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南说书人
- 入库:04.13
只有等到人口增长,就业成为压力之后,成衣厂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不过朱富贵更希望的是,自己的大明帝国一开始就占据产业链的高地,尽量不要走血汗工厂的老路。
从目前看来,朱富贵与小百合的蜜月期还有很长时间。
有一说一,这批睡袍虽然是赠品,可做工是相当不错的。
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
洗浴中心最常见的明黄色配色,显得富贵大气。
但在此时此刻的大明境内,肯定不能用这样的黄袍。
朱富贵敢买,下面的人也不一定敢穿。
不是朱富贵封建思想,也不是他想当一个故步自封的独夫,而是现在的形式不得不如此。
如今整个大明帝国立国的法理基础就在于大明的法统。
两千多年皇权天授的观念,在如今的中国人心中依然牢不可破。
至少在这个最需要凝聚人心的时期,朱富贵必须杜绝一些有可能动摇皇权根基的事物。
至于日后自己是选择学英皇、泰王,乃至于明治小老弟,这都是后话。
反正自我革命这一选项,朱富贵是没有想过的。
……
洗完澡,打过天花疫苗之后,莫白带着夏志新来到食堂用餐。
对于教内伙食的丰厚,这些日子住院的夏志新已经深有体会。
之前他还以为是莫白借了高利贷,才能每日给自己带来一荤两素的吃食。
但到了食堂,夏志新才发现自己错得厉害。
所谓食堂,其实也是一个用支架和石棉瓦搭起来的大拱棚。
到了饭点,工人们三三两两过来用餐。
基础的配餐便是一荤两素,米饭管够。
如果想要再吃得好一点,就必须花钱了。
当然,大部分工人还是很节约的,为了攒钱买脚踏车,他们都选择吃免费的配餐。
一荤两素,这已经是从前不敢想的奢侈吃食了!
当然,这一荤也不是什么全鸡全鸭、蹄膀酱肘子之类的大荤。
一般也就是一块连皮带膘的红烧肉,或者一只喷喷香的卤鸡腿。
最常见的还是卤鸡腿。
在网上采购,白羽鸡冻鸡腿,便宜的简直不像是肉食。
夏志新跟着莫白一道,领了一个不锈钢餐盘,排在队伍后头打菜。
轮到他们时,胖胖的殷人大姐给夏志新打了一大勺猪肉粉丝,并且抛了一个媚眼。
“乖乖,那大姐该不是看上夏先生您了吧?”
回到餐桌上,莫白看着夏志新盘子里至少是自己1.5倍分量的粉丝,忍不住猜测道。
“瞎说什么呢!”
夏志新老脸一红,道,“许是那位小娘子看出我大病初愈,故而多打一些,让我滋补身体。”
“未必哦!”
莫白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我听老华工们说,这里殷人男少女多,多的是尚未婚配的女子,这次五百新华工进来,户部民政司怕是会牵头组织大型相亲会呢!像您这样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美男子,肯定非常抢手啊!”
“还有这种事?”
夏志新惊讶地瞪大眼睛,饶是他饱读诗书,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作为一个丧妻十多年的鳏夫,夏志新也不是没有想过续弦。
尤其是将儿子一点一点拉扯大之后,这个心思就更加了。
只不过这年头,东南地区的性别比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调。
加上一妻多妾制本质上是权贵对于底层男性的性剥削,导致老光棍们娶妻越来越难。
天价彩礼这种东西可不是二十一世纪才突然出现的。
实际上,纵观中国宋元明清的历史,彩礼可从来都不是一个便宜的东西,娶老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在短时间完成内移风易俗,解放女性人口,才在一个小尺度时间内扭转了这一现象,从而被新一代的中国人误认为没有彩礼才是常态。
根据统计资料,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苏州府、绍兴府这些江南富庶之地,终身娶不到老婆的男性,占到了男性总人口的将近一半。
以至于当夏志新听说这里居然还管分老婆,惊讶地连嘴里的粉丝都漏了出来。
“看来这白莲教也有可取之处啊!”
夏志新擦了擦嘴,然后偷偷看了一眼食堂那位大胸脯大屁股,一看就很好生养的胖婶,后者也正好投来一个灿烂的微笑。
“还是找儿子要紧!”
夏志新将头低下,连忙给自己扒了一大口饭,吃进嘴里。
…………
…………
ASolaF打赏1000起点币
己卯问情打赏1000起点币
不稳定传送门500起点币
星运乾坤500起点币
赵非逍300起点币
感谢赛尔a、鲶鱼怪打赏200起点币
感谢书友14101122103218,黔首电灯,萝柏打赏100起点币
第80章 灯光
抢钱抢粮抢女人,这始终是一个帝国,一个文明,乃至于一个种族对外扩张的原动力。
比如说印第安人最终的归宿,即在北美地区基本灭绝,在拉丁美洲地区以印白混血的形式延续下来,人口依然维持一定规模。
但根据基因研究,拉美地区所谓的混血印第安人,几乎百分之一百父源都是白人,正如后世国内所谓的混血儿,基本都是洋父华母一样。
就好似草原上战败的狮群,雌狮得意幸免,甚至毫无障碍地接受新王,但雄狮则只能选择战或死。
这样的说法或许有物化女性的嫌疑。
不过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上演的,血淋淋的事实。
只不过在近代以来,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被包装在日趋精致复杂的人本主义与理论之间,粉饰着人类历史上极不常见的短暂和平。
第四大明帝国崛起于群狼环伺的北美大陆,没有中华民族固有的人口优势,因此无论是朱富贵还是其他朝中重臣,都理所当然地重视扩大人口的问题。
从中华本土和南洋地区移民华工固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毫无疑问,华工这个群体几乎都是壮年男性。
为这些身体健康的壮年男性自然有婚育的需求。
为大明帝国的单身汉们寻找老婆,是朱富贵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而是关系着政权的稳固和人口的延续。
好在,好消息是,随着制式武器屠戮效率的提高,无论是殖民者征服印第安人的战争,还是殖民者内部的战争都使得世界各地出现了女多男少的局面。
便以最典型的,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为例,在十九世纪中晚期也存在上百万无法出嫁中产女性。
可以说,东起维新志士与幕府武士的困兽战场,西至乌克兰平原的血腥战争,这些地方都记录在朱富贵的小本本上面,是可以考虑的合适对象。
当然,这些都是远期规划,目前对于朱富贵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座新的城市,一座属于大明的城市,让人心彻底安定下来。
在晚上的迎新晚会上,朱富贵正式宣布了这一决议。
说起这次迎新晚会,这还是大明站稳脚跟后第一次举办的大型文体活动。
类似春晚之类的大型活动,虽然在后世被人吐槽为一年不如一年的鸡肋,但在文娱生活贫乏的年代,这样一场晚会不仅仅代表着忙里偷闲,代表着阖家团圆,更代表着一种集体认同,一种集体文化。
当一千多人,穿着统一的几种服装有序聚集在一起,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是在每一个人心中添加归属感的烙印。
在这一刻,莫白他们那五百多人的新华工渴望融入这一集体的愿望无比强烈。
和平年代,或许有人追求第一无二的个性。
但在如今这乱世,在这蛮荒的北美西部,每一个华人都渴望融入到集体中去,成为这庞大力量的一份子。
夏志新坐在小马扎上,虽然明明知道眼前这些都是不成器的白莲教众,但也忍不住生出想要加入其中的念头。
莫白更是羡慕地看着东边一侧的观众席。
与稍显混乱的其他区域不同,这里的观众全都坐姿笔直,双腿并拢,双手轻贴膝盖。
这些皇家陆军第一师的战士们,虽然与大清国的绿营都穿着绿色的衣服,但根本就是两个物种。
大丈夫当如是!
莫白想起了自己在街上听说书先生讲起过的这句话。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夏先生说什么,明天的志愿填报自己一定要写参军入伍。
……
随着太阳渐渐西沉,迎新晚会正式开始。
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露天集会为什么要放在夜晚。
在过去的农村,蜡烛是极其奢侈的物件。
以气死风灯为代表的马灯、煤油灯,如今在美国西部已经相当流行,但尚未正式传入中华本土。
在国内传统的庙会也好,戏班子搭台唱戏也好,都在白天举行,大晚上的又能看清个什么劲?
而且这么多人,不说拍手叫好,就是每人偶尔耳语几句,台上戏子的声音也就听不到了吧?
一直到舞台上酷炫的灯光啪地亮起,一切疑问才烟消云散。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起点VIP2022-03-21完结 5WSC143.58万字 6.83万总推荐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
-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番茄vip2021-12-03完结39.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降临到了东汉末年,还没长成就赶上了黄巾之乱,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