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南说书人
- 入库:04.13
而让缺乏教育资源的穷苦山区孩子以更低的分数,而非因为孩子的民族肤色, 更非因为北上津的户口以更低分数上学,这便是公平。
大明目前内部发展差距很大, 教育资源更是分配不均匀。
一个留在湖南老家念乡村小学堂的孩子, 就是把笔头咬烂, 也很难在考试中比过凤都毛利小学堂里念书的孩子。
而他们的差别,仅仅只是父亲当年参加湘军的时候, 有没有被长官当做猪仔卖去大明而已。
所以大明的高等科举分为东西榜。
即殷洲榜与神州榜。
在神州念中等学堂的考生,录取分数会低一些。
而在殷洲念中等学堂的考生, 录取分数会略高。
目前大明社会还没有那么内卷, 在不少人看来, 念大学并非是唯一的出路,甚至都不是最好的出路,好儿郎更应该参军入伍。
所以暂时还没有殷洲定居者有动力冒着风险,将子女送回神州,搞所谓“科举移民”。
至于未来……
还是那句话,拥有20亿~25亿人口的环太平洋大明帝国,再怎么内卷都卷不到哪里去。
而且到那时, 神州与殷洲的差距肯定已经消除,甚至倒挂了。
自然也就无所谓“科举移民”了。
而四大内蕃终究不是真正的大明公民。
他们就没有那么多政策倾斜了。
其中, 西楚的学生是待遇最好的。
他们报考大明各所大学的录取率是与大明神州考生一样的。
某些特定专业甚至录取率比大明本土学子还要高一些。
这是大明给予戍边功勋子弟的优待。
南唐和拉华,录取率就只有西楚的三成左右了。
而鞑宋,更是只有一成。
可以想见, 缺乏强力政府的南唐也好,拉华也罢,一定会快速出现教育产业化, 私塾的教学能力将远远高于公塾。
但有一说一,私塾这种精英教育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虽然取材范围较小,但培养出超级天才的概率却不低。
尤其是那种严重偏科的怪才他们在中学教育中很容易被比较呆板的考试模式所淘汰,但是进入到大学就会因为某一方面的超强能力而一鸣惊人。
然而使用公共资源专门筛选、培养这样的怪,才将会极大增加社会教育成本,私塾却没有这样的烦恼。
这可以说是大明义务教育制度最大的缺陷了。
不过无所谓,对于大明来说,你的人才很不错,不过下一秒就是我的了。
那种专精一科的怪才,可以通过特别考试被吸纳进大明。
而一般的天才则会被高等科举吸纳进大明。
甚至就算在高等科举中成为漏网之鱼,之后的研究生阶段依然有机会来到大明深造。
小国给大明培养天才、人才、怪才,这其实也是一种双赢,毕竟这些可造之材也只有在大明这样的肥沃土壤中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伊国兵作为礼部左侍郎,此次就是要全面考察南唐各大私塾的办学质量,并组织教师参加政治培训。
大明与南唐制度不同,国家运作模式也不同,但忠君爱皇,拥护大明的思想必须不折不扣的相同,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伊国兵很清楚,南唐的传统知识分子里有很大一批人是对于朱富贵陛下心有怨恨的。
别的不说,被朱富贵陛下亲自一脚踹出衍圣公庙的曲阜孔家人,就不可能不心怀怨恨。
孔家分为南孔北孔。
之前的大抉择中,被历代尊为衍圣公的曲阜孔家跟着李鸿章去了南非。
而衢州南孔则响应大明朝廷的号召,接受土地赎买,积极投身华夏复兴的浪潮之中。
甚至南孔子弟中还有好几人参军入伍,参加了德武十二年对英属马来亚、英属缅甸、英属印度的战争。
而北孔子弟,如今在南唐混得则比较惨。
富贵陛下不喜腐儒,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李公爷虽然能收留他们,却也不敢给他们官做,更不会承认所谓的衍圣公了。
开玩笑,他李某人自己才是公爵,你特喵还想当并肩公?
无法进入官场,打黑鬼圈田地又圈不过别人,孔家不少人便重操旧业,开始当老夫子。
当然,不是所有老夫子都不识时务,与天下大势作对的。
但出于文人的清高也好,作为上个时代的遗老天生敌视新事物也好,他们中不少人是不喜欢大明,不喜欢朱富贵的新政的。
而偏偏这些人,又把持着蒙学,对孩子的三观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来的去芜存菁,这些两面人与害群之马已经少了很多。
至少他们已经不敢公开向童生们诋毁新朝雅政与富贵陛下了。
伊国兵经过考察后,当众处理了三十多名立场有问题的老夫子,处以停职整改至流放堪察加半岛的不同处分。
并焚毁涉嫌污蔑、造谣朱富贵陛下与大明帝国的印刷制品三十五种,美化、粉饰伪清统治的刊物十九种,相关责任人处以流放堪察加至公审枪毙的处罚。
伊国兵侍郎在总结大会上指出在南唐公国,反皇反大明的余毒尚未完全肃清,整顿教育队伍必须常态化,重罪化。
李国公听取天使训诫,目如死灰,痛哭流涕。
他跪倒在天使脚边,请罪道:“是罪臣治下不严,以酿大错,罪臣望能奏请天子,许罪臣赴凤都负荆请罪……”
伊国兵点点头,然后淡淡地说道:“本官听说李公爷当年在金陵就曾负荆请罪,我想你和当年一样,让李公公轻轻抽上一荆条,陛下自然会原谅你。”
李:〣(oΔo)〣
好在,伊国兵也只是和他开了个玩笑。
在南唐有多少潜伏的锦衣卫缇骑,只怕是李少荃他内裤是什么颜色,朱富贵陛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对于下头的控制力,大明这边再清楚不过了。
他是真的菜,而不是有意为之。
这次敲打过后,李公爷和他的小朝廷想必就会不顾一切重拳出击了。
就算是前衍圣公本人敢出头,也会被李公爷剁碎了丢海里喂鲨鱼。
虽然相信南唐朝廷一定会有大动作,但伊国兵还是表示,南唐士人学习忠君爱国思想,必须永远在路上。
以后每半年,大明礼部、锦衣卫都将派出联合督导组对南唐所有的私塾公学进行督查,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惩处力度上至公审枪毙,绝不手软。
而李公爷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
就在南唐教育界大整顿进入尾声的时候,奥运会报捷的电报跨越千山万水,抵达凤都皇居。
但是此刻,伟大的大明天子,千古一帝,奥林匹克委员会终生荣誉主席朱富贵同志正裹着白色女奴亲手制作的正宗加拿大鹅羽绒服,坐在皇城的湖景大园子里烤火,与四位爱妃、准爱妃一起赏雪景。
老李太监热了一壶黄酒,卤了一叠猪舌头,一边看雪,一边吃酒嚼舌头,享受着惬意的老年生活。
朱富贵、殷素素、白夏儿三人一边烤火,一边在玩斗地主。
虽然朱富贵本人其实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主,但不妨碍他的后宫爱玩斗地主。
这副扑克牌就是那种用甘蔗渣制作的战犯扑克。
朱富贵甩出一张脑残者·林肯,被白夏儿的蛇蝎老妪·维多利亚死死压住,鼻子上无奈地又被贴上了一张纸条。
小兰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哼着家乡的小曲,翻动着手中的签子。
碳炉子上的烤肉已经滋滋发出香气,给素雅的冬季增添几分滋味。
而另外一位准皇妃则在稍远处眺望湖面。
朱莉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绒线帽子,裹着北美海狸金黄色皮毛做成的围巾,专心致志地临摹雪景。
范德比尔特家族当年一直想与欧洲落魄贵族子弟联姻,以获得家族底蕴的提升,所以朱莉从小学习了钢琴、小提琴,也接触过绘画,并在绘画上很有天赋。
朱富贵对于绘画艺术不是很懂,鉴赏水平与后世绝大部分网民差不多,只觉得西洋画的话,画得越写实越牛逼。
反正让他来当维也纳艺术学院的考官的话,二战很有可能能够避免,就算不能避免,德三的老大也绝对不是那个精神小伙了。
同样的,朱富贵也非常欣赏朱莉的画作。
尤其是她的几部名作《黄鹤先生用力鞭策小麋鹿》、《快乐的姐妹们》等,都是朱富贵精心收藏的秘宝。
不吹不黑,在春宫画方面,洋人的画技确实有可取之处。
不过朱莉今天并没有画西洋画,而在练习水墨画,一副《孤舟蓑笠翁》的画面正在一点一点出现在白纸上,意境满满,十分唯美。
就是自告奋勇去钓鱼的伊博文此刻冻得像个三孙子似的。
毕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笔下的钓鱼翁,总不可能穿着加拿大鹅吧?
为了保证艺术效果,只穿着单薄棉衣,外披蓑衣的伊博文打着喷嚏,却依然兴致盎然。
毕竟这可是他击败了阮福时,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起点VIP2022-03-21完结 5WSC143.58万字 6.83万总推荐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
-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番茄vip2021-12-03完结39.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降临到了东汉末年,还没长成就赶上了黄巾之乱,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