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南说书人
- 入库:04.13
不过朱富贵看重赵阿千,可不完全是因为他比较忠心,而是因为他的天赋——
与身俱来的语言学习能力!
要知道,当时他可是用殷人土语和三个殷人老娘们对喷而不落下风的。
这说明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门生涩的外语掌握得炉火纯青了。
这份语言天赋,在朱富贵治下五六百人中无出其右。
因此,朱富贵打算尝试着将他往记者、外交官、间谍等等方面培养。
不过赵阿千递过来的第一张照片,朱富贵不是特别满意。
相机是从咸鱼上淘到的七十年代老式黑白相机。
带真皮套盒和跨带。
厂家的名字是pearlriver,朱富贵查了查,现在是一家叫做珠江钢琴的企业,也不知道他们当年怎么会在照相机这么不相关的产业上掺了一脚。
不考虑逆天的技术性能,这种黑白照相的双镜头照相机出现在这个时代一点都不违和。
因为在1860年,原始的单反照相机在英国诞生;
1861年,第一张彩色照片在德国诞生;
1862年,双镜头照相机在法国诞生。
果然,在这个年代,美国就是没文化的乡巴佬的代名词。
各种新式科技总是萌发在老欧洲。
朱富贵的相机性能自然远超这个时代,不过缺乏经验的年轻记者赵阿千浪费了机器的性能。
他拍摄的大明木业第一次开工的照片,从取景构图到技术细节都很外行。
讲到拍照片,朱富贵可以和他讲上一个上午。
毕竟大学时的悲惨生活,就是从一则摄影社招新广告开始的。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啊!
“万岁爷,是小人拍得太差了吗?您怎么哭了?”
赵阿千看到了朱富贵眼角的泪水,心里更是忐忑。
“没事,我只是想到了这只照相机背后的故事……”朱富贵摇摇头,不想多谈。
背后的故事?
赵阿千一惊,心说自己真是太迟钝了!
这么先进的照相机,来路肯定不简单啊!
一瞬间,赵阿千已经想象到,在脏乱阴仄的纽约街头,大明缇骑特工们把面容隐藏在立领下面。
他们冒着被洋人警察发现的危险,小心翼翼地将最先进的照相机通过黑帮的网络带出。
期间伴随着帮派的欺诈,线人的背叛,供货商的为难。
或许有一些缇骑牺牲了,但最终,这台珍贵的照相机终于被运送到了花旗国的西部,赶上了大明皇家工厂的开业……
想着想着,赵阿千觉得手中的相机沉甸甸的,仿佛有几百斤重量。
这一刻,他愈发痛恨自己没有把照片拍好了。
“爷,是小人错了,回头小人一定再仔细研究那本《摄影从入门到精通》,争取把这个‘记者’做好!”
看着眼前痛哭流涕的赵阿千,朱富贵愣了愣。
这个人也太忠心了吧,不就是拍照手抖镜头歪嘛,怎么哭成这样?
难道他也是个潜在的摄影发烧友?
不过不管怎么说,认识到错误总是好事。
朱富贵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怎么还自称草民,以后要称臣,知道吗?”
“啊?”
赵阿千茫然地抬起头,道,“记者也是官吗?小人愚笨,也能当官吗?”
“记者不是官,但记者是所谓的‘无冕之王’,运用诱导性的文字和删选的镜头,他们可以把黑的说成是白的,把白的说成是黑的。”
“不过你从今天开始,除了是记者以外,还是我大明的礼部员外郎了,什么时候能转正,就看你自己的努力程度。”
朱富贵摇摇头,又将讲一本删减版的《说话的艺术》塞给了赵阿千。
喜欢做官没什么。
中国人就没几个不喜欢做官的。
以此为动力,把差事办好,这对于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鞭策。
……
屏退赵阿千之后,朱富贵拿出了《北美木材博览》,与赵阿千拍摄的照片进行比对。
根据《博览》上面的介绍,这是一棵美洲橡木,属于北美十分常见的树种,从五大湖到加州南海岸都有广泛的分部。
另外一种附近比较常见的树木是北美杉木,一般出现在部落山寨周伟,海拔较高的地区。
这两种树,大概就是朱富贵未来砍伐的主要对象了。
至于那些珍惜树木,因为文明值的问题,并不适合出售。
国内有一个很出名的老段子,说是日本人放着自己国家的树不砍,专门进口中国的木材,然后加工成一次性筷子,再返销给中国人。
由此可以证明:
第一,日本人环保、中国人只知道赚钱;
第二,日本聪明,中国人愚蠢,最后大钱还是被日本赚去了。
这个段子出现的年代比德国良心下水道还早,大概和日本神奇夏令营是一个时期。
后来,随着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清了这些段子的真实面目。
原来中国才是最大的木材进口国,反而是日本,热衷于对外出口木材。
而且无论是造纸还是一次性筷子,所用的木材均来自商业林,根本不是砍的自然林。
最后,日本所用的一次性筷子,也是中国这个世界第一生产国生产的。
……
段子说到底还是段子,哪怕出现了两级反转,它也还是段子。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是人均资源缺乏的国家。
生长迅速的商业林木材或许还好,但是对于优质原木,两国都是十分稀缺的。
这些年,国内木料的价格也十分坚挺。
像朱富贵这边直接砍伐下来的木头,算上熏蒸、证件费、运输费,最后利润相当可观。
那些一看就不好卖的百年古树、千年古树,朱富贵倒是没打算动。
他看资料上说,在未来十年内,仅加利福尼亚洪堡县,就有超过200万英亩的原始红木林被砍掉。
而且美国佬喜欢砍巨树,由于树木巨大,即使10个人同时砍伐一棵大树,也要10天时间才能将其放倒。
当然了,这些家伙手里的斧子和锯条,和大明木业的设备不能比。
即便如此,朱富贵还是准备先从中等大小的树木开始砍起。
反正林子够大,树够多。
以一棵直径半米,高十米的中等树木为例,它能够提供木材大约不到3立方。
以橡木为代表的阔叶林、落叶林所产木材称为硬木,大约价格在1000元立方。
以杉木、松木为代表的针叶林所产木材称为软木,价格大约在500元立方。
也就是说,平均每棵树可以为大明国库提供2000元左右。
同时,朱富贵估计,一个熟练的女工,每天可以砍掉5棵树。
毕竟长时间使用电锯,会对手腕关节,以及相关肌肉造成极大负担。
即便是5棵树,乘以2000,那也是1万元的利润。
去除后勤岗位、车队岗位、轮休、病事假,每日约有200人参与,那就是……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朱富贵从旋转椅上跳了起来。
难怪光头强砍树这么孜孜不倦,这特么比贩毒还挣钱啊!
这一刻,朱富贵恨不得让工人拿起电锯,从落基山脉一路砍到华盛顿去。
落樱神斧华盛顿,你的樱桃树,老子砍定了!
第38章 早朝
亢奋过后,朱富贵终于冷静下来,他要仔细捋一捋这件事情。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如果砍树挖木头换钱这件事情这么容易,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穿越前辈,没有一个人从事这一行业呢?
不一定是穿越到美洲的,只要带着双穿门,就是在国内,东北西南哪个地方不都有大把的木头可以砍伐?
所以一定是有什么因素冥冥之中制约着这个看似一本万利的买卖。
根据墨菲定律,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朱富贵疑神疑鬼的时候,坏事果然发生了。
先是一个女工在使用电锯的时候被切掉了两根手指,接着,一个男工又在树木倒下的时候被压断了腿。
李春发背着小药箱第一时间赶到,给他们进行了处理。
在这位半吊子神医的处理下,两人都没有大碍,但肯定都得休息好一阵子。
除了东厂稽查的事情,李春发现在也是大明木业卫生室的厂医。
他这个半吊子神医,半吊子是真的,神医也是真的。
医学知识的软件确实不太行,但凭借着领先一百六十年的硬件,老李神医绝对能吊打纽约、巴黎,以及紫禁城里的同行。
虽然在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的亲临亲切关怀下,工人们全都情绪稳定,并没有因为两个意外减弱伐木的热情。
但这件事还是给朱富贵敲响了警钟。
看起来砍树的生意确实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做。
在实地观察了几个小时以后,朱富贵终于明白自己先前的想法确实错得离谱。
首先,一棵十来米的树木被砍到之后,还需要去除枝丫,将主干截为好几节,否则根本无法运输。
而这些没有脱水的木头,重量十分夸张,往往需要十几个壮劳力,才能将它们送上农用翻斗车。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起点VIP2022-03-21完结 5WSC143.58万字 6.83万总推荐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
-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番茄vip2021-12-03完结39.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降临到了东汉末年,还没长成就赶上了黄巾之乱,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