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处境,极为危险。”
这位天子的胞妹面色严肃,低声道:“你能跟着林元达进太学读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你自去读你的书就是,没有必要掺和进太子与康氏之间,如今你已经不知不觉之间,成了东宫手中利刃,康氏眼中长钉。”
说到这里,李宛若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这种局面,恐怕并不全是东宫所为,你一个小孩子,本不该搅进来,如今以林元达之力,既无法把你从中捞出来,也无法在其中庇护于你。”
李宛若看向林昭受伤的左手,声音严肃:“只要稍有行差踏错,你便不是伤一条胳膊这么简单了,对于长安城而言,你林三郎的性命扔进去,不会激起任何浪花。”
林昭因为左手负伤,没有办法行大礼,只能对着李宛若微微欠身,躬身道:“请长公主指教。”
长公主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你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就是以宣儿好友的身份,住进我家里来,住个两三年,把那个小册子的差事丢出去,科考功名之类的,也暂不去想,等两三年之后,长安城把你忘了,或者他们争出了一个结果之后你再回国子监去做你的太学生。”
李宛若看着林昭,微微的叹了口气:“这第二个法子,就是借着这次受伤,去荥阳。”
她面色严肃,轻声道:“荥阳郑氏是数百年的大家族,你外祖那一支虽然遭了难,但是家族的主干还在,也有不少人在朝为官,越州林氏这种小门小户护不住你,但是荥阳郑氏却可以,你躲到荥阳去,待个几年,等到事情平息之后,再回长安来就是。”
说到这里,这位长公主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我不太方便离开长安,等你日后中了进士,在长安城里做了官,也可以把你娘接回长安来,我们姐妹或许还能再见一见。”
听到这番话之后,林三郎沉默许久,然后抬头看了李宛若一眼,开口问道:“长公主,我想知道二十年前,荥阳郑氏到底在长安犯了什么案子,能让一个宰辅之家,连最后的一点体面也没有剩下。”
一般官做到宰相这个级别,除非特别罪大恶极,或者涉及谋反,否则就算是政治斗争失败,了不起罢官去职而已,没有道理弄成郑家这个样子。
长公主摇了摇头:“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我那时候年纪还小,也知道的不多,而且后来,朝廷上下都闭口不提此事,我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长公主看向林昭,开口道:“现在你的性命才是关键,趁着现在风波未起,尽早离开长安,你今年才十四岁,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林昭站在长公主面前,沉默许久之后,对着这位风姿绰约的公主殿下恭敬低头:“殿下,有些事情是避不开的,我叔父躲在越州读书,尚且被贼人寻到家里来险些丧命,何况是我?”
“至于躲到殿下家里,固然能够安然无恙,却会给殿下一家惹来麻烦,我若是去了,于心不安。”
“因此,我想留在林家,留在国子监。”
长公主殿下微微皱眉:“何苦如此执拗?”
林三郎笑了笑。
“留在长安城里,或许还能够活的久一些,至于荥阳,以后我自然会去一趟的。”
李宛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上下看了看林昭,语气有些无奈。
“来日若是有人要害你,你便到永兴坊来,不看五娘的面子,单单看你与宣儿的交情,我家也始终有你的存身之地。”
说完,她摇头叹了口气,迈步朝着外面走去,林三郎跟在她身后相送,一直把她送到了林府门口。
林昭站在林府门口,看着长公主渐行渐远的轿子,神情复杂。
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书
丹阳长公主走了之后,就站在林昭身边的林夫人看向眼前的少年人,微笑道:“三郎刚来京城没有多久,面子就比你七叔要大的多了,咱们家在长安城安家十几年了,这位长公主这还是第一次登门。”
林昭回头看向林夫人,苦笑道:“叔母取笑了,这不是我的面子。”
林夫人轻轻叹了口气,对着林昭开口道:“好了,长公主已经走远了,咱们回屋里去罢,一会儿你七叔回来,就可以吃饭了。”
林昭点了点头,跟着林夫人走进林府,然后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叔母,七叔他可认识刑部的官员么?”
“应当是认得的。”
林夫人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老爷他在户部做了十多年官,六部之中应该都有一些交情才是,三郎你问这个做什么?”
林昭缓缓摇头:“没有什么,只是问一问。”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林府,一只胳膊吊在脖颈上的林三郎,微微有些出神。
他与别的孩子是不太一样的,别的孩子,五岁之前的记忆会极为模糊,基本上是记不太住的,但是林昭从出生开始之后,差不多就可以记事,他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就是在东湖镇出身。
而且从小到大,父亲林清源对他们母子都称不上坏,因此他母亲林二娘虽然大有来头,但是他应该的的确确就是林清源的儿子才对。
不然的话,早进门的大母张氏,不可能不知情,也不可能十几年时间,一直没有拿这个说过事。
既然父亲的身份没有问题,那么林昭就的的确确是越州林氏的人,至于那个丹阳长公主口中庞大的荥阳郑氏,最多只能算是他的母族。
既然是母族,那他就没有继承权,也不可能真正归属郑氏,毕竟按照丹阳长公主所说,当年母亲这一脉的人,流放的流放,充为官奴的充为官奴,不太可能在荥阳还有什么势力,现在他眼巴巴的跑到荥阳去,不过是寄人篱下而已。
归根结底,还是要自己足够强大,这样即便将来要与荥阳郑氏有所接触,也能够平等对话。
心里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林昭已经回到了自己养伤的院子里,他坐到了书桌边上,用完好的右手扯出来一张草纸,然后在纸上写下了康东来与东宫,并且在这两个名字上画了圈。
少年人喃喃自语。
“康家人对我动手的可能性极低,即便他们铤而走险,也应该是要直接杀了我才对……”
“至于东宫。”
“东宫也有对我动手的理由,但是如果东宫动手,最好的结果也是杀了我,这样才能真正让康东来获罪,这种事情,如果东宫决定要做,那就一定会做到底,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这么儿戏……”
喃喃自语到这里,林昭提笔把这两个名字,统统划上了一个叉。
他有些想不通了。
“这么做,到底对谁会有好处呢?”
林三郎思索了一会儿,心中暗道:“只是刺伤而不是杀了我,对两边都没有什么好处,唯一的用处就是让长安城里的局势再乱一些,这样说来……”
他心中一震,突然想到了一个有动机对他下手的人。
想到这里,林三郎浑身打了个寒颤,再也不敢想下去。
片刻之后,这个少年人才喃喃低语。
“现在的我,还太过弱小,没有办法在长安城里做成任何事情,只有等到明年初参加进士科的科考,中了进士之后,我才真正能够说话有声音。”
说到这里,林昭看向了宫城方向。
如果那位金口玉言的皇帝陛下不食言的话,明年的春天,他林三郎就会成为大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进士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稍稍振奋了一些。
等有了功名,他便不用像现在这样,给那些高处的人拨来推去,就能稍稍有一些自主之力了。
念及此处,林三郎抬头看向外面的天色,暗暗盘算。
现在,应该是五月中。
他二月初进的长安城,至今已经三月有余。
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七个月,他便能完成普通人寒川苦读一辈子也无法触及的成就了!
这是他用命换来的后门,并不丢人。
…………
林昭虽然连续几天都没有出过平康坊,但是长安城里的局势,的确如他所想的那样,乱了起来。
工部水部司郎中康东来,因为御史台弹劾的种种罪行下狱,刑部与大理寺一同受理了此案,按照皇帝的吩咐,彻查此事。
这件事说简单极其简单,说复杂也极其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长安风上所刊载的内容,以及御史台诸多御史所弹劾的内容,大多是真的,只要一查就可以查到,问题是这些事情虽然是康家人所为,但是并不是康东来本人干的,毕竟他一个二老爷,不可能亲自带人到京畿诸县去强抢民女。
这些恶迹,多半都是他那些下属所为。
被押进大理寺的康东来,对这些事情都是推脱不知,反而康家的一些管事下人,主动跳出来把这些罪责统统担了去。
这种东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些人铁了心要给康东来顶罪,一口咬死康东来毫不知情,刑部与大理寺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毕竟他们平日里最常用的手段,没法子在康东来身上使出来。
总不能对着贵妃娘娘的胞弟,圣人的小舅子用刑不是?
撇开这些恶迹不谈,康东来最大的罪行,就落在了谋害韩有圭一案上。
相似小说推荐
-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塔读VIP2022-01-25完结3557总银票“为师授你人生修炼秘诀。”“师尊请讲.”“无...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