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南说书人
- 入库:04.13
“难道第三次黄祸真的无法避免了吗……”
麦肯揉了揉脸,跟随人群朝院子走去,比起关心可能爆发的第三次黄祸,还是先想办法活下去吧。
……
等到白奴们来到院子里的时候,这里早已站着一排锦衣卫。
这些隶属于北镇抚司内卫部队的战士,待遇比野战军差一些,主要负责大明内部的厂矿、监狱、电站等重要设施的保卫工作。
在去年的两次白奴暴动中,这些穿着鸳鸯袍,佩戴绣春刀和老式火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家伙,展现出了屠夫本色的一面。
对于白奴们来说,那些绿皮士兵很可怕,但这些红皮士兵也不妨多让。
在锦衣卫前面,还有一小群身穿汉服的男子。
麦肯看了一眼,便看出来他们都不是军人出身,应该是文职人员。
“夏馆长,这次给你们添麻烦了。”
一个瘦小的男人,用生疏的汉语对一个高瘦男子说道,同时身体鞠躬90度。
“伊藤遣毛使,你这就见外了,我们都是为万岁爷做事。”
高大男子双手朝着富贵宫方向遥遥一拜,“你此次前往长州藩讨要和女,乃是关乎大明社会稳定的大事,老夫定然尽心竭力。”
这个高大的男子正是大明皇家社会科学院院长,大明皇家博物馆馆长,《大明皇家科学期刊》主编,礼部郎中,国子监副祭酒,夏志新夏教授。
从这一堆头衔中,就能看得出来,这一段时间在大明夏志新是多么地如鱼得水,多么地发光发热。
可以说,在大明夏志新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新生了,整个人都变成了光!
虽然不能在战场上开疆扩土,但夏志新发誓,要为皇帝陛下在文化领域上冲锋陷阵,摧城拔寨。
与此同时,站在夏志新身边的那矮小男子,则是被皇帝陛下刚刚册封为“遣毛使”的伊藤博文。
所谓遣毛使,自然和遣隋使、遣唐使一样,是一种外交使节了,他的目的地正是长州藩的毛利氏。
至于说眼下这群被集中起来的白奴,便是与毛利家贸易的货物之一,也算是大明天朝上邦的一些小赏赐。
之所以要选择麦肯等人,是因为这些白奴既不是最优质的,勤奋得像驴子、为了大明绿卡而努力的进步白奴,也不是那些最拉胯的白奴,属于中不溜丢,适合作为礼物的白奴。
与伊藤博文寒暄了一番,夏志新看了看手上的大力士金表:“时候也不早了,老夫就先动手干活了,小五,记得多拍几张优质的照片,争取在下一期的《大明时报》上发表!这也是‘中华及中华附庸文化考’内容的一部分!”
吩咐了几句,夏志新带着一帮手下开始给白奴们剃度。
夏志新亲自负责的白奴正是麦肯,他冷哼一声,道:“尔乃蛮夷,无资格坐于本院长当面,以古姿跪下吧!”
所谓古姿,指的是唐朝胡椅传入中原以前,中国人跪坐的姿势,也就是后世日本人一直保留的跪坐。
麦肯当然听不懂这个,但一旁的锦衣卫会帮他听懂。
绣春刀的刀鞘朝麦肯的膝盖窝一打,麦肯就跪了下来。
这把麦肯吓坏了。
因为他听说,在大明或者满清,杀头就是这个姿势。
即便是个还算刚强的男人,他也忍不住瑟瑟发抖。
在这一刻,他又想到了妻子,又想到了那个跟着中国人私奔的女儿。
“莲娜……”他低声呢喃道。
“莲娜?”夏志新觉得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似乎在哪儿听说过。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自己处理了浩如烟海的文物,编纂了那么多文献,实在是记不清一个番邦女子的名字了,也就没有多管。
夏志新让锦衣卫将麦肯死死按住,然后开始给他剃头。
剃头的发型自然是月代头了。
朱富贵倒是想搞一批金钱鼠尾的白奴,但送给李鸿章恐怕他李大人也不敢收啊!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搞一批月代头白奴,拿去送给毛利敬亲。
在镰仓时代、室町时代,月代头是战场上的武士们用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戴头盔。
但到了如今江户时代末期,月代头早就烂大街了,不光公卿和武士留月代头,平民也都留着月代头。
一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推出《散发脱刀令》,月代头才慢慢退出日本的历史舞台。
朱富贵下令将白奴全部剃成月代头,就是向毛利家示好,毕竟不论未来的龌龊,至少在这个时代,朱富贵还是蛮佩服这个一根筋的老愤青的。
唰唰唰——
随着一撮撮金毛落在地上,大约一个小时后,总共200多个月代头白奴就被剃度好了。
而相关照片也作为大明中秋文化祭中的一些宣传照而被保留下来。
其中主打的一张,就是身穿汉服,峨冠博带、华衫广袖的夏志新教授,一把揪住身穿浪人麻衣的麦肯他月代头后脑勺的发髻,使他那张苦瓜脸对准镜头的清晰照片。
…………
…………
感谢书友20180915175058466打赏100起点币
第197章 北疆 下关
这一次运输舰队远东之行,除了“民主号”进入船坞轮休,“平等号”也被征用于新鲁的建设了。
新鲁是一片广袤的新天地,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生活物资供应。
仅仅依靠“朱成功号”、“张煌言号”、“李定国号”三艘近海运输船还是有些力有不逮,需要大船帮忙。
远洋运输队两艘2000吨级大船缺失,这在使得运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
不过在新津港的造船厂中,又有三艘“诚信号”、“友善号”的姊妹舰在建造,预计两个月后就能下水了,到时候大概每月运输人口可达15000人。
7月16日,船队离开新津港的第四天,茫茫大洋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岛屿。
这便是大明海外第一片领土,距离凤都2000公里之遥的科迪亚克岛。
远远望去,岛上只有一些木质的房屋,在海与天之间显得异常矮小。
但在房屋之前的旗杆上,日月的旗帜高高飘扬,向这片海天宣告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其中有一所特殊的房子,并不在平地上,而是在山上,这是了望员的小屋。
大明舰队在了望员旗语的指引下,缓缓进入了港湾。
“富强号”上,郑保国向伊藤和夏志新介绍道:“夏教授,伊藤特使,为了大明的北极科考事业,我们水师长期在此驻扎着一个连队,每3个月进行轮换,这一次正好是轮换的日子,恐怕会耽误一点行程。”
夏志新摸着胡须,点头道:“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宝藏,圣上说过,北极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诸君驻守帝国的北疆,实在是令人敬佩!”
顿了顿,夏志新又朝伊藤博文招招手,道:“伊藤君,既然水师即将换防,你不如随我们博物馆的科考队,一起在岛上转一转吧,我听说这座岛屿上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棕熊,还有许多肉山海象,这些都是大明的土特产品,需要好好记录。”
“嗨!”
伊藤连忙弯腰鞠躬,道,“能受到夏教授的邀请,鄙人荣幸之至。”
……
伊藤是归化入籍不久的大明人,忠诚度还有待考验,因此驻岛部队换防这样的敏感事件,他还是要避讳一下的。
伊藤本就是个极聪明的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换上了探险家的套装,跟随博物馆的科考队一起调查岛屿的生态资源。
这套衣服还是之前跟着森下在云南探险的时候才穿过的,没想到这一次居然用在了近北极点附近。
好在现在是7月份,加之洋流影响,科迪亚克岛的温度很怡人,如果是10月之后来,非冻死他不可。
“科迪亚克”是阿留申人的土著语言,就是“岛”的意思,暂时还没有被大明官方改名。
除了一百五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大明水兵以外,岛上还有大约1000人的阿留申土著。
阿留申土著就是因纽特的一支,因纽特人从外形上看,基本和蒙古人没有什么差别了。
原本岛上是有上万土著的,不过俄国人在远东的凶残程度众所周知,所以这些土著部落基本已经被摧毁了。
郑保国一下船,一个热情的身影就飞奔向他。
那是因纽约现在的头人,一个叫做珍珠的女子。
她曾经跟随“朱成功号”前往凤都朝见过大明皇帝,接着又为大明水师带路,重创了俄国人的船队。
凭借大明的支持,珍珠在部落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话语权。
现在,岛上所有的土人,主要都作为大明水师的外包工,在肉联厂和维修厂中工作。
当然,这些土人也做不了什么复杂的工作。
肉联厂主要就是屠宰海象,炼油、制皮,并为舰队提供足够的肉类。
至于维修厂,其实主要是让土人帮助清理船舶上的藤壶,
藤壶这种东西是远洋船只的噩梦,大量积累在船底船舷,会极大影响航速和载重量。
对于大明水师这样横跨9000多公里大洋的船队来说,定期清理藤壶非常重要。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起点VIP2022-03-21完结 5WSC143.58万字 6.83万总推荐陈潇不小心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刚好碰上苍云岭大战。他就...
-
汉末老兵 (羽落云间) 番茄vip2021-12-03完结39.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降临到了东汉末年,还没长成就赶上了黄巾之乱,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