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就在高祖睡意朦胧的时候,突然心有所动,产生了一种不详预感,就问手下道:
“这个县叫什么名字?”
左右回答说:“柏人。”
高祖惊道:“柏人,岂不是被别人迫害啊,此地不可久留,快走快走。”
也是天意,或者真的有天人感应,高祖睡意全无,马上起身,带着随从侍卫匆匆离去。
高祖的突然改变主意,导致贯高与赵午的计划落空。
高祖一走了之,不曾想,赵姬怀上身孕。
张敖知道后,不敢将赵姬送入宫内,那他的岳母吕后,不得怎么收拾他这个女婿呢,就为赵姬专门建筑外宫居住,并派人悉心照料,同时奏报高祖知晓。
但高祖同时接到另一个情报,这时,有人来告密,说夜宿柏人当晚,确实有贯高等人设下埋伏,准备取高祖性命。
高祖大怒,正好借此机会,再剪除一个异姓王,于是,一声令下,要将张敖、贯高及其亲信全部捉到京城问罪。
赵午等十多人,见事情败露,争相要刎颈自杀。
贯高见状,怒骂道:
“谁让你们自杀?如今这事,大王确实没有参予,却要一块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大王辩白、洗清罪责?”
于是,十几个人,被囚禁在栅槛密布而又坚固的囚车里,和张敖一起押送到长安。由于赵姬也是当事人之一,所以也被关入了长安城的大牢。
高祖令廷尉审判张敖的罪行,并向赵国发布文告,群臣和宾客有追随张敖的全部灭族。
赵国的一些臣属们,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圈锁住脖子,装作赵王的家奴跟着赵王来到长安。
第435章 贯高的气节
贯高一到,廷尉立即提审,几经审问之后,贯高始终就是一句话:
“这件事,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赵王确实不知。”
廷尉当然不肯就此放过,严刑审讯。
皮鞭一顿猛抽,用烧红的铁条去烙,经过一番酷刑,贯高的身上,已经没有一处皮肤是完好的,但他始终没变过口供。
受鲁元公主托情,吕后几次向高祖说情,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参与这种事。
高祖愤怒地说道:“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的女儿吗。”
高祖不听吕后的劝告,继续要求廷尉严审。
到最后,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高祖。
高祖听完后,也不由赞叹道:
“真是壮士啊!谁了解贯高,通过私人感情,去探探他。”
中大夫泄公说道:“我和他是同乡,一向了解他,他确实是个为了赵国树名立义、不肯背弃承诺的人。不过,我还是有信心从他那里,探到实情。”
于是,高祖派泄公拿着符节,到监狱的床前探问贯高的口风。
贯高仰起头,用模糊的双眼看着他问道:“是泄公吗?”
泄公道:“是我,老朋友,没想到你受了如此的苦。”
于是,泄公慰问、寒暄,像平常一样和贯高交谈,问张敖到底有没有参予这个计谋。
贯高说道:“人都是有感情的,有谁不爱他的父母妻子呢?”
“如今我的三族都因为这件事,被判处死罪,难道我会用亲人的性命去换赵王吗!”
“但是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了,这是实情啊!。”
随后,贯高详细地说出了,他们之所以要谋杀高祖的本意,和张敖不知内情的情状。
于是泄公进宫,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作了报告。
高祖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深以为然,就赦免了赵王。
汉高祖赞赏贯高是讲信义的人,就派泄公把赦免赵王的事告诉他,并说道:
“赵王已从囚禁的监狱中释放出来了,陛下已经下旨,对你们这些人,也全部赦免。”
贯高抑制不住激动,问泄公道:
“我们赵王确实被释放了吗?”
泄公说:“是的,千真万确。”
随后,泄公又说道:“陛下称赞你的气节和信义,所以也赦免了你。”
贯高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求死的原因,是为了辩白赵王确实没有谋反,如今赵王已被释放,我的责任已经尽到。”
“因我们的冒失举动,造成的灾难已经得到补救,死了也不遗憾啦。”
“况且为人臣子有了篡杀的名声,还有什么脸面再侍奉陛下呢。纵然是陛下不杀我,我的内心不惭愧吗?”
于是,贯高仰起头来,卡断咽喉而死。
张敖被释放不久,高祖念及张耳的旧情和鲁元公主的缘故,将他降封为宣平侯。
考虑到贯高的气节,高祖又称赞张敖的宾客,凡是以钳奴身份跟随张敖入关的,全部官升一级,分别被封为侯、卿相和郡守。
而在狱中的赵姬,确没能等来高祖特赦的这一天。
赵姬自恃怀了龙种,自然不愿意受犯人一般的待遇。
在监狱中,赵姬跟审讯她的官员讲,她已经被高祖临幸过,所以不算张敖的妃子,而是高祖的妃子,更何况,她肚子里已经有了她和高祖的爱情结晶。
随后,赵姬又托人向吕后求情,希望吕后说服高祖,将其释放,另选条件优渥的地方养胎产子。
吕后听了高祖的风流韵事,醋坛子碎了一地,自然也没去求高祖。
赵姬希望落空,只好在狱中产下一子。
然而赵姬终究是位性情刚烈的燕赵女子,在生下孩子后就自杀了。
事后,高祖很后悔,厚葬赵姬,孩子则交由吕后抚养,取名刘长(注1)。
张敖和贯高的事情,刚刚处理完毕,高祖就见二哥刘喜狼狈地逃回长安来了。
一问原因,说是匈奴一部,移兵攻打代地,身为代王却毫无军事才能的刘喜根本无力坚守边疆,一见匈奴兵到,未经战阵,就丢弃城池,跑了回来。
高祖看着自己这不争气的二哥,怒道:
“你就只配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怪不得见敌就逃,连封土都不管了。”
刘仲碰了一鼻子灰,俯首退出。
高祖本想治他临阵脱逃的罪,但念及手足之情,也就算了。
从宽发落,下诏革去刘喜的王位,贬为合阳侯。
汉高祖七年,高祖另外封了第三子,五岁的刘如意为代王。
刘如意的母亲为戚夫人。高祖当汉王时,将戚夫人纳为妃子,生下儿子刘如意,高祖非常宠爱他们母子二人。
由于代地与匈奴接壤,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而刘如意尚在幼年,不能到封国就任,高祖觉得夏阳侯陈豨素来办事可靠,所以,军职为郎中的陈豨被封为列侯,以代丞相的身份督统赵、代两国的边防部队。
于是,陈豨领命就任。
注1:公元前196年,率军平定了淮南王英布叛乱之后,将儿子刘长封为淮南王。第二年,刘邦去世,刘长年幼不能到封国就藩,所以一直由吕后抚养长大。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代王刘恒继承皇位。当时,刘邦健在的儿子只剩下了汉文帝刘恒与淮南王刘长。然后仅六年之后,刘长就因谋反罪被流放,并于途中绝食身亡。
第436章 高祖的难处
陈豨(xī)此人,在汉初的历史上,没什么显赫的战功,也不见有什么奇谋出现,却在领督赵代后,就像一只蝴蝶的翅膀,煽动起西汉初年的惊涛骇浪,并因此,成为王侯的杀手。
陈豨,战国末年魏国宛朐(qú)县人。
秦二世二年,高祖与章邯的秦军在梁魏地区交战,在光复魏地期间袭取了宛朐。
陈豨于此年,以特将身份独自率领将士五百人,在宛朐县加入高祖阵营。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高祖西进破秦,驻兵霸上,被分封为汉王,陈豨等十几位功臣将领,被汉王赐爵为侯。是为数不多在霸上时期即明确封侯的人。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陈豨以游击将军的身份,带一路兵马跟随韩信、张耳,平定了代地。
汉五年二月高祖称帝后,燕王臧荼反叛,高祖亲自领兵征讨,陈豨一同参与击破臧荼势力。
汉六年正月,陈豨与张良、萧何、樊哙、周勃等十三位开国元勋被正式确立爵位封邑,陈豨被封为阳夏侯。
由此可以看出,陈豨之所以封侯,是他跟着高祖混的比较早,一些重要的战役,也都参加了。
汉七年十二月,匈奴进攻代国,代王刘喜弃国自己逃回,被贬为合阳侯。高祖改立儿子刘如意为代王。陈豨以代国丞相的身份统领北方边境的军队。
陈豨在离开长安前夕,去向老领导淮阴侯韩信处辞行。
韩信拉着陈豨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
见四周已经无人,韩信仰望苍天叹息道:
“我可以和你聊一聊吗?有些话想对你说。”
陈豨说道:“将军您有什么话,尽管吩咐。”
韩信说:“您镇守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燕赵之地,自古就是兵家要地,北接匈奴,南近中原,形势自成一国。”
“而您,虽然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但常年统军在外,时间一长,肯定会有人进谗言,说您谋反。”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