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唐世济老脸涨红,大喊了一句:“皇太子手中有两万精兵,皆在京师,若是夺权,将无人可制衡!”
众人心中一颤,崇祯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了,袖中的右手紧紧握着。
朱慈烺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污蔑,他怒喝道:“庸臣陷我!孤当斩你!”说着抽出身边一个锦衣卫的绣春刀,斩向唐世济。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唐世济面色僵硬,头皮发麻,顾不得身份拔腿就跑,躲在殿中龙柱之后。
朱慈烺一刀没砍中他,只觉得绣春刀挺沉的,于是刀口着地拖着绣春刀追了上去,皇极殿金砖上被拉出了一条长长白色刀痕。
皇太子当众持刀追杀御史,群臣骇然,纷纷躲避着杀气腾腾的朱慈烺,整个皇极殿乱成了一团,护驾的锦衣卫们迅速站满了丹陛,防止皇帝受伤。
唐世济绕着柱子躲避着朱慈烺的砍杀,很是狼狈,见朱慈烺仍然追砍他,二话不说跑出了皇极殿,朱慈烺则是提刀一路追了出去。
崇祯的手颤抖一下,脸色极为难看,他再也忍不住,猛然大喝一声:“将他们抓到文华殿!”说完拂袖而去。
众臣皆是不语,姜逢元、杨廷麟等人长长的叹了口气,还好皇帝没让人将皇太子绑回来。
“年轻人就是年轻气盛。”温体仁的嘴角露出了一抹不可察觉的微笑,一些阉党重臣也是相视一笑。
朱慈烺提刀一路追杀唐世济到金水桥边,最终被锦衣卫拦下。
唐世济魂都吓飞了,整个人瘫在金水桥上,脸色苍白,牙齿上下直打颤,满眼恐惧的看着眼中冒火的朱慈烺,下意识的往后挪了挪,又险些掉下金水桥,很是狼狈。
二人跪在文华殿前,等待着崇祯皇帝的惩罚,不过二人被安排的距离足有三十米,应该是锦衣卫担心皇太子再提刀去砍唐世济。
事后,唐世济被连降数级,贬为左佥都御史,朱慈烺则是取消一切兵权,被禁足在钟粹宫。
回到钟粹宫,朱慈烺余怒未消,发誓定要杀了这狗日的唐世济!
就在当日,崇祯皇帝下诏,将唐王朱聿键废为庶人,发往中都凤阳禁锢于高墙之内,改封其弟朱聿鏼为唐王。
这个唐王就是清兵入关犯京之时起兵勤王的那位,宗亲篡夺皇位,大多是以勤王、清君侧等名义来进行的,崇祯的祖上明成祖朱棣就是过来人。
自靖难以后,明成祖下令龙子龙孙不奉诏命不准擅离封地,更不准轻易进京,完全将他们好吃好喝的供在封地当猪养。
当朱慈烺知道唐王的事情后,心里一咯噔,感觉自己越来越看不透崇祯皇帝了。
当天晚上,崇祯在坤宁宫就寝,周皇后埋怨道:“唐世济作为左都御史,熟读圣贤之书,人品却如此低下,欺我皇儿年幼,竟害得皇儿小小年纪狂性大发......”
“够了!你是如何知道外朝之事的?”崇祯指着周皇后怒道,他一向痛恨后宫干政。
周皇后被他吓了一跳,颤声道:“是皇嫂今日告诉我的.....”
崇祯听是懿安皇后,便不再言语,他想起了皇兄天启皇帝临终前的嘱托:“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对于天启皇帝的嘱托,崇祯从未敢忘,加上张皇后助他登基,崇祯对其非常敬重。
在叹息了一声后,崇祯便不再说话,离开了坤宁宫。
第143章 勇卫营哗变
朝会上的事情当天就传遍了整个京师,不仅民众哗然,黄得功、孙应元等勇卫营各将皆是愤怒,对唐世济等文官的言论极为的不满。
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这群言官动动嘴皮子就把他们的功劳都抹了?不仅如此,这群狗才居然敢污蔑皇太子谋反!污蔑皇太子谋反不就是直言勇卫营要反吗?
黄得功越想越觉得窝囊,他一脚踢翻帐中的桌案喝道:“擂鼓!传令全营校场集合!”
英国公府,正厅之中传来一道怒骂之声。
“这和魏阉当政时有何不同?明明是他们在贪天之功!”张世泽怒骂道。
天启七年的宁锦大捷后,朝廷论功行赏,最大的头功居然是魏忠贤,其次是监军太监,再其次是宫里什么都没干的太监,再再其次是朝中的阉党大臣们,如顾秉谦、崔呈秀等等。
连魏忠贤年仅四岁的从孙都论功封了侯爵,至于宁锦大捷的主帅袁崇焕,则是奖励官升一级,赏银三十两。
“慎言!”英国公张之极瞪了眼自己的长子,道:“皇太子功高震主,又得罪了阉党,遭人猜忌在所难免,主要还得看陛下心里怎么想,这种事情轮不到你我置喙!”
张世泽道:“爹,我就是不服!皇明自从土木堡后,我们勋贵都被文官欺负成什么样了?原本的地位相等,现在是个文官都不把我们武人放在眼里了!”
张之极喝道:“你不服又能如何?当年祖上张辅公,随成祖皇帝靖难,后三征漠北,四至交趾(越南),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宣宗皇帝时又平定汉王叛乱,历事四朝,连姻帝室,那是何等的风光!最后呢?不得新帝信任,竟受太监侮辱,以七十多高龄随驾北征,战死在土木堡!”
张之极痛惜道:“如若皇帝信任祖上,我大明何至有土木堡惨败啊!为父告诉你这些,只想让你知道,我等勋贵,只有得皇帝信任才有施展能力的机会!”
见长子面露悲痛之色,张之极叹了口气道:“我英国公一脉看似风光,然两百年来都是祖宗谨小慎微才得以延续,为父没几年时间了,你身为下任英国公,一定要学会低调做人,明哲保身的道理,最重要的是紧随陛下的脚步!”
张世泽听着字字钻心,对于那些言官御史,英国公一脉也曾饱受其害,却又无可奈何。
正当这时,英国公张之极忽然听到皇城中喊声震天,他心中惊疑,却不知道是何声响。
“这是.......勇卫营的喊阵之声!”张世泽大骇,长时间的并肩作战,他对于勇卫营的呼阵之声记忆犹新。
“勇卫营........不好!”张之极怪叫了一声,慌张道:“世泽,快回神枢营坐镇!”
皇城驻地中,勇卫营的大帐中已黑压压的挤满了人,佐击将军以上的将官皆在帐中候命。
自勇卫营成营以来,黄得功一直是一把手,在营中的威望无人可比,连武官散阶比他高一级的孙应元都比之差了一些。
在得到全军集合的消息后,所有将官第一时间来到了大帐,帐外校场之上更是站满了上万披甲执锐的勇卫营士兵。
一见到黄得功,孙应元就将他拉到一边,皱着眉头道:“老黄,我知道你心中憋屈,我们大家都很愤怒,可你要三思啊,这射出去的箭可就收不回来了!”
黄得功嚷道:“收不回来就收不回来,我勇卫营为国血战,皇太子为国尽忠,朝廷中居然有人否定我们,还说我们要谋反,这他娘的是什么道理?”
“不错!此等关头,我勇卫营应该站出来,让这群屁本事没有的文官们看看,如果没有我们勇卫营,他们算个屁啊!”
说话之人是杨其礼,此次论功行赏他如愿升到了佐击将军一职,还初授了明威将军的散阶,对于那个御史唐世济的污蔑,他恨不得一枪打死。
黄得功环视帐中众人,洪声道:“朝中一帮捕风捉影的蠢货!构陷皇太子,污蔑我等忠义之军,谁愿与本将一同围了都察院,将那狗屁御史唐世济给宰了?”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宰了那姓唐的!”
........
孙应元一咬牙道:“算我一个!”
即便孙应元再理智,觉得此举不妥,也容不得他想那么多了,黄得功一向认理不认人,现在也不是跟他讲理的时候。
勇卫营是皇太子一手打造,困难之时主将之间必须保持一致,绝不能内部出现矛盾,哪怕是错,也要一同承担!
黄得功拍了拍孙应元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我们兄弟并肩作战这么久,就知道你一定会挺我的!我们勇卫营,共进退!”
“勇卫营,共进退!”
“勇卫营,共进退!”
“........”
大帐之中,众将齐呼。
见此情景,卢九德和刘元斌两个监军都是大惊失色,连刚加入勇卫营的周遇吉也是紧皱着眉头,勇卫营若是来个逼宫,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祸事啊。
勇卫营现在近两万兵力,在京师驻扎的就有一万人马,以他们的战斗力,堪比十万大军,若是打起来,京营这点人根本不够打的,估计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刘元斌被吓得脸色苍白,害怕事后追责自己的脑袋保不住,他颤声道:“都察院那帮混账,诬陷我忠义之军,咱家现在就回宫向陛下弹劾他们,骠骑将军您看如何?”
黄得功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
刘元斌越想越害怕,拉着黄得功的手着急道:“骠骑将军,听咱家一句劝,不要冲动!”
黄得功推开的他手,迈着虎步走出了大帐。
刘元斌和卢九德又看向孙应元,哀求道:“金吾将军,您帮忙劝劝骠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