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布冲着张良一抱拳:“公子厚爱,褚布愧不敢当,但不知公子为何器重褚布。”
张良举杯,对褚布道:“褚兄,远道而来,先满饮此杯,听我慢慢道来。”
褚布举起酒杯:“别说一杯,一斛又何妨,来,共饮。”
说罢,三人碰杯。
放下酒杯,张良说道:“褚兄,自阳武一别,我与仓海君历经魏、赵、燕、齐、楚地,走遍各国驿道,只为一件事。”
褚布问:“走这么远的路,为着何事?”
张良一板一眼地道:“刺秦。”
褚布:“刺秦,这和驿道有什么关系?”
张良道:“秦宫室守卫严密,外人难以接近,自荆轲之后,更是加紧了秦王身边的防护,像荆轲般刺秦,已难以实现。”
“然这秦王嬴政,好大喜功,凡掠夺的城池或所灭之国,定去巡视一番。”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秦王出巡的路上,提前埋伏,待车驾经过,然后施以刺杀,方能成功。”
褚布一拍大腿:“对啊,此计甚妙,沿途路程遥远,又不便处处警戒,正是可以下手的好机会。可是,怎么知晓秦王出巡的时间和路线。”
张良道:“这是问题的关键,我已派人在咸阳城布下耳目眼线,随时了解秦王的出巡消息。”
“一旦有消息,会通过我建立的网络,逐次传递。”
褚布赞叹道:“公子为刺秦,可说是费尽心机,这一计划,可要极其周密才行。”
张良点头道:“褚兄所言极是,除了咸阳主事之人,路途上传递信息的,只传递暗语,对所传内容,丝毫不知。为的就是严格保密,一旦事后追究起来,也无任何痕迹。”
褚布一伸大拇指:“子房兄不愧是相国之后,果然不凡。”
仓海君道:“子房兄自韩国灭后,散尽家财,广招义士,费尽心思训练和建立了这么一条信息情报网络,为的就是刺秦,复国报仇。”
褚布赞道:“男子汉大丈夫,就当如此,有仇必报,有国必复,公子真仗义也。”
张良举杯,三人共饮。
张良说道:“情报网络虽已建成,但这秦王近期尚无动静,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何况,刺秦非比小可,还需周密计划。”
“除了情报,刺秦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这样才能一击中的。”
仓海君道:“所以,我和公子用一年时间,遍行了六国驿道,为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地点。”
褚布问:“选的怎样?”
张良道:“看好了几处地点,都很有利,如果计划周密,此事易如反掌。”
褚布道:“那还等什么,干就是了。”
张良道:“此事虽计划周密,但现在苦于一个环节,没有办法实施。”
褚布问:“什么环节?”
张良道:“此次刺秦,我们应吸取荆轲的教训。”
停顿了一下,算是短暂地为荆轲默哀后,张良接着说:“近刺的好处是可以近距离刺杀,命中率高,但风险也大,刺秦之人即使得手,也很难全身而退。”
褚布慨然道:“只要刺秦成功,何惜一命乎,为六国除害,拯救黎民于苦难之中,死得其所。就是一命顶一命,也大赚特赚了。”
见褚布态度坚决,张良与仓海君相视一笑。
张良道:“褚兄的豪情狭义,良深感佩服。但,如果刺秦成功,又能全身而退,岂不是更好。”
褚布点了点头:“计将安出?”
张良道:“远攻。”
褚布:“远攻?”
张良道:“对,埋伏在秦王必经之路上,利用地形之利,事先准备好一个百斤重的大铁椎,居高临下,对秦王车驾实施远攻,势如泰山,一击中的,任他是钢铁之躯,恐怕也难逃一死。”
“得手后,我们完全可以沿着事先看好的退路,从容撤退。而山下的秦兵,即使发现后,登山追寻,凭他们身上的盔甲,怎么跑得过我们空手之人,这样我们就可以全身而退。”
褚布不禁击掌道:“好计策,太妙了。公子所谋,可谓万无一失。只是......”
说到这儿,褚布停了下来,看着张良和仓海君,恍然大悟道:“噢,我明白了。”
说着,褚布嚷道:“拿大酒斛来。”
仓海君吩咐赶紧拿来三个酒斛,分别满上。
褚布双手捧起酒斛,对着张良和仓海君道:“二位如果看得起褚布,当褚布是贴己的兄弟,就请满饮此斛。”
张良和仓海君分别捧起酒斛来,褚布接着说道:
“褚布无能无才,这身力气尚无所用之处,这满腔热血,尚无可洒之处,如公子不弃,我这副九尺身躯,就交给公子了。”
张良见褚布如此,豪气顿起,对褚布道:“褚兄狭义,良佩服至深,为了刺秦大计,愿共同携手,虽死无憾。”
“虽死无憾。”三人一起喊道。
“干”,三个胸膛同时发出共同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第78章 铁椎的重量
次日,褚布辞行,张良、仓海君挽留,少不得又排摆宴席,一番痛饮。
盘桓三日后,褚布再次辞行,张良、仓海君坚持留他再逗留几日,褚布说道:
“布离家已近一月,家中铁匠铺只有老父一人照看,实在是放心不下。这里的事体已经商定,布专在阳武等候消息,一伺需要,定当踊跃而出。”
张良道:“若褚兄坚持要行,良亦不敢苦留,好在后会有期,若得机会,还将再会。”
说罢,张良拿出二十镒黄金来,送与褚布。
褚布推却道:“布自有盘缠,何劳公子破费。”
张良道:“褚兄千里赴约,一路辛苦,奈何此为机密事,不敢书信相托,特邀褚兄亲自前来,路上用度颇费,良深感惭愧,些许心意,还望褚兄笑纳。”
仓海君也在一旁道:“褚兄不必客气,你若推辞,倒显得见外了。”
褚布笑道:“既如此,就受之不恭了。”
褚布相谢了张良。
三人虽心中不舍,难却褚布归期,仓海君只好再摆宴席,为褚布送行。
宴饮毕,张良和仓海君送出庄外,离城走了五、七里,褚布拱手道:
“二位,远了,自古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此别过。”
张良见前面不远官道边有一小酒肆,就道:“再行几步,那边有个酒肆,权且再饮几杯作别。”
三人来到酒肆里,张良上首坐了,褚布下席坐定,仓海君陪坐,便叫店小二打上酒来,铺陈些果品菜蔬之类,摆在桌上。
三人饮了几杯,看看日已当头,张良举杯道:“既然褚兄坚持要行,我和仓海君即送行到此。良有一句话,还请褚兄记在心。”
褚布:“子房兄,请讲。”
张良道:“此去归乡,后会有期,所言之事,干系重大,万勿与外人道,当行之日,良必定亲自前往,共成大业。万望不要失期。”
褚布慨然而起,拾起桌上筷著道:“子房兄请放心,褚布之心坚如磐石,虽死不改。如若食言,当如此筷。”
说罢,用手一折,将筷著“咔嚓”齐齐折为两段。
张良起身拜谢,仓海君也一同施礼。
张良又拿出十两银子来,褚布坚辞,张良道:“此专为打造铁椎之用,还望勿辞。”
褚布见说,只好受了,道:“只要百斤重吗?”
张良点头道:“百斤足矣,太重了,不好出手,太轻了,不足以一击致命。”
褚布不以为然道:“百斤之物,在我手上如同无物,干脆打个二百斤重的就是了。”
张良笑道:“褚兄果然神力,不过这二百斤却也太重了,路上搬运也不便,如果你嫌太轻,加上二十斤便了。”
仓海君笑道:“怎么听起来你们二人像是在做买卖的,你说轻,他说重的,要我说,就打个百二十斤的即可,到时,也是褚兄搬运和使用,只要他觉得顺手就好。免得人手太多,惹人耳目。”
褚布道:“就依仓兄,打个百二十斤重的,打好了,我就藏在下处,随时可用。”
三人商议已定,出了酒肆,依依不舍,洒泪相别。
张良、仓海君见褚布的身影,消失在远处,方向庄园折回。
一路上,两人谈论着褚布的狭义,感叹他的神力,赞其也是专诸、聂政一流人物。
不说褚布归乡,单表张良继续留在下邳仓海君庄园里,谋划刺秦大计。
非止一日,转眼间,金风渐起,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这一日,仓海君与庄客去外乡别院收租,张良闲来无事,步出庄园,沿城外闲走。
一路上,落叶缤纷,秋风萧瑟,倒也别有一番风景。有诗赞道:
秋日风景倍清明,城外荷锄粮满城;却忆故园今夜见,一声吹入五湖平。
张良一路看着风景,一路想着心事,不觉转过城南门,前面一个酒肆,酒旗招飐,迎风飘扬。
走到近前,见那匾额上写着“不二酒舍”,门的旁边挂着两面白粉牌,上书一副对联,上联是:酒盏新醅熟,下联是:茶瓯午饭香。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