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褚布道:“公子贤明,临行前,陈司马确实给我提了一些计策。”
  魏咎眼睛一亮,忙道:“噢,快快道来。”
  褚布搬着粗大的手指道:
  “一是固守城池,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倾城而出。安陵城高墙厚,短时间内,秦军奈何我们不得。”
  “二是,城内一定要广积粮草、广修战备、多打造弩箭,积蓄力量准备持久。”
  “三是,适当机会,公子表面上可以与秦交好,麻痹秦王,争取时间和生存空间。”
  听闻到此,魏咎打断褚布道:“这是何意啊?”
  褚布道:“陈平司马只是这样跟我说,具体何意,我也不清楚,也没细问。他只是说,公子听后,自会明白。”
  魏咎重复了一句:“听后,自会明白?”
  想了片刻,魏咎摇了摇头不得其解,又问:“陈司马还说什么?”
  褚布道:“剩下的,就是关于我如何配合公子实施游击战术。叮嘱我,一定要灵活使用骑兵部队,在安陵与大梁和其他城池,要互为犄角,互相配合策应。”
  “我的骑兵,不要固于一城,应不断外出作战,切断秦军运输线,疲惫和骚扰秦军。”
  “安陵虽可作为骑兵的根据地,但除了补给外,每次作战,将周边的城池骑兵统一组织调动,小股部队,分散出动,不要恋战。”
  “要从不同的城池出发,不同的区域发起攻击,截获的粮草尽量运抵不同城市,使秦军摸不清我们的作战规律,避免将战火引向安陵,也避免与秦军大规模骑兵作战。”
  魏咎一一听取,之后道:“如此甚好。褚校尉一路辛苦,安排驿馆休息,所嘱弯刀、马镫,购买战马事宜,尽请放心,本公子即刻安排人办理。”
  送走褚布,魏咎一直嘴里默默念叨着:“我一听就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魏咎百思不得其解,命人道:“去,替我去请唐且老先生过来。”
  唐且,魏咎的舍人,年已逾花甲,喜好墨家之道,公子魏咎每临诸事不决时,常常顾问之。
  不多时,唐且来到公子处,魏咎忙接入,请之上座。
  “公子相请,想必有事不决?”一座定,唐且即开口道。
  魏咎将陈平的建议合盘托出。
  唐且听后,站了起来,在地上走来走去,口里念叨着:
  “与秦交好、麻痹秦王、争取时间和空间。”
  “是啊,派来的校尉如此传话。”魏咎看着须发苍白的老唐且,期待地等着解答。
  唐且停住脚步,看着魏咎说道:“此陈平,不同凡响,这个建议,即是计,又是策。”
  魏咎不解:“何为计,何为策呢?”
  唐且说道:“计者,诡道也,麻痹秦王,是计也。”
  “那策呢?”魏咎问。
  唐且看着魏咎,长叹一声。
  “先生,有什么不妥吗?”魏咎见唐且欲言又止,忙问道。
  唐且看了看魏咎,仿佛下了决心似的说道:
  “策者,可以谋划也。这个陈平,是在为公子的未来谋划啊。”
  魏咎一头雾水,问道:“先生何出此言呢?”
  唐且说道:“从魏国的角度讲,公子是魏王的胞弟,也是魏国国君的血脉,一旦大梁城破,以魏王的脾气秉性,定不肯苟全。”
  “而魏王的子嗣尚小,到时候,魏氏的宗庙,就全在公子身上了。陈平在为万一大梁不保,做最坏的打算。”
  魏咎忙道:“魏王书上说,大梁守军有十二万之多,粮草足备,斗志高昂,怎见得就会破城呢?”
  唐且说道:“公子有所不知,这防守,历来都是被动的。无论怎样防守,岂能没有漏洞之理,一旦被对手抓住,破城只在旦夕之间啊。”
  “我们拼命守,秦军努力攻,这是双方的较量。虽然我们积极的去守,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只是时间问题。”
  “这陈平之策,是在做万全的安排。只是,他不便于向魏王明说,才通过口信的方式,让人传递给你,也是做臣下的迫不得已。”
  魏咎仍然不解:“可这和有秦交好有什么关系?魏国国灭,我安陵岂能幸存。”
  唐且道:“这就是策的一部分,所谓的策,需要找到对方的切入点,然后进行谋划运作。”
  魏咎问道:“照先生如此说,该如何运作呢?”
  唐且道:“老臣愿意代表公子,去咸阳走一遭,与秦王阐明公子之意,也为安陵的十万百姓争取一下。”
  魏咎道:“既如此,就请先生使秦,还望不辱使命”


第一一一章 唐且使秦
  秦王政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25年,夏,魏咎派唐且出使秦国。
  不一日,唐且到达咸阳,投书等待秦王接见。
  一代雄主秦王嬴政,听说安陵君派使臣来,心中略感意外。
  小小的一个安陵城,去岁摆出一副不顺不降的架势,虽然劳大军围城半载,竟对它毫无办法。
  现在正值大梁被围之际,安陵贸然派使臣求见,到底这安陵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听说安陵君仅有十六岁,仿佛自己当年尚未临政的年纪。一想到去年离间计未果,就仿佛看到棋盘对面的对手,竟激起秦王对安陵君的好奇心来。
  他索性决定破例接见一下使者,看看这个有些胆识,做事积极,又出人意料的毛孩子,究竟想做什么?
  唐且在驿馆候了十天后,这日,秦王处理完朝中之事,忽然记起这件事来,于是,吩咐宣安陵使者觐见。
  唐且得知秦王接见,忙整顿衣袍,来秦王的章台宫觐见。
  秦王看着阶下是个白发皓首的老者,便道:
  “安陵使臣,汝为一城之使,本不予接见,听说是个长者,本王才破例一见,今年贵庚啊?”
  唐且答道:“愚人六十有二。”
  秦王道:“哦,如此年纪,为何甘为小儿驱使。”
  唐且不卑不亢道:“回秦王陛下,想当年,秦王即位时,年方十三,弱冠之年,尚能驾驭属下衣冠楚楚、鸾翔凤集之辈,何况我安陵君乎?”
  “哈哈哈哈哈”秦王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这种不留痕迹的奉承,不失外交礼节,又能恰到好处地维护主人的尊严,唐且的睿智,可见一斑。
  秦王笑过之后,心情似乎爽了一些,问道:
  “安陵使臣,此次出使而来,想必是安陵君为履行去年五百里之地换城之约?”
  唐且对此问题,早有准备,只见其不慌不忙地回道:“大王陛下,大王加惠安陵君,以方圆五百里之地,换区区五十里的小城,我们安陵君对大王的恩惠,深感荣幸。”
  “虽然如此,但安陵君受地于魏之先王,那是祖宗留给他的,尤其是,他对安陵的感情至深,就像一个人娶了美貌贤惠的妻子,怎可以见异思迁,弃之而去呢?”
  “正因为此,安陵君希望能在这小小的安陵城,一直呆在这里,不敢有其他的想法。”
  秦王听到此,不快道:“你来此就是要告诉我这件事的吗?安陵君是故意派你来惹本王生气的吗?你可知道这样的后果?”
  唐且依旧不慌不忙道:“大王生气会怎样呢?”
  秦王道:“本王发怒,倒下的尸体上百万,血流上千里。魏国也会就像韩国、赵国、燕国一样。”
  唐且继续道:“可是,大王为什么要发怒呢?”
  秦王一听,这老头问这么愚蠢的问题,明显在故意和自己兜圈子,就冷笑道:
  “五百里换五十里,都不答应,安陵君眼里还有本王吗?”
  唐且笑着对秦王道:“大王,这是安陵君为大王您着想啊!”
  秦王哑然失笑道:“笑话,我今天倒要听听,你这安陵君是如何为本王着想的?”
  唐且道:“大王,安陵君是从天下的道义上,为大王着想。大王相继灭了韩、赵、燕,可这三国之后和三国之臣,大王不可能尽屠。如果这些人都拼力抵抗,大王的功业不知何日能成?”
  “而如果大王,能对各国之后善待,譬如像安陵君这样,给他一个城池,让安陵君做一个榜样,代替大王守城,那样的话,天下是不是可以唾手可得呢?”
  秦王道:“安陵使臣,你的话是在挖坑给本王,本王之所以讨伐诸国,就是为了使天下一统,尽快结束这几百年来纷纷扰扰的征战局面,使天下黔首摆脱刀兵之苦,所谓的以战止战是也。”
  “现今,大梁兵临城下,将至壕边,魏国指日可待,国灭之时,安陵岂可以独存。你回去告诉安陵君,也让安陵君劝告魏王,识时务为俊杰,尽早投降,以免玉石俱焚。”
  说到此,秦王看了看阶下唐且道:
  “不过,我见你也算个忠厚的长者,回去告诉安陵君,如果真为安陵着想,就尽早放弃抵抗,早日归顺大秦,如此,本王可保安陵无恙。”
  “念在安陵君识大体,又有些气魄,魏国国灭之前,本王不会派兵攻取安陵,待魏国国灭之日,他的祖业和宗庙都不存在了,那安陵只能姓嬴了。”
  就这样,唐且回到了安陵。虽然没有达到秦王允许安陵作为孤城存在下去的目的,但也使安陵赢得了喘息之机,可算不辱使命。(注1)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