食标准是四菜一汤,早餐要简单一些。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是如此。”
“陛下!”海瑞抬起头看着朱翊钧,心里满腔火热。
“爱卿还记得督抚宪约吗?”朱翊钧笑着看着海瑞说道:“朕记得这是爱卿在做上应天巡抚之后,立刻就颁布的一条规矩,规定巡抚出巡各地,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也不准设宴招待。”
“考虑到朝廷大员或许仍须稍存体面,准许工作餐可以有鸡、鱼、猪肉各一样,但不得供应鹅和黄酒,也不准超过伙食标准。这个标准是:物价高的地方纹银三钱,物价低的地方两钱,连蜡烛、柴火等开支也在上述数目之内。”
“臣没敢忘记。”海瑞面容严肃的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没忘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吃吧。”
说着,他拿起包子咬了一口,赞叹道:“今天的包子不错!”
一边的陈矩笑着伺候着,他当然知道今天的包子不错,早就尝过了。小厨房那些厨子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了。
他们除了给孩子们做饭之外,也负责陛下和皇后的饮食。刚开始,还有些不太习惯,现在已经越做越好了。
虽然皇帝厉行节俭,吃的少,但是东西不能差,比如做豆浆的黄豆都是最好的,包子的肉也是最顶好的,每一顿包子都会取一只羊。
当然了,这不代表浪费。最好的肉去做包子了,剩下的就会给孩子们吃。孩子们不吃,也会给宫里面的太监宫女吃,怎么也不会浪费到拿出去扔掉。
不过通常大家也会选择做包子,毕竟这种羊肉包子真的很好吃。
海瑞也吃了一口包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朱翊钧笑着问道。
“回陛下,很不错。”海瑞连连点头,又端起豆浆喝了一口,也是心满意足。
这顿饭他吃得很开心,虽然并不是很隆重,但是能和皇帝吃这样简单的饭菜,对海瑞来说心里面的兴奋更高于感官上。
吃过饭之后,朱翊钧带着海瑞背着手溜达。
两人刚走出去不远,就看到孩子们在出操。
每个孩子手里面都拿着一个木刀,正在哈哈的喊着劈砍。
朱翊钧笑着问道:“爱卿以为如何?”
“闻鸡起舞,甚好,甚好!”海瑞捋着胡子,笑着点头,眼睛都快眯一起了。
第一五七章 皇帝比海瑞还要激进
“走吧,那边去聊聊。”朱翊钧背着手,晃晃荡荡地带着海瑞走到了凉亭当中。
朱翊钧走路的姿势,海瑞看在眼里,却眯着眼睛不说话。
对于海瑞来说,眼前的皇帝还是少年心性,有些轻佻也很正常,相信再过几年就会沉稳一些了。皇帝做到这样已经足够好,你不能对他有太过严格的要求,否则的话会适得其反。
海瑞对朱翊钧足够宽容,也足够体谅。这与海瑞之前经历过的两个皇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嘉靖皇帝就不用说了,被海瑞一顿臭骂,每天干的都叫什么事?说他是昏君都不为过,还自比汉文帝。
嘉靖皇帝的权术玩弄得很好,可是他心里没有国没有家,就是独夫,一心一意的想要修仙长生不老。
到了嘉靖皇帝的儿子隆庆皇帝,这位开始还挺好的,尤其是做王爷的时候。
当了皇帝以后,这位就彻底滑落深渊了,每天躲在后宫玩女人,结果把自己的命玩没了,短短六年的时间身子就垮了。
比起他们来说,眼前这皇帝实在是太好了。
海瑞是怎么看怎么满意,虽然还不知道小皇帝做事的手段怎么样,但这在在海瑞看来不重要,只要能够知人善任、宽以待人,就是个好皇帝。
什么事情都让皇帝自己做了,手下的大臣干什么?
朱翊钧不知道海瑞的想法,但如果知道的话,心里面肯定会很赞赏。
说的对呀,你这个想法很好!
来到凉亭,两人各自坐下。
陈矩也把茶水端了上来,还送来了那份《治安疏》。
朱翊钧没有迟疑,伸手就把这份奏疏拿了起来,一边看着一边笑,不时还会朗读两句,看得出来,似乎非常喜欢。
海瑞坐在一边,颇有一些局促。
看着看着,朱翊钧就会停下来和海瑞聊上几句,大部分都是关于奏疏中的内容。当然了,基本不提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没有什么好提的,君臣二人默契的忽视了他。
谈论了一会儿,朱翊钧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的奏疏,说道:“爱卿在为应天巡抚之时,也清查过土地。爱卿能说说吗?”
闻言,海瑞脸色顿时就严肃了。
没有丝毫的迟疑,海瑞直接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疏,恭恭敬敬的递给朱翊钧说道:“陛下,这是臣昨天晚上连夜写的。请陛下过目。”
朱翊钧伸手将奏疏拿了过来,当着海瑞的面就看了起来。
说实话,这份奏疏让朱翊钧看得有些失望。他能够看到这份奏疏里面海瑞的担心和颇为急切的心情。
海瑞对大明的未来持悲观态度,从这份奏疏上就能看得出来,从他的言行上也能看得出来。
在这份奏疏上,海瑞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只是没有点破而已。
在原本的历史上,海瑞也是如此。他在死的时候还给皇帝上了一份奏疏,希望皇帝能够恢复大明太祖时候的制度,对贪污四十贯以上的人剥皮充草。
原本的历史上还有个记载,说海瑞每次谏言都很切合,唯独这最后一份奏疏让人看不懂。
有的人说海瑞是老糊涂了,可是朱翊钧却不这么看。这是海瑞在死前发出的最后一声哀嚎,他活着的时候不敢说而已;也可以见到海瑞对当时的大明、政治生态和官场环境是多么的失望。
海瑞也寻求过解决的办法,可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施展的机会。他在应天干的很好,可很快就被撤掉了。
他清查土地,实行一条鞭法,全都干过。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张居正干的不行,只是治表不治本。
张居正清查土地,那就是清查土地,清查完了就完了。
可是海瑞不一样,他清查土地,要查你的土地来源。只要你的土地来源有问题,一律没收充公;有人状告你强占土地,一律没收充公。
而且海瑞还干了一件更狠的事情,断案的时候,凡是借贷的都要以契书为准;没有契书的,朝廷一概不承认。人家不还钱,你告到官府去也没有用。
有人唬弄百姓签下来的契书,都是打着滚的高利贷。反正百姓也不认字,还不是我说什么是什么?还不起来就拿女儿抵债。这样的契书到了海瑞这里,一律作废。
后来很多人骂海瑞,说他不识时务。民间借贷很少用到契书,普通百姓也不认字,他这就是书生在照搬套用。可是真实结果是什么?
那些放高利贷的钱收不回来不敢再放贷,百姓也不敢再借钱;从士绅那里查回来的田全部退回给百姓,真正做到了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同时实行一条鞭法,减轻百姓的负担。
这才是为什么海瑞会被称赞为海青天的原因。
有了这样的经验和做法,海瑞自然看不上张居正的改革,觉得那就是隔靴搔痒,根本就达不到目的。
眼前的奏疏上,海瑞总共列了十几条,全都是大明朝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官场腐败、权臣当政;官吏昏庸、人浮于事;百姓负担过重,胥吏欺压百姓;卫所制度败坏等等。
显然,昨天朱翊钧跟他接触以后,海瑞是真的把朱翊钧当成了能够倾诉的皇帝。或者说在他来京城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
他带着驴子来,就是要这么干一次,把所有的事情都列清楚、写明白,让皇帝看清楚大明朝现在的现状,大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如果被治了罪,那就骑毛驴回家。
朱翊钧神情复杂的看着海瑞,放下了手中的奏疏,轻声说道:“爱卿,你这份奏疏似乎没写完,有些意犹未尽。”
海瑞一愣,抬起头看着朱翊钧,摇摇头没说话。
他的确没有写完,也没有写尽,因为他怕写了之后吓到皇帝。
皇帝还年轻,要一步一步来,自己不能太过激进。
可是海瑞没想到皇帝年纪轻轻的居然一眼就洞穿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好像比自己还激进。
皇帝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优秀。
第一五八章 海瑞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朕曾经听很多大臣侃侃而谈,可是像爱卿这样敢直言的并不多。”朱翊钧神情复杂的叹了一口气。
“臣……”海瑞刚想说什么,却被朱翊钧摆手打断了。
“爱卿不必说什么,朕其实心里都明白。看看这些孩子就知道了,”朱翊钧指了指不远处的那群孩子,说道:“盛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亮剑当战狼 (寂寞剑客) 起点VIP2022-05-17完结特种兵王野,一觉睡醒来到了亮剑世界。从此,晋西北铁三角之一的李云龙麾下又多一员猛将,...
-
大秦祖师爷 (大秦二师兄) 番茄vip2022-04-08完结历史脑洞历史系统穿越大秦世间皆有留恋。宗武的世界里,从秦开始。所以我无敌了?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