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以后,西夏再不复威胁? 西北方向,完全可以放心了!
“众卿免礼!”
赵煦满脸笑容? 朗声道:“待折可适等人巩固战果? 回到庆州? 仔细叙功,任何人都不能少!”
‘叙功’,多么令人开心的字眼。
“臣等领旨!”一众人难掩喜色的应着。
赵煦很高兴,说了好一阵子,这才让这些人回去做事,而他坐在椅子上,焦急的等着折可适将那些‘战利品’押送回来。
相比于折可适获得的战果,赵煦暂时都不在乎宗泽,种建中等人的进展了。
等走了,章楶沉吟片刻,上前来,抬手道:“官家,真正麻烦的时候到了。”
赵煦正兴奋,笑着随口的道:“什么麻烦?”
章楶肃色道:“其一,夏人大败,臣担心他们狗急跳墙。我大宋还无力灭掉他们,若是如此,西垂再无安宁,无休无止。其二,辽国。辽国自认是上国,在宋夏之上,若是我大宋灭掉夏国,辽国绝对不会答应,他们会出兵!”
赵煦冷静了下来,默默拿起茶杯。
章楶说的两种可能,都不符合宋朝的战略目标以及利益,真要是这个结果,这一战简直还不如不打!
赵煦心头飞速转念,笑容尽去,淡淡道:“你有想法?”
章楶道:“臣请见好就收,与夏人和谈。”
赵煦顿时一笑,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我大宋绝不主动与人和谈。等着吧,夏人回来,辽人也不回来。辽人那边,不会贸然出兵的。传旨许将,让他盯紧了。必要的话,种建中的骑兵,可以调回河东路。我们必须掌握节奏,不能将主动权送出去,让辽夏,跟着我们的步骤走。”
章楶仔细盘算一番,抬手道:“官家圣明。”
确实是,他们现在大获全胜,风光正盛,突然和谈,太过奇怪。夏人,会主动来!
辽人那边,没弄清楚宋夏一战具体情形,同样不会冒失的出兵,时间,在大宋这边!
赵煦仔仔细细盘算良久,抬头看向章楶,道:“虽然优势在我,但该做的不能停。命各路兵马,继续挺进,能占的地方都占了,不能占的就毁了。命皇城司,擎天卫还有你的细作,仔细探查夏人的一举一动。辽国那边也一样。”
除了皇城司,擎天卫在赵煦的要求下,再三对西夏进行渗透,章楶在西北经营多年,也有一些情报网。
章楶明白了,道:“是。臣这就知会各军,从快从谨慎行事。”
赵煦点头,心里其实还在盘算着现在的局势。
章楶告退离开,调派各军,重新进行规划,部署。
既要防备西夏狗急跳墙,也要防备辽人可能的干涉。
与此同时,消息也传回汴京城,局势这样的变化,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需要知会章惇,知会朝廷。
果然,在折可适的战利品还没有押送到庆州府,夏人的求和信就到了。
这是一个晚上。
赵煦洗了把脸,依旧难去燥热,出了府衙,在城外漫步走着。
章楶跟随在他边上,四周是成群结队,或明或暗的禁卫。
赵煦感受着一点凉风,笑着说道:“折可适的战果还有几天才能到,朕,真的是迫不及待了。”
章楶微笑,道:“不止是官家,臣以及庆州府,甚至是汴京城里更是急不可耐。”
这般大宋,绝对是空前的,还是御驾亲征的情况下,朝野怎能不沸腾。
章楶能想象到,不说开封城,整个大宋怕是都此起彼伏的浪潮。
章惇必然会借机,更加明目张胆的宣扬当今的文治武功,可以预见,这件事的高潮,定然是他们班师回京的那一天!
第三百八十七章 风云变幻
章楶转瞬就抛开这些,看着赵煦轻松写意的侧脸,说道:“官家,夏人的‘议和信’没什么东西,大概意思,就是和谈,我们退回去,放回嵬名阿埋等人,两国重修旧好,不起兵戈。臣判断,他们就是想要暂时安抚我们,拖延时间,没有真正议和的打算。”
西夏这一战,确实伤筋动骨,大宋打到了家门口,但西夏上下并没有绝望,兴庆府还在,还期待辽人的救援。
赵煦点头,道:“他们想要时间,我们也是。稳固好这一战的战果,整肃军队调整部署,最多再过五天,不管是夏人狗急跳墙,还是辽人干涉,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章楶也是这么考虑的,道:“官家,从许尚书的信来看,辽人没有集结军队的意思,看来,他们确实被国内的叛乱拖住了。”
赵煦抬头看了看天色,西北的天空,还真是亮堂,满眼都是星光。
他心里有些感慨,也有些庆幸。
这个时机,真的是太好了!
但凡西夏聪明一点,或者辽人没那么乱,这一战的局面都不会是这样!
这一战,仔细想想,很是侥幸。
西夏那边作死的拼命攻城? 小小平夏城就将兵力折损近一半? 七八万人!
而他这边,君臣齐心? 良将用命? 此消彼长,不胜都难!
“真的是天公作美啊……”
赵煦看着天色? 忍不住的,得意的说道。
章楶虽然没有赵煦想这么多? 抬头看了看天? 微笑没有说话。
赵煦走了几步,道:“趁此机会,将‘军改’的大框架彻底定下来,尤其是军衔? 爵位? 不必再议,这场大胜,足以堵住朝廷那边的嘴。”
赵煦一直考虑恢复汉时的一些军事制度,比如:给功劳巨大的武将加爵。
但朝廷里,一直阻止着? 并且朝野反对声浪很高。
重文抑武,是大宋立国? 最根本的国策之一!
章楶看着赵煦的侧脸,能从这几句简单对话中? 体会到赵煦的某些已经按耐不住的雄心,默默沉吟一阵? 绕开话题? 道:“官家? 各地的军报显示,除了兴庆府四周以及偏远的凉州,夏人的重地都已被我军占领,接下来就是如何巩固的问题……”
赵煦早有想法,踱着步子,道:“暂时先以军队弹压,等与夏辽谈好了,再让朝廷商议。军事上来说,北方各路进行合并,暂留五路,这些收复的城池,划归这五路。对了,陈皮,传话给朝廷,让章相公召集各路巡抚,商讨安民事宜。”
“是。”陈皮应着。
章楶听着,接着就道:“官家,不如一来,各军必须要有重新梳理各军,北方各路是重中之重。”
赵煦嗯了一声,道:“确实需要对‘军政’进行认真的梳理,这一次,不止是南方,北方的问题,还有对军队的总规划。禁军就是禁军,禁军怎么能四处乱跑?”
大宋的军队,正规军都是皇帝亲卫——禁军,没有国家军队!
至于厢军,番军,不是‘正规军’。
章楶越发清楚了,若有所思一阵,道:“是,回京之后,枢密院与兵部会联合商议,上呈官家御览。”
赵煦嗯了一声,这些细碎的工作,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夺的,还得回京后,好好去梳理,推动。
西平府。
西平府也称灵州,现在梁太后,李乾顺等人驻扎在这里,没有回兴庆府。
他们不是不想回,是不能回,他们一走,军心必然溃散,外面宋人虎视眈眈,他们就在惜命,也分得清轻重。
要是西平府没了,那兴庆府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梁太后与李乾顺现在整日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宋军的骑兵已经过来了,足足三万,时常出现在西平府四周,攻城掠地,其他各处几乎天天都有坏消息,令梁太后与李乾顺坐立难安。
嵬名阿山从外面进来,不等他行礼,梁太后就急声道:“卿家免礼,整军的怎么样了,辽人那边有消息了吗?”
嵬名阿山神色凝肃,道:“娘娘,陛下,目前已经有三万,但城内人心惶惶,每天都要逃兵,兴庆府那边一再催促娘娘与陛下回京。宥州,夏州等皆被宋人占领。辽人那边的消息,他们说,要求我们顶住,没有说其他。”
梁太后神色一惊,跳了起来,道:“要我们顶住是什么意思?他们难道想看着我大夏亡国吗?我们忘了,他们辽人就能好吗?宋人会放过他们?那幽云十六州,可是宋人心心念念的……”
除却这种领土争端,根本还在于地缘政治,三国鼎立,哪一国被灭,最后一国都不会轻易答应。
李乾顺沉着脸,心头慌乱。
到现在,他哪里还不明白,宋人从大半年前就布局,摆明就是要灭夏!
嵬名阿山倒是镇定,他心里很清楚,梁太后与李乾顺只是被惊吓住了,仔细想一想,宋人根本没有灭夏的能力!
同时,嵬名阿山从宋人的种种动作来看,似乎也没有灭夏的意图。
嵬名阿山没有点破,犹自神色沉凝的道:“娘娘,陛下,辽国怕还是想作壁上观,他们的使臣已经赶往宋国,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宋人进一步动作,等辽国的反应,也等我们齐备,军心稳定。”
嵬名阿山的话说的很满,考虑十分周全。
梁太后,李乾顺听着心里顿时舒坦,在这个时候,也唯有嵬名阿山能给他们安慰与安全感了。
梁太后拉着李乾顺的手,点头道:“好,那我们就等!”
除了等,他们现在也做不了什么别的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