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半身甲制作起来也不复杂,牛皮绳叠加串联最后固定在皮甲的外面。
而链甲就是把精铁环互连,编成一块一块再连接。这些工作女工反比男工做的更仔细。
为此汪鹏停下红旗城服装厂的一切事务,七八百女工全部投入进去,以最快速度,先赶制出一千多套。
至于兵器那更是简单,不管是腰刀还是三棱矛头,都是制作的飞快,不需要有削铁如泥,只要能比建奴的结实锋利就行,成捆的弩矢、箭矢,成捆的箭杆在木工车床上真是小菜一碟,生铁浇铸的三棱箭头,简单打磨一下插上弩杆就是杀人利器,反而是沾箭羽费了不少时间,为了筹集粗羽毛,还把红旗城放养的大公鹅杀了不少,绝对没浪费,铁锅炖大鹅可香了。
皮岛也有几千的火器,佛郎机小炮,虎蹲炮,三眼铳都有,火绳鸟铳也有不少,就是火药紧缺,平时都舍不得用,汪鹏这次也运过去两百桶,给东江镇应应急。
这一批武器装备在六月中旬运到了皮岛,毛帅喜不自胜,立刻就分发下去,有了这些装备,能少死多少敢战之士,又能多杀多少建奴和他们的走狗帮凶。
毛帅的默认,也让穆诚和王柏树迅速行动起来,不嫌老弱,不嫌弃女子,第一批就送回了四百多人,不出意外的话,每月八百人的速度,为红旗庄增加新的人口。
争取在封冻之前,给红旗庄新增三、四千人,而以黑虎军的训练进度,以及红旗城的装备生产能力,一年搞出两三千全副武装,领先于这个时代最少一百年的军队,而且这个速度还会越来越快,直到用战列线燧发铳手和轻便火炮,彻底淹没一切敢于和红旗城为敌之人。
表面上红旗城用武器甲胄换东江镇挑剩的人手,看起来很吃亏,其实汪鹏自己在偷偷的乐,绕了一圈还是被他搞到了最想要的人手,这些东江镇看不上,甚至有些心狠的人,觉得是累赘的人手,全是在辽东尸山血海,饥寒交迫下幸存的强者。
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补足营养,个个都是壮劳力、不管是当兵还是做工,都是无比的专注和刻苦,吃过苦受过难的人,才会更加珍惜一切,而对建奴的刻骨仇恨,也让辽东人的士兵,更加敢于厮杀,而这一点正是汪鹏非常看中的,一个经历过血战,哪怕只是个辅兵,都要比普通人更有勇气面对淋漓的鲜血,和残酷的杀戮。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稳步的推进,汪鹏即将带着自己,竭尽全力武装起来的战士,踏上辽东的大地,在建奴的后腰上狠狠的扎上几刀,为这一天,汪鹏花了这么多的准备,离开已经稳定安全的基地,去拼杀出一个新的未来。
而这才是汪鹏在这个异时空的大明朝,为自己定下的首要任务,他将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完成。
宋朝的包拯敢当面喷皇帝一脸吐沫,明朝的几任皇帝,能被大臣气的不上朝,清朝的官只会说皇上英明,奴才领旨。
这个时代,没有人比汪鹏更清楚,龙的子孙将面临怎么样的折磨,那二百七十六年的黑暗统治,把一个原本瞧不起任何蛮夷的天朝上国,一个骨子透着骄傲的民族,变成全球的笑料,变成被蛮夷们鄙视的东亚病夫。
一想到这些在现代真实发生的历史,汪鹏总是觉得透不过气来。必须要干死建奴,必须的!
至于大明,有崇祯这个一根筋的皇帝在,有这些嘴炮无敌的东林党在台上,再折腾也折腾不出花来,等汪鹏腾出手来,挨个放血。
至于流寇,除去那些已经有了异样心思的几个领头的,和已经杀顺了手的一批穷凶极恶的骨干,大部分都是被裹挟的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
等辽东搞定,拖着馒头大饼去,十万二十万又如何?
吃铳子还是吃馒头,选错就去阎王爷那边忏悔去。
第197章 先遣队、客家圆楼、蜂窝煤
七月份随着船队来的,还有汪鹏安排的先遣队五十人。
两个无线电通讯组,四台小八一,十二人的通讯班。
领头的是王柏树的同宿舍好兄弟南杰少尉,都是二期生,王柏树和他紧紧的熊抱了一下,没想到好兄弟居然在先遣队里。
十八人的侦查测绘组,领头的是倪二,虽然是三期生,因为射击天赋强悍,毙敌数是学员队第一,比他哥倪大还厉害。
现在也升为少尉,这次带领十七个小伙伴深入敌境,前期侦查和选择合适的前进基地。
由他这个神枪手在,二三百步毙敌如探囊取物,他把二黑也带来了,狗子和他心意相通,是一大助力。
二十人的建筑组,是陶工大匠长子张乐陶亲自带队,堆成小山的速干水泥,和精铁条。
他们将召集人手,用最快速度把柴岛建成海上堡垒,确保岛上绝对安全。
新的伙伴到来,让穆诚和王柏树无比的振奋。热烈的欢迎,稍事休息后,先遣队立刻开展工作,独立的小岛干什么都方便。
通讯组在柴岛最高处,先树立好天线,搭建好帐篷,在穆诚惊奇的眼神里,南杰带着自己的兵打开折叠桌椅。
把一堆莫名觉厉的物件,拔拔插插的用黑管子连在一起,随着四个通讯兵,摇动手杆。
好一会儿功夫之后,这些方盒子居然有红光和绿光在闪烁。
真是太神奇了,穆诚大气都不敢出,静静的看着他们在操作。
通信班南杰少尉先开机,戴着耳罩,手指头在一个小黑盒子上,滴滴哒哒有节奏的按着。
一会又凝神静气的在纸上,飞快的记作一堆数字,一会又拿着字典,一段一段的在一排排的数字下面写上文字。
南杰笑眯眯的亲手交到穆诚手里,穆诚看到上面一排字:“岛:来电已阅,信号清晰,注意安全,代向穆、王问好!弟兄们辛苦了!鹏!红。”
穆诚太激动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千里传音啊。
有了这个神器,可就太方便了,随时随地能和大本营联系上。
王柏树在外面和倪二亲切的聊着这边的情况,自己师兄弟,都是亲人一样,狗子有点晕船,恹恹的趴在地上,不愿动弹。
王柏树听说他们晚上就要先登陆铁山,十天左右回来补给一次,也是非常钦佩。
他把自己整理好的地图和相关资料,移交给倪二,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周边的情况。
张乐陶整理好船上卸下的物资后,主动来找王柏树,拿出一份图表。
这个是按照上次他们传回去的柴岛草图,精心设计的基地方案。
需要的时间和劳力都标注的很清楚,争取尽快把码头和仓库、棱堡、宿舍建好。
争取在大部队到来之前,具备防御和物资存储功能。
王柏树他们训练的已经三百多的穆子营,即日起在内部作为武装后勤兵使用,开始纳入大本营先遣队体系。
家属全部纳入工坊管理,享受补贴,计算薪资。
其他的新招收人员,先在柴岛上接受管理,一日三餐共同劳动。
表现优异的,优先随每月两次的远航船队回屺坶岛。
至此,整个柴岛作为先遣队重要的基地,开始一天一个样,迅速产生变化。
人手物资充裕的情况下,码头先建设完工。
重新设计的圆堡,是仿照福建客家的三层圆土楼,也出了轮廓。
这种集居住防御、储物为一体的客家土楼,那是经过百年战火考验的成熟防御体系。
柴岛与铁山连接关隘处,一座五角星一样的小棱堡拔地而起,黑洞洞的射击口,堵死来敌之路。
为了保证石料供应,把小岛一侧的礁石堆都炸掉一半,这是侦查队里凌文手下的工兵出马。
被改造过的特殊化肥,引爆的威力如同快刀切豆腐,轻易的就把人工需要砸上半年的工程量,两三天就变成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石块。
针对岛上缺乏燃料,汪鹏直接把蜂窝煤,这个小杀器搞了出来。
大锅菜用的大碳炉,和小组用的小碳炉,都是铁皮外壳方便结实。
拖上半船蜂窝煤,就够这岛上千把人用很久了。
土楼建成之前,大家还是住帐篷,等土楼建好之后,一楼是半地下的大仓库,二楼三楼是住宅和办公室、会议室。
考虑到冬季寒冷,宿舍都是大通铺火炕。
红旗城过来的人对此都是熟视无睹,师父的能力如山高似海深,搞出什么神奇事件都是正常的。
他就是降临凡间救苦救难的神仙,徒弟们都是崇拜的无以复加。
而原来各岛抽调的辽东难民,就被震撼的瞠目结舌,总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可身上整齐的衣服,脚上结实的布鞋,做梦都不敢想的一天三顿饱饭,还有整段的鱼肉。
每天在工头的指挥下,亲手把这熟悉的荒岛,眼见着就变成陌生的模样。
对辽民来说短发倒是无所谓,后期逃亡的大多数都是被剃成金钱鼠尾的丑陋模样,连乖乖的做奴隶都不行。
被大明禁止贸易后,小冰河的东北,原本就耕种困难,再加上野猪皮起兵引起的大乱,整体大面积抛荒。
野猪皮为了度过这恐怖的饥荒,下了九次屠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