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嗯了一声,早有禁卫率先冲了进去。
朱浅珍随着赵煦,心里没有激动,反而惴惴不安。
赵煦进了内院,这是一个小会客厅,四周挂满了字画,赵煦也看不清真假,在一个凳子上坐下,直接问道:“赵佶那几箱钱,你放哪里了?”
朱浅珍脸色微变,心里恐惧,他小心的看着赵煦。
‘这是秋后算账来了!’朱浅珍心里暗叫,后悔不迭。他太后悔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捡回来。
他知道躲不过,硬着头皮的道:“回官家,就藏在后院的地窖里。”
赵煦嗯了一声,道:“拿出来。”
朱浅珍心里越发冰冷,不敢多言,叫过几个伙计,去地窖将钱起出来。
朱浅珍战战兢兢,脸上都是冷汗。
他完全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官家亲自过来,肯定不是只为了拿走那百十吊钱。如果只是要钱还好说,可是传言这位官家极其暴戾,生性好杀。连弟弟说贬为庶人就真的贬了,何况他这种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
在朱浅珍害怕的时候,赵煦好整以暇,静静的等着。
陈皮看着朱浅珍紧张的脸色发白,心里暗自好笑,官家会差你这百十吊钱吗?
一吊也就是一贯,二十五斤,百吊就两千斤了。
几个伙计,辛辛苦苦搬了好几趟才搬完,四个不大也不小的箱子,敞开着,里面安静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铜钱。
赵煦看着,有些感慨的笑着道:“这么多钱,不好藏吧?不过,话说回来,别人偷也不好偷……”
偷个一百贯钱,两千多斤,哪怕是团伙作案也不容易啊。
朱浅珍脸上僵硬,不知道是哭还是笑。
赵煦还是看着几大箱子的铜钱,好奇的问道:“你这一幅画,起码几贯,多则几十贯,他们是带现钱来买的吗?”
几十贯也几百斤,一个人扛着几百斤的钱在路上,那场面想想就觉得滑稽与怪异。
朱浅珍心里惧怕不已,为他自己以及一家老小担忧,声音颤栗的回答道:“基本上,都是让家人送过来。”
赵煦好似没有注意到朱浅珍的表情,若有所思的点头,道:“那还是得用马车运了,这搬钱也够辛苦的。”
朱浅珍听着,再也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地,道:“官家,是小人有眼无珠,冲撞了十一殿下,小人该死!这些钱,小人一分未动,请官家收回,只请官家饶过小人的一家老小……”
赵煦见着怔了怔,道:“朕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是有一笔生意要与你做……”
就在这时,一个禁卫进来,在赵煦耳边低语道:“官家,政事堂那边开始了。”
赵煦脸上笑容慢慢收敛,心里推敲片刻,看向朱浅珍道:“你这里有笔墨吗?”
朱浅珍已经听到赵煦说要与他做生意,正狐疑,又听到‘笔墨’,连忙道:“有有,小人这就去拿。”
朱浅珍很快就拿来笔墨,在桌上铺好,依旧心神不安,脸色发白的等在一旁。
赵煦拿起笔,看着空白的纸张,沉色思索片刻,落笔就写。
一个字就得移动一下纸张,他一连写了八个字。
陈皮在一旁拖动纸张,静静的看着赵煦抒写。
第两百二十九章 交子银行
赵煦一笔一划,神色无比的认真。
好一阵子,他猛的一收笔,直起腰,端详这八个大字。
他提着笔,认真的审视一番,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怎么样?”
陈皮拖着纸,连忙陪着笑说道:“圆润自如,好字!”
赵煦哼笑了一声,道:“你也就会这么一个词了。”
陈皮笑笑不语,他确实没读过多少书。
赵煦放下笔,又仔细的看了一会儿,拿起来递给身后的一个黄门,说道“拿去政事堂,看准机会交给章相公,当面读出来。”
小黄门谨慎上前,小心翼翼接过来,道:“是。”
赵煦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想了想政事堂可能发生的事,笑了笑,在椅子上坐下来,拿起茶杯,好似忽然看到朱浅珍战战兢兢的立在一旁,微笑着说道:“朕是来跟你谈生意的,无需拘谨,坐吧。”
朱浅珍正忐忑不安,哪敢坐,急急的说道:“小人站着,小人站着。”
赵煦也由着他,喝了口茶,然后说道:“赵佶这小混蛋被朕惯坏了,肆意胡来,没有一点规矩。是朕要罚他,与你无关,不要有心里负担。”
朱浅珍心里多少松了口气,却也不敢大意,一脸僵硬,想笑又笑不出来。
赵煦只说了这一句,然后说道:“你也看到这些箱子里的钱了,交易起来实在太过不方便,朕已经打算将交子务移到开封,但不是由朝廷来管理,朕打算筹建一家民间的交子铺。”
交子铺,换句话来说,就是交子银行。
赵煦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但朱浅珍听明白了,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官家是想要交给小人来做吗?”
朱浅珍惊愕不已,官家来找他,自然有目的,听着他就瞬间想到了。
但朝廷的交子务非同小可,岂是一般人可以插手的?
他问出这句话就后悔了,他有什么资格去做这件事?
赵煦又拿起茶杯,心里还在思索,铜钱交易的繁琐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可是由于朝廷肆意滥发,将交子的信誉不断贬低,以至于成为压榨民财的手段,最终严重贬值,只得废弃。
后世王朝也都有过各式各样的纸币出现,无一例外,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闹剧收场。
这也是赵煦绕开朝廷,找朱浅珍的原因。
交子务,不能交给朝廷那些官老爷,必须要有一个长远,可控,可持续的规划。
纵然这样还是会有各种弊端,至少短期内,会在他的控制下发展。
赵煦思索许久,瞥了眼朱浅珍说道:“朕打算建立一个有信誉的交子铺,这个交子铺只认凭据不认人,不止是在开封,全国所有的府州县,将来都应该设立分号,这样天下万民就不用扛着几百斤的铜钱上街了。穿府过州只要带着交子,不用几十辆马车拉着十几大箱子的铜钱赶路,你觉得怎么样?”
大宋的交子,最初是由商人发明的,起初发展也很好,但随着朝廷的介入,主导,最终不出意外的趋于败落,现在,离彻底败落已不远。
朱浅珍听着赵煦的话,内心激动了一下,但旋即就冷静下来,神情来来回回的变化。
赵煦给他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蓝图,这个蓝图太大,大到他不敢也没有信心能接下来。
赵煦见他脸上迟疑不决,笑着道:“不着急,你慢慢想。对了,太妃娘娘没有什么亲人,你算半个,有空进宫,陪太妃娘娘说说话。”
进宫陪朱太妃说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朱浅珍心头激动至狂喜,连忙又收敛表情,以一种相对平静的神色,躬身道:“是。”
赵煦暗自点头,这朱浅珍性格倒是有些沉稳,能帮他把架子搭起来。
他没想过要一步到位,日后慢慢发掘,培养人才就是。
赵煦站起来,看着朱浅珍笑着道:“你想想怎么做,写出个条陈给朕看。益州交子务马上就会移到京城来,他们之中,朕会挑拣人手来帮你。”
赵煦不等朱浅珍再说话,就起身离开这里。
那一天这条街上太多人见过赵煦,待的太久会有麻烦上门。
朱浅珍将赵煦送出字画铺,悄悄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心里还在回想着赵煦刚才勾勒的那个蓝图。
那个蓝图实在太大了,真的是要做起来,手里的铜钱起码数千万,对他这样市井小民来说,着实是不可想象!
他站在门口,目送赵煦离去,犹自不平静,心里踌躇又激动,一时间难以拿定主意。
赵煦出了字画铺,并没有回宫,而是向着户部方向。
交子务归属户部管辖,赵煦想要将它剥离出来,还得户部的配合。
而与此同时,政事堂也确如韩宗道昨夜所料的那样,掀起了好一番热闹。
由于蔡确的死以及他临终的那道奏本,将朝廷里隐而未露的矛盾,彻底给激发出来。
政事堂内,满满当当坐了三十多人。
苏颂坐在首位,章惇,蔡卞,韩宗道各坐两边,其他依次是六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在他们后面是六部侍郎,另外两寺寺卿等。
苏颂观察着众人的表情,感觉着堂中无形的压力,暗暗屏气,道:“今天要说的是两件事,第一,蔡确的临终奏本,第二,开封府走水……”
他话音未落,当即一个人站起来,抬起手,沉声道:“苏相公,蔡相公在熙宁之后,一力扛起变法大旗,面对诸多艰难而毫不退缩,随后遭司马光等人构陷,流放出京,而今病故他乡,听着伤心,闻者落泪,还请朝廷给与一个说法。”
这是太常寺卿庞远洲,他义正言辞,面露悲戚,要求朝廷给一个说法,换句话来说,就是官方的‘盖棺定论’。
这仿佛是一个信号,不等苏颂等人有所反应,又有站起来。
“诸位相公,蔡相公当年是王公的左膀右臂,没有人比他对‘新法’更为了解,下官请政事堂重视蔡相公的奏本,并且做出清晰,明确的说明。下官并非要求政事堂全部照本宣科,但至少要取长补短,不能因人成事,睁眼无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