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齐帝国 完结+番外 (天眼观世界)


  三个大国的国君各自散去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只剩下一个——
  如何尽快吞掉自己分到的那份土地,毕竟迟则生变。这场会盟则被后世称之为“龙泽之盟”。
  回到济南之后,齐宣王召集四公:田婴、匡章、苏代、陈轸;
  将军府下辖的三大将军:声子、乐毅、剧辛;
  参谋院军师:孙膑;
  禁卫军大统领:田单;
  礼部太常孟子,大司农田文,大工令玄明等十二部主官;
  当然还有太子田地开启秘密朝会。
  此次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吃掉泗上诸侯。
  齐宣王首先道:“龙泽会盟的结果各位都知道了,各位说说我们该何时进军?如何进军?”
  田婴拱手道:“泗上诸侯除了宋国有十一个,我们和魏国、楚国相比,他们的难点在于宋国国力不弱,而我们的难点则在于我们分得的这块肉太散了。一个个啃过去,恐怕会很麻烦。”


第83章 所谓王者并不一定是最强的人
  齐宣王点点头道:“是啊,柿子要捡软的捏,各位将军你们看从哪国开始为好?”
  孙膑却微微一笑反驳道:“大王,恕臣直言。这一仗我们不能捡软柿子捏,反而要直接从最强的鲁国下手。
  只要干掉鲁国,其他各小国自然臣服。否则连续啃掉十一座都城,那得牺牲多少将士、花费多少时间。”
  孙膑这逆向思维很是给了齐宣王启发,他点点头道:“是啊……先生所言确实有道理。”
  大将军匡章拱手道:“臣也同意军师所言,不过鲁国都城曲阜经营七百多年,城高池坚、固若金汤。又有泗水为屏障,也不是好啃的。如果其他小国也前来支援,倒也颇为麻烦。”
  大约几十年前,鲁穆公以公仪休为相国推动改革,终于干翻了连孔子都没搞定的三桓专政。
  鲁国国力开始逐渐恢复、夯实。其国力此时倒是也不容小觑。
  乐毅拱手道:“末将有一计策,或许可以避免攻城的损失。如果能够顺利实施,末将甚至有把握将伤亡控制在一万人以内,并且一战定乾坤!”
  而后乐毅阐述了他的策略,众位都大为赞赏,认为确实可行。
  于是齐宣王下令阁臣工各司其职做战前准备,秋后大军开拔攻伐鲁国。
  田地全程变成了围观的吃瓜群众,不得不说有这一票战国时代最优秀的文臣武将,实在是省心的很。
  被现代影视剧和动漫荼毒的人,似乎都觉得君王必须是最聪明、最强大的人。其实不然。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谓王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运动员,但必须是优秀的教练和裁判。
  他不需要“想出”最好的策略,只需要“选择”最好的策略以及能想出最好策略的“人”。
  公元前309年秋,犹如约定好的一样,战国大地上各个强国同时开始行动起来。
  秋收之后,齐、秦、赵、魏、楚同时起兵奔向不同的目标。
  齐国以乐毅为前军先锋,田单、剧辛为副先锋领10万新军直扑鲁国都城曲阜。
  大将军匡章率领15万府军为后军压阵。合计25万大军,意欲一鼓作气攻灭泗上诸侯中的十一个。
  魏国以公孙喜为主将,领兵10万攻打宋国重镇陶邑。楚国以景翠为主将,领兵15万攻打宋国国都商丘。
  秦军以右丞相甘茂为主将,白起、魏冉为副将,兴兵15万出函谷关直逼韩国西部重镇、旧都城——宜阳。韩国紧急动员大军加强宜阳防御。
  赵武灵王则亲自挂帅,以牛翦为副将,兴兵20万兵分两路攻打中山国的曲阳、灵丘等地。
  自公元前314年齐、赵灭燕之役和前313年秦楚商于大战之后,各国养精蓄锐、蓄势待发。
  终于在4年之后迎来了爆发点,一时之间整个华夏大地之上有一百多万军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各强国在焦灼的战国局势下,都将目标放在了自己身边的小国身上。
  这些依靠大国之间利益平衡,苟延残喘数百年的小国终于迎来了最终的生死考验。
  对于314年秋的这场几乎遍布整个华夏大地的大乱战,后世史学家称之为春秋战国时代弱国们最后的殇之秋,也被称为不久之后各强国兼并大战的序曲。


第84章 自以为能算计鬼谷纵横的年轻人
  龙泽之盟的消息传到泗上十二诸侯的耳中后引起了一片恐慌。鲁国鲁景公紧急召开朝会商讨对策。
  群臣手足无措纷纷道:“主公,齐国兴兵25万实在非我鲁国能敌。如今魏、楚两国又和齐国结盟,我们的外援也已经断绝。为今之计恐怕只能投降了!”
  听此一言武将们不干了,纷纷道:“齐国觊觎我鲁国又不是一年两年了,怎么能轻易言败?我曲阜城城高池坚、粮草充足,城中可用之兵也至少有十万。凭借坚城死死拖住齐军,静待天下形势变化,并非没有胜算!”
  鲁景公虽然才能一般,但是其绝非是懦弱之人,他恪守周礼对于祖宗基业、庙堂社稷十分看重。
  他拍案而起道:“好!就凭借坚城死磕齐国,就算身死国灭,寡人也要崩掉齐国的两颗门牙,方解心头之恨!”
  鲁景公慷慨激昂、斗志犹存,众臣也被激励起来纷纷道:“主公有此志向,臣等愿意和主公共进退、同生死!”
  鲁国世子姬叔却眼珠一转问将军们道:“齐国分前后两军,不知两军相隔几日路程?”
  一名将领拱手道:“齐军前军中步军8万、骑军2万并且没有携带战车,由一个名叫乐毅的青年将领率领,目前已经出发。
  而后军15万由大将军匡章亲自率领,还在集结。预计两军之间至少距离三日路程。”
  姬叔又问道:“那孙膑呢?”
  将领答道:“孙膑并未随军,依旧留在齐国都城济南。”
  姬叔大笑道:“哈哈!齐国还真是妄自尊大!以为此战势在必得,竟然如此轻敌。大将军匡章不紧不慢的在后军盘桓,前军却派了个默默无闻的小将统领。他若是派声子为先锋,我倒还真没有信心胜他!”
  声子是齐国宿将,一直担任匡章的副手,久经沙场倒也算是一员悍将。
  鲁景公看到世子的神情,大喜道:“吾儿可有妙计?”
  鲁国世子姬叔道:“父亲,我鲁国如果倾国而出足有战车两百辆,精兵十二万。齐军前军距离后军足有三日路程,我何不主动出击一举全歼齐国前军。这样一来,齐国再想攻我鲁国怕是难如登天了。”
  一位大臣上前道:“君上,可是臣听说齐国新军悍勇非常,曾经轻松击溃了燕君平的叛乱。以十二万对十万,恐怕胜算不大吧?”
  姬叔冷笑道:“燕君平纠集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自然一触即溃。如果父王不放心,可传信泗上诸侯,他们至少应该也能凑出七八万的军队助战。”
  鲁景公沉思片刻后道:“我觉得此议可行,至少比固守国都等死强。等他们大军汇集,我们就再无退路了。不妨效法先祖鲁庄公,一鼓作气击溃齐军!”
  (鲁庄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想必大家都听过,就不赘述了。)
  当日,鲁国派出快马信使传信给泗上诸侯,十个小国听说后大都觉得有道理,于是纷纷掏出家底助战鲁国。十国总共凑出士卒八万,战车六十辆。
  泗上诸侯联军总共二十万,战车二百六十辆声威大震。姬叔亲自领军,信心满满率军渡过泗水,满脑子幻想的都是复刻鲁庄公大破齐军那高光时刻的荣耀。
  然而情报传到乐毅、匡章、孙膑、田地以及齐宣王耳中时,五个人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猎物已经自己走进了陷阱。


第85章 十万对二十万,大战一触即发
  原来,齐军分前后两军本身就是一个局,为的就是诱使鲁军主动出城野战。
  正如《孙子兵法》所云,强则示之以弱。齐军势大,然而连啃十一座都城到底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想要避免强攻坚城、诱使敌军出城,必须故意露出破绽。所以乐毅的计策分三步:
  首先是故意泄露本应该是绝密的龙泽之盟的内容。将泗上诸侯试图坚守待援的后路截断,逼迫其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其次故意分前后两军,露出破绽,让联军以为有机可趁。实则前军为新编练的两个精锐新军八万余人、两个师的燕云铁骑两万余人,外加一个旅即四千五百人的龙骧卫,战力可以说极为强悍。
  而在战国时代传统观念中,骑兵是无法算作有效战力的。所以在泗上诸侯眼中,就是二十万对八万,简直是稳赢啊。
  其三,诸侯畏惧的齐军将领无非孙膑、匡章再勉强算上一个声子。
  可是偏偏都不在前军,反而派乐毅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将领率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