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位陶成陶将军,眼下是朔方军中除了齐师道外,地位最高的两个将军之一。
见到了齐师道之后,陶成立刻上前,对着自家大将军躬身行礼,他声音恭谨,开口道:“末将见过大将军!”
齐师道对着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用多礼。
这位大将军把目光放在的地图上,声音平静:“这两天战况如何?”
“回大将军。”
陶成恭声开口:“按照大将军的吩咐,我定远军这段时间在萧关外围,寻找布防据点,这两天都是在据点反击范阳叛军,总体来说……”
“略胜叛军。”
齐师道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也就是说…处在攻势的范阳军,并没有比我们多死很多人。”
“他们人太多了…”
陶将军低头苦笑:“按照大将军的吩咐,咱们要尽量拖延他们进兵的速度,给河南府的另外两路大军拖延时间,因为这个,前线将士不能机动灵活,只能死守据点,敌人人数多,支援的又快,因此……”
“放弃这种打法。”
齐师道当机立断,沉声道:“从现在开始,怎么少死人怎么打,怎么灵活怎么打,就是把叛军引到了萧关城下,本将也不会怪罪你们。”
他看向陶成,声音沙哑。
“去传令罢,不必再束手束脚了。”
陶成伸手挠了挠头,有些不解的看向齐师道:“大将军,这…”
“按我说的办就是。”
齐大将军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如今…咱们已经没必要硬扛叛军了。”
………………
洛阳城里,坐在府衙书房里的林某人,面色古怪。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封书信。
其中一封,是齐师道幼子齐屏的拜贴,这位齐家的二少爷,已经在城外等候,要求见林昭。
这封信还算正常,毕竟这个时候,朔方军怎么也应该派出一个使者,来跟林昭沟通了。
真正让林国公觉得古怪的,是第二封信…
因为这第二封信的署名……是李必。
范阳清夷将军李必!
这位清夷将军,在守洛阳的过程中,过段弃城而逃,并且成功逃了出去,还保存了清夷军的大半力量。
清夷军逃出洛阳之后,不管是林昭还是河东的王甫,都有派斥候追踪,这支清夷军最终在洛阳城的西面汇合,然后一路向南转移,直到现在林昭还没有摸准它的具体动向。
可是现在,这个清夷军的首领,居然给林昭写信了!
林昭拆开李必的书信,简单看了一遍。
李必在信上并没有写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说希望在合适的时候,能跟林昭见上一面。
说白一些,就是想跟林昭“面议”。
林公爷低头思索了一番之后,便随手将这风书信丢进了火炉里,然后起身走向房门,对着守在房门口的赵成说道:“齐二郎现在在哪里?”
作为齐师道的幼子,而且是齐师道身边唯一一个儿子,也就是朔方军的“少将军”,齐屏自然是毫无阻碍的进入到了洛阳城,不必在城外等候。
赵成连忙低头,开口道:“公爷,属下们已经把齐公子,请到府衙的客厅奉茶了。”
林昭微微点头。
“我现在就去见他。”
作为除却京兆府之外的天下第二府,这座河南府府衙也很是气派,即便是在洛阳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这府衙的占地面积也比林昭在青州的平卢节度使府大上不少。
因此,林昭花了不少时间,才从府衙的书房,走到了待客的客厅,他刚走到客厅里,就看到一个身材壮实的年轻人,正在客厅里正襟危坐。
林三郎两只手拢在前袖里,笑呵呵的走进了客厅,对着客厅里的齐屏微笑道:“真是他乡遇故知,不成想在这里碰到少将军,几年时间不见,少将军比起从前要英武得多了。”
林昭第一次见齐屏,是他十四五岁刚进长安的那年,那时候丹阳长公主寿辰,齐屏的大哥齐宣,请林昭过府参加丹阳长公主的寿宴。
齐屏年纪与林昭仿佛,只比林昭小月份,那个时候他也才十四岁,虽然身材壮实,但是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大。
后来的几年,林昭一直住在长安城里,常常与齐宣还有周德一起喝酒,偶尔也能见到这位齐家的老二,只是齐屏不善言辞,比较内向,因此两个人交情不是很深。
即便如此,他们两个也算是正儿八经的故交了。
听到了林昭的声音之后,齐屏连忙站了起来,对着林昭躬身抱拳行礼。
“朔方齐屏,拜见越国公。”
林昭微微皱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我与你大兄是过命的交情,跟令尊也有些渊源,用不着这么客气,我比你稍长一些,少将军若是看得起我,称呼我一声林兄就是。”
齐屏深呼吸了一口气,再一次对着林昭低头抱拳。
“林兄,我奉父亲之命前来,请问林兄……”
“平卢军何时出兵关中?”
第六百六十五章 兄弟的兄弟
相比于河东军王甫父子,林昭与齐家的关系显然是更亲近一些的,毕竟曾经在长安经常跟齐宣一起厮混,现在看这个齐家的老二都顺眼许多。
听到了齐屏的问话之后,林国公笑着说道:“现在我平卢军已经随时准备好动身进入关中了,只是因为河东军不动,所以我平卢军暂时也动不了。”
说到这里,林昭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需要等上几天。”
“等上几天?”
齐屏抬头看向林昭,犹豫了一番之后,开口问道:“敢问…林兄,是在等河东军一起动作么?”
林昭摇头。
“河东军在洛阳之战中吃了我的亏,眼下从王甫到下面的将士,心里多少都有些怨气,此时我也吃不准他们何时愿意动身离开洛阳。”
“如果他们在洛阳不走,我这边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会占据整个洛阳城,做出一些我不太想看到的举动。”
说到这里,林某人微笑道:“所以我要等一些人过来,帮我看着洛阳。”
齐屏沉默了。
他对着林昭微微低头,开口道:“林兄,我父现在在萧关,已经跟范阳军主力碰上了,我朔方主力都在萧关,双方主力碰面是迟早的事情,国之大事……”
“不能全在我朔方身上。”
“二公子放心。”
林昭轻声道:“我等的人已经在路上了,估计三四天就能到洛阳,倒是林某立刻就会出兵关中,支援齐大将军。”
林昭在等的人,实际上是他自己平卢援军,也就是沧州将军赵甫平从青州以及沧州带过来的一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人未必能够影响整个战局,但是却足够让林昭牢牢地控制住洛阳。
事实上这也是他相比另外两个节度使的优势。
不管是朔方节度使还是河东节度使,本部都是要留下一部分将士看家的,然而林昭的平卢节度使府,目前没有什么外敌需要防备,唯一一个外敌,就是原先范阳节度使负责防范的契丹人。
且不说契丹人正在跟突厥人冲突,就算他们真的要从范阳南下…
而林昭的平卢军,最擅长的就是守城。
即便契丹人来犯,幽州那边只要留个几千上万人,凭借火器最起码可以守住几个月,到时候青州棣州都可以支援范阳,守住范阳不是什么大问题。
也就是说,林昭除却手上的这些兵力之外,还可以动用约莫两万三人的后备力量。
齐屏点了点头,开口道:“小弟信林兄,小弟就在洛阳,等候林兄几天。”
林昭起身,笑着拍了拍齐屏的肩膀,微笑道:“你兄长还好罢?”
“大兄还好。”
齐屏微微低头,开口道:“小弟离开西川之前,大兄就已经在在成都府任成都尹,上个月通信,大兄说他在西川一切安好。”
“成都尹啊…”
林昭笑了笑,开口道:“齐兄真是厉害,能在文职上攀爬的这样快,等朝廷回归长安,他估计就是大周有国以来最年轻的京兆尹了。”
文官跟武职是不太一样的。
林昭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是到了地方上之后更多的是以武功升迁,走的是武将升官的路数,但是齐宣却是正儿八经的文官,一路从长安万年县令做到后来的京兆府少尹,又到现在的成都尹。
朝廷皇驾都在成都府,齐宣实际上已经算是大周的“京兆尹”了。
“林兄过誉了。”
齐屏低下头,轻声感慨:“若说升迁,大周二百年来,无人能出林兄之右。”
“我这个不算数的。”
林国公微微摇头,轻声道:“取巧而已,若无这些机缘巧合,现在我能做到五品官,都是沾我七叔的光。”
说完这句话,林昭对着齐屏笑了笑:“二郎到了洛阳,不去见一见王甫?”
齐屏微微低眉:“是要去的,毕竟关中讨贼,不止是平卢军一家的事情,还要河东军配合,我父亲的意思,也要转告王大将军。”
林三郎微微点头,笑着说道:“你一个人恐怕说不动他们出兵,这样罢,咱们在这里先吃顿午饭,下午我陪你一同去见那位王大将军…”
说到这里,林昭抬头看向齐屏,继续说道:“还有西川来的大殿下。”
相似小说推荐
-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塔读VIP2022-01-25完结3557总银票“为师授你人生修炼秘诀。”“师尊请讲.”“无...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