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行行行!鹏哥答应你!”汪鹏笑着说道:“你去厨房搞个火锅来,我打了一上午仗,肚子饿了。你熟悉情况,带嫂子去多弄点肉,你也和我们一起吃。”
“好嘞!鹏哥,诚哥你们等一会儿啊,俺马上就回来!”
心情特好的小翠,又蹦蹦跳跳的挽着漂亮嫂子的手臂,去搞好吃的。
汪鹏和陈昌平都坐在穆诚的床边,陈昌平先介绍了黑风寨的由来,汪鹏也讲了黑风寨的现状,以及目标和大体的计划,以及对内对外的策略。
穆诚也是听的如痴如醉,很多自己一直想做但是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黑风寨红武军都在踏踏实实的做,而且还做成了。这个团队真的很不错啊!
第137章 这个小道士不寻常
穆诚也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汪鹏和陈昌平也惊呆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本困扰他们的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有了穆诚,就都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了。这个穆诚不简单啊!
穆诚,道号清风,今年18岁,是名震南北的传奇修道士马颠仙的嫡传弟子最小的一个。
而马颠仙可就了不得了,都传说已经两百多岁,原名马真一,是全真道龙门派道长,世号颠仙,异人也。
道人修髯伟干,黄发覆顶,舒之可长丈许,不栉不沐,而略无垢秽,世人有称其为马绣头者。
都说佛家避世修自身,道家盛世修行,乱世出山。马道长带着几名弟子奔走于登州府及辽南沿海一线,东至鸭绿江口的皮岛,西到山海关,南至山东蓬莱,北至北镇,都留下足迹,并且与当时的官方大佬、孙承宗、袁崇焕、毛文龙都很熟系。
马道长去年有不短的时间,都在皮岛毛文龙处逗留,相谈甚欢。
时遇辽阳被攻破,毛帅好友徐镇静,冒死将毛帅唯一血脉毛承斗救出送到皮岛,毛帅爱妾文氏怕拖累儿子,自缢而亡。
毛帅养子毛承禄,也就是被后金愤愤的称呼为毛大的,其实是毛帅侄儿过继。承禄一家近百口都死于城破后的屠戳。
毛帅父子都是痛彻心扉,马颠师提议将八岁的小承斗送到毛帅老家杭州,毛帅听之,安排贴身亲卫送归钱塘,交由妻张氏抚养,正好穆诚家也在钱塘,刚收到传信,家中母亲病重,也欲回家探母,穆诚从小跟师父学艺,功夫了得,马颠师就让其一同护送承斗回钱塘。
穆诚用毛帅赠的辽参为母滋补后,果然大好,看母亲无恙后,还是由哥嫂照顾,在家待了大半年的穆诚,又离家去追寻师父,过完年就出发,不惧严寒,一路乘船换马疾行到了登莱。
穆诚无意中听说了,甘家庄老三甘彪的欺男霸女、逼死人命的恶行。
走南闯北,也算见多识广的穆诚,没有把这山沟里的土豪当回事,自持武艺高强,尤善轻身术。于是就想刺杀甘彪,为民除害。
结果阴沟里翻了船,穆诚被利刃加身时,才悔之晚矣,还有多少大事没去完成,可不能不明不白的死在这个山沟里。
于是表明身份,也妄言自己出来时已经跟师父和毛帅说过,如果死在这里,甘家庄就等着灭族之祸。
原本就是惊弓之鸟一样的甘楷,制止了甘彪想杀人灭口的举动,只说是误会,又安排人给他疗伤,单独安排了个小院子,就是汪鹏以前住过的那一间。
又调来小翠这个聪明点的丫头,要求每日监视汇报。甘楷也安排人去皮岛打探,看穆诚所言是真是假。可巧汪鹏带人破了甘家庄,救下他来。
汪鹏原本打算,等这边忙完就调拨粮食给毛帅,能找机会见上一面最好,他对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东江镇扛把子,也是十分的敬仰。
有能力帮的上忙,就出手帮一下。不能眼睁睁看着真正敢于和建奴玩命的人,最后被人整的四分五裂,自己人火并的尸山血海。
时间已经不多,袁大都督即将登台表演了,五年平辽的大话,余音尚在绕梁,结果建奴没看他杀几个,先把毛文龙给杀了。黄台吉做梦都笑醒了!
等登莱巡抚被撤职后,袁崇焕上奏取消登莱巡抚,他自己一把抓,要专权,性急又固执的崇祯居然也答应了他,袁崇焕掌权后第一个命令就是登莱片板不得下水,一颗粮食也不发给毛文龙。
然后一步步套进绞索,最后杀了毛帅,想安插自己人吞并东江镇。
现在毛文龙不缺人,沿海的岛上,有二三十万人,只要武装起来,后金就蛋疼,但没粮食不好办,原本在皮岛对面的铁山屯田,每年能收十五万石粮食补贴缺口,再从棒国敲诈点,纵容辽民明抢暗偷一点,七拼八凑的也就饿不死人或少饿死点人。
最艰难的情况下,毛文龙也没想过把辽民送到近在咫尺的登莱,现代人无法想象官府和官军的无耻程度,辽民只要一登岸,运气好的被当成难民,充作官府劳役,运气稍差的被转卖给土豪当事实上的奴隶,运气背的直接就被割了首级,当成奸细领赏了。
侥幸逃回皮岛的人一哭诉,大伙情愿跟着毛帅战死或饿死在辽东,也不愿像猪狗一样被宰杀。
而汪鹏不缺粮,不要说黑风寨的存粮已经堆满仓库,就是刚打下来的甘家庄,初步统计都有九个大仓库堆满粮食,每仓库最少三千石,这就是二十几万石新粮和陈粮,看起来很多,二十万人如果保证不饿死,每人一天最少要半斤粮食,每天最低也要八百石粮食,一个月最低要两万四千石粮食,一年最少要实打实的二十九万石粮。
而魏忠贤魏公公再贪,也知道东江镇的重要性,从天启四年一直是每年二十万石粮、二十万两银,天启七年最多给了三十万石粮、三十万两银。
注意!文官们的飘没最低是三成,而崇祯元年的袁崇焕上台后,直接降到十六万八千石、和三十五万两银。
听起来还不错,关键这只是纸面上的。他收了登莱巡抚的权后,一颗粮一两银也不给东江,逼的毛帅离开老巢去双岛见他,才被他矫诏杀掉。
汪鹏计划就是盐粮换人,一个减轻毛帅的压力,他可以把现有的精挑细选的两三万精锐控制好,再加上五六万的辅兵和民夫,刀枪甲胄再齐整点,就能反攻,如果能夺回铁山这个屯田处,在陆上站稳脚。有兵有粮有地盘,也就不惧袁崇焕的控制。
而后金也就不敢全力进攻大明的京畿地区,大明也能腾出手来整理下内部,哪怕是多拖延两三年,汪鹏就有信心,凭借这里的基地,训练一批强悍的军队,登陆辽东,在他们后背狠狠的捅上几刀,找机会干掉黄台吉,这个开了挂一样,建奴真正有智慧的头领。
第138章 吃肥羊火锅,听鹏哥吹牛
汪鹏如果能从毛帅手里换到一两万人,不管男女老弱,其实东江镇也没几个老弱了,能在那种极端条件下活下来的,优胜劣汰后都是相对的强者,在残酷的自然法则下,稍弱一点的都死了,辽东百万逃民,最后的精锐都在毛帅手里。
只要一万,不行八千,最少五千,运回这边的基地好好调理下身体,补充营养,恢复体力,加上汪鹏这边认真训练,等配上燧发枪,杀回辽东,绝对能揍哭黄台吉。
如果汪鹏自己去冒然的前去,一方节镇的毛帅,怎么可能信他一面之词,最大的可能是直接夺粮,火拼一场,而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汪鹏又不愿意看到。
这下好了,有穆诚这个桥梁,互相都信任的中间人出马,就是双赢的好局面。
陈昌平和汪鹏平时相处嘻嘻哈哈,但那是两人善意的皮闹,汪鹏的理念,陈昌平是非常认同,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陈昌平已经默认自己是汪鹏手下得力助手的事实。
所以他非常清楚汪鹏下一步的方略,本来他一直坚持由自己去和毛帅谈,汪鹏一直没同意,现在好了,有更合适的人手出现,于是更是热情几分。
说话间,沈凌云和小翠已经回来,一个造型别致手工锻造的大同铜火锅,已经装满高汤,被喊过来帮忙的两个胖厨娘,也是满脸谦卑讨好的笑容,四人都是提着大小食盒子,满满当当。
就在小屋的门厅方桌上摆开阵势,叮叮当当的一番手脚麻利的操作,炭火也装好,大盘的鱼生、肉片、蛋饺、酸菜、豆腐等菜肴都已经摆满桌,料碟餐具也都摆放整齐。
汪鹏和陈昌平一边一个,把穆诚轻松的架到桌旁,大伙都入座。
汪鹏坐主位,左边穆诚、右手陈昌平,沈凌云带着小翠坐汪鹏对面。猛火热汤,一会儿功夫火锅就沸腾起来。
一个刀工不错的厨娘,在旁边的木案几上,现切冻羊肉,上好的草原肥羊肉,冻的硬邦邦的,胖厨娘用一种像铡刀一样的器具,像刨子一样切出一卷卷薄薄的羊肉卷,那是红白间隔,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口水,一会功夫就刨好一盘,另一个厨娘帮忙端上桌,下到沸腾的高汤里,那肉香味慢慢的就浓郁起来。
在肉熟之前,汪鹏也是逗趣,主要是想掩饰一下,穆诚咕咕叫的腹鸣,就讲起这个大同铜火锅的由来,作为一个吃货,尤其对火锅酷爱的汪鹏,确实有过一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