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昭周 (漫客1)


“虽然咱们的人没有亲眼见到那人长得什么模样,但是凭借这些线索,基本上可以断定,应该就是康东平。”
“毕竟…这个大人物住在河西节度使府邸的那几天,河西节度使萧承,几乎每次都是亲自陪同的。”
粟特语…幽州话…吐蕃人。
这些信息杂糅在一起,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康东平了。
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康东平在萧承家里住了多久?”
“五六天。”
张英低头道:“五六天时间里,河西节度使萧承,基本上都是亲自陪同这人。”
张英低眉道:“这些消息,是属下半个月前得到的,因为王爷身在关外,当时属下又不能判断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因此没有立刻上报,但是…”
“但是前两天,属下又收到了一个消息,河西节度使萧承的侄儿萧显,秘密去了一趟朔方,并且在朔方见了齐师道。”
铜钱卫在西北的“业务扩张”很是缓慢,是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展开的,但是铜钱卫自成立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渗透朔方。
现在的朔方,到处都是铜钱卫的影子。
即便是朔方军中,林昭也有一些眼线。
因此,对于朔方的消息,铜钱卫比谁都敏感。
说到这里,张英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汇总上面的这些消息,属下与另外两个半钱商量了一番,属下们推测,河西节度使萧承,很有可能已经与康东平开始合作,甚至已经完全倒向了吐蕃。”
“至于原本就是异族的北庭节度使呼延準,更是几乎可以断定,已经倒向吐蕃了。”
林三郎微微低眉。
他沉默了许久,然后微微低眉:“长安城这段时间怎么样?”
“禁军还在长安城里,接管长安城防,宋王煦与司宫台大肆捕捉宗室,现在不管是宗室还是朝堂上的臣子,都噤若寒蝉,战战兢兢。”
“现在,天子已经完全把控住了长安的局面,但是……”
张英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是天子在长安根基太浅,如果河西节度使萧承,借着中宗皇帝后嗣的名义起兵,只要朝廷禁军的战况略处下风,那么长安城里被天子压下去的矛盾就会再一次爆发。”
“这种矛盾…”
张英低眉道:“很有可能会把这位天子直接逼到死路上。”


第九百二十八章 天下新日
弘道天子虽然手段不错,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就完全掌握了长安禁军,并且能够直接控制住整个长安的局势,但是……
他根基浅薄,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皇帝根基浅薄,最明智的法子就是缩起头来当皇帝,当一个点头灵就是,谁也不得罪,这样才能够把皇位坐的安稳。
但是…
弘道天子虽然前两年表现的很是低调,几乎完美的扮演了“点头灵”的角色,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他便渐渐开始攫取权力,想要把朝廷的权力都拿到自己手里,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天子。
于是乎,不可避免的会得罪很多人。
朝廷政局稳固,当然可以这么做,只要有本事,把长安城里的宰掉一半,他都可以继续做他的皇帝,但是这一切都是没有外部力量干涉的前提下。
假设…
假设河西节度使萧承,打着恢复朝廷正朔的名义起兵,不要说河西军打进长安,只要河西军能够打到关中门口,长安城里的皇帝陛下,就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到时候,这种压力不止会来自宗室,还会来自朝堂,来自勋贵,甚至来自于禁军,来自于长安城里的百姓们!
他父亲不是皇帝,他祖父也不是皇帝,他在长安城里没有叔伯兄弟,只有他自己孤身一人,以及这三年来辛辛苦苦拉拢的一些新朝官员。
但是…这些官员未必就靠得住。
这其中的道理,在明显不过了。
假如河西军真的打到了关中城下,那么大周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被官员们联合起来废掉的皇帝。
张英能想到这些事情,林昭自然不会想不到,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许久。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说道:“依你看,河西军萧承会起兵的概率有多少?”
“王爷,萧承收留中宗皇帝的孙子,卫王世子李兆,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张英缓缓说道:“假如,假如萧承没有起兵造反的心思,他根本不可能收留李兆,河西军在康东平谋逆的时候,都没有出兵勤王,可见这个萧承万事以利益为重,更不可能因为别的原因去收留李兆,从而得罪整个朝廷。”
“他愿意这么做,肯定是觉得有更大的利益可图。”
“而更大的利益,当然是在关中了。”
说到这里,张英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根据属下等人的推测,萧承起兵的概率几乎达到十成,区别只是起兵的时间长短而已。”
“而影响河西军起兵时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朔方军的态度。”
“朔方军如果要为国守门,那么河西军应该会犹豫一段时间,如果朔方军对河西军视若无睹,甚至…甚至假如河西军的队伍,那么…可能就是这几个月时间,西北立刻就要大乱了。”
张英恭敬低头:“不过咱们平卢军在东北,西北的事情,其实是影响不到咱们的,问题是王爷您的态度,假如河西军起兵,兵发长安……”
“咱们平卢军要如何抉择…”
越王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微微皱眉。
他挥了挥手,开口道:“好了,事情我知道了,你去忙罢。”
张英恭敬低头:“属下告退。”
铜钱卫是情报组织,不是参谋机构,因此林昭只需要铜钱卫给他提供情报,并不会与铜钱卫商量策略。
张英离开之后,林昭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沉思了许久。
最终,他才沉声开口:“赵成,去把我二舅请来。”
林昭的二舅郑通,先前带着林二娘一起回了荥阳,现在已经跟着林二娘一起回到了青州。
不过郑家在青州另有宅邸,而且是占地极大的大宅,距离越王府有一段距离,因此一直到半个时辰之后,郑通才跟着赵成一起,来到了越王府的书房。
见到郑通推开书房门进来,林昭立刻起身,对着郑通拱手行礼:“舅父。”
郑通微笑道:“咱们自己人,三郎不必这么客气。”
说着,他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开口道:“三郎找我这把老骨头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看得出来,郑大官人心情不错。
郑温的冤案被朝廷翻案,他们这些流亡在外的郑家人,重新回到了阳光之下,并且重新回到了郑家,再加上中宗皇帝的后嗣先后遭难,作为当年那场大案的直接受害人,郑通当然开心。
林昭也坐了下来,他看向郑通,开口道:“舅父与吐蕃有生意往来么?”
郑通闻言,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道:“从前好像是有一些,不过这两年,我对商事没什么兴趣了,大部分事情都是你五舅郑茂在做,怎么?”
“三郎想要去吐蕃做生意?”
“不是要去吐蕃做生意。”
林昭摇头,把西北的事情大致与郑通说了一遍,然后低眉道:“西北的局势,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我想要随时掌握吐蕃的动向,因此想要问一问,大通商号在吐蕃有没有生意,如果有,我的铜钱卫要过去一些。”
铜钱卫在西北布局比较晚,在河西节度使与北庭节度使控制范围内都没有什么眼线,更不要说是更远的吐蕃了。
而西北这场乱局,明面上是河西节度使萧承在主导,实际上还是要看吐蕃人会不会出兵。
吐蕃如果不出兵,一个朔方军,萧承就很难解决。
听到林昭的这番话,郑通先是愣在原地,然后一拍大腿,大叫道:“好,好啊!”
“李周终于到了恶有恶报的时候了!”
郑大官人眉开眼笑,他看向林昭,笑着说道:“三郎,这对于你来说是个莫大的机会,等到西北的萧承先手一动兵,你立刻就有理由后手出兵关中了!”
郑通抚掌微笑道。
“到时候,平卢军在关中大败贼军,既有里又有面,等平卢军占据了长安城,再运营几年,时机成熟了,三郎便可以在长安受禅,天下易姓,皆大欢喜。”
郑通三言两语之间,就把林昭的未来的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
越王爷低头苦笑道:“突厥人也不是好相与的,再加上天下诸侯不知道多少,也不止我和一个萧承。”
“再说了…”
林昭淡淡的说道:“假使萧承出兵,我随后出兵去关中勤王,到时候朝廷不会以为我是去帮他们的,只会两边设防,甚至防咱们比防萧承,可能还要严重一些。”
他看向郑通,沉声道:“舅父,这件事情不能大意,我需要尽快在吐蕃人那里布置耳目,知己知彼,才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郑通低头沉吟了一番,然后点点头。
“老五现在人在棣州,这样罢,我这就派人与他联系,最迟后天,给三郎答复,如何?”
“好。”
林昭看向郑通,微微叹了口气。
“舅父,这天下时势,有时候真是步步推人前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