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坐船离开朝鲜后,他就见识了一种叫做晕船的东西,这一路上他几乎除了吐就是睡,整个人差点没死在路上。
光晓程看着自家叔父看着脚下的土地眼眶都红了,赶紧上前劝道:“叔,叔,您可千万别哭,这玩意不知道还以为您踏足故土了呢。”
“你故土才在这!你全家故土都在这!”
光远没好气儿的说道,说完想了想又不对,特么光晓程全家故土要是都在这,那自己的故土不还是在这吗?
眼看自家侄子憋着笑,他翻了个白眼不再理他,毕竟这小子曾经靠一张嘴把倭国两万大军忽悠到大同江边画线去,要是跟他斗嘴,非把自己气死不可。
这次出征,光远不仅带了光晓程,更是把自己的亲儿子都带上了,光远的儿子跟朱如晖一般大,乃是当初刚刚升任东北总督的时候所生。
那一年的东北直隶,未来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但高谷当时就把自己的曾孙女许给了光远,要知道那时候光远无论是官职,年级亦或是资历,都还不能跟高谷相提并论,这对他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儿。
如今就更不用说了,光远不仅坐镇东北,老丈人更是简在帝心,光家的权势,现在在全大明,也没有人能够相比。
至于这次他为什么带着儿子来,那是因为朱祁苼让他这样做,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光远对这一战是抱有绝对的信心的,所以他就照做了。
这次他所带的五万人,可不是辽东刚刚训练出来的新兵,全是参加过中土之战的老兵,各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
在福冈之后,这些人就会源源不断的从朝鲜坐船来到倭国,而在这些人中,还有大明的另一员悍将。
打鬼子怎么能少了李云龙?这厮自从在病床上跟朱祁苼狮子大张口后,就带着自己的新独立团一门心思扎在了西北,他知道朱祁苼总有一天要远征奥斯曼的,到时候他的部队离得近,不用他的用谁?
却没想到,还没等到打奥斯曼,朱祁苼就抽了他一万兵力外带他这个主将,让他来打倭国,不过这对李云龙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事儿,打哪不是打啊。
光远带着一万多先头部队从福冈之后,另一侧是由杨杰带领的八千精兵由福冈登陆,相比较光远遭遇的抵抗,杨杰的部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反抗。
光远还有模有样的打了一场攻城战,而杨杰所在的下关实在是什么没有防守力量,以至于当明军到达时,下关城主当即便带着人来投降了。
对于这一切,在大明朝内部,甚至没有什么人关注,这场远征倭国的战役在大明眼中,已然变成了一场无足轻重的小仗。
人都是这样,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打过了中土之战的大明,双方都是百万级的兵力较量,这让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的眼界都高了起来。
朱祁苼自己也没把这当一回事儿,他现在发愁的是,如何在打下倭国之后很好的掌控这里,毕竟这是一个一千五百多万人口的国家。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倭国,但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在范围内是排的进前三的,这主要是由于经历了英法百年战争和黑死病的法国,人口大幅度的锐减导致的。
但是人口不能完全代表实力,拥有一亿人口的印度,还不是被哥伦布不到两万人的军队给殖民了,要知道这个时期的西班牙统共才不过八百万人口。
“大侄子送到朝鲜去当国王,儿子送到日本去当国王。”朱祁苼坐在那捏着两个核桃一边转一遍美滋滋的自言自语道:“哎呀,那这些大城啊,曼加利这些东南亚小国,到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安排一下。”
正想着呢,锦安迈着小碎步拿着个信封走了过来道:“皇上,来信了,是朝鲜王送来的。”
“哦?”朱祁苼愣了一下:“大侄子又给朕写信了?”
朱见深经常给他写信,所以他已经习以为常了,接过信封来拆开一看,不由笑了:“哎呀,这孩子说明年要来给朕贺寿。”
说着他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看向锦安道:“没想到啊,不知不觉,朕也马上是要三十的人了。”
“皇上,民间都讲三十而立,礼部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着张罗为您准备了呢。”锦安在一旁笑道:“我听说,不仅朝鲜王要来,到时候咱们那些藩属国全都得派人来给您贺寿,那可当真是万国来朝呢。”
第92章 三十大寿
“万国来朝吗。”朱祁苼捏着下巴想了想,他对这事儿还真不怎么感冒,主要是当初北京保卫战刚刚打完的时候,被这个狗屁朝贡体系气的够呛。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大明没有钱,但是现在大明有钱了,这些个人来给他贺寿的话,他倒是也愿意好好过一次生日。
其实自打朱祁苼登基以来,这生辰就没办过什么宴会,每每到了这天,朱祁苼都会借口有事而消失,他的内心对于过生日,是有着抵触情绪的。
这要从他的前世说起,前世的他,自幼年起就从未过过生日,与其他家庭不同,他父母对给小孩过生日这种事儿不太上心。
朱祁苼穿越前所出生的年代是九十年代,这个年代的父母大多是七零后,他们小时候过的都很苦,所以理所应当的觉得小孩过生日没有必要太过重视。
但是这个时代也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幼年的他在电视上看过外国电影里给孩子过生日的情景,他总是盼着自己也能过上一个有父母陪伴的生日。
但是这个梦想终究没有实现过,终于在从孩子成长为一个青少年后,他彻底开始厌恶生日这件事。
望着面前金碧辉煌的大殿,朱祁苼想着前世的父母,心中不由升起无限感慨,要是能把二老也召唤来多好,让他们也享受享受这荣华富贵。
“过!”朱祁苼一声吆喝把旁边的锦安吓了一跳,他继续道:“这次朕不仅要过,而且要大办特办,来,锦安,备好笔墨,朕要亲自给他们写国书。”
一封封国书在朱祁苼的手下书写而成,这次他总算没有上来便骂人,而是非常客气的邀请诸位国王来吃饭,安南,吉蔑,大城,三岛,苏禄,蛮刺加,勃国,孟加拉,比哈尔,甚至奥斯曼帝国跟欧洲联合王国,还有伊凡三世,他都写了信。
信中的内容倒是简单,就是说他要过生日了,想邀请大家来吃个饭,至于人家来不来,他就无所谓了,毕竟这年头你要让他屁颠屁颠的去西班牙给女皇庆生,他也是不乐意的。
一封封国书级的请柬从北京城快马传了出去,不出意外的话,一两个月左右就能陆续收到回信。
在等待回信的这段时间里,还有一件大事,那便是税务司总督狄仁杰,为朱祁苼呈上了一份厚大二百页的文件。
这里面详细描述了,狄仁杰对银行这个机构的架设构想,若不是他主动提及,朱祁苼都快把这事儿忘了,毕竟大明目前的钱够用。
其实原本狄仁杰对这件事非常没有把握,再加上税务司实在是太忙了,所以也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但是随着税务司逐渐走上轨道,狄仁杰手上的钱财宛如洪水一般,现在的他当真对金钱已经麻木了,总算理解了朱祁苼那句,钱多到一定程度只是个数字罢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终于想起了朱祁苼交代他的那个叫做银行的东西。
“皇上,您要是实在不想看,要不臣给你讲讲吧。”狄仁杰看朱祁苼那苦大仇深的样子,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朱祁苼如释重负,他是真不想看,这也太长了,但这是狄仁杰费心费力写的,他不看又觉得不太好,既然狄仁杰自己说了,他赶紧点了点头。
“皇上。”狄仁杰拱手道:“您对于银行的设想,是非常好的,正如开发东北直隶建立税务司一般,臣能看出来,这银行未来绝对是国之利器。”
“但是现行之下,您的诸多想法都无法开展,之前臣也一直非常苦恼,但是随着税务司的权势日重,臣倒是有了一个想法,可以先做出一个银行的雏形来。”
“臣的想法是这样,既然各地税务司每年都要收缴大量现银,这些银子便是最好的保障,各家可以直接把钱存进税务司所办的银行。”
“这样,钱其实还在税务司,手续上也会简单很多,从南京税务司存,到北京税务司取,最关键的是,百姓都知道税务司有钱,所以就会愿意相信税务司。”
“目前大明,也只有税务司有这个能力来办这件事,臣以为,为今之计,应当先以税务司为基础,建立大明国银行,在初期,我们只做存取业务。
也就是说,我们只是让百姓在某一地存储银子,然后到另一处来提取银子,并且只收取很少的费用。”
“这样,百姓会很快接受这一模式,毕竟出门在外,谁都不想身上带着太多现银,以免被贼人盯上,而这种模式,不正是皇上您所说的银行的雏形吗?”
“在百姓接受银行的存在后,我们便可以按照您教给我的那样,开始正式的把银行发展起来。”
“可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
-
岳父大人,请受小王一拜 (法拉利趟地) 番茄vip2020-11-13完结44.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周朝末年,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吴王落魄世子方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