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南说书人
- 入库:04.13
这家学院的诞生也是借鉴了老牌帝国主义带英的经验。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不仅仅给他们本国提供了不少优秀的政客,也给大英后殖民时代得以维持全球影响力,特别是英联邦内部强大的影响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培养本国政客就算了。
朱富贵没有建立一座学校教人忽悠民众的打算,大明的官员还是得一步一步从基层走来,得到充分锻炼,才比较令人放心。
凤都政治经济学院培养一批基层干部倒是可以,理论结合实践嘛。
另外,培养一大批大明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大明朝贡圈的捍卫者,大明文化的皈依者,倒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随着《条约》签订,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在朱富贵的字典里正式升级为了“亚历山大老弟”。
既然亚历山大老弟这么给面子的派女儿来求学,那么大明自然试一试这个法子是否可行了。
·
这一次离开凤都的时间有点久,将近两年时间,就连朱富贵自己都有点认不出凤都的新面貌了。
就好比两千年到两千零一年左右,全国基建最高潮那会儿,离乡两年时间,回来了认不准门是常有的事。
凤都的情况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凤都主城四期工程和地铁3号线落成了,还是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因为是白纸上作画,凤都的城市布局都是有着提前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考虑的。
朱富贵手里握有大块大块的储备土地。
这次开发的新渤海湾至凤都皇居之间的南区,预计可以容纳新增人口80万人。
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凤都的人口将超过伦敦的500万,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城市。
在如今这年头,500万人口可是了不得的。
伪清那会的北京,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也就100万上下,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连80万人都没有。
殷洲这边的人口,陆陆续续靠着移民和鼓励生育,已经快到七八千万的样子了。
接近十九世纪末老美的人口数了。
大明占据了墨西哥北部与加拿大大部的土地,所以在殷洲的国土面积要比老美大。
不过给了美利坚两侯爵两个州,洋基佬还占据着五大湖以东的三五个州,这些地方要比墨西哥北部和加拿大宜居度高,所以实际上大明的人口密度要比世纪末的老美要略微大一些。
而神州这边,虽说迁走了许多移民,但在鼓励生育的政策下,人口基本恢复了,大约在4亿出头。
再加上南洋、倭岛、安东都护府、土澳宣慰司等地的大明公民及不具备朱卡的后备役公民,大明总人口为5亿5千万。
未来,大明的生育补贴政策将会随着人口波动而摇摆,目标还是希望人口曲线变得平滑,避免大的波动。
大明人口的最终目标大约为20~25亿左右,维持在全球人口总数的1/3上下即可。
·
目前来说,凤都依然是大明境内最繁华、最先进的城市。
如此众多的人口,建设完善的地铁网络势在必行。
地铁这个东西,朱富贵确实有提前规划,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最终还是难免会出现挖路拆房子之类的事情。
朱富贵离开凤都的时候,好些地方都挖开了,如今回来,地铁3号线都稳定运行大半年了。
这样的大明速度确实令人咋舌。
不过朱富贵回来朝廷举办的盛大的欢迎仪式,他是乘坐大敞篷车,一路锣鼓喧天地回到皇居的,倒是没有见识过新地铁。
当然了,肯尼迪坐敞篷车——脑洞大开,朱富贵为了避免这样可能出现的危险,说是敞篷车,其实就在拍照那会儿拉开防弹板朝着大家挥挥手,绝大部分时候他都是龟缩在厚厚的防弹钢板里面的。
如今凤都都快五百万人了,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猫两三只的凤都了。
那时候朱富贵可以肆无忌惮地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现在则不得不将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
谁知道夹到欢迎的近百万人里面,有没有敌国的间谍和特工呢?
之前在鞑宋瓜达尔港被大英帝国和暹罗王国双料王牌特工大白象伏击了一手,导致李伴伴差点服用金汁儿的惨痛教训尚在眼前,朱富贵可不敢用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第827章 李卫明的巴浦洛夫实验
相比乘坐防弹汽车回皇宫的朱富贵,玛利亚公主一行倒是接地气多了。
他们在新津港上岸,接受边防检查验明身份后,获得了留学生证明。
凭借这份证明,他们可以在大明正常的生活、学习,但是不能务工。
想要在大明务工的话,需要办理其他的手续。
当年白夏儿那个小女仆就是办理的临时工作证,在新秦遇到她的恩主的。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
像巴浦洛夫就向大明边检人员咨询了,自己是否能够在凤都勤工俭学,赚取一些生活费。
俄国政府给的津贴虽然不少,但是巴浦洛夫见识过上海的繁华,又看到新津港甚至更加新颖,更加繁华,他觉得居凤都,大不易,自己最好还是想办法赚点生活费比较好。
边检人员给与了肯定的答复。
在学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留学人员可以在校内组织里通过劳动获取报酬。
这让巴浦洛夫稍稍安心。
玛利亚公主带着大家,按照记忆里的地址乘坐新津-凤都的城际火车。
她还不知道城际火车已经连通了地铁,还打算到了凤都再走去腾龙山呢。
当然,走是指巴浦洛夫这样的团员,她作为东罗马公主,当然是会打一辆气派的大明绿皮出租车了。
其实鸿胪寺那边倒是有对接过,想要派一辆大巴车把他们都拉走得了。
是精神凤都人玛利亚想要炫耀凤都美丽的城市景色,要求自行前往腾龙山大学城的。
还没见识更加高级的地铁,单单是凤都-新津城际火车就让一帮斯拉夫土包子啧啧称奇。
一个好事的贵族子弟,甚至拿出一枚金币礼在火车的窗台上,直到三分钟后,金币才被颠簸翻落。
“太神奇了!”
“这可比圣彼得堡-莫斯科的城际火车安稳太多了啊!”
“如果我们俄罗斯……啊,我们东罗马也有这样的城际火车,那我回圣彼得堡都不愿意坐马车了!”
“是啊,火车上空气多棒,都是高级的泡面的清香,完全没有穷人恶臭的味道!”
巴浦洛夫缩了缩头。
他也闻到了泡面的香味。
香,实在是太香了!
和大白免一样,令自己的唾液加速分泌。
不过巴浦洛夫却不敢去打听泡面要多少钱一包。
想来这种比贵族老爷家的土豆牛肉汤还香的食物,一定很贵吧?
巴浦洛夫的母亲在贵族老爷家做女佣,作为一个狡猾的斯拉夫女人,她时常会用小罐子盛一些肉汤带回家。
那些只有盐巴,缺少辛香料的牛肉汤,味道确实没办法和钻入鼻尖的泡面香味比。
当然,巴浦洛夫母亲服务的对象只是梁赞当地的小贵族。
而玛利亚公主也好,团队里那些大公、伯爵的子嗣也好,他们是真正的大贵族,对于泡面这种东西也只是觉得新奇,不可能认为有多么美味的。
但至少,能享用这种食物,穿着时髦光鲜的大明市民,绝对算是体面人了。
与那些灰头土脸的圣彼得堡小市民不可同日而语。
更别说东斯拉夫平原上那些土得掉渣的农场主,以及他们手底下那些灰蒙蒙的,脏兮兮的,散发着恶臭的农奴们了。
与其说与他们是同胞,这些贵族子弟反而觉得,自己与大明人,至少是凤都人,更像是一个世界的人,更有共同话题。
·
李卫明带着两个小侄女儿同样乘坐城际火车,而且正好与巴浦洛夫所在的位置不远。
他看到巴浦洛夫拘谨地看向了自己,便点了点头,表示打过招呼。
虽然对方是个毛子,放在唐朝属于昭武九姓都看不上的胡人,是杂胡中的杂胡。
但咱大明汉唐气度,包容天下,这家伙又是合法入境的留学人员,李卫明倒也没有歧视他的意思。
现在时间差不多是十点,抵达凤都还需要些时间,李复明所需从背包里摸出了一包方便面,又掏出一个搪瓷广口杯,打了一点开水泡面吃。
两个女娃对于方便面到没有像那些毛子那样大惊小怪。
虽然是乡下娃,但那也是大明的乡下娃,世面还是见过不少的。
“俺在家吃过!”
“俺爷拿粮食去县城的供销社换过方便面回庄子,说这个面又便宜又好吃,但俺觉得吃多了就不好吃啦!”
李二叔是个爱贪小便宜的人,之前大明刚刚光复神州,建立县一级供销社的时候,他生怕这种好吃又耐放,而且一看就有油水的方便面被别的庄子买光,直接用粮食换购了一千大几百斤方便面,藏在了庄子的地窖里。
谁曾想,方便面虽然是个好东西,买的人很多,但特娘的富贵爷的供销社就好像是变戏法的把式,大伙儿怎么抢购,它最多就断一两天货,到了第三天,柜台上又会放满了各种口味的方便面。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起点VIP2022-03-21完结 5WSC143.58万字 6.83万总推荐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
-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番茄vip2021-12-03完结39.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降临到了东汉末年,还没长成就赶上了黄巾之乱,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