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皇后张氏不得惠帝临幸,故一直未有身孕,吕后便又自作主张,叫张氏对外说自己已经怀孕,然后将一个宫中美人生的儿子据为己有,并立为太子,其生母却被吕后杀死了。
  惠帝大婚后,接连又举行冠礼,宫廷内外的臣工,忙个不停。
  为此,惠帝大赦天下,下诏恢复了十五税一的政策。
  在此之前,因为高祖在位时,为了对内平定叛乱,对外迎击匈奴,所以增加了一些赋税。
  等到惠帝刘盈时,内乱已经平定,匈奴也因为和亲政策不再骚扰边境,所以,惠帝便取消了增加的赋税,重新恢复了十五税一。
  随后,惠帝刘盈又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对于有成绩的农民还免除其徭役。
  为了促使人口增加,惠帝刘盈还下令督促民间女子及早出嫁。为此,特别颁布法令,如果女子到了十五岁还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赋(算赋是一种成人的人头税,每人交一百二十钱,即为一算)。这一政策,影响华夏近两千年,使华夏人口增幅一直居世界前列。
  对于高祖原来限制商人的政策,惠帝也大大放松,以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使得其当政时的经济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除了继续休养生息,延续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惠帝刘盈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文化改革。
  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
  “挟书律”是在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除了允许官府有关部门可以藏书外,民间一律禁止私自藏书。
  高祖时期,汉朝的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
  惠帝刘盈颇有魄力地废除了这一法令,这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开始活跃起来,为儒家被后来确定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
  此外,惠帝刘盈还规划和完成长安城的全面整修。
  高祖在位时,国力有限,仅修了长乐宫和未央宫,城墙没有修成。
  当时,长安只有几条街道,没有城墙,市面不够繁华,缺乏帝都王气。
  随着和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长安城的国都形象急需完善。于是,惠帝刘盈决定整修长安城。
  自惠帝开始居住在未央宫,与长乐宫相隔数里,每隔三五天,入朝向吕后请安,往来未免不便。
  惠帝顾全孝道,考虑到两宫东西相隔,中间须经过几条市面街巷,銮驾出入时,往往要静街回避行人,有碍交通。
  于是,惠帝命人修建一条通道,从未央宫直到长乐宫,两面设置围墙,可以早晚随时来往,不影响外人。
  正当开始施工之际,叔孙通入谏道:
  “陛下新修筑通道,正冲断了高皇帝出游衣冠庙的要路,奈何把他截断,渎嫚祖宗?”
  惠帝大惊道:“朕一时有失检点,致有此误,今即令罢工便了。”
  叔孙通又道:“陛下为天子,不应该承担过错,现在已经开始兴工建筑,尽人皆知,如何再令废止呢?”
  惠帝问道:“这却如何是好?”
  叔孙通又道:“为陛下计,只有在渭河北面,另外建原庙,可使高皇帝衣冠,出游渭北,省得每月到此。”
  “况且陛下多建宗庙,也是大孝的根本,何人得出来批评呢。”
  惠帝转惊为喜,令有司增建高祖的衣冠庙。
  所谓的衣冠庙,就是将所有高祖留下的衣冠法物,全部收藏一室,每月取出衣冠,载入法驾中,由有司拥卫,出游高庙一次,这样的仪式,称为游衣冠。
  等原庙建完,通道也已完成,惠帝就可以经常到长乐宫。
  吕太后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惠帝毕竟出于孝道,也无法阻止,只得听任惠帝自由往来。
  只是,吕太后与审食其较为小心,免露马脚。
  汉惠帝五年(前190年)长安城修建完工。城墙周围六十五里,共十二座城门,每面城墙有三座,每个城门分成了三个门道,右边的为入城道,左边的是出城道,中间的则是专门供皇帝用的。
  根据史家考证,长安成为超越罗马的都城了,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472章 吕后的眼泪
  刘盈个性仁慈。自从在茅厕见到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成“人彘”的惨状之后,心结愈加凝重,借酒浇愁而致成宿疾。
  好容易挨到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到了仲秋,年仅二十四的惠帝患病不起,竟在未央宫中,撒手归天。
  惠帝死后,吕后执政八年。这前后十五年,是大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汉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刘盈谥号为“孝惠”,“惠”有“仁慈、柔顺”的意思,这个谥号概括了刘盈的一生,葬于安陵,无庙号。
  刘盈天性纯善,仁孝恭敬,内修亲亲,外礼宰相,符合儒家政治习惯下的仁主作风。因此,不符合高祖霸道的作风,遭到废黜风波。
  从他保护弟弟赵王刘如意和哥哥齐王刘肥,可以充分体现孝友品行。
  同时,面对高祖去世后,朝廷功臣尤其是沛县军功集团,功高权重,在野诸侯王割据的***面,听任强势霸道的吕太后把持朝政,客观上起到了制衡作用。
  这样,不经意间,实现了太后势力和军功勋贵实力的平衡,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氛围,从而实现与民休息的***面。
  早在两年前,也即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相国曹参去世后,吕太后追忆高祖遗言,拟用王陵和陈平为丞相。
  心下踌躇了两三个月,一直到了惠帝六年,吕后才拿定主意,决定分别任命两人,废去相国名号,特设左右二丞相。
  右丞相用了王陵,左丞相用了陈平,又用周勃为太尉,夹辅丞相。
  惠帝驾崩,一班文武百官,统统到寝宫哭灵。
  只见吕太后坐在一旁,虽然哭天嚎地,嘴里唠叨有声,脸上却并无一点泪痕。看起来,不是那么悲哀,心事重重。
  众人偷眼观看,心下觉得太后只生了一个男孩,就是惠帝,今年刚刚二十四,在位又仅七年,就遭此短命厄运,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肝肠寸断,为何太后却有声无泪,如此薄情?
  大家一时猜不出太后的心事,等到惠帝棺殓后,陆续退出。
  张良的二儿子,时年十五岁,担任侍中的张辟强,生性聪明,少年有识,经常出入班中,唯独他看破了吕太后的心思。
  张辟强从宫中出来,直接来到左丞相陈平的住处。
  陈平一见是张辟强,连忙让了进来,问道:“贤侄何故来访,难道是令尊有事么?”
  陈平知道好朋友张良的身体,由于辟谷,最近一直不是很好,所以担心地问道。
  张辟强见过叔侄之礼后,起身进言道:
  “家父身体尚好,不日也将去宫中吊唁。侄儿来拜见丞相,却是另有其事。”
  陈平见张辟强以“丞相”相称,遂敛容正色,问道:“噢,张侍中有何话讲?”
  张辟强道:“太后只生了惠帝一子,今天现场哭而不哀,这其中的深意,丞相等可曾琢磨过其中的原因吗?”
  陈平素有智谋,对于此事,也未曾预想,一听张辟强的言论,反觉得惊诧起来。
  随即,转问道:“以侍中所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张辟强答道:“皇上驾崩后,太后没有儿子可依靠了,太后恐怕这些大臣们,另有他谋,所以顾不上哭泣?”
  “而且,丞相等各位勋贵大臣们,手里握有大权,掌握枢密军机,太后必然担心各位的企图,长此以往,必然大祸临头。”
  “不如恳请太后,马上拜吕台、吕产为将军,统领南、北两军,并将吕氏一族,全部授于官职,让他们在朝廷和宫里做事,那时太后心安,丞相等自然就脱祸了。”
  陈平听了,考虑到当初高祖去世后,吕后想要诛杀大臣们的传言,也恍然而悟,觉得张辟强所言,很有道理。
  略一思考,陈平别了张辟强,再次入宫,奏闻太后,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军,分管南、北禁军。
  吕台与吕产,都是吕太后的侄子,其父亲就是周吕侯吕泽。
  南、北二军,是自高祖后,建立的皇城及宫廷禁卫军。
  南军护卫宫中,驻扎城内,北军护卫京城,驻扎城外。
  这两支军队,一向归太尉兼管,如果任命吕台、吕产分领,首都和宫中的兵权,就全部为吕氏家族所把持。
  吕太后此时的心病,正是如此。
  所以,当她听到陈平的奏请,正和她的心意,当即依议施行。
  于是,吕太后才专心哭自己的儿子,加上后悔让惠帝观看人彘,以至于得病不治,所以,这次的痛哭,声泪俱下,遂至嚎啕,比以前的情形,迥然不同。
  惠帝皇后就是那个外甥女张氏,毕竟年轻,没有生过一男半女,吕太后却就将后宫中一宫女所生的婴儿,纳入张后房中,佯称是张后所生,立为太子,称做刘恭。
  又担心太子的生母,将来总要泄露消息,索性把她杀死,断绝后患。
  惠帝入葬后,吕太后便将刘恭立为皇帝,号做少帝。因少帝年幼,吕太后便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为中国太后**的第一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