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齐帝国 完结+番外 (天眼观世界)


  白起道:“这就是你安排的计策?”
  魏冉笑着点头道:“那个大夫犯法被我拿住,本是灭门的罪过。我答应他只要他做成此事,就不再追究他家人的罪责,反而会让他作为我秦国的英雄而受到奖赏。
  他自然就义无反顾的去挑衅芈横了。我又故意选了这么个大热天,不由得那芈横不上当!”
  司马错笑着拱手道:“相国好计策啊!下面就看白大将军准备如何用兵了!”
  白起笑着拱手道:“司马老将军这可就折煞晚辈了……我们还是一同商讨吧……”
  司马错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是高级将领,灭蜀国之战就是他指挥的,算得上是秦国的宿将。而当时白起还是樗里子手下的一员名不见经传的小将。
  魏冉笑道:“二位就别客气了,司马将军你先说说吧。”
  司马错拱手道:“那老夫就献丑了。攻打楚国,拿下南阳不是什么难事,主要问题在于南阳与郢都之间的鄢城。
  这里是楚国过去的都城,又是如今楚国都城郢都的门户。所以楚人一向将之视为陪都。
  自从我秦国夺得商渝之地后,楚国就加强了这里的防御。城墙和护城河都得到了修缮和增强,又将楚国的精锐之师都调集于此。
  一旦陷入攻城拉锯战,我秦国就需要从关中经过漫长的商洛古道运送粮草。
  这一路可是将近八百多里地……对付楚国又至少需要三十万军队,所需要耗费的粮草数目实在巨大!”
  郾城即为今天襄阳附近的宜城市,邓城即为襄阳,郢都则是今天的荆州市。
  魏冉听完之后,也颇感棘手,只得对白起道:“白起兄弟,你有何策略?”
  白起道:“过去各国用兵都选在秋收之后,并尽量在第二年春种前结束用兵,为的就是筹措粮草、尽量不耽误农时。
  这一次我准备反其道而行之,大军随军携带两个月的粮草,在秋收前两个月出发。
  出武关沿着丹水乘船进入汉水,直扑郾城的门户邓城。拿下邓城之后,南阳之地的粮食刚好成熟,也就不需要我军再从关中本土调拨了。至于郾城……我有一个初步的设想,不过还得到实地考察一下才行。”


第151章 白起灭楚国之战
  众人仔细商量之后,觉得也没有更好的策略了,于是同意了白起的策略。
  公元前297年夏末,秦王赢稷以楚国太子妄杀秦国大夫为由向楚国递交宣战国书。
  白起随后率领三十万秦军出武关,自丹水乘船顺着汉水直扑楚国邓城。
  楚国大将景翠增派守军加强南阳的防守,同时集结重兵在郾城。
  他准备等白起攻下南阳各城锐气耗尽之后,再在郾城将其击溃。
  不想白起根本无视南阳城,而是直接顺流而下扑向处于纵深腹地的邓城。
  秦国大军在邓城附近下船登陆后,白起下令凿沉所有船只。他以此将秦军置之死地,使得秦军士气大为高涨。
  这正是《孙子兵法-九地》中所说的: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楚军这边邓城则守备空虚,楚军猝不及防下邓城被白起轻易攻占。邓城以北的楚国城池见此,纷纷望风而降。
  白起此战战法与二战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使用的“跳岛战术”,伊拉克战争使用的“蛙跳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破釜沉舟的做法也被项羽在后来的巨鹿之战中使用。
  白起随后率军围攻郾城。景翠见秦军势大不敢出战,意图凭借郾城的坚固与秦军打持久战,而后待机再战。
  郾城也不愧为楚国重镇和陪都,当真是城高池坚、兵精粮足。
  秦军围攻一月丝毫不见起色。好在有号称楚国粮仓的南阳地区粮草供应,秦军才免去了断粮的忧虑。
  不过这样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于是白起亲自带领卫队、水工令和副将王龁来到了郾城西面自荆山流出的鄢水(又称夷水,今天的蛮汉河,蛮汉……这名字咋起的……)。
  水工令是白起出发时就带上的。他们一行人来到鄢水边后,白起问水工令道:“水工令,我想引鄢水以灌郾城,您看可行么?”
  水工令拱手道:“恐怕很难,这一路下官沿途测绘,发现鄢水水位是低于郾城的,无法向郾城引流。”
  白起眉头一时间皱成一团,突然他想起了来时看见路边农民,为了灌溉而在山间溪流建起了蓄水的堤坝。
  霎那间,他灵光乍现道:“如果我们把鄢水堵塞,将水位蓄高,然后在高处开挖水渠呢?”
  水工令也被白起的话点拨,他眼前一亮道:“应该可行,这鄢水自山中流出,河岸足有五六丈高,如果将水蓄高应该足以将鄢水引导到郾城。”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崛起》中将解决方案描写成了玄乎其玄的“水往高处流”,李冰父子更是一顿云里雾里解说神操作。
  其实真正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水位不够,就将河流堵塞,建立起拦河蓄水坝。然后在河岸高处开挖进水口。
  白起回营后立刻安排士兵以竹笼装上石头拦截河道,同时开挖沟渠。
  期间王龁提醒白起,一旦以水灌城恐怕伤及平民,来之前王后还特意交代要善待楚国百姓和王族。
  白起于是派人在郾城外高喊:“我军欲以鄢水灌郾城,城中军民或可开城投降,或可自行退走。”
  几个月后水渠修筑完成,开闸放水之前白起又再次通告郾城道:“我军今日以鄢水灌郾城,城中军民或可开城投降,或可自行退走。”
  可是郾城中没有人相信秦军真的能引来鄢水。日落时分,整座城池依旧静悄悄的。
  白起无奈,日落时分开闸,放水灌城。郾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瞬间沦为泽国。
  整座城市淹没在湖水中,只有城墙露出水面。城中军民甚至包括景翠在内,大都命丧洪水之中。
  (此战战法取自历史上真实的鄢郢之战。)
  《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中》记载:夷水又东注于沔,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
  旧堨去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
  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这条水渠至今犹在,全长49.25公里,被后世称为“白起渠”或者“百里长渠”。
  白起修建水渠时利用了很多沿途水塘和原有灌溉沟渠,形成了一条覆盖范围很广的水系。这条水系被后世用于灌溉,成为了一项利民的水利工程。
  唐代胡曾作有唐诗:
  《咏长渠》
  武安南伐勒齐兵,
  疏凿功将夏禹并。
  谁谓长渠千载后,蛮流犹入在宜城。”
  白起攻破郾城之后南阳盆地尽归秦国所有,于是秦军原地休整过冬。
  次年,也就是公元前296年春天白起率军再次发起进攻。
  连年征战后楚军仅存的精锐也已经在郾城丧失殆尽,他们又哪里是大秦锐士的对手。
  于是白起一路凯歌、不断攻城略地,顺利率军围困郢都。郢都危在旦夕!
  年迈的楚怀王在朝堂上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怒攻心,一口鲜血直接喷了出来、当场翻到在地。群臣急忙上前搀扶。
  只见他老泪纵横道:“十五年前,我楚国还是天下强国。拔秦曲沃,夺魏八城,攻灭越国,为合纵长……
  为什么短短十五年间,我楚国竟然就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他国宰割!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说罢楚怀王气绝身亡。这位在位二十多年的楚王,正应了戏曲《桃花扇》中的那名言——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他虽然因为田地的穿越而躲开了被秦王监禁致死的命运,却也因此阴差阳错的亲眼见证了楚国的衰亡。
  楚怀王从楚威王手中接过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楚国,同时他自己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要说他为什么会输,只能怪他——跑得太慢!
  大争之世,所有国家都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说原地踏步,就是跑的慢一点都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楚怀王如果是一个大一统帝国的王,或许还能算是一个守成之主,甚至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于历代乱世的不少亡国之君才能也都还算不错。
  但是他们的悲剧就在于他们的对手比他们还优秀!
  所以他们也就只能沦为亡国之君,甚至因此留下千古骂名。
  比如南唐后主李煜、金哀宗、汉献帝、崇祯……再比如——楚怀王!
  也正是因为楚怀王并不算是一个昏君,才能让历史上的他被楚人怀念几十年,并成为抗秦的精神旗帜。


第152章 霸气护妻
  公元前296年春,白起再次出发向楚国郢都前进的同时,情报也被墨家情报网以的最快的速度送到了田地手中。
  当日正是大朝,于是他在王座上对群臣道:“寡人刚刚接到消息:白起攻破郾城后继续进兵郢都,楚怀王也去世了。如今楚军精锐在郾城尽数丧失,楚国已经没有能力抵挡秦国的进攻,灭国只在旦夕之间。各位看我们齐国应该如何应对?是救楚还是继续攻击魏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