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哦,原来是她......”
朱慈烺早就听闻田贵妃的大名了,她和周皇后一样是信王府的旧人,崇祯皇帝登基后册封她为贵妃,并且将永宁宫更名为承乾宫给她居住,就在乾清宫的旁边,可见崇祯皇帝对她的宠爱。
不过朱慈烺却从未见过她,只是听说她长得很标致,而且尤擅音乐,朱慈烺平日里隔着宫墙经常听到她弹奏乐曲的声音。
田贵妃的琴技很工,调弦和韵,高弹一阕,忽而鞺鞳如奏大乐,忽而幽细如呜鸣笙簧。一阕既终,余音袅袅,绕梁不散,隔墙之外的朱慈烺有时都忍不住击节称叹。
虽然经常听到她弹琴,朱慈烺却从未见过这位只有一墙之隔的传奇贵妃。皇宫里的规矩很严,平日里他基本见不到后妃,更不会有单独的机会与后妃见面。
“走吧!”在听了一会儿,朱慈烺便带着俩个太监离开了,贵妃再怎么浪,也轮不到他置喙。
刚出钟粹宫,走在前往文华殿的巷子里,忽然一个球形东西从承乾宫中飞了出来,撞在宫墙之上,反弹回来后险些砸到朱慈烺。
球形物体在碰撞了两次宫墙后就滚到了中间朱慈烺的脚下了,朱慈烺定睛一看,这玩意用皮革包裹,里面好像有填充物,他捡起后捏了捏,感觉应该是米糠之类的东西。
“不就是个足球吗?”朱慈烺心下好奇,来回打量着手中的“足球”。
见小爷险些被伤到,吴忠登时喝道:“是谁丢的蹴鞠?险些伤了皇太子殿下!”
正当朱慈烺拿着这个“足球”研究起来的时候,巷子里跑来一个身着华丽的美妇和几个宫女,几女正惊讶地看着手拿蹴鞠的朱慈烺。
为首之人虽说是妇人,其实也就二十多岁,她身形高挑,骨肉丰匀,虽一身翠绿宫装,仍难掩其凹凸有致的曲线。
在美妇走近之时,朱慈烺才看清他的面容,她容貌娇媚,秀鼻挺直,凤目灵动明亮,气质独特。
见到为首美妇上前而来,吴忠立即行礼道:“奴婢见过贵妃娘娘!”
朱慈烺盯着那身着华丽的美妇人看了几眼,心道原来这就是田贵妃?长得还真好看!脸色完全没有任何妆容,整个一天然素颜。
心中虽然惊艳田贵妃的绝美,但他不可能对着皇帝的妃子眉来眼去的,不说宫里的规矩很严格,不许与后妃对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小身板也不允许啊。
朱慈烺长这么大,也只在宫中见过三个女人(除了宫女),第一个是万历皇帝的妃子刘太妃,今年八十多岁了,第二个是懿安皇后,是天启皇帝的皇后,第三个就是自己的老娘周皇后。
前两者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以前周皇后带过他拜见过几次,对于崇祯皇帝的另外两个老婆,田贵妃和袁皇贵妃,朱慈烺却是从未见过。
这田贵妃算是他见过的第四位女人,朱慈烺不敢多看,只得低头微微躬身道:“慈烺见过贵妃娘娘。”
古典中国最重的就是孝道,不管对方是不是生母,只要是父亲的女人,平日相见行礼就是孝道的一部分。
田贵妃也是微微颔首,回礼道:“见过太子,本宫方才在蹴鞠,不巧飞出宫墙,打扰了太子,还望太子见谅。”
皇太子的身份极为尊贵,若不是在宫中,在外参加国家大典之时,后妃还得要先向皇太子行礼。
朱慈烺笑道:“贵妃娘娘言重,慈烺无碍。”
朱慈烺将蹴鞠给了吴忠,然后让吴忠递给了田贵妃身旁的宫女。
田贵妃认真地看了一眼朱慈烺,心中讶异他的举止,而后不再停留,微微颔首袅袅而去,返回了承乾宫。
朱慈烺好奇道:“贵妃还会踢蹴鞠?”
吴忠笑道:“小爷有所不知,贵妃娘娘不仅会蹴鞠,而且精于骑射,奴婢听闻贵妃娘娘能单足立于马蹬,百步穿杨,就是锦衣卫们都禁不住连声喝彩,蹴鞠更是娘娘的拿手绝活,娘娘可在马上蹴鞠,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陛下称赞贵妃风度安雅,众莫能及,若驰骋疆场,定然巾帼不让须眉。”
“踢个足球还能上战场了,扯犊子呢.......”朱慈烺嘀咕了一声。
这田贵妃多才多艺,文武双全,还真令人惊叹,自己这便宜老爹,女人不多,但个个都是绝品啊,无论相貌还是才华,皆是一绝。
朱慈烺突然问:“我四弟慈炤的生母便是她吧?”
吴忠不明白皇太子何意,但还是认真回答道:“是的,小爷,四皇子殿下正是承乾宫所出.....”
朱慈烺只是随口一问,他在后世书中貌似看过四皇子朱慈炤的内容,永王朱慈炤,在明朝灭亡后隐居于民间,七十五岁的时候,在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山东汶上县为清廷捕获,全家处斩。
这老弟本来藏的好好的,也改名姓王了,给自己孩子时非要按照皇家辈份起,还喜欢加上大明皇室特有的五行偏旁,结果引起别人的注意。
朱慈烺不再说话,带着吴忠一路来到了文华殿偏殿。
今日的讲官是礼部尚书姜逢元,姜先生的课,讲的是真不咋地,不过他写的字却是牛的一塌糊涂。
这位姜先生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信手而造的佳境,他的字不仅有义献、钟繇、索靖、皇象等人魏晋风流,同时又有禇遂良的凝重圆劲,杨凝式的宽容疏空风格。
甚至有孙过庭的回护盘曲、黄庭坚的瘦劲婉通、赵孟頫的妍美娴静之风。
一人将数位大家的风格融于一点,点画之间,精到流美,笔画翻滚,回翔自若,体态多变,颇有天趣。
朱慈烺在姜逢元的课程上,一半时间听课,一半时间练字,姜逢元也是喜闻乐见。
皇太子聪慧异常,讲什么懂什么,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这些时间拿来练字,学习自己的书法风格,再好不过了。
第七十六章 闯王被俘
在讲读的课程结束后,姜逢元刚刚出了文华殿偏殿,立刻就有传旨太监前来,让朱慈烺到主殿觐见。
自从良乡大捷后,崇祯皇帝的精神越发的好了,见朱慈烺到来,崇祯皇帝招了招手,让朱慈烺一起陪他看奏章。
近日来,崇祯皇帝对朱慈烺可谓上宠溺有加,更是有心培养,每次早朝都要他陪在身侧。
连日常召见大臣的地方都从乾清宫改到了文华殿主殿,所有诛赏处分,崇祯皇帝都要他在旁边同看。
即便是批阅奏疏,崇祯也要召朱慈烺一起观看,并教他如何回复群臣的上书。
崇祯看着朱慈烺,越发的疼爱,笑着道:“太子,今日所学如何?”
朱慈烺恭敬道:“回父皇陛下,儿臣今日主要与姜先生学了书法。”
“写来给朕看看!”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王承恩便已准备了笔墨,轻轻放到朱慈烺的面前。
朱慈烺拿我墨笔,毫不客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崇祯皇帝偏头看去,边看边惊讶道:“形状略扁,字方笔圆,体势向左上方明显斜抬,笔画从容衍裕,光洁凝重,抑或偶有牵连,这是姜逢元的风格啊,太子居然在短短时日内已练得几分相似,着实不错!”
朱慈烺忙道:“父皇陛下缪赞了,儿臣只是初学,不敢与姜先生的书法相比,恐污了大家.......”
父子二人相谈甚欢,令一旁的王承恩感慨不已,暗道皇爷已经很久没这么开心了。
不多久,前线传来一份八百里加急塘报,曹化淳捧着塘报直入文华殿,丝毫不比上次拿着朱慈烺的捷报慢上丝毫。
曹化淳边走边喊道:“皇爷,喜事啊,大喜事啊!前线陕西巡抚孙传庭发来塘报,本月二十日陕西大捷,孙传庭将贼首闯王高迎祥给活捉了!”
崇祯皇帝心中猛然一震,迅速拿过塘报,一眼扫去,顿时龙颜大悦,微微颤抖的双手难掩激动之情,他大声道:“好个孙传庭!将流贼诱入死地,一股聚歼,生擒贼首高迎祥!好啊!”
高迎祥自崇祯二年扯旗造反以来,已历时七年,可以说,朱慈烺刚刚穿越来明朝,这位大哥就开始造反了,直到今天才落网。
这七年来,高迎祥转战大明各地,在当时全国各路农民军中,他的部队是实力最为强悍的,高迎祥也自称为“闯王”,隐隐成为各路义军的首领,手下更是出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位大佬。
朱慈烺却没有那么兴奋,他知道,高迎祥这面大旗虽然倒了,但接下他闯王大旗的将是更为强横的李自成!
不过,他不愿扫皇帝老子的兴,脸色表现得也很兴奋,并且道:“儿臣恭喜父皇陛下!”
崇祯皇帝笑的合不拢嘴了,突然脸色一正,道:“传旨,急回孙传庭,令他亲领大军将高迎祥押赴京城,进京献俘!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崇祯皇帝被高迎祥折腾怕了,担心高迎祥在路上被各路农民军劫走,那样就真他娘的白高兴一场了。
崇祯继续道:“洪承畴和卢象升,在中原总督剿寇,皆有大功于社稷,朕也要重赏,传旨也让他们二人进京!”
朱慈烺闻言立刻奏道:“父皇陛下,万万不可,中原匪患未彻底清除,高迎祥余部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大寇,父皇切不可召回两位重臣,毁了布置多年的中原剿寇大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