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就教人怎么在基础卫生设施以及医疗手段完全空白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一批赤脚医生。
可以照着书上的案例和治疗方法,有时候上山抓一把草药手里拿根银针就可以进行对患病的老百姓最基础的救治。
当然,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有少数一些手段和偏方,再后来确认过,不是那么的有效。
但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基础卫生设施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赤脚医生手册》的出版,全国各地大量的赤脚医生培训,大大的缓解了当时农村老百姓看病难,完全没有医生的情况。
甚至在城市里面,当时只要看得懂书的人,家里面差不多都会买上这么一本《赤脚医生手册》,生病的时候就按着上面的病例抓药。
虽然后来医学发达了,赤脚医生也慢慢的在乡间被取缔,各乡各镇的卫生所也建立起来。
但是,这本《赤脚医生手册》和千千万万的赤脚医生,可以说在三十年间活命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以至于,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之后,南方开始又重视起风水来。
有一些风水先生会专门去收集一些治疗过病人比较多的,名气比较大的赤脚医生用过的读过的《赤脚医生手册》,用来镇压家宅的气运。
风水界的人普遍认为,这么一本活人无数的奇书,有很大的功德,很大的气运。
特别是湘江一带地区,以前血吸虫病特别严重的地区,是因为这本《赤脚医生手册》里面关于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让当地受益无穷。
陈潇穿越之前,还见过一个越秀区土豪家里面有过这么一本,从湘江一带淘到的,当地比较有名气的老医师生前珍藏的《赤脚医生手册》,用来镇家宅。
就冲这个奖励,这任务绝对尽心尽力。
至于磺胺粉!
这个东西应该不难搞。
磺胺粉是这个年代最好的外伤消炎药。
现代医学的基础药物是从青霉素开始,但是1940年还没有能批量生产青霉素的工艺,这种工艺和技术要到1943年才研究出来,正式投入临床。
青霉素也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有位医学大佬说过,没有青霉素这玩意儿,70%以上的现代医学啥也不是。
所以在青霉素没有出现之前,磺胺药片和磺胺药粉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消炎药物。
据说二战期间,在伤口撒上磺胺粉以防感染,是每个美军士兵上战场前都要学会的基础战场急救知识之一。
那个时候,每个美军士兵都奢侈的配发了挂在腰带上的急救包,其中便装有一包磺胺粉和一卷绷带。
磺胺粉和磺胺药片也是战场救护兵所携带的重要急救药物。
在我国,抗战期间这东西贵得很,很多时候有钱都买不到。
“行!”
“我进城帮你们搞磺胺粉!”
“和尚,你就在这看着这个张翻译官。”
陈潇说完便往那三轮摩托走去,毕竟这里离城里还有点距离,不想耽误时间,只能开摩托车去了。
“是!”和尚知道,自己的身手有点拖后腿了,就没有提自己跟去这件事儿。
“谢谢首长!”摩托车的轰鸣声远去,田小雨冲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
等陈潇不见影了,他们才拎着张翻译官到离大路远一点的地方猫了起来。
田小雨好奇的问姚刚:“你们听过这位首长的事?能跟我说说吗?”
第53章 看来真的是他了
“怎么了,小田?”姚刚很疑惑,作为有机会外派的人员,会没有学习过陈校长这种个人英雄奉献事迹?
要知道,对陈潇这样的个人奉献事迹,根据地所有干部都组织学习过。
从欧洲回来,千辛万苦带回来能年亩产万斤的土豆良种,为此,牺牲了几乎全部人员,就剩下最后一个陈潇,背着40斤土豆来到根据地。
为了这么个土豆良种,为了让祖国人民都能吃上饱饭,听说陈潇全家除了他以外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种奉献精神,最近这段时间,传遍了根据地,几乎所有干部都要学习。
都要对陈潇这个人保持敬意,是对他奉献的精神,还有他身后牺牲的人保持的敬意。
其实,这个学习,是从陈潇再次拒绝总部来的参谋邀请加入八路军后不久开始的。
或许,一部分是为了让根据地的人知道有这么个人,另一部分用意可能是为了打上烙印吧!
毕竟,为了人才不流失,打上了烙印,在想转移阵营可就难喽!
毕竟这个时候,敌我顽三方情报人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真的宣传开来,只宣传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事儿,然后让对方知道自己阵营里已经有过这个人。
这个人以后再转换阵营的话,一般都得不到信任和重用。
这点是没错的,从古到今,能在转换阵营之后,还能混得风生水起的,几乎不太多。
就像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结了婚,却在婚内跟另一个人搅和在一起,然后为了这个人离婚。
那么他或者她离婚后想去跟这个情人结婚的,那个情人纵然口中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会想,既然对方能够为了某个原因背叛前任,是否也会背叛我?
这个道理无论用于什么态势都是可以的,所以总部下令学习陈潇的个人奉献事迹,就是这个原因,先给他打上八路军的烙印。
但是,田小雨是真没学过。
每天在医院,学习各种护理知识,以及各种药物知识,当然这个时代的药物很少,学起来也相对的轻松,但确实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别的。
“跟我说说呗!这位首长的事儿!”
田小雨刚来晋西北没有多久,还没有把当地口音学会,她的江南口音说起话来很好听,很温柔的感觉,很少有人能拒绝她合理的请求。
反正都是自己的同志,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于是姚刚就把他知道的学习过的都说了一遍。
“你说他回国几个月?多少个月?”田小雨再次追问。
这个就把姚刚被问到了,这种时间的小问题,谁还记得呀!
还是旁边的李小聪帮他答了:“应该是四五个月前,陈校长在新一团那里待了三个多月。
在碰到李云龙李团长之前,听说刚从国外回到上海,在上海等了一段时间后,再从上海来到晋西北进入根据地,刚好碰到新一团突围。”
四五个月……
田小雨心里琢磨,她的老父亲就是四个月半前去的上海,去之前说了,故人之子从海外归来,他要去见见,顺便要给她说门亲事。
她一听父亲这么说,当场就炸了,当晚就收拾东西溜了。
后来一直在想着,父亲见自己都抗拒到这个份上,不会再强迫性的给她定亲了吧!
拒绝包办婚姻,哼……
可是……
自己逃家四个半月,父亲去上海应该也有四个半月,然后这个陈首长也是刚回来四五个月。
然后见到自己,他居然认识,也知道自己父亲叫啥。
要知道,在女校同学家住了段时间,机缘巧合之后成为护士,并跟着朱医生等医生护士一起来到根据地,学习工作。
因为是大扫荡期间吸收进来的医务人员,她的家庭成员还没有上报,所以就算是根据地的领导,也不会知道她爹叫田墨轩。
所以。
海外归来的故人之子。
四五个月的巧合时间。
他认识我。
他认识我父亲。
看来,父亲最后还是跟他说了自己,并且给他看了自己的照片,要不然说不通他怎么一见自己就认出来,只是叫自己名字的时候,记少了一个字,田小雨叫成了田雨。
哼!
田小雨不好听吗?
田雨……
田雨也不错,就是感觉……
一个小姑娘怔怔的看着前方,心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儿。
……
陈潇远远的看见城墙的时候,就把三轮摩托车给藏了起来。
高大的城墙对他而言基本可以说是如履平地。
城墙上面或者城墙背后的岗哨,巡逻人员,在他眼中洞若观火。
所以进城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进城之后怎么找药?
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他来的时候没有问田小雨打算进了城怎么买药,而是直接就来了。
因为问了也是白问,自己把龟田那老鬼子干掉在青楼,想来现在全城肯定戒严,鬼子肯定会大索全城。
这个时候,不管是倒卖药品还是城里面的药店,都不可能再轻易的买到药品。
所以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摸进日本人的医院。
只要进去,找到药房,想要什么药品没有?
想到就去做,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日本人开的医院在哪里。
这个简单,找个城里人,打听一下,打听到了再把他弄晕,晕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行了。
找到医院没什么波澜,找到药房也没什么波澜,奇怪的是,日本人开的医院,药房里药柜上写的居然是汉字。
磺胺药片磺胺粉,很容易就找到了,因为不管他是写的日本文字,还是汉字,陈潇都认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杂货铺 (最后一颗麦穗) 番茄vip2021-06-15完结47.6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身背巨额债务的王思恒跳楼时意外绑定神奇杂货铺系统...
-
反穿越调查局 (码字的李世卿) 纵横VIP2022-02-28完结总推荐 7.3万历史是一本账,欠了是要还的……一群守卫历史长河的热血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