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像许将所预料的,第三天,果然又下雨了。
河北两路外加京东东路,三路如临大敌,投入更大力量抗洪救灾,动员的民夫以及军队更加的大了。
许将以兵部尚书的名义,分别从三路调集厢军三万,林林总总,投入了十多万人!
而开封很快得到消息,政事堂将开封,洛阳附近的军队迅速给派了过去。
第三天,齐州府是大雨倾盆,雨势前所未有的凶猛。
许将与赵似,走在河堤上,看着浑浊不堪,犹如巨龙咆哮的黄河,两人神情都是一片凝重。
他们穿着厚厚的蓑衣,小指大的雨滴砸在身上也无所觉。
他们身边处处都是搬运泥沙袋,挖掘泥土,搬运石头,滚木的士兵,民夫。
走了好一阵子,季淋熙赶了过来,表情有些放松,带着笑的道:“殿下,许尚书,好消息,那处缺口总算是堵住了。”
许将没有高兴,那处堵住了,可也已经淹没了不知道多少地方,他们原本计划泄洪的那个点反而不能轻易掘开,两边都已承受不住泄洪时的巨大冲击力。
赵似有些似懂非懂,抬头看着依旧无休无止的倾盆大雨,道:“水位还在上涨,河堤能撑得住吗?”
季淋熙笑容没了,咬牙道:“殿下,撑不住也得撑住!今年雨水太多,要是撑不住,河北两路至少会被淹没一半!”
赵似是经常看河北两路的地图,听到那么大的地方可能被淹,脸色微变,抬头看向许将。
许将思索一阵,道:“殿下宽心,我们已经在泄洪,上游也在排洪,压力没那么大。”
季淋熙听着,当即振奋的道:“许尚书,当真如此?”
许将淡淡的看了眼这位齐州知府,这位还真是不识趣。
赵似在两人之间看了眼,道:“还要泄洪。”
许将点头,看向季淋熙,道:“季知府,还要另选一个点,得快。”
季淋熙马上道:“是,下官这就回去准备。”
季淋熙刚走,一个郎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过来,抹了把脸,道:“尚书,永晟军那边有些麻烦,十几个指挥的士兵们不愿意动了。”
一个指挥,领五百人。
许将一点都不意外,直接道:“将他们调下来,分散打乱安置,京城殿前司那边的援军一到,让他们顺手带回去。”
郎中又抹了把脸,道:“是。”
这些天,赵似见了不止一次了,这些禁军,厢军相当娇贵,起初并不肯治河,还是许将威逼利诱之下才能才行。
又过了两天,到了八月中,雨势稍减,黄河水位不再继续大涨,加上泄洪力度不断加大,水位逐渐平稳,令齐州府上下悄悄松了口气,睡眠严重不足的众人稍稍缓口气,睡的多了一点。
中午的时候,兵部郎中带着一个浑身狼狈,身上有血的中年人,制服上看应该是一个指挥,急匆匆进入齐州府衙。
“郎中,尚书刚刚睡下,还没有半个时辰。尚书已经几天没合眼了,没有急事,您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吧。”门卫低声说道。
郎中眉头一皱,瞥了眼身边紧张忐忑的指挥,忽然道:“殿下睡了吗?”
那禁卫愣住了,连忙道:“应该醒了,殿下这个时候,多半在给京里写信。”
郎中拉过指挥,奔着赵似的房间。
赵似本来正在给赵煦写信,听着郎中进来,放下笔,听着他们说。
等他们说完,赵似还是有些不了解,疑惑的道:“你是说,上次的溃堤,是有人故意掘堤?为什么?是坏人吗?”
这个指挥见赵煦只有九岁,但确是官家的亲弟弟,耐着心道:“具体原因不知道,我看到夜里有几十人悄悄扒开了河口让河水冲了出去。”
赵似眨了眨眼,还是不明白,看向兵部郎中,道:“你听懂了吗?”
其实,这个郎中也不知道,道:“殿下,此事是因为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在蓄意掘堤,必须阻止,这一次好在控制住了,下一次就未必了。”
这次赵似能听懂,想了想,道:“请许尚书,杨尚书,李侍郎,季知府来。”
赵似从来没有这样传过人,许将,杨畏等人被熟睡中叫醒,稍一清醒就暗惊,慌忙来到赵似的房间。
等他们众人细细听过,纷纷神色惊变,继而面沉如水,细细推敲其中的问题。
掘堤,黄河泛滥,对什么人有好处?什么人有这样的胆子,居然敢决堤!这样的后果,抄家灭族,谁能承受!
杨畏,李清臣,季淋熙都百思不得其解,这是百害无一利的事,谁会做?目的是什么?
许将满脸疲倦,双眼通红,心里飞速推敲着,看向那个指挥,道:“你可还有其他什么线索?”
那指挥连忙摇头,道:“小人没有看到其他的。”
许将默默点头,这么大的事情,必然隐蔽非常,能被人看到就已经不易,很难再有其他破绽可寻。
杨畏想不通,直接道:“以轮休作为借口,将他们调开,暂时不动声色,等水位退了再祥查!”
李清臣跟着点头,这确实是个办法。
许将心里不安,抬头向季淋熙,道:“季知府,你有什么想法?”
季淋熙作为地头蛇,却也想不透彻,摇头道:“他们挖开的是冲着京东东路,那在高地,不易造成洪灾,反而是对面,几乎都是良田,都在京城的达官贵人手里,即便有人要报复什么人,也应该掘开对面的才对。也不对,那里是我们选定的泄洪点,也用不着他们来掘……”
许将听着脸色微动,心里好像抓到了点什么,却一闪而过,想不仔细。
李清臣见许将沉吟不语,道:“许尚书,这雨就要停了,他们一计不成,可能还会再来,当务之急,还是要将云捷军调开,免得再出乱子。”
许将微微点头,抬头看向其他人,道:“嗯,我待会儿亲自去。诸位再去巡视其他地方,暗中查一查,记住,不要打草惊蛇。”
众人当即应声,没有再说其他,匆匆离去。
只留下了许将与赵似。
赵似还在思索,奈何他经历太少,转向许将道:“许尚书,这件事,有古怪。”
许将何尝不知,单是敢于在这种情况掘开堤坝就不是一般人敢做的。
但眼下却不能大张旗鼓的查,甚至露出查的口风都不行,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度过了汛期再说。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数罢黜
许将,杨畏等人不敢懈怠,对河北两路的黄河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并更加认真对待。
这才八月中,雨季可能要到九月中才能过去,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黄河经历了数次人为的改道,防洪泄洪能力大有问题,哪怕这次平安度过,后面也要花费大力气去整顿。
一众人不敢懈怠,赵似更是在黄河两岸来来去去,代表赵煦慰问军民,鼓舞士气。
开封城里,在军营待了几天的赵煦,刚刚回到皇宫,就接到了赵似,许将等人的八百里奏本。
赵煦只是匆匆看了眼,猛的看向身旁的童贯,双眼跳动怒芒,道:“你说的是真的?”
童贯深知其中有大问题,这也是赵似,许将等人派他回来的原因。
童贯躬着身,道:“是。十三殿下与许尚书等人不敢隐瞒,第一时间派小人回来给官家报信。”
赵煦猛一合奏本,冷声道:“真是好大的胆子!将三位相公叫来见朕。”
说完,他快步向着垂拱殿走去。
在他不断加码,显示重视的治河事上,居然有人敢掘堤!
太胆大了!
陈皮,童贯不敢多说,跟着赵煦回到垂拱殿。
垂拱殿内。
苏颂,章惇,蔡卞轮流看过赵似,许将等人的奏本,都是脸色骤变,不敢置信。
蔡卞抬头看着赵煦,惊愕的道:“什么人这么大大胆子,掘堤泄洪,不知道是多大的事情吗!?”
苏颂也是沉着脸,他预感到这件事的不同寻常。
章惇离开朝廷已经有七年,对一些事情了解不多。他想不通其中缘由,剑眉抖动了下,沉声道:“陛下,眼下最为要紧的还是治河。臣同意许尚书等人的意见,先按下这件事,事后再详查!”
赵煦压着怒气,道:“必须要查清楚,是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枢密院,将云捷军控制住,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有,云捷军的经略使,节度使什么的,是不是在京?”
不等兼任枢密院副使的章惇说话,蔡卞道:“回官家,臣正要禀报这件事。谢麟领头,总共有三个经略使,四个节度使以及众多地方领军的大小官员,总数六十七人,上了请辞的奏本。”
赵煦双眼半眯,道:“是被吓到了?”
赵煦以及朝廷接连杀了那么多人,下狱的更多,以往肆无忌惮又无所畏惧的高官显贵们,怎么能不怕?
蔡卞道:“应该是,臣等正在考虑怎么处置。”
大宋对地方军队控制一样极其的严,不止对军权进行各种肢解,制衡,还设置了团练使,观察使,节度使,安抚经略使等等,层层叠叠,很是复杂。
赵煦冷哼一声,道:“考虑什么,不准!所有人,全数罢黜,没有旨意,不得擅离开封。”
蔡卞神色微惊,这些人可都算得上封疆大吏,有一定的兵权,一口气‘罢黜’这么多,影响不会小!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