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南说书人
- 入库:04.13
为了让朝议更有效率,伊藤博文一早便统计好了各部准备上会讨论的议题,并将他们分门别类,归纳梳理成为一份会议概要,就是之前交给朱富贵的那一份。
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律不予上会扯皮。
这样做能够极大增加会议效率。
毕竟朱富贵既不想学万历,三十年不上朝在后宫玩泥巴,也不愿学崇祯和朱元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勤勉至死。
朱富贵也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是崇祯还是朱元璋,总之抓大放小就对了。
六部依次发言。
在批示了几件议题之后,户部、吏部、工部一同上奏了一件大事。
新鲁煤矿发生垮塌事故,整整30名矿工下落不明!
30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是对大明人口积累的重大打击,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朱富贵沉默许久,叹息道:“全力救援,做好善后,如果有牺牲……按烈士待遇办理。”
朱富贵捏了捏眉心,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起矿难事故了,而且三起事故都出现在新鲁矿区,只是这次可能遇难的人数达到了两位数,更让人震撼。
吏部那边,新鲁布政使沈万金的年终考核肯定是拿不到甲等了,但朱富贵也没有同意对其问责的意见。
因为朱富贵很清楚,沈万金其实是在给自己背锅。
为了配合凤都-奥哈吗铁路的西段建设,新鲁铁矿、煤矿、镍矿都在争夺工期。
范德比尔特找来的铁路专家已经到位。
第一批筑路华工2万余人也已经抵达。
他们都被安排在新太行山脉中的太平洋铁路建设基地之中,人吃马嚼都是成本。
与之配套的,大明鲁钢钢铁厂也在新太行山西麓,煤矿、铁矿连线的中点建成。
这一座钢铁厂的技术骨干都是由之前新凤一大三小四座土窑培养出来的。
新的钢铁厂不再采用过去的转炉炼钢法,也即所谓贝赛麦炼钢法。
改为采用了效率更高得西门子-马丁炼钢法──平炉法。
平炉不仅用在炼钢工业中,玻璃工业和其他冶炼工业都可以使用平炉,是一种生产效率很高的工艺。
平炉法发明于1868年由西门子发明,不过这个时代则是在1864年由炼钢奇才,天生的伟人朱富贵陛下发明的,并且由朱莉出面,以【双朱实业】的名义向北美欧洲各地申请了专利。
只可惜,维尔纳·冯·西门子不在美国,不然朱富贵也想让他尝尝资本主义的专利铁拳。
当然了,1868年也不知道老美这支铁拳还挥不挥得动。
总之,这是一种成熟的炼钢法,朱富贵甚至凭借经验优势,在一开始就采用了效能更高的双床平炉设计。
预计新鲁钢铁厂年钢铁产量将至少突破40万吨。
有这样一头产钢巨兽嗷嗷待哺,大明对于钢铁和煤炭的需求自然没有止尽。
正是这样赶工赶产的氛围,导致了近期矿难事故频发。
可以说朱富贵这个国家元首难辞其咎。
不过朱富贵可以将罪己诏写在日记里,但在行动上,并不能减产以确保安全。
这是时代的无奈,是历史的阵痛。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朱富贵也并不打算完全什么都不做。
“王工部,一周之内我希望能看到事故调研,让小邢带队过去,他的脑子活络,让他看看有没有从技术上能够改进的地方,告诉他,不要怕困难,提要求不要束手束脚,让他们要相信朕和邢博士的能力!”
“还有,岩刑部,立即落实好北奴南运工作,即日将普拉什煤矿的白奴都送去南部最危险的矿山去锻炼,争取让他们早日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大明公民。但也并不是说我们的人就可以当监工撒手不管了,生产指标依然要压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
…………
感谢历史旁观者1号打赏5000起点币
感谢吻痕a小憨、ASolaF打赏500起点币
感谢书求书、龙骑士的29剑、笨蛋琪亚娜、一梦永嘉X3、关于我的15级号丢了重开打赏100起点币。
第218章 寒潮来袭
德武二年,西元1864年12月7日,雨。
新年的脚步已经渐渐临近,凤都沉浸在欢度新年的气氛中,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一场小小的意外被凤都电力部门阻挡在了群众看不见的地方。
一周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突袭了北美西部地区。
说是寒流,其实凤都的气温也只不过下降到了0度左右,除了凌晨会有一些薄冰,大部分时候都不会有结冰。
这个时代的华夏大地没有集中供暖这种外挂,自然也没有南方冷还是北方冷的年经争论,北方人更习惯寒冷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事实。
因此0度的湿冷对于江浙一代、以北华工,日本的和女,湘淮子弟,或者当地殷人来说,虽然也觉得冷,但多少还算习惯。
可是对于来自两广福建的华工,尤其是在今年移民潮刚刚来到美洲的那些地方的华工来说,就有些难熬了。
而且每年11月至来年3月,是北美西北部的雨季,雨水配合着低温产生传说中的魔法攻击,使得新凤的用电量达到了新的高峰。
如今新凤电力供应主要依靠的是凤都火电厂和富贵水电站。
受到大炼钢铁的影响,现在火电厂的煤炭供应受到限制。
但是好在这里的冬天不像华夏那样是河流的枯水期。
径流充沛的富贵水电站运行良好,而且在皇帝陛下的亲自指挥下,水电厂又紧急上马了一套涡轮发电机组,缓解了凤都电网的用电压力。
其实按照当初的设计,凤都今年的电肯定是够用的。
哪怕到年底新凤人口突破20万大关,依然在朱富贵和工部电力司同志们的计算之内。
但还是那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11月份,新秦皇岛解放,电力需求并网进入新凤电网,增加了电网负荷。
鲁钢钢铁厂投产,煤炭需求大幅上升,导致新凤火电厂燃料紧张。
再加上【三方铁路公司】如今已经招募到近五万筑路华工,他们虽然不用电,但肯定要用煤。
而且新太行山上的物资需要用汽车运到山脚,再用马队运送上山,这也是一笔能源的消耗。
种种突发因素叠加在一起,最后又受到寒潮的偷袭,因此朱富贵不得不临时向平台采购了一套发电机组。
比起之前两台80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这次的发电机发电功率达到了1200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800千瓦。
考虑到来水情况和停发情况,富贵水电站明年大约能够发电1000万千瓦时。
而朱富贵计划中,明年凤都的人口规模至少要扩增到60万人。
在后世,一个60万人的县城,一年工农业及居民用电量约为10亿千瓦时。
考虑到这个时代人均用电量约为后世的110,工业用电更无法相提并论,因此朱富贵预计明年新凤用电量应该在4000万-7000万千瓦时之间。
还有很大的电力缺口需要补足,如果移民还有大突破,或者有什么高耗电项目上马,那么用电甚至还有可能突破1亿千瓦时。
这个问题都只能通过平台采购才有可能解决,文化值的短板再次暴露在朱富面前。
而且,这次的意外也给朱富贵提了个醒,那就是文化值不光光够用就行,还得留足充分的战略储备。
比如说这次紧急安装的发电机组,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大明根本就造不出来,就算能造出来,时间上也来不及。
一旦出现电网崩溃,腾龙山工业基地停摆,或者凤都居民因寒潮而出现伤亡,那么造成的损失就远不是一台10万块钱的发电机可以相比的。
这也让朱富贵不由的反思,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中,大明的国土、人口、工农业产值都得到了飞速上升,但是文化事业却极大的滞后了。
“万岁,新津生产兵团师部机关快到了。”
就在朱富贵思考问题的时候,耳边响起了驾驶员的声音。
“走,咱们不去师部,直接去农场吧!”朱富贵忽然说道。
这一次,朱富贵来到新津农垦区考察事先并没有提前通知农垦师的干部,就连乘坐的也不是日月1号,而是一辆普通的农用车。
当然,说是普通,但也其实加装了防弹玻璃和构建强化。
除了车上的驾驶员江烨,还有一名警卫旗好手,车前车后也伴行着好几辆警卫旗的车。
这次寒潮,工业和电力是顶住了,可农业生产,尤其是生猪饲养恐怕还是会受到影响,朱富贵准备亲自看一看。
一下汽车,朱富贵就有些后悔自己穿着淘来的南极人羽绒服了。
传言中贴牌大厂的羽绒服质量还是不错的,也很保暖,但是一旦濡湿了,便一下子失去变得沉重湿冷。
一旁掌伞的驾驶员江烨很自觉的将自己的呢大衣脱了下来,披在朱富贵身上,“万岁,小心受凉。”
朱富贵打了个喷嚏,摆手道:“没事,我们走。”
“站住,养猪重地,来人止步,哨兵神圣!”
养猪厂大门前站岗的小战士警觉性很高,朱富贵一行刚刚走近,便抽出半截军刀呵止道。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起点VIP2022-03-21完结 5WSC143.58万字 6.83万总推荐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
-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番茄vip2021-12-03完结39.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降临到了东汉末年,还没长成就赶上了黄巾之乱,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