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樊哙被押解到,由吕太后下了赦令,将樊哙释放。
樊哙入宫拜谢,吕太后问道:
“你的性命,是何人给你保下来的?”
樊哙当然回答是太后的隆恩。
吕太后又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别人么?”
樊哙才记起陈平在此期间的前后表现,包括沿途的关照,于是回答道:“另一个就是陈平了。”
吕太后满意地笑着说道:
“你倒是还有些良心,不像你那老婆,发痴犯傻的。”
樊哙出了宫,又专程去陈平处道谢。
这就是陈平的聪明之处,在这错综复杂的宫廷争斗过程中,安然运转,非但无祸,反且因此升了官。
虽然如此,事后,吕媭依旧对陈平抓捕樊哙一事耿耿于怀,坚持认为是陈平给高祖出的谋划。
于是,吕媭多次进谗言给吕太后说:
“陈平这个人,品行不好,作为丞相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女人,不成体统。”
吕媭说的是实情。
虽然赢得了吕太后的信任,但陈平心里清楚,他跟樊哙的这个过节儿,虽说主谋不是他,可毕竟是他前去执行抓捕的。
吕家眼下如此得势,那吕媭婆娘,针尖对麦芒般计较,是不会忘掉他身上有这笔账的。假如直接去解释,担心会越描越黑。
有这颗定时炸弹在,陈平不敢得意忘形。单单是收敛还不够,得采取点手段让吕氏的人完全放弃对自己的戒备。
于是,陈平开始整天不问政事,今天请这个喝酒,明天去那里应酬,每日里酒海肉山。
除此之外,陈平又收了几个漂亮美眉的姬妾,时常做做新郎。
这日子过得倒也舒服。
陈平如此做,心里有数,关键是拿捏准了吕太后的心思。
所以在听到宫内的眼线,给他报告的吕媭给吕太后进的谗言后,不仅没加收敛,反而天天手握酒杯混在脂粉堆里,变本加厉做得更过分,
吕太后听说陈丞相整天只顾吃喝玩乐,暗自高兴得不得了。
又一次,陈平进宫汇报完本职工作,正好吕媭进来了。
吕太后就当着吕媭的面对陈平说道:
“俗话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不管别人说什么,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
“你只要好好干,不要怕吕媭说你的坏话,朕心里有数。”
自此,陈平的心思就转移到怎么跟吕太后打交道了。
当吕太后想封吕氏的弟兄们为王,征求意见时,与“少文,任气,好直言”的右丞相王陵否定的看法不同,陈平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
这件事,吕太后又掂量出两位丞相谁离她近,谁离她远。
没过多久,吕太后就将王陵迁为太傅,将陈平荣升右丞相。
陈平在高祖在世时,就看出吕太后这个女人,酷爱权力,更喜欢专权。
在她眼里,什么亲情,什么儿女兄弟,都不能超过她对权力的喜爱。
这时的陈平,作为右丞相,越不关心朝政,越不把丞相这顶乌纱帽当回事,不来碍手碍脚,吕太后就越喜欢。
吕太后不仅没有因为妹妹的话,疑心陈平,反而更加信任他。这给陈平心里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陈平很会察言观色,最能趋利避害。在吕太后的威权下,官也做大了,名也有了,装糊涂混日子是最稳妥的选择。
看似明哲保身,陈平实际上在等待时机。
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无论是红脸、白脸,陈平都时不时进行客串。
就像舞台上,那些画好了妆演唱的角色,此时的陈平什么都得演,关键看拉开什么背景,身边站着怎样的对手。
陈平的天赋就是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另外再加上乱拳出击,目的只有一个,确保自己不被置于危险的境地。
第478章 王侯掮客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樊哙病逝,吕媭的儿子樊伉袭爵舞阳侯,吕媭的女儿则嫁给营陵侯刘泽为妻。
刘泽,沛郡丰邑人,与高祖同为一族,是高祖的远房堂兄弟。
高祖一开始任刘泽为郎中,后来,作为将军参与攻打陈豨,因军功封为营陵侯。
而在吕太后当政时期,在其大肆杀戮刘氏子弟的情况下,刘泽竟能逆势封为琅琊王,这期间,不得不说是一个小人物的功劳。
这个小人物,就是田子春。
田子春其人,史上记载很少,但后世的生活中,尤其在天子脚下,总是有很多类似田子春之流——政坛掮客。依靠认识某些权贵,靠云山雾罩,左右忽悠,牟取利益或发家致富。
但田子春比后世那些坑骗之徒,好就好在,迷途知返,不仅收获了金钱,而且还真帮刘泽办成了由侯而王的大事。
之所以能使刘泽封王,田子春还得感谢吕氏一族的帮助。
这远绕的,让洒家先喘口气。
话说吕太后废掉了不听话的少帝刘恭,改立刘弘为儿皇帝后,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又一件烦心事摆在她面前了。
这件事得从吕家第一个被封为王的太后之侄吕台说起。
吕台被封王后,一时间陡然而贵,门庭若市,风光无限。
都说豪门家容易出花花公子、纨绔子弟,吕家也不例外。
在飞黄腾达后,吕台的儿子吕嘉,仗着父亲的地位和威望,胡作非为,多次公然违法,已然引起了公愤。
今天这个告吕嘉强抢民女,明天那个告吕嘉占了他的田地,后天又有人告他聚众打架斗殴。
总之,这世上本来就有坏人,告状的人多了,这个人就更坐定了坏人之实。
吕太后在接到这些乱七八糟的状告奏折后,大为头疼。
考虑到封吕台为吕王后,命不假年,英年早逝,她又让吕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但这个吕嘉的恣意妄为,实在是让她这个太后很没面子。
为了吕家的声誉,也为了堵住别人的口,吕太后亲自叫来吕嘉进行了警告和劝说。
然而,对于太后的警告,吕嘉是左耳进右耳出,嘴上说一定改过自新,但背地里依然我行我素。
吕太后忍无可忍之下,只好痛下决心,决定废了吕嘉的爵位封号。
废吕嘉容易,吕太后为谁来接任吕国之王的位置犯了愁,思来想去,她把目光停在了吕台的亲弟弟吕产身上。
在承袭制的历史上,弟弟代兄长的职位,也属于惯例。
但若立吕产为王,虽然有足够的理由,否则,由太后自己提出来,总觉得不太妥。
于是,吕太后又开始了她的惯用手段,先放出要废掉吕王吕嘉让吕产来继位的风后,再等人来提这件事。
然而,这次朝中大臣们一个个都很不识时务。吕太后的风放出了有一段时间了,竟然没人来做这顺水人情。
这下可急坏了正急于上任就职的吕产。
这就是机缘巧合,这时,一个小人物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个人就是田子春。
刚才说过,田子春这个人属于游走于贵、富之间,靠王侯的关系寄生,所以他既有才又好财。和很多达官贵人,都有一些交情。
再说回高祖的堂兄弟刘泽,被封了个营陵侯后,刚开始也很满足,毕竟作为侯爷,风光也不比往日。
但当有一次,刘泽到了京城后,耳濡目染的宫廷和王府气派,当即得出了一个结论:
不到京都,不知道啥叫钱少;不到长安,不知道啥叫官小。
他这样一个“侯爷”在人家那些“王爷”眼里,简直就是土包子进城,小巫见大巫。
于是,由侯升王,成了刘泽追逐的梦想。
这时候,关键人物田子春出现了。
这个当年高祖手下一个最平常、最普通的谋士,自从认识了刘泽后,两人多次相谈,一起出入灯红酒绿的场所。
慢慢地,田子春知道了刘泽的小心思,于是他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就对刘泽说道:
“侯爷要想升王也不难,难的是口袋里的银两多不多?”
作为一个侯爷,刘泽缺的从来就不是银两。
刘泽听了田子春的旁敲侧击后,马上从家里的小金库里,拿出三百两黄金交给田子春,叫他去打通相关的关节。
这一幕,是不是很像现实中那些拿了钱没办成事的骗子,看见银行卡里的钱到账了。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田子春带着这些金子,自然眼睛变得贼亮贼亮的。
于是,他和后世那些骗子开始做的一样,没有带着刘泽的金子,去朝中打点关系,而是连夜奔回自己的老家去了。
就在田子春在家乡享受一个暴发户的快乐时,刘泽还蒙在鼓里,继续做着他的王爷大梦。
直到几年过去了,刘泽才想起田子春忽悠他的事,于是立马派人去打听。
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抓住那姓田的,非要把他碎尸万段才解恨。”
樊哙的女儿、刘泽的夫人樊氏咬牙切齿发飙道。
“田子春不差钱,他不是那样的人,保不定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明明知道自己被忽悠了,营陵侯刘泽却还不得不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为田子春辩解。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