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东北军这次战役,三支大军攻城掠地,已经又拯救了十几万的辽东百姓,这些人加入后,辽东自治政府,一下子多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现在已经将近四十万人。
梁峰和邝着银也带队回了自己的驻地,大师兄的下一个目标是北海道,这是鹏帅为他选的一个落脚点。
北海道旧称虾夷地,岛上居住着的是阿伊努族人,又被称为虾夷人。
和倭岛的和族完全不是一个人种,更偏向于所谓的野女真,沿着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海道、堪察加半岛的一连串岛屿生存,是个人数不少的族群,没有文字,只有语言,而且和黑龙江东边的索伦人,比比划划的也能交流。
从十三世纪开始,阿伊努人与倭人人的接触逐渐频繁;
倭人对阿伊努人陆续实施征服、压制。无数次的交战,均以阿伊努人的失败告终。
一直到16世纪末,松前氏渡海建造了福山城,算是占领了这片土地,这怎么可以接受!
汪鹏又要举起自古以来的大旗,搞定他!
阿伊努人必须得到解放,必须自由的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比拳头大,谁怕谁?
区区一个松前氏,全族也没几千人,还都在沿海的几个居住地,大师兄准备 鸠占鹊巢,顺便找个代理人顶了黑印,这里将成为他新的基地。
北海道有储量惊人的煤矿,铁矿,品质极其优良,伴生的金银矿虽然储量不算大,但是也堪称丰富。
火山岛硫磺也不缺,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地处偏僻,粮食产量很低,所以倭国并没有大举入侵,一直到18世纪才开始重视起来,比对马岛也强不到哪里去。
所以只要策划周全,小心行事,大师兄的任务不难完成。
梁峰的事情就比较多了,辽东大局已定,棒国攻略也就准备开始了,千头万绪的事情都要提前开始,他这次的首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尽最大力量收拢在棒国避难的辽民,这些人大部分生存非常艰难,人数约十万上下,早一天救下来,就要少死很多人。
因为鸭绿江两岸都被东北军占领了,消息隔绝,这些逃入棒国内地的辽民,并不知道辽东已经翻天覆地,如果把这些人收拢起来,哪怕先搞定个上万人,梁峰后面的任务都会轻松很多。
地盘翻了好几倍,现在东北军的人手太紧缺了。
陈昌平撤回镇江城坐镇,成立鸭绿江战区警备司令部。萨尔浒由凌战坐镇,成立抚顺警备司令部,加上坐镇辽阳的沈大虎,整个辽东牢牢的控制在东北军手里。
汪鹏这边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沈阳城北面的铁岭、开原都要安排人去占领,这两座大城,被野猪皮屠戳一空后,拆毁了城墙,烧毁了房屋,形同鬼蜮,建奴自己都不愿意去。
汪鹏没打算再建大城,只是作为前出基地,建立普通的堡寨即可。
东线抽调了两个团,西线抽调了两个团,中路军再抽调两个团,加上汪鹏自己直属的红武军近卫师两个团,凑齐八个团加上配属的工兵营、炮兵营、航空营、后勤营等七七八八凑了万人。
组建新的远征军,去千里之外的喜峰口,堵口子。争取一次性解决建奴的金萌联军。这次只能汪鹏带队去,他不开挂,后勤就没办法解决。
对于北逃的莽古尔泰,已经由凌战派出长白山特别行动队,刘运将带着四百多人的一个加强营,在武装后勤兵大量的物资补充下,组织和武装白山黑水老林子里的索伦人,他们将追着正蓝旗的痕迹,咬住他们,追杀至死。
汪鹏这边等所有的队伍集结到位之后,立刻开始整编,西路军的两个团战力相对较弱,而且一直在红旗城和东北军这边的兄弟接触的少,所以汪鹏把这两个团分开,一个团配置给东路军的两个团,组建远征军第一旅,旅长由王柏树担任,大老李也升一级,接任新堡团的团长。
一个团配置给中路军,也是三个团,组建远征军第二旅,旅长由丁豪担任。
汪鹏直属的红武学员兵两个团,加上工兵营、炮兵营、航空营等配属部队组建第三旅,由孟大洋担任旅长。
每个旅还配属一个后勤营,一百辆雪橇车运送补给。
军队编制完成,就开始训练,滑雪板、雪橇队,天天在雪原上奔驰,从连排级规模,到营团级,再到旅级,再到全军合练。
磨刀不误砍柴工,建奴在京城还要待一段时间,而现在的时间掌控在汪鹏手里,他一点都不急。
这一次远征,将是非常艰苦的一次战斗,横跨上千里的路程,一路上全是陌生的地域,敌意的民族,但是汪鹏执意要去,趁他病要他命!
这种机会不把握住,错过了就很可惜。这次远征,严寒将是最大的敌人。
我们苦,敌人会更苦,
坚持住,干死他们!
第418章 大明京畿之地狼烟起
建奴的入关路线,其实很简单。这时候的辽西防线,是以山海关为起点,沿着渤海辽东湾一圈到锦州,直线距离340里的辽西走廊,实际在山区弯弯曲曲的道路上要走四五百里,更不要说这一路上城堡林立,大明百年的经营,可真不是说笑的。
整个华北平原就是被巍峨连绵的燕山山脉,保护的妥妥当当,去往辽东唯一的陆上通道就是辽西走廊。
建奴这点人手,全族都上也啃不动几块砖头,如果是黄台吉发疯非要从这边打过来,不要说萌古的盟友不会陪他发疯,内部以代善为首的保守派也不会同意,爱谁谁,反正代善肯定不会去鸡蛋碰石头。
如果说辽西走廊是一条斜向右上45度的斜线,而建奴这次入关的路线就是在这条斜线左边,同样一条斜向右上45度与之平行的斜线。两者距离三四百里左右。
建奴从一条勉强通过大军,只有朵颜三卫才熟悉的燕山中崎岖的通道,绕过了重兵把守的大明辽西防线,突然出现在华北平原上,单纯从军事上讲,黄台吉这次出其不意的精彩绝伦的破关作战,确实堪称经典军事行动。
而建奴的萌古盟军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投入相当的军力,迫不及待的参与进来,太强悍了、太夸张了、太刺激了。
十月二十七,建奴破关的位置,非常的微妙和犀利。如果以这个位置为顶端,二维的地图上,往右下方画一条线,连接山海关,这个直线距离大约是280多里;
同样以破关的位置,往左下方画一条线,连接京城,这个直线距离大约是300多里;
而京城到山海关的直线距离大约是560多里。这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当然这都是图上的直线距离,实际上沿着官道,爬山过河的,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距离。
而这时候建奴与辽东的联系已经彻底断绝,山海关和京城内的建奴密谍,也已经和辽东失去联系。
东北军的血腥镇压和斩草除根,远远超出黄台吉的想象力。
这个时代,只要投降,男丁都是很宝贵的,尤其是能披甲上阵的战士,一个能骑马,或能开弓的战士,还是很值钱的,无论是大明还是黄台吉,还是草原上的鞑子,驯服的烈马收为己用,就如呼吸一样常见。
只有东北军,根本不稀罕这些所谓的战士,死去的敌人才是好敌人,现在整个辽东解放区,已经找不到一个有组织成规模的建奴团体,整个辽东的建奴统治根基,已经被连根拔起,并被烧成灰烬,用来肥田了。
连手里有汉民血债的汉军包衣汉奸,都被杀的人头滚滚,建奴?
呵呵!再缺人,也缺的是人,而不是禽兽,就这,还有大批的汉奸要被劳动改造,用汗水赎罪。
而此时的黄台吉正是人生中最风光得意的时刻,这一点可以从内部的奴才和盟军,眼神中的崇拜说明一切。
在另一个时空的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上,金萌大军自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破关,先据遵化、三屯,旋由蓟州直逼北京,其后南至良乡、固安,东突永平、山海关。
蹂躏顺天、永平两府州县二十有余,城堡村寨不计其数。大明军队从开始的大溃败转入相持,直至围追堵截。
双方大战于京城下四次,其余战斗有记载者亦不下十余起。
后顾无忧的黄台吉领着金萌大军,于崇祯三年庚午二月十六,才念念不舍的出关,前后在京畿之地肆虐了一百多天,欠下累累血债。
大明军队一直到五月初才完全收复全部失地,已经距金军入关半年有余。
而在这个时代,在汪鹏的强力干扰之下,首先是后金之友袁大都督被革职,从蓟辽督师这个极其关键的位置上被撵滚蛋了,孙承宗这个老督师又重出江湖,所谓的“关宁铁骑”不再成为一个笑话。
在辽西辽南的双重压力之下,黄台吉带出去的披甲人,整整少了一半,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个时代身披甲胄的人,才真正算得上是战士。
不是拿把扎枪,拎个片刀就算的。真上了阵,都不够一波杀的。
所谓兵数和甲兵数差得很远,后金精锐多重甲,一个人披两层甚至三层甲是普遍现象。
一套甲很值钱的,在明末这种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上,无甲防护者基本就是送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