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最是光阴留不住)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最是光阴留不住
- 入库:04.13
或者,你们有没有可能为朕炼制一张替身符?”
之前在葬龙之地大雪山的时候,张天师就是用替身符为他挡了一劫,他现在还想故技重施。
可此言一出,现场八大术士却互相对视一眼,连连苦笑。
天一居士站出来解释道:“陛下,替身符非凡物,就算是张天师也耗费了二十年才炼制了一张,而且此物只有张天师一人能炼制而已。
现在张天师已经和鬼谷子退隐,就算找到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炼制出一张替身符。”
这替身符竟如此珍贵!
王莽眉头一皱,有些意外,但还是看着众人说道:“朕不管,此事你们必须看出一个解决办法,否则大华一旦完蛋,你们也可以好果子吃。”
话音刚落,南华老仙便长叹一声:“陛下,老夫倒是有一个办法或许能有一些机会。”
“哦?什么办法?”
“布置七星回影阵!”
第500章 十大状元之最
养心殿内,王莽和八位术士定下了计划便让众人下去准备。
七星回影阵十分霸道,需要的条件也十分苛刻,就算是八位术士全部在场,也必须提前一两个月做好准备,收集材料,提前练习阵法。
这件事关系到王莽的性命和大华的国运,八位术士不敢怠慢,王莽也传来给萧何,让其全力配合这八人,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而就在这八位术士离开皇宫的时候,空中红云升起,新的一天开始,金光也再度闪耀出现在空中。
已经是十月了,一个月一次的金榜又出现了。
王莽眯着眼睛看着空中的金榜:“希望这次出个有趣的榜单,最好让朕霸榜!”
带着开玩笑的语气,王莽脸上露出了兴趣之色,等候着金榜的发布。
而在大唐王朝的太极殿外,李世民也是双手负背看着金光,脸上露出了无喜无悲之色。
通过之前的两个榜单,李世民心中已经很清楚大华会在金榜上占据许多名额,他和朱元璋的大明王朝无法抗衡。
现在就算他们能得到榜首,但占据的名额不多,王莽就能获得更多的特殊奖励,这对他们很不利。
换言之,现在每次金榜的出现对他和朱元璋来说,都不是好事,他们巴不得金榜不出现了。
王莽现在占据了六大王朝,大唐和大明加起来才两个王朝,怎么可能在名额上超过大华。
“哼,就让你王莽再逍遥两个月!”李世民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了不屑之色,似乎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很有信心。
就在李世民话音刚落之际,空中出现了大道之音:“此次公布十大状元之最!”
“十大状元之最第十名——书法成就最高的状元:柳公权(大唐王朝!)”
“奖励:战马一万!”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
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用行书在一张纸上写了"永禅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书在一张纸上写了"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八字。
宣宗赏给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又让他自写谢状,不拘真书、草书。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
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 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十大状元之最第九名——词作成就最高的状元:张孝祥(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战马三万!”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府、静江府、潭州等地的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在芜湖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十大状元之最第八名——诗画成就最高的状元:王维(大唐王朝!)”
“奖励:战马五万!”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第501章 绝对是你们想不到的
这次出现的榜单有点意思,他不是评价这些历代状元谁毕竟厉害,而是挑选出了这些状元当中成就最高的十个人。
只不过一开始这三个名额居然有两个是大唐的,这让王莽有些意外。
“看来这大唐果真是文人的盛世啊!”王莽摇摇头,心中那个霸榜的想法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其他的榜单都还好说,但涉及到文人这一块,那还是得大唐啊!
沉思间,空中的金榜已经放出了后面的名次:
“十大状元之最第七名——连中三元的状元:崔元翰(大唐王朝!)”
“奖励:战马七万!”
崔元翰(733~795) 名鹏,字以行,博陵(今定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
崔元翰之父名崔良佐,是齐国公崔日用的堂弟。崔元翰因母丧而隐居教书治学,多有著述。他通经史,工诗文,年近五十始举进士。府试、省试皆第一,中状元后,登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又皆第一。在历代状元中,是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
贞元三年(787)召入朝为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七年知制诰。于朝中言辞温厚,举止庄重得体,有典诰之风范。然而他生性刚烈,不为世所容。知制诰不到两年即被降职,不久病故。
崔元翰是学者型的官僚。性喜孤独,极少结交,一心于翰墨,好学不倦。他师法班固、蔡邕。尤善对策、奏记及碑志。主张文以载道。今《全唐诗》存其诗七首。录其一首《雨中对后檐丛竹》:"含风摇砚冰,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其弟崔敖、崔备亦与他同取进士科,兄弟三人名列一榜前列,传为佳话。
“十大状元之最第六名——最被后世尊崇的状元:文天祥(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战马十万!”
这位的事迹就不多说了,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佑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
“十大状元之最第五名——唯一一个被招为驸马的状元:郑颢(大唐王朝!)”
“奖励:战马十五万!”
郑颢(817~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不是野人 (孑与2) 起点VIP2021-12-31完结 30W收藏79.2万总推荐这一次,不问成绩,只问本心,这一次只想好好写一回书,这一次写的是希...
-
华夏雄师 (坦克兵) 铁血读书VIP2020-09-30完结现代化学家陈新元穿越到清末,他痛恨痛恨那一个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戊戌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