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一不做二不休,冒顿迅速击杀了美人阏氏和她的儿子,并且下令将那几个准备“主持正义”的部落首领,先行执行了“正义”,当场处死了。
  这一下,整个匈奴不再有敢于反抗的力量,于是,冒顿自立为匈奴新的大单于。
  冒顿刚立,本来意图积累力量,准备全力对付月氏,但此时,他却不得不将目光瞄向了自己的近邻,东胡。
  前文在李信征燕的时候,我们讲过东胡的军队,曾是北方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此之前,一直到冒顿崛起时,东胡都是满洲地区的一大强国。
  满洲和蒙古高原之间,虽有大兴安岭山脉阻隔,但却并非不可逾越的天险,所以历史上,两者此消彼长,有时如兄弟关系,有友好往来,有时又兵戎相见。
  在这一地带,存在着一条内亚通道,连系着从西亚和欧洲,到满洲一带的文明。位于蒙古草原兴起的政权,比满洲有更多的优势,控制内亚通道,并获得主动权。.
  东胡也不例外,此时的东胡首领,听说冒顿杀死头曼后,自立为单于,就趁匈奴政权未稳的时候,进行挑衅,企图控制匈奴部落。
  东胡派出使者,点名要原头曼的坐骑千里马。
  作为草原民族,君主的坐骑千里马不仅仅是一匹良马,而且相当西方的权杖或是王冠,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冒顿手下的大臣们,认为这是趁火打劫,当然不同意。但冒顿选择了隐忍,他说:
  “邻国只是要一匹马,怎么可以吝啬小气。”
  于是,冒顿把头曼的坐骑千里马送给东胡。.
  东胡首领见一计得逞,又向冒顿派来使者,要原来头曼的,也是现在冒顿的阏氏。
  前文已经介绍,冒顿杀了父亲头曼的美人阏氏。
  但那只是头曼其中最宠爱的那个,而头曼的阏氏还有好几个,现在都已经成了冒顿的阏氏,说白了,就是冒顿将父亲的姬妾,都纳入自己的后宫,充当了自己阏氏,东胡这次索要的,不仅是父亲头曼的女人,也是冒顿的女人。
  关于这一点,可能读者君中有很多不了解,蒙古草原部落的一种婚俗习惯——接续婚制度。
  接续婚制度,又称“继婚制”。
  在古代茫茫的大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是极为严酷的。绝非是只有古诗中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更多的是突然降临的雷鸣闪电、狂风暴雨、严寒乍至、冰雪袭卷、野兽出没、畜群惊奔,以至突发的部族战争。似乎一切随时处于一种神秘的不可知之中,难以预测、难以抗拒。
  尤其是女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命运,更引起随时准备赴死的男人们的关注。
  在历经种种的天灾和战祸后,他们终于明白了:男人们只是表面强悍,而女人们才是繁衍后代壮大家族的根本。
  男人们会死,女人们能生。
  随之。一种适应游牧生活的古老婚俗便渐渐形成,即“接续婚制”,也就是“继婚制”。
  儿子在老子死后,可以继娶生母以外父亲所有的妻子,兄弟在兄长亡后,继娶兄长所有的老婆。
  这在茫茫的草原上,并不是什么“有悖人伦”的事情,倒仿佛是男子汉该主动承担的一种责任。
  这种制度,在蒙古草原上的人看来,起码有三大好处:一是不使家族艰难积攒的马牛羊等财产分散和外流;二是不使家族因此失去血源的凝聚力;三是不使孤儿寡母从此失去亲情的呵护。
  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上,存在的本质上的巨大差异,绝不能以现代人之心去度古代牧人之意。
  按照蒙古草原上的这种接续婚制度,先王的后妃,除了自己生母外,是可以继承的,表示自己继承了黄金家族的法统。
  东胡首领要求续娶阏氏,之前又要了头曼的千里马,这是标志着东胡的统治者继承头曼的法统。
  冒顿手下的匈奴大臣们一致表示反对,但冒顿却说:
  “怎么可以为一个女人就与邻国闹翻呢。”
  于是,冒顿命人把阏氏送给东胡。


第429章 草原的统一与…
  东胡的两次要求,都得到了满足,这让东胡的首领,野心开始膨胀。
  此时的东胡,正是强盛时期,在之前与头曼单于的交锋中,是胜多负少,而东胡使者在讲述出使匈奴的过程中,谈及大臣们和冒顿对待东胡的态度时,也让东胡首领,更加确认了莫顿惧怕他们。
  据使臣报告,在冒顿问群臣的意见时,冒顿身边左右的大臣都愤怒地说:
  “东胡无理,竟然索要阏氏,与其遭受这种屈辱,那还不如拼死一战。”
  但冒顿当着使者的面,拒绝了大臣们的请战。
  在确认了冒顿的态度后,东胡再次派出了使者。
  这次的使者说:匈奴的东面,在与东胡交界处,有一块一千多里无人居住的荒芜地区,双方各自在自己的边界地区建立了缓冲区,要求把这块土地划给东胡。
  冒顿继续询问大臣们的意见。
  匈奴的大臣们心想,前两次,面对索取象征王权的头曼坐骑和皇后,那样挑衅性的要求,冒顿都屈辱地答应了,对于这块没人居住的空地,想必冒顿也会答应的。
  于是,有一个大臣奏道:“这块废弃之地,给了东胡也不是不可以。”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次冒顿勃然大怒,说道:
  “我大匈奴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任何人,可以向我要求土地。”
  盛怒之下,冒顿将那位说把废弃之地给出去的大臣,推出去杀了,随即,冒顿下令全体士卒们,一律向东,有后退的皆斩。于是,整顿军队,趁东胡不备,向兴安岭东杀了过来。
  在冒顿的眼里,女人和战马,无非是身外之物,在土地面前,都不值得一提,土地对草原民族,对国家,都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而冒顿三次对待东胡使者的态度,也反映出冒顿的大智慧。
  开始两次答应东胡条件,是因为冒顿刚登上单于宝座,位置还不稳固,需要时间进行一些内部整顿。同意东胡的一些条件,目的是使得东胡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而到了第三次,冒顿一切准备就绪,又加上东胡再次提出过分的领土要求,所以,冒顿准备先拿东胡开刀,借收拾东胡之际,再次加强匈奴内部的统一,树立自己的威望。
  东胡的首领,还沉浸在上两次对匈奴的要求,一一被满足的兴奋当中,翘首等待使者的消息。
  没想到,他等来的,是冒顿训练有素的匈奴铁骑。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双方在大兴安岭东部的谷地和松嫩平原上,展开了两场激战。
  冒顿的铁骑,两战两胜,击溃东胡数万铁骑,缴获马匹、牛羊数十万头,一直追击东胡部众到辽河平原,斩杀了东胡部落首领,残部向北逃至乌苏里江流域。
  至此,东胡部落被彻底纳入匈奴版图。
  匈奴与东胡的战争,可以说是满蒙双方最早的一次较量,以蒙古草原上匈奴的胜利而告终。
  由此,也开始了冒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的成长步伐。
  冒顿在打败东胡后,才将目光投回到他心心念念的月氏部落,这是一次国恨家仇的集合复仇。
  冒顿没有忘记当年出质月氏时,遭受的屈辱,以及当时对月氏一族发下的誓言。
  如今,冒顿要一雪前耻。
  冒顿派自己的得力干将,匈奴的右贤王领十万精兵西征,要求彻底征服月氏部落。
  月氏部落的军队,虽然也有十万之众,但,难以抵挡此时冒顿统治下骁勇善战的匈奴铁骑,匈奴的右贤王,也没有让他们的冒顿单于失望。
  祁连山一役,右贤王大获全胜,不仅大败月氏一族,迫使他们继续西走,还击杀了月氏王,将其头颅斩下,带了回来。冒顿命人将月氏王的头骨,镶上金箔,制成饮器,以炫耀其功。
  冒顿向西击败月氏后,继续开始对外扩张。
  向南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北方及西北一带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后臣服于匈奴,随后,冒顿又收复了与中原有争议的,蒙恬所夺的河套地区。
  至此,匈奴的版图,东起辽河,南达河套地区,西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完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统一,匈奴汗国已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一大帝国。
  随即,匈奴对汉的燕、代等地进行侵掠。以原河南塞为界,到达朝那,肤施,侵入燕、代两地内境。
  此时的汉军,正与项羽相持不下,中原地区被战争弄得疲惫不堪,无暇西顾,因此,冒顿的势力得到了壮大,手下有控弦士卒三十多万,设左右贤王及二十四长,称雄于大漠南北。
  回到前文,高祖在平定中原后,北方匈奴的崛起,也引起了他的警觉。
  为加强边防,应对匈奴的南侵,高祖调韩王韩信去代郡,都马邑(今山西朔县)。
  韩王信到达马邑后,整修城池,挖壕固垒,准备抵抗匈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