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江南说书人)


  “怎么?你不信?”
  森下将鸡腿塞回了伊藤嘴里,“好好补补身子吧,等到时候去了大明,你去教坊司看一看就知道了。”
  “另外关于你的安排,我想伊藤你是个聪明人,既然我和你说了那么多大明的信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处境了吧?”
  “我明白,森下桑,我会乖乖呆在船上,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嗯,你别为失去留学英国的机会而感到失落,放心,如果能因为这次意外而获得大明国籍,这绝对是伊藤你的幸运,要知道,除了华夏故民,如今其他族裔想要加入大明,成为高贵的大明人可是越来越难了!好自为之吧!”
  拍了拍伊藤的肩膀,森下站起身走出了屋子。
  “把他看住,如果有越狱之嫌,格杀勿论。”
  “是,长官!”
  森下向门外的水兵下了命令。
  正如之前所说,海船上的空间相当宝贵,因此安排给伊藤博文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小杂物间,门外有两名水兵把守,绝对万无一失。
  森下回头再看了一眼依然被一系列信息震惊得不轻,而显得浑浑噩噩的伊藤博文,轻轻叹了口气:
  “还好你有一米六,如果再矮,可不能让你入大明籍,嗯,回去了得向万岁爷上书,倭人身长不足1米50者,非重大发明贡献不得入大明国籍,入籍了若想婚配,也需进一步贡献,嗯,就这么办!”
  这样想着,森下匆匆朝公务室走去,准备拟写奏疏。
  [注:森下有这样极端的思想并不奇怪,历史上明治政府曾对“退化家庭”进行强制绝育。
  北美反人类种族灭绝匪帮此类操作就更是家常便饭。美国政府曾通过印第安人卫生服务署(IHS)对印第安妇女强制绝育,二战后美国政府还计划过对德国人执行强制绝育,后因冷战而未执行,甚至就在2020年还爆出美国政府对拉丁裔妇女强制摘除子宫的丑闻。
  对于这样反人类行为,尤其是用在同胞身上,作者菌表示强烈谴责。]
  …………
  …………
  感谢书友161004210104754打赏1500起点币
  感谢赤色圆月打赏500起点币
  感谢夹去阴间打赏500起点币


第166章 上海初遇“李中堂”
  大明德武二年,西元1864年4月7日,上海。
  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此时正在一处江南小院中闭目听戏。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院子里,咿咿呀呀的黄梅戏徽曲让廊坊间匆匆路过的下人们也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忽然,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书生小步走进院子,悄悄走到了中年人的身后。
  那中年人仿佛背后长着眼睛,一边跟着黄梅戏的拍子微微摇动,一边开口道:“玉山,事情可曾办妥了?”
  “明公,学生办事不力……”
  年轻人叹了口气,道,“真不曾想,那戈登如此贪婪无度,居然说七万元不足以显示诚意……”
  “无妨,不怕那洋夷不爱钱,只要他爱钱,事情就好办了!”
  中年人站了起来,身子微微一挺,端得是一派儒雅端正的好皮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未来的晚清第一重臣,为大清糊了一辈子窗户纸,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李中堂。
  躬身站在他身边的,则是他的头号心腹,自从初建淮军,在安庆招兵买马时,就在其身边,未来更是“风雨龙门四十年”的周馥周玉山。
  当然,如今的李鸿章还不是中堂,但在官场打拼将近二十载,李鸿章也已经不是什么小鱼小虾了。
  三年前李鸿章依托庐州团练组建淮军,受曾国藩器重,并予以重点扶持。
  去年,上海士绅花银18万两,雇英国商船7艘,将淮军分批由水陆运入上海。
  不过到达上海的淮军令上海人大为失望。
  因为与西洋军队相比,上海人对淮军“皆笑指为丐”。
  毕竟对内地域歧视,对外唯唯诺诺,也是一部分国人的祖传手艺。
  不过到底是一代名臣,李鸿章功过是非不论,手段还是有一些的。
  淮军几个月前在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击退了太平军及其他反清武装,成功守住上海,也打出了一定的声望。
  曾国藩也趁机保举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兼五口通商大臣,一时之间在苏南风头无二。
  所谓“五口通商大臣”非“通洋大才”不能任,但实际上,此时的李鸿章对于洋务并不熟悉。
  但没办法,随着两江糜烂,老一辈如吴健彰等“通洋大才”被小刀会等势力重创,现在的清廷几乎无人可用。
  清廷不止一次谕示两江总督和李鸿章这个江苏巡抚,要多多挖掘那些善于与洋人打交道并深谙“驭夷之道”的上海官员和本地商人,对他们委以重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理大臣恭亲王奕忻,也就是鬼子六也不止一次指出:“现在抚夷大局,操纵不在天津而在上海”,“各夷凡有所作为,必遍询夷商,众谋佥同,然后举动。”
  总之一句话,在上海,外交无小事,事事要重视,绝对不能惹得洋人不快,更不能将他们的兵舰引到天津来!
  不过李鸿章这一次的好运气似乎用完了,并没有遵循奕的指示。
  他刚刚上任五口通商大臣,便因为“苏州杀降”事件与常胜军(就是以前的洋枪队,由地痞流氓组成)的首领戈登闹出矛盾。
  戈登当然不是真的同情苏州府那几个被李鸿章诱降后杀害的太平军,不过这不妨碍这个家伙借此发难,指责淮军言而无信,不符合文明人的标准。
  如果是别的洋人,刚刚接触通洋事物的李鸿章可能还吃不准他的路数,说不定还真以为对方是个讲究人权的绅士。
  不过戈登这个人,还有他手下的常胜军李鸿章在熟悉不过了。
  常胜军三任头领,一个比一个贪婪,纵兵抢劫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曾经抢劫过清军的兵饷,可以说是无法无天。
  这么一伙人,告诉李鸿章说他们要代表正义和公序良俗谴责他的杀俘行为,李鸿章是用屁股思考都不会相信的。
  戈登的真实意思很明显,李鸿章诱降之策,客观上使得苏州城不流血的和平投降了,让常胜军失去了纵兵抢劫苏州城的机会。
  这个损失,淮军必须赔偿。
  于是便有了李鸿章派周馥去向戈登赔罪赔款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戈登心里想要,嘴上却强硬得很,让李、周二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哎,玉山,唤人备轿吧,咱们一同再去海关衙门找赫德先生帮忙斡旋吧!”
  李鸿章捏了捏眉心,他深刻的感受到,像吴健彰那样的通洋大才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稀缺啊!
  好在朝廷英明,聘用了一个洋人管理海关,如今也正好请他帮忙。
  摇了摇头,李鸿章背手朝门外走去,周馥吩咐好了下人,连忙快步跟上。
  “对了,玉山,我听说前日你在‘书寓’与人争执了?”李鸿章忽然问道。
  听到这话,周馥心中咯噔一下,连忙道:“回明公,此乃……此乃学生一时鲁莽……”
  “哈哈,无妨!”
  李鸿章笑道,“你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如今又无家眷在侧,去去书寓倒也是平常之事。不过上海这个地方鱼龙混杂,做事切莫小心!”
  所谓“书寓”便是青楼,而且是质量相当高的青楼。
  上海开埠之后,特别是江南兵灾之后,大批苏州的艺伎进入上海。
  这些人,不但秀色可餐,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弹曲,被称为“校书”或者“先生”。
  周馥自从来到上海,在忙碌之余便喜欢流连书寓寻欢。
  而青楼这种地方,自古便是容易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地方。
  两天前,周馥便在书寓冲冠一怒为红颜,与一个上海本地商人起了冲突。
  如今听到李鸿章的话,周馥连忙道:“多谢明公提点,我差点坏了明公大事,真是万死难赎!”
  “你呀,是个知兵的,但在咱大清,光是知兵有什么用?想要做事,先要学做官,而要学做官,则需八面玲珑,识人观色。”
  李鸿章拍了拍心腹爱将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如今我与曾帅皆掌大军,倒也无甚关碍,可若一朝手中无兵,朝中无人,你有一丁点纰漏,都是身首异处之灾!”
  “不过这一次你放心吧,那个叫做邢九六的本邦商人我已经让人查明跟脚了,不过是一个开烟馆的暴发户,与这样的人角力,实属不智,下次切莫让女色蒙了心肝!”
  李鸿章一顿提点让周馥背后冷汗涔涔,暗自下定决心以后管住自己的小雀雀。
  不过他心中也是一暖,知道明公是将他视为子侄,定会好好培养。
  至于说那个叫邢九六的大烟商人,周馥不去问也知道,定然是被找了个罪名丢进大牢了。
  这年头谁也不是大善人。
  淮军的军费除了乡绅捐输,抄没各种“通贼”之人也是一大来源。
  那个邢九六这次,不死也得扒层皮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