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昭周 (漫客1)




第一百零八章 好诗!
“林兄弟!”
林昭刚从林简那里回来,就被周德拉住了袖子,小胖子颇为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今后三年时间,为兄的幸福便托付在你身上了!”
林昭心里还在琢磨着办报纸的事情,骤然被这个胖子打断了思路,不由有些无语,对着周德苦笑道:“周公子,方才我在饭堂寻人问过了,太学管的并不严苛,只要你功课不落下,还是可以经常出门的,用不着如此,再说了,我是个乡下人,第一次到长安来,哪里有什么能帮得到你的地方?”
太学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组织一场类似于科考的考试,再择其优者荐送礼部参与科考。
所谓的不落下功课,就是不能在国子监内部的考试之中太过落后,不然有可能会被赶出国子监,当然了,像周德这种身份的人,不太可能被赶出去,只会被国子监的人告到他老爹那里去,免不了捱上一顿揍。
值得一提的是,大周的科举每年都会旅行,除了每年在正月举行的常科之外,还有皇帝临时想出来的制科,常科的题目早已经固定,而制科则是看皇帝或者朝廷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就选什么类型的题目。
国子监里所授,便是常科考试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明经与进士两科。
大周初年的时候,考明经的还有不少,但是此时大多数人以考进士为荣,太学生里十个人有九个是选进士科,而不是明经科。
林简对于林昭的期望就是,让他参加三年后的常科考试,取中进士之后,有林简这个朝堂大佬在,林昭就可以顺顺当当的进入朝廷做官,只要名次不是特别低,多半可以留在长安城做一个京官。
周德瞪大了眼睛看着林昭:“林兄弟莫要过谦,为兄分明看到大宗师亲自来这里寻你,整个国子监里,大概只有你一个人有这种殊荣了,就算是国子监的司业,也不可能让大宗师亲自登门!”
“别的不说,今后三年时间,为兄在国子监里,就全靠林兄弟你照顾了!”
林昭冲着他翻了个白眼,不再搭理这个小胖子,而是从自己的行礼中取出笔墨纸砚以及一些相对粗糙的毛边纸,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因为太学本质上乃是一座学校,因此学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桌,就靠在床头上,林昭把稿纸铺在桌子上,就开始琢磨过两天要交给林简的稿子。
周德见林昭不再搭理自己,他也不生气,跟林昭打了个招呼之后,便出门闲逛去了。
眼下他们这个学舍,一共住了三个人,除了林昭与周德两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叫做齐宣的人,只不过从早上到现在,一直没有见到这个舍友回来。
周德出去之后,林昭思索了一会儿,便提起毛笔,在稿纸上写下“长安风”三个字,算是给这个小报纸暂时定下了名字。
报纸这东西,他上辈子见得多了,因此想要搞出一个模板出来并不困难,只用了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林昭就把三个板块给弄了出来,用来写故事的板块叫做“传闻趣事”,用来印文章的部分叫做“诗文荟萃”,而最关键一部分用来印发时事的,林昭思索了一会儿,便写下了“长安周报”四个字。
这样一来,这份小报,就大概有了一个框架。
当然了,限于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有限,单个字远远做不到后世那么小,因此这种小报也不可能只有一张纸,初步估计一份小报,大概要十几页纸甚至二十页纸左右,才能印发下来。
时事部分,林简说了暂且不写,林昭就空在了那里不去过问,至于传闻趣事那一块,林昭思索了一会儿,就把吴老先生的西游释厄传第一章给抄了上去。
西游记是林昭前世最爱看的之一,里面的情节他早已经烂熟于胸,再加上这些年他跟着母亲读了不少书,文字功底也勉强能跟得上,默写出来的猴王出世,虽然仍不及原著,但是已经有了七八分模样。
写这个东西出来,林昭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他心里很清楚,这个东西想要快速在长安各阶层形成影响力,就必须要弄出一个足够轰动,足够吸引人的东西,而这个世界上最钩人精神的,莫过于“连载”二字。
写下第一章之后,林昭写下“未完待续”四个字,又在后面留白了一部分,意思是这个板块只放一个故事不太好,最好有两三个故事。
写完故事板块之后,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林昭起身伸了个懒腰,又打了个哈欠之后,继续坐下来开始赶稿。
他之所以这么积极,一来是引着林简对他有提携之恩,林简交待下来的事情,自然要尽心尽力的办好,更重要的是……通过与林简的谈话得知,这件事恐怕是那位东宫太子授意的!
那可是太子啊……
什么功名,什么进士,在太子面前都显得有些苍白,只要太子殿下高兴了,大笔一挥,哪怕林昭是一介白身,也可以入朝为官!
因为大周,是可以通过举荐为官的!
不管是东宫太子,还是政事堂的宰相,乃至于六部尚书,都可以向朝廷荐人,直接封官!
重新坐下来之后,林昭看着那个诗文板块,皱起了眉头。
这个东西想要在长安城火起来,最好第一期就能有一篇夺人耳目的诗文,直接绝杀长安城里的学子们,震慑人心!
他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是就目前而言,他的文学水平还不足以让人眼前一亮,更不要说技压群雄了。
林三郎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喃喃低语:“看来……只能抄一抄了,反正已经抄了吴老先生的,再抄一个人,他老人家应该也不会怪我……”
想到这里,林昭开始在脑海里搜索宜情宜景的诗句,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首诗。
于是他提笔在稿纸上写下了十四个字。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其后林三郎毛笔不停,一直写到“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才住笔不写。
这首《长安古意》乃是一首长诗,虽然写的极好,但是林昭隐约记得足有五百余字,虽然林昭算是个诗文爱好者,但是也只记住了这前四句。
再往下写,便写不出来了。
林三郎抓耳挠腮,想了半晌之后死活想不出来,便干脆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罢了,只这四句,应该也能震得住人了。”
他正准备收起毛笔,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
“好诗。”
林昭猛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有些瘦弱,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正站在自己身后,目不转睛的看着林昭在纸上写下的那四句诗。


第一百零九章 那个猴儿…
林昭刚才写稿子写的入神,全然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站了个人,被他突然出声吓了一跳,长出了一口气之后,才回过神来,打量了一眼这个年轻人。
这是一个有些瘦弱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衣,面容白皙,虽然生得颇为英俊,但是感觉病怏怏,似乎身体不是很好。
林昭试探性的问道:“可是齐兄?”
这个年轻人诧异道:“公子认得我?”
公子这个称呼,算是一个贵称,其实在长安城里是不怎么常用的,寻常人家称呼,一般按家中辈分称呼,比如说林昭到外面去,稍稍熟悉一些的人就会称他为林三郎,但是在太学里就不太一样,因为这里可以说尽是公侯之子,逢人称一声公子,多半是不错的。
太学生一般不轻易进入别人的学舍,就算进来也会预先敲门,这个年轻人莫名其妙出现在了林昭身后,自然也是这个学舍的太学生之一了。
“早上搬进来的时候,曾经在门口见过写着齐兄名讳的木牌。”
林昭对着他很客气的笑了笑:“在下林昭,越州人士。”
这个白衣公子也拱手还礼。
“齐宣,青州人士。”
其实能在太学里读书的人,多半都是跟林湛差不多,乃是自小在长安长大的官二代,他们口中的籍贯,很多都是祖籍。
这个时代的人,很重祖宗,重故土,有些人家哪怕在长安城生活了五六代,七八代人,逢人说起籍贯的时候,还是会说祖籍,而不会说自己是长安人。
不然就很有可能被人骂上一句忘本。
像眼前的这个齐宣,已经安全是长安口音,基本上就是在长安城长大的。
两个人互报了籍贯来历之后,齐宣从自己的桌子上取来一盏油灯,放在了林昭桌子上,然后看向林昭桌子上那份稿纸,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林公子,可否把这些东西,给在下看一看?”
林昭低头想了想,反正这东西迟早是要印发出去的,早些给人看看也不甚要紧,于是很大方的说道:“齐兄拿去看就是,只是不要弄丢了,这是一个长辈让我写的,明天得给他送过去。”
说完,林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摸了摸自己有些发瘪的肚子,皱眉道:“齐兄,现在这个时候,国子监可以出去否?我今日忙着写这东西,没有赶上饭点,眼下有些饿了。”
齐宣本来正忙着翻看林昭写出来的那些东西,听到了林昭的话之后,他也朝着窗外看了看夜色,开口道:“这个时辰饭堂已经关了,不过务本坊的街上还是有不少卖吃食的,林公子可以出去转一转,但是要记着不能出坊,眼下已经宵禁了,外面有巡街的坊丁,碰到闲人会抓进衙门问话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