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南说书人
- 入库:04.13
牛婶笑呵呵地道:“老李说了,按照我们大明的传统,送人上路是要吃断头饭的,可不能马虎。”
“这么好的食物,真是便宜了这些人了!”
岩石咽了口唾沫。
方便面这种东西真是好吃啊……
上回得胜回朝,万岁爷龙颜大悦之下,从本就不再富裕的内帑中又挤出了一些钱,给每个战士都发了五桶统一方便面。
岩石分到的是老坛酸菜面和红烧牛肉面,那个滋味……
本来还想给女儿留点的,没想到自己一口气就都给吃掉了。
不过毕竟如今已是堂堂大明军官,岩石自然不会去和死人抢吃的。
“那几个白俘也是报应,这辈子作恶太多,才会有这几天的惨事……进去吧,万岁爷和杨旗长正在里面训诫犯人。”
岩石摇摇头,打开铁门,放送餐队进入。
诏狱内部,其实就是一间不大的石瓦房。
不过与一般的房子不同的是,朱富贵特地命人用泡沫等材料将里面的墙壁包裹结实。
一来是起到隔音之效。
二来也是为了防止犯人撞墙自杀。
牛婶到的时候,朱富贵正捏着鼻子走出诏狱。
整整五天时间,这些犯人吃喝拉撒都在一间七八平米的小屋内,那味道别提了。
好在送餐员都带着口罩,倒是没有什么不适。
朱富贵点点头,牛婶等人拿出饭盆,装了热腾腾的泡面,从小窗缝里送了进去。
这间小小的诏狱内部究竟有什么东西,不是一般人有资格知道的。
不过牛婶她们也不想知道。
每次送餐都能隐约听到犯人撕心裂肺的嚎叫,相比里面一定是非常可怕的刑具。
……
其实,朱富贵是一个儒雅随和的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谦谦君子。
或者你可以称他为朱大善人。
朱富贵对于折磨犯人并没有什么兴趣。
不过,对于文化值的话,朱富贵的兴趣就大了去了。
没错,在诏狱之中,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老虎凳、辣椒水等恐怖刑具,有的只是一部电视录像机。
这五天来,朱富贵只是简单的命人用铁镣将犯人的四肢头颈全部固定在椅子上,然后给他们播放各种电视录像而已。
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干他们的文化值,朱富贵和绝对可靠的老李同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去用针扎他们,甚至喂他们吃万艾可或者兴奋剂,以确保他们保持清醒。
而电视中播放的片子,也是朱富贵精心挑选过的。
什么《新白娘子传奇》啊,什么《西游记》啊,什么《还珠格格》啊……
总之,就是那种洗脑效果强的,能在这些犯人脑子里留下最多印象的,都是朱富贵的选择。
因为这样产生的文化值会更多。
在整整120小时的信息轰炸之下,这些生产文化值的铁杆庄稼就开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产量下滑。
根据资料,无重大疾病的健康人中,最长时间不睡觉的记录是264小时,约11天。
不过一般到四五十个小时之后,人的精神就基本上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
所以朱富贵觉得,自己的这些俘虏能坚持120小时,得感谢自己精心准备的文化节目,以及无私奉献的珍贵药品。
但凡有点人性,这些死囚也应该有些感恩之心!
让他们在经过了丰富的文化之旅,再饕餮一顿美味的泡面之后再上路。
朱富贵觉得,古之帝王有自己这般侠骨柔心者,也都寥寥无几了吧?
“杨爱卿。”
“万岁爷,臣在!”
“你说朕是不是有些类允炆老祖?会不会太过善良了?”
听到朱富贵的疑问,这几天虽然没有入内,但被里面那些不成人声的哭嚎声吓得不轻的杨六倒吸一口冷气,然后迅速双脚立正,行军礼道:
“万岁爷的善良是苍生之福,但如果有谁敢因此放肆……因此放肆……”
可怜杨六这个大老粗被朱富贵吓得居然也有了几分文采,只是说到一半难免还是卡壳了。
憋了很久,眼看都快背过气去,他终于想到了个词,“如果谁敢放肆,咱们就六夷他十族!”
第65章 “你们”与“我们”
中国人自古就爱看杀头。
不过这么刺激的事,谁又不爱看呢?
巴黎市民这方面老有经验了。
印第安人中,玛雅人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不过这一次可不仅仅是杀头这么简单。
这一次公审俘虏,是再一次向子民彰显煌煌大明之武德,也是再一次提醒大家,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德国学者施密特在他的《政治的概念》一书直言不讳地说到,政治永恒的主题就是敌我斗争。
想要搞清楚谁是“我们”,就必须要提出谁是“你们”。
可以说,“你们”的出现,才塑造了“我们”。
一旦“你们”消失,那么“我们”也就不复存在。
比如说,当“你们”是一省之内长江以北,那么对于苏南小市民来说,“我们”就限定在了苏锡常三个小小的城市。
内斗省由此产生。
当“你们”划定在所谓执掌男权社会的男性,女拳也由此诞生。
朱富贵当然不能用如此狭隘的“你们”,来创造如此狭隘的“我们”。
未来的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始终没有处理好“你们”和“我们”的标准,最终分崩离析,成为历史云烟。
而如今,新生的第四大明帝国内部,有华工,有殷人。
殷人来自不同部落。
华工内部也有广府人,有福建人,有客家人,还有江浙人。
可以预见,未来朱富贵的治下,还会有四川人、华北人,有西北人,有东北……
好吧,东北人估计暂时是不会有的。
就在3年前,白痴一般的满清政府居然被刚刚克里米亚惨败的弱鸡沙俄诈走了外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国人用的借口是帮忙调停英法联军,让他们撤出北京城。
然而……
调停个鬼啊!
在克里米亚携手奥斯曼土鸡将毛熊一顿胖揍的,就是特么的英法联军。
刚被人揍得亲妈都不认识,转头和对方说“给我一个面子”,俄国人哪来那么大脸?
可满清政府居然就真的就被唬住了,白白把外东北送了出去。
都说旗人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其实多数也是错怪他们了。
他们不光卖汉地不心疼,卖自家祖宗的龙兴之地更是不带眨眼的。
要说人家卖国割地起码能听个响,多数能换回点啥。
这帮人才真是连卖国都不配,应该算是送国。
恍然大悟的满清政府,为了防备沙俄进一步南下,只好在咸丰十年(1860年)才亡羊补牢地开禁放垦,拆掉了柳条边。
不过一直要到1877至1878年间,中原地区爆发“丁戊奇荒”,华北、山东的百姓才开始大规模“闯关东”。
所以如今的东北,基本上还是一片白地。
总之,就像到了东北就不管你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大家都是东北淫了一样。
不管你是在老家十世之仇的土、客人,还是向来爱打小算盘的江浙人,又或者是殷人,只要来到大明,就是大明人,就是那个“我们”!
而用以塑造“我们”的“你们”,自然就是这些白皮殖民者了!
于是,日进斗金的伐木厂,今天也破天荒的停工一日,所有的大明子民都必须要来参加公审大会。
因为人数太多,所以云雾部落原本的广场已经不够用了。
公审大会的地点选择在伐木厂河谷下游的空旷地带。
一个个精神崩溃、脸颊凹陷、形如败犬的俘虏被威武强壮的第四旗战士拖拽上来。
大明皇家陆军临时军事法庭法官赵阿千拿着扩音喇叭,开始宣读他们的罪状。
一个长者红毛长须的俘虏最先坚持不住,嘴里大喊着“尔康——尔康——”,疯癫起来。
接着,有喊“相公”的,有喊“师父”的,还有喊“大哥大嫂过年好”的,一时之间,群魔乱舞。
“看吧,在我煌煌大明的天威之下,欧罗巴的小丑只能装疯卖傻以求苟活!”
赵阿千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朝鲜播音员的铿锵之音,义正言辞地怒斥道,“但是,英明神武的圣天子不会被蒙蔽,善良淳朴的华夏儿女,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无论是摇尾乞怜也好,无论是负隅顽抗也好,北美及满清奴隶制种族灭绝匪帮,必须被毁灭!”
“行刑!”
“尔康——”
“紫薇——”
砰!砰!砰!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地枪响,那些不知所谓的嘶吼声全部停了下来。
由于行刑的枪支比较原始,很多情况下,即便是直射后脑尚不能一枪毙命。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战士们又用刺刀捣毁延髓,结束了这些殖民者罪恶的一生。
自此,大明陆军第一师的第一场大捷,“马车关大捷”正式尘埃落定。
但全军上下的弦并没有松懈。
基层军官自然不知道万岁爷已然将普拉什矿场的主管玩弄于股掌。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起点VIP2022-03-21完结 5WSC143.58万字 6.83万总推荐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
-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番茄vip2021-12-03完结39.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降临到了东汉末年,还没长成就赶上了黄巾之乱,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