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间,在李渊周围的那些突厥贼子们被三千玄甲军消灭殆尽。
大片的尸体,躺在了地上,大片的淤血横流。
本是十分繁荣的朱雀大街,瞬间被染成了血的海洋。
百姓呼喊,战马嘶叫。
李渊颤抖的手指着那些死去的大唐士兵,一步一步走到李世民的面前。
“是你,当今的秦王殿下,接到了圣旨之后,不能赶到这里救太子。”
此时在他们的角度看过去,太子殿下李烨仍然被约,有两三万的大军围困在朱雀大街上。
这 是一条长街。
两三万的人马,在大街上排起了长龙。
密密麻麻的,让人看了慎得慌。
说完,李渊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剑就要刺下来。
而此时,李世民在马下,一把挡过了李渊的剑。
李世民心中此时感慨万千。
父皇终究还是对它下手了。
一时间心底的委屈全部涌上心头,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李世民再也顾不得战事紧急,当街就喊起自己的委屈来。
“父皇,儿臣在叫你一声父皇。儿臣和皇兄同样都是您的儿子。甚至儿臣也是在父皇您的膝下长大。”
“儿臣不明白的是,昔日父皇待儿臣,疼爱有加。为何皇兄回归到父皇身边之后,父皇就对儿臣厌恶有加?”
“儿臣自以为很努力了,已经拼尽了全力来讨父皇喜欢。可是父皇眼睛里就只有皇兄。”
“不仅仅是儿臣。儿臣想,即便是前太子,李建成还活着,皇兄定然也想问一问父皇,为何那么狠心要了儿臣的性命?”
李世民几乎是咆哮着把自己的委屈说了出来。
这是压抑在他心底三年的呼声。
这三年来,父皇一直深爱着皇兄李烨,将大唐最好的东西都送给皇兄。
甚至是,可以废掉前太子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诚然,他也相信,必定是前太子,李建成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父皇才如此做。
但是,偏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而李渊,听了这一番之话之后,心中一顿。
却是劈头盖脸的骂了起来。
“一个混账东西。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水平吗?你努力了,来讨朕的欢心,为何不能够在战场上奋力杀敌?”
“你看看这长安城,朕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被你这个混账给毁了。隋朝末年,那么多割据势力,咱们父子都能一同消灭。如今却将这大好的河山拱手让人。你心中不痛吗?”
“这些死去的都是我们大唐的子民。任何一个死去对于大唐来说都是损失。如今好了,突厥20万大军直压长安。
在我们毫无准备之下,迅速占领了长安。若不是朕亲自来看,你还不打算带领3000玄甲军应战是吧?”
李渊的一番质问,的确有些撼动李世民的心灵。
但是已经被皇位诱惑的,失去了心智的李世民,岂能听进去这些话?
“哼,儿臣自知有错。但是若不是父皇一味偏心,儿臣岂能如此做?”
李渊气的脸都绿了。
“你个混账东西,难道想造反吗?”
造反?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丝光芒。
他缓缓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是无意造反,但是却很想要那个皇位。
既然现在突厥20万大军压境,现在的她俨然已经占据了优势。
即便是现在的皇帝李渊,也不能够对他构成威胁。
胜算在握,李世民害怕什么?
“父皇,休要如此说。儿臣只想要这个皇位,无意谋反。若是父皇一再相逼的话,那儿臣只好反了。”
第165章 杀了他
反了?
李世民终于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而这的确让李渊大失所望。
“枉费朕这么多年来对你的栽培。朕还期望着你将来能够独挑大梁,担当起责任来。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朕的痴心妄想而已。”
李渊的一番话又激起了李世民无限的悲愤。
“当日,父皇既然已经立皇兄为太子,就不该给儿臣留下念想。儿臣在战场上,也是屡战奇功,父皇对儿臣也是嘉奖有加。父皇在儿臣和皇兄之间反复摇摆,岂不知如此作,让儿臣生了不臣之心?”
轰然一声,这些话在李渊的心中炸裂开了。
他颓然地将手中的长剑扔在了地上,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皇如此做,自然是想让你们兄弟和睦,国家安定。却没想到让你生出这许多的是非之来。”
也许是他李渊做错了。
也许最初的开始,他就不该对李世民大加褒奖,如此以来的话就绝了,李世民要当皇帝的念头。
巧就巧在,李世民比李建成太过于能干。
但是,新来的新来的靖王殿下,却夺去了他两兄弟全部的宠爱。
“你个逆子。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竟然就能够说出来。那就别怪朕手下无情了。将士们听令,将秦王拿下。”
再怎么说,玄甲军虽然是秦王李世民的死侍。可是人家现在当政的是李渊,李渊才是名副其实的皇帝。
不说其他的,李渊一句话,就能让他这三千玄甲军全部丢了性命。
这三千玄甲军的首领,审时度势,却是对着秦王一抱拳。
“秦王殿下,吾等自然以陛下马首是瞻。只好对不起秦王殿下了。”
三千玄甲军,顿时倒戈了方向。
“谨遵陛下之令,要秦王李世民的人头。”
那三千玄甲军,朝着李世民就猛扑而去。
显然玄甲军的反应,让李世民出乎意料之外。
“尔等真是让本王太失望了。本王精心训练你们这么多天,万万没想到,在关键时刻你们却要背叛本王。”
说什么都没用啊。
李世民只好拿起手中的武器自卫。
3000玄甲军足以对付李世民一个人。就算李世民再厉害,终究也会寡不敌众而倒下。
下达了命令之后,李渊便率领手下诸位将领,去营救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乃一国之本,将来继承大统核心人物。万万不能有差池。
此时……
处于千千万万包围之中的太子殿下李烨,反而真的没有那么慌张。
在战场上身经百战,这点状况又算是什么?
他一人在战场上便可以达到御敌几千的效果。
之所以迟迟不动手,他在等待,找一个最佳的时机。
他倒是要看清楚,到底是何人陷害的自己。
在这场蓄谋已久的战斗中,李烨审时度势,早就料想到不一样的地方。
只是他猜不透,突厥人为何能够在一夜之间,突破长安。
长安城也有重兵把守。
何况20万大军行军,不可能不发出一点声响。
大唐的刺探情报的士兵,也不是吃干饭的。
造成今日的局面,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
那就是有内奸。
正当李烨猜想的时候,突然人群中起了一阵骚动,一匹快马冲入到包围圈中。
第166章 原来太子已经知道了
这人身穿喜服,一匹战马更是勇往直前。
手中的一方画戟,更是在手中运用自如。
当下三下五除二,身边一众突厥士兵撂倒。
不过前后约有三四分钟时间,这人便杀出来了一条血路。
快马朝太子殿下李烨而去。
近了,近了。
此人身高甚为娇俏玲珑,那额前的青丝,倒是让他生出几分女性的妩媚来。
太子殿下李烨,微眯着双眼,待到对上那熟悉的容颜,心中一咯噔。
这人竟然是杨如意。
“竟然是杨如意。”
太子殿下李烨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神色。
这个时候,杨如意不是应该在驿站等待接亲的花轿吗?
便是将前后事端猜想一二,李烨似乎已经看穿了一切的样子。
“有意思,新娘子亲自上阵。”
不仅仅是亲自上阵,而且这新娘还在数万兵包围太子殿下之际,奋不顾身的前来营救太子殿下。
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杨如意本身的立场。
太子殿下李烨这边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
否则,依照太子殿下本身的实力,那些突厥士兵们,又怎么能在伪装成成人之后,直接在驿站里面传书?
杨如意和婢女小翠,只是以为他们驿站外面的护卫们一时疏忽,才放那些突厥贼子进来送信。
岂不知太子殿下李烨对一切,洞若观火,故意放突厥传信之人,跟杨如意联络。
虽然太子殿下李烨并没有亲眼见到萧皇后给杨如意的亲笔书信。
但是,现在在他的大婚之际,突厥20万大军压境,已经很好说明了那个问题。
甚至是现在李烨都在怀疑,除了杨如意参与此事外,甚至还有其他的内奸。
不然的话就以杨如意在大唐的身份地位,还不足以让20万大军轻松突破长安城门。
想到这里李烨,吐出了一口气。
看着面前缓缓靠近自己的杨如意。
她很美……
美到让李烨不忍怀疑,她和突厥贼子们之间有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