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成心里猜测不断,神色镇定,淡淡道:“收拾东西。”
那精壮年轻人盯着霍栩,一脸戒备。其他人则快速收拾东西。
在他们看来,宋国才是虎狼之地!
第三百六十九章 参谋军事
萧天成一行人,收拾好东西,被霍栩带着,来到了城外,被豹骑军的人接走了。
不说萧天成满肚子疑惑,本以为是送他们回辽国,怎么到了宋人军中?
霍栩身旁的禁卫,不解的道:“副指挥,这萧天成在汴京里拉拢了很多人,还没查清楚,就这样放走吗?”
霍栩看着萧天成等一群人的背影,道:“奉命行事,其他不要多问。”
一众禁卫悚然低头,不再多言。
又过了几天,机要房内。
这里忙碌一场,参谋室,情报室等最为忙碌,临近大战,全都紧张起来。
参谋室内。
一个参谋站在沙盘前,认真的做讲解,道:“官家,相公,从目前搜集的情报来看,夏人的战略与上次几乎无异,主要进攻方向,还在环庆路。不过,目前诸多要塞都在我大宋手里,他们想要攻破,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应该会寻求其他战术……”
他说着,还拿着小木棍,指着各处要塞。
宋夏边境的要塞,大部分是宋朝建筑的,布置在险要之地,易守难攻。
以往,大宋这边送出去不少,上次章楶大败西夏,几乎全数拿了回来。
现在攻守转换,西夏想要攻入大宋腹地,能选的路,其实并不多。
赵煦神情平静,注视着这些要塞。
章楶脸角坚毅,目光盯着这些城池,并未出言。
那参谋看了眼,壮着胆子继续说道:“目前来说? 有几处关键? 一个是天都山,这是夏人粮草重地? 另一个是夏州? 此处居高临下,是夏人集兵发兵要地? 并且此地与兴庆府一马平川,是一处要地。第三? 宥州? 此处是我故地,既能威胁夏州也能威慑天都山……”
赵煦观看着,暗自点头。
这参谋室的人,倒是用心了。
章楶没有说话? 这些战略战术? 他们早就心知了然。
“熙河路经略钟傅,总管苗履已率兵扼守要道,人数二万,二人稳重,不乏谋略。”
“环庆路总管姚雄进驻金城关。”
“秦凤路总管王文振统辖诸兵向前推进……”
“折可适? 种建中,种师中以及宗泽布置于……”
参谋渐渐熟悉? 不断的说着。
章楶余光看向赵煦,见他一直盯着天都山? 心头微动,没有多言。
好一阵子? 等那参谋说完? 赵煦笑着拍了拍手? 道:“很好,非常好!考虑周全,计划得当,记功!”
“谢官家。”那参谋惊喜,连忙抬手。
赵煦看了眼众人,特意是章楶,心头豪气涌动,沉声说道:“明日下旨,御驾亲征,章相公为总经略,统帅各军,这一次,我大宋必胜!”
“吾皇英明,大宋万世!”
一众人当即抬手,朗声应下。
随着这么多天的发酵,赵煦‘御驾亲征’虽没有官方透露,实则汴京城上上下下都有‘预感’。
赵煦又说了几句,与章楶并肩出了机要房,回转垂拱殿。
路上,章楶沉思再三,道:“官家,浅攻扰耕确实是不错的战术,但只能伤及夏人皮毛,而坚壁清野,则过于被动,劳民伤财,自困于己。”
这‘浅攻扰耕’是章楶与章惇提出来的,赵煦深为赞同,听着章楶的话,赵煦哦了一声,若有所思的笑道:“章相公,有了新想法?”
章楶躬身,道:“是。臣以为,夏人地域辽阔,倾国而来,必然内地空虚,臣意,由陕西路出兵,绕到北上,可深入,也可击敌后背,夏人腹背受敌,难以自处。”
赵煦赞许的点头,道:“这件事,朕有考虑。不瞒卿家了,朕已拟定密旨,命种建中的骑兵择机北上,纵横夏人腹地!”
章楶一怔,连忙说道:“官家英明。”
赵煦摆了摆手,道:“小手段,非战略,卿家继续说。”
章楶顿了下,道:“官家一再强调‘必胜’,臣深以为然。论军力,我大宋不如夏,骑兵,步兵皆如此,且夏人狂妄自大,轻视我大宋,是以,臣以为,当以弱兵诱敌,扰敌,疲敌,其疲惫击之。外伏强兵,内坚壁清野,困敌于茫茫,操必胜之计。”
赵煦听出来,章楶的意思,大宋这边,不能硬碰硬,走‘战术流’。
赵煦背起手,脚步放慢,心里思索着。
他御驾亲征,不是要将西夏打回去那么简单,他需要彻底扭转局势,获取宋夏战略主动,为‘新法’赢得时间。
至于威望之类,反而是附带。
赵煦走到垂拱殿前,才道:“章卿家,你说,有没有可能,我大宋取得兰州,宥州,天都山等地?”
兰州,宥州,只是贯连天都山,赵煦话里,最紧要的是天都山。
在西北多年的章楶,自然明白天都山的重要性。
除了战略上的,天都山还是一块畜牧耕稼膏腴之地,尤其是产良马!
这样一块地方,宋朝这边着实难以不心动。
章楶刚才在机要房就隐约看出来,心里早有盘算,这一刻,沉吟再三,道:“臣,需要更大的权力。”
赵煦双眸猛的一睁,猛的上前,拉住章楶的手,道:“真的有机会?”
这样一个战略要地,赵煦太垂涎了!
章楶神色不动,抬手躬身,道:“臣请这次战事的全权指挥,任何人不得插手……包括官家。”
陈皮在一旁听着,心头一惊,低头不敢多嘴。
赵煦眸光灼灼,深吸一口气,道:“好!只要能拿到天都山,卿家要什么朕都给!朕不去环庆路,朕就在秦凤路,朕听奏报,非重要之极,卿家皆可驳朕!”
西北诸军,总兵力已达三十万,章楶没想到,赵煦想都不想就真的将兵权交给了他!
章楶瘦削的脸角鼓动了一下,忽然跪地,行大礼的沉声道:“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死相报,不负陛下之望!”
赵煦连忙扶起他,拉着他进垂拱殿,道:“卿家想必有想法了,来,说与朕听。其他人都在外面候着。”
陈皮应着,将所有人都拦在外面。
章楶是一个富有军事经验,有很高战略战术的大家,事实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过去他就很有想法,虽然被‘旧党’压制,但在去年,还是辉煌的大败西夏,拿回了诸多要塞,大宋几十年的被动局面有了改变!
眼见赵煦的目光投的更远,同时也有机会,章楶自然不会‘自谦’,在垂拱殿内,君臣二人就坐在椅子上,深入的讨论着彼此对这一战的看法。
第三百七十章 措手不及
大宋朝堂上下,磨刀霍霍,各种备战准备早已经在明面上。
开封城里,对这一战的议论声渐渐增大,饱含忧虑。
随着高太后的过世,以往抱着高太后大腿的人,纷纷低调起来。
魏王府本就低调,而今更加的无声无息。
但这一天,还是来了不少人。
都是大宋赵家的近亲远亲以及姻亲。
赵煦的曾祖仁宗皇帝无所出,祖父英宗皇帝的几个儿子都已经过世,到了赵煦这一代,皇室的近亲叔父辈其实已经没了。
加上赵煦的小娘朱太妃出身平民,父亲过世的早,外戚等同于无。
因此,能直接找上赵煦的门,几乎没有。
是以,只能寻求其他办法。
魏王妃不想见任何人,不想掺和复杂的朝局,但有些的面子,她不敢驳。
魏王与那燕王的性质一样,曾经垂涎赵煦的皇位,做了不少事情,高太后一死,魏王府是岌岌可危,在宗室里就差透明了,朝廷又要削减俸禄,魏王妃感觉日子是越发的难了。
偏庁里。
一群老少坐着,忧心忡忡的说着话。
“王妃娘娘,这国库本来就空虚,朝廷要借钱发俸禄,这倒好,又是大战……”
“可不是,那些变法派,整日里无事生非,太皇太后才撤帘多久,这天下就乱成这样,哎……”
“官家年幼,被章惇等人诱骗,现在居然还要御驾亲征,这要是天翻地覆啊……”
“娘娘,不是老朽说丧气话,这要是官家有个三长两短,我大宋怎么办啊……”
到了这里,一群人的声音陡然小了不少。
赵煦还没有子嗣,孟皇后的孩子并没有出生,论资排辈? 如果赵煦突然驾崩? 继位的第一个人应该是老九赵佖,但他是个盲人? 不可能? 其次是赵似,因为赵佶被赵煦废了。
魏王妃不是傻子? 哪里看不出来,淡淡的说到:“诸位? 我只是一个妇道人家? 这些事情不懂,你们还是去找别人吧。”
当即有人反驳了,说道:“娘娘此言差矣,论辈分? 您是官家叔母? 魏王妃,连太妃娘娘都敬重,事关国社安危,娘娘岂可推脱?”
“是啊娘娘,官家刚刚亲政? 什么事情还都不明白,被变法派骗去御驾亲征? 那些人包藏祸心,不能不防啊……”
“娘娘? 储君乃国本的重中之重,娘娘务必要放在心上啊……”
一个个大帽子砸下来? 魏王妃已不好推脱? 却已经明白这些人的用意了? 不由得脸色微沉,说道:“诸位长辈,这般大事,就更不是我一个妇人能掺和的,就此打住,诸位出了门,不管再说什么,我都不会认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