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满脸宠溺地看着她,待她咽下,问道:“怎么样?”
张姜睁着她那“卡姿兰”的大眼睛,满目放光,使劲点头:“嗯,真的有龙肝凤髓的味道嗳,不要这样好吃吧。”
张姜边赞叹着,边夹起一块,送到陈平碗里,“夫君,快吃,真好吃嗳。”
陈平望着满脸知足的张姜,心里温暖起来。
第29章 力士褚布
阳武县城,日头刚越过东城墙,肆无忌惮地发散着热量。
进了城关,陈平跟着魏无知,沿着城墙边向前走着。
走到一个路口,转过弯,迎面见几个背柴的人,进到一条巷子。
两个人随着背柴的人,目标是巷子深处的铁匠铺。
远远地,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在整个巷子里回荡着。
走进铁匠铺,正中一个大烘炉,炉架旁,一个伙计拉着风箱,炉膛内火苗直蹿,映红了所有人的面庞。
一个年纪略大的铁匠师傅,正将一块烧红的铁器,移到大铁砧上,两个赤膊壮汉,手抡大锤正在锻打。
那师傅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击打几下,那两个壮汉,便按照指引,用不同的力气和落锤方法锻打着。
时而,从壮汉的口中传来嗨嗨的声音,听起来中气盈胸,看起来画面感十足。
两人看了片刻,魏无知问旁边的一个小伙计:“褚布呢?”
小伙计用手向后一指,“在后院。”
魏无知引着陈平,绕过铁匠炉,来到后院。
后院不大,几十米见方,堆着成品和半成品的铁器,靠墙是一些焦炭和木柴。
院子中央的平地处,一个九尺身高的彪形壮汉,正在举石锁打熬力气。
那壮汉,上身赤膊,皮肤黝黑,胳膊上的肌肉一块一块,铁疙瘩一般,腰扎黑色宽布带,粗布皂裤下,一双麻鞋踏在脚下,远看宛如一尊铁塔。
有诗单道这壮汉:
平生壮志藏己胸,万里归来鬓未星;博浪沙前铁锥起,当时谁识褚布名。
只见那汉,右手提着一个石锁,粗看足有百二十斤重,在他手里却如同戏耍一般。
那汉子将那石锁,忽地向上抛起,一个鹞子翻身,仰手接下,随即移到另一手上,再抛起,一式白鹤亮翅,伸手接下。轻松自如,如同无物。
两个人在汉子身后,看得痴痴发呆。
过了一会儿,魏无知才唤道:“褚布”
那汉子刚将石锁抛起约有丈高,闻听身后有人叫,回头看了一眼,再从容回身,伸手将空中落下的石锁接在手中,轻轻放在脚下。
那唤作褚布的壮汉,转过身,来到陈、魏二人面前。
气不长出,面容不改。
魏无知介绍,“这位就是路上和你一直说的侠士褚布,也是这间铁匠铺的少掌柜,这位是我在乡里的好友陈平。”
两人行礼毕,褚布问魏无知:“可是舅公打造磨盘铁箍一事,已经妥当,这就去取。”
“唉唉唉,不急,陈平还有一事相求,劳烦兄长。”
“噢,陈兄请讲。”
陈平道:“劳烦褚兄,在下想打两口铁釜,一大一小。”
“好说,刚到一块好铁,打釜正好,不知陈兄可有尺寸”
“尺寸在此。”说着,陈平掏出一片竹片,上面写着尺寸。
“好,还有什么要求?”
“我这铁釜,与别人的不同,不要市面的平底圆桶样式。”
“陈兄请详示。”
陈平蹲了下来,拾起一个草棍,在地上画着。
“我这釜,要打成锥形底,不过要半圆形,外沿要外翻,像这样。”
“这是什么釜啊,这怎么立得稳呢。”
“褚兄尽管照此样打造即可,价钱好商量。”
“好说,交给我了。这价钱么,即然是朋友来的,爽快价,布币小釜八百,大釜千二,共两千布币。”
陈平掏出一千布币,交给褚布,“这是一半定金,余币取釜时奉上。”
“好说,三日后来取。”
取了打造好的石磨立柱和轴套,陈平和魏无知告辞了褚布,走在街上。
陈平问魏无知,“这个褚布好大的力气,你看那石锁,在他手里,就像玩意一样。”
魏无知:“这褚布,家传两代铁匠。别小看这打铁,没有力气打不动,没有胆量不敢打,那十几斤重的大锤抡上一天,没有超人的功力是不行的。”
“褚布又与普通铁匠不同,除了有千斤之力,还喜欢云游交友,好为侠义之事,这铁匠铺,是家传的,他平时不常在家,三山五岳的云游,结交天下义士。”
“几个月前,大概就是你在宁北山快回来的前后,有一日,我来褚布的铁匠铺,被他拉着一起和远道而来的几个朋友喝酒,其中,就有几个非凡志士。”
“噢,褚布都喜欢结交什么样的人士。”陈平来了兴趣。
“其中,座上有一位志士,令我印象深刻。”
“听褚布说那人乃卫国人士,姓庆名轲。还有一个随从,燕国人秦舞阳,两人饮酒到深处,击筑而歌,有慷慨之气,气概不凡。”
陈平心中一惊,忙问道:“那庆轲可有别名?”
“褚布有时也对他以‘荆轲’相称,两个人看来很是熟识。”
“荆轲,秦舞阳”陈平嘴里念叨着。
“怎么,这两人你也认识?”魏无知疑惑地看着陈平。
“噢,不,我早有耳闻,只是没缘相见。”
陈平知道,荆轲此去,将不再复返。刺秦一事,也很快将天下名传。
同样,秦攻燕,也就是明年的事了。
陈平心中遗憾的,是没缘见千古侠士一面,假如知道这样,还不如早穿越过来。
即使早穿越过来,又有什么用呢?天下之大,志士仁人如此众多,以一人之身,又能认识几人呢?何况,还有五条禁令的束缚。
想到这里,陈平多少有些释然。
魏无知接着说道:“这褚布,崇尚游侠仗义,时常济危扶困,救人于危难。”
“喔”陈平心里默默地记住了这个千斤之力的褚布。
没过几日,陈家乳脂作坊的准备工作已毕。
院子里,一个大石磨立在水井旁,旁边新搭的席棚下,一口硕大的铁釜,坐在新砌的炉灶上。
这铁釜与时下的一众铁釜明显不同。
圆圆的釜底,直接坐在灶上,釜的外沿向外翻出,搭在灶台边,用黄泥巴涂上了釜沿与灶台的缝隙,不使烟气上窜。
铁釜刚刚拿回来的时候,陈伯和张姜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陈平。
“这是什么釜啊?这怎么坐的稳呢?”两人异口同声道。
陈平笑了笑道:“这可是最新的铁釜,别名‘陈氏铁锅’。”
“陈氏铁锅?”
张姜围着这个锅,转了几圈,抬头问夫君:
“那我们家这灶可要改造?”
“夫人聪明,咱这就动手,来,兄长,我给你画一下,照这个形式改造一下。”
第30章 受欢迎的乳脂
陈家的乳脂生意就这样开张了。
第一批乳脂做出来后,陈伯提着篮子,挨家挨户送去品尝。
上午的乳脂送出后,刚过晌午,那些吃过乳脂的人家,耐不得那嘴里的馋虫,纷纷拿着豆子,来陈家换乳脂了。
当天,事先做好的乳脂,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没有抢到的人们,只好悻悻地拎着豆子回去。
没有换回乳脂的人一进家门,无一例外地,就被家里失望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气声,搞得心里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有好事者,干脆把豆子放在陈家院子里,提前预定明日的乳脂。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伯就起来磨豆子。
今天,他信心百倍,比昨日多加了两倍的豆子。
不一会儿,陈平和张姜也起来了,一个在一旁给石磨上淋水,一个用缶接着豆浆。
待到太阳升起,第一釜乳脂已经做好了。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众邻里们,三下五除二,就分完了那些乳脂。
紧接着,第二釜,第三釜……,接连不断。
三个人一直忙到天黑,才打发走仍守在门口的众邻里,告诉他们明天早上来取。
夜幕降临了,三个人疲惫地瘫坐在院子里的地上,没人想动一动。
确实太累了,从天刚亮,一直忙到晚,中间仅抽空吃了点干粮,三个人的体力都透支到了极点。
院子里静的仿佛没有人一样。
沉默了许久,陈平才开口说话:
“这样干,可不是个办法,连着干上十天半个月,人就累垮了。”
“没想到,乳脂这么受欢迎,大家都爱吃,夫君,这真成了百姓的龙肝凤髓了。”
张姜倒没叫苦,而是策略地夸着自己的丈夫。
陈伯虽然疲惫,但却十足地累并快乐着,不由将心里盘算了一天的帐,合盘托出道:
“今天换的豆子,顶上咱地里一年的收成了,照这么下去,这五天下来,就等于种了一年的田了。弟,你这办法太好了。”
陈平心里暗笑:兄长这个守财奴,挣钱连命都不要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